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一步的目标
郑昊把团队分成了三个并行的“战斗小组”。
周煜带领的“硬件小型化小组”,负责将庞大的电路板,浓缩成几块高密度的模块。
郑昊亲自带领的“ASIC设计小组”,负责设计除了核心处理器“长城一核”之外的,用于高速数据接口和地址控制的专用逻辑芯片。这是中国半导体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ASIC设计尝试。
孙宇则带领“可靠性测试小组”,他们把封装好的芯片和电路板,放进环境模拟实验室,用高温、低温、盐雾、强振动等各种极端条件,轮番“折磨”,测试它们的极限。
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忙碌中飞逝。
就在“海鹰之眼”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则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却悄然投下了一片阴影。
这天,高远所长神色凝重地找到了郑昊。
他递给郑昊一份内部传阅的《参考消息》。报纸的角落里,有一篇从美国《航空周刊》翻译过来的短讯。
标题是:《英特尔公司发布全球首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
郑昊的心,猛地一跳。
该来的,还是来了。
1972年11月,英特尔4004处理器的发布,这是一个在后世被写入所有计算机历史教科书的标志性事件。它宣告了微处理器时代的正式到来。
郑昊飞快地阅读着报道。
“……该芯片,代号4004,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其运算能力,与三十年前占满整个房间的ENIAC计算机相当……”
“……英特尔公司宣称,4004及其后续产品,将为计算器、终端设备乃至未来的‘个人计算机’,提供一颗强大的‘大脑’……”
报道虽然简短,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击中了郑昊。
他知道,真正的对手,已经登场了。
“小郑,这个……英特尔公司,还有这个4004,你知道吗?”高远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虽然不是搞半导体的,但也敏锐地感觉到了这则消息背后的分量。当他们还在为一颗功能简单的“长城一核”而欢欣鼓舞时,大洋彼岸的对手,已经拿出了一款集成度高出数倍的商用产品。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触目惊心。
郑昊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我知道这家公司。它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领头羊。他们能做出4004,我并不意外。”
他的平静,让高远有些意外。
“你不担心吗?”高远问道,“我们的‘长城一核’,在它面前,恐怕……”
“担心。但光担心没用。”郑昊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高所长,这则消息,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打击,反而是一个警醒,一个动力。”
“哦?”
“它警醒我们,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放眼世界,我们还只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我们绝不能有任何的骄傲和自满。”
“它也给了我们动力。”郑昊的嘴角,勾起一抹充满战意的弧度,“它告诉我们,我们选择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微处理器,就是未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仰望和追赶那个4004,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我们自己的路,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我们的‘长城’系列芯片的迭代!”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郑昊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什么优势?”
“我们的优势,在于‘应用’!英特尔的4004,现在还只是一个通用的计算核心,它需要庞大的外部设备和软件,才能发挥作用。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需求导向’,‘任务驱动’!”
郑昊指着实验室里正在攻关的“海鹰之眼”项目。
“我们是把芯片,和最迫切的国防需求,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我们设计的每一条指令,每一个逻辑门,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战场问题!这种‘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模式,能让我们在特定领域,形成不对称的优势!”
“就像小米加步枪,虽然装备落后,但我们更懂中国的战场,我们知道在哪里伏击,在哪里穿插,一样能打败飞机大炮!”
郑昊的这番话,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和昂扬的斗志。
高远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敬佩。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不卑不亢,既能清醒地看到差距,又能敏锐地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前进的方向。这种成熟和坚韧,远超他的年龄。
“好!说得好!”高远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说的对!我们就是要走自己的路!用我们自己的‘小米加步枪’,去打一场我们自己的‘电子战’!”
这则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项目组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当周煜、孙宇他们看到那篇报道时,脸上的表情,都充满了震惊和凝重。
“2300个晶体管……天哪,我们的‘长城一核’,才不到1000个……”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
一时间,一股压抑的气氛,在团队中蔓延。
郑昊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开了一次短会。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把对高远说的那番话,又重复了一遍。
最后,他指着黑板上“海鹰之眼”的系统框图,大声说道:
“同志们!别去管那个4004!我们现在的敌人,是海浪!是藏在海浪里的导弹快艇!我们的任务,是让我们的海军,拥有一双最锐利的眼睛!”
“英特尔的芯片再厉害,能帮我们的海军看清海浪吗?不能!但我们的芯片,能!”
“这就够了!做好我们眼前的事,打赢我们自己的仗!这,就是我们对所有挑战者,最好的回答!”
一番话,掷地有声,驱散了所有人头顶的阴霾。
团队的士气,再次被点燃。
他们把对差距的忧虑,转化成了十倍、百倍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海鹰之眼”的攻关中。
郑昊知道,一场看不见的赛跑,已经开始。
他必须带领他的团队,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抢先一步,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打造出一件又一件,独一无二的“国之利器”。
而此刻,他脑中已经开始构思,继“海鹰之眼”后,下一个目标。
也许,是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
也许,是战斗机的火控雷达?
又或者,是那枚直指苍穹的东风快递,它那颗跳动的心脏?
未来,已然在脚下展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