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卫星系统
“海鹰之眼”的上舰测试,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当搭载着工程样机的051型驱逐舰返回军港时,码头上迎接他们的,是海军和科工委几乎全部在家的领导。
那位海军将领,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握住郑昊的手。他走上前,给了这个比他儿子还年轻的青年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好小子!好样的!你给海军立了大功!我代表东海舰队全体官兵,谢谢你!”
掌声雷动。
那些曾经对这群白面书生抱有疑虑的海军官兵,此刻的眼神里,只剩下最纯粹的敬佩和感激。
他们亲眼见证了奇迹。
在五级海况下,那个小小的“黑盒子”,让老旧的雷达脱胎换骨,在四十海里外,将高速机动的靶船抓得死死的。这种性能,已经超越了他们所知的任何一款现役装备,甚至包括从某些特殊渠道获得的,关于“鹰酱”最新装备的情报。
这意味着,共和国海军的预警范围,凭空向外拓展了一倍不止!
在现代海战中,看得更远,就意味着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这是能用无数生命和钢铁换来的,最宝贵的战术优势!
返回北京的专机上,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科工委的中将副主任亲自给郑昊和团队成员倒水,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小郑同志,你们715所,这次是当之无愧的首功!回去之后,所里要什么政策,要什么资源,直接打报告上来,我亲自给你批!”
郑昊立正道:“谢谢首长!”
他的内心同样激荡,但更多的,是一种计划通盘实现后的冷静。
“海鹰之眼”的成功,只是他庞大计划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是一件装备,更是一块敲门砖,一把钥匙。
一把,为他打开通往更高决策层,推行他那个真正宏伟蓝图的钥匙。
回到715所,一场盛大的庆功会早已备好。
高远所长激动得满面红光,亲自把功勋章戴在了郑昊和几个核心组员的胸前。孙宇、王工、小张、小李……这些日子里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的硬汉们,此刻都红了眼眶。
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上的光荣。
然而,在满场的欢声笑语中,郑昊的目光却越过众人,投向了窗外深邃的夜空。
他的脑海里,没有庆功的喜悦,只有一组冰冷而急迫的时间节点。
1973年。
就在今年,美国国防部正式批准了“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NAVSTAR-GPS)”的立项。第一颗试验卫星,将在未来几年内升空。
而此刻的苏联,他们的“格罗纳斯”系统,还停留在反复的方案论证阶段,内部争论不休。
最关键的是,决定未来数十年太空游戏规则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世界无线电大会,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这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对L波段的卫星导航频率,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划分和登记。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挽回的黄金窗口!
前世,中国因为国力孱弱和认知局限,完美地错过了这次圈地运动。等到后来者想要奋起直追时,才发现那些最优质、最干净的黄金频段,早已被美苏两大巨头瓜分殆尽。
剩下的,都是些边角料,要么干扰严重,要么就需要付出数倍的成本和技术代价去兼容规避。
这种落后,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从一开始,就被钉在了起跑线之后。
这是真正的,千年之憾!
郑昊绝不允许这样的遗憾,在自己手中重演。
庆功会结束后,他婉拒了高远和秦志让他好好休息的安排,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
他没有休息,而是让机要员,将近半年来所有关于国际科技动态、无线电通讯领域的内部通报和参考资料,全部搬了过来。
他需要一个由头,一个能让他顺理成章地,将那个石破天惊的计划,摆上台面的由头。
他不能直接说:“我知道未来,你们听我的就行。”
他必须基于现有的信息,进行一次完美的,无懈可击的逻辑推演,让所有人,尤其是最高层的领导,信服他的判断。
夜深人静。
整个715所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陷入了沉睡。
只有郑昊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
他一页一页地翻阅着那些枯燥的资料,双眼亮得惊人。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将前世的记忆碎片,与今生的现实信息,进行着疯狂的碰撞与重组。
终于,在一份由驻外使馆发回的,关于欧洲电信标准会议的内部简报的角落里,他找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那是一段不起眼的记录,提到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代表,在一次非正式的技术沙龙上,与西德的科学家,就未来卫星下行信号的码分多址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及了L波段在星地通信中的巨大潜力。
就是它了!
普通人看到这段话,只会将它当成一次寻常的技术交流。
但在郑昊眼中,这无异于一声惊雷!
码分多址(CDMA)!
这正是后来GPS系统所采用的核心信号体制!它允许所有卫星在同一频率上发射信号,而互不干扰,极大地提高了频段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美国人,已经开始在为他们的GPS系统,进行舆论和技术上的铺垫了!他们试图在国际电联大会召开之前,就将CDMA体制与L波段进行“事实绑定,从而在规则制定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郑昊的心脏,猛地收紧。
时间,比他想象的,还要紧迫!
他不再犹豫,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一篇报告的框架,迅速成型。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预警。
他要做的,是分析、是论证、是规划!
他要告诉领导们,为什么必须要做卫星导航。
他要分析美国GPS的技术路线,指出它的优势,更要点明它的命门和弱点!
他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技术现状,提出一套属于中国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可行的技术方案!
他要制定出清晰的发展战略,让领导们看到,这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空想,而是一条可以脚踏实地,一步步攀登的天梯!
他胸中的热血,在燃烧。
郑昊重新坐回书桌前,铺开稿纸,拧开钢笔。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没有草稿,没有停顿。
一个个凝聚着他两世智慧与心血的文字,从笔尖流淌而出。
《关于抢占太空轨道与通信频段,建立我国自主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紧急报告》
“……综上所述,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是信息化战争的千里眼与定盘星,更是未来国家经济、交通、通信、金融等所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战略价值,不亚于两弹一星……”
“……美国GPS系统,技术先进,但其过度依赖全球地面监测站进行轨道测定与时间同步,此为其最大软肋。一旦进入战时,其地面站易受攻击,系统精度将大幅下降。我辈当吸取其教训,另辟蹊径……”
“……我建议,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可采用‘混合星座’布局,结合高、中、低三种轨道卫星,并发展‘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卫星自主测轨与时间同步,摆脱对地面站的过度依赖。此方案,技术难度更高,但一旦实现,系统之生存性与可靠性,将远超GPS……”
“……频段即领土,轨道即主权!即将召开的国际电联大会,是百年未有之机遇,也是百年未有之挑战。美苏已磨刀霍霍,我辈若稍有迟疑,优质频段资源将与我国家失之交臂。届时,纵有万钧之力,亦无用武之地,此乃千年之憾事!望中央高瞻远瞩,在此历史关头,果决立项,成立攻关小组,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在此一举,为我中华民族,夺取未来三十年,乃至一百年的太空主动权!”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
东方,已现鱼肚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