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海军的突破

第一百九十三章 海军的突破


苏雨晴的闹剧,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就平复了下去。

对于715所这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来说,任何个人的恩怨情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在郑昊的带领下,“海鹰之眼”项目组重新焕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那场关于“长城二号”的动员会,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每个人的心里。

大家不再仅仅是为了一件装备,一个项目而奋斗。

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看到了那条由一颗颗“中国芯”铺就的,通往国防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孙宇的可靠性测试小组,几乎是把环境实验室当成了家。

他们制定了比军方要求苛刻数倍的测试标准,用高温、低温、强盐雾、随机振动等极限条件,轮番“折磨”着每一块电路板,每一个元器件。

用孙宇的话说:“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鹰眼’,哪怕是在地狱里,也能睁开!”

小张和小李带领的软件团队,则开始了对算法的新一轮极限优化。

他们逐条分析汇编代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指令周期,压缩内存占用。

每一条指令的优化,都意味着“长城一核”能在一秒钟内,多处理一份雷达数据,多一分发现敌人的可能。

而郑昊和周煜走后新提拔的硬件组长王工,则带领硬件团队,全力攻关ASIC的设计和工程化。

他们夜以继日地绘制着那两块被命名为“长城辅一”和“长城辅二”的专用芯片的版图。

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枯燥的电路,而是一支支即将奔赴战场的,钢铁军团。

整个715所,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充实的,战天斗地的氛围之中。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

三个月后,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第一批“海鹰之眼”工程样机,正式通过了所有的地面测试!

并且,两款核心ASIC芯片——“长城辅一”和“长城辅二”,也成功流片,返回的样片测试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这意味着,“海鹰之眼”系统,已经从一个庞大的实验室怪物,成功瘦身成了一个可以即插即用,尺寸不超过一个标准机箱的“黑盒子”。

它的核心,由一颗“长城一核”CPU,和两颗“长城辅一”、“长城辅二”ASIC组成。

这三颗芯片,共同构成了中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消息传到海军,那位一直关注着项目进展的海军将领,再次激动地一拍桌子。

这一次,他没有震倒茶杯,而是下达了一道命令:“立刻安排上舰测试!用最真实的战场环境,来检验我们的鹰眼,到底有多锐利!”

很快,一架军用运输机,载着郑昊和他的核心团队,以及十套宝贵的海鹰之眼工程样机,从北京起飞,秘密飞往了东海舰队的某军港。

迎接他们的,是早已等候在此的海军将领和科工委的中将副主任。

两位首长,亲自来到舷梯下,紧紧握住了郑昊的手。

“小郑同志,辛苦了!”海军将领的脸上,满是期待,“我们海军的眼睛,就看你们的了!”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郑昊立正回答,心中同样充满了激动。

纸上谈兵千百遍,不如沙场走一遭。

“海鹰之眼”究竟是骡子是马,马上就要拉到真正的战场上去遛遛了。

测试的平台,是海军最新服役的一艘051型导弹驱逐舰。

这艘被命名为“金陵号”的战舰,是海军的骄傲。

它修长的舰身,高耸的雷达天线,无不散发着一股慑人的力量。

郑昊和他的团队,在舰长的陪同下,登上了这艘钢铁巨兽。

海军的官兵们,用好奇和敬佩的目光,打量着这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白面书生。

他们早就听说,有一群神秘的工人和科学家,为他们的战舰,打造了一双千里眼。

“海鹰之眼”的安装,在雷达舱里进行。

海军的雷达技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原本的信号处理机柜。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电子管和晶体管电路板,各种线缆如同蛛网一般,又笨重,又复杂。

而郑昊他们带来的“黑盒子”,只有一个抽屉大小。

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接接口,它被轻松地接入了雷达的信号输出端。

整个安装过程,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这就……完事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雷达老兵,看得目瞪口呆。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替代原来那个大机柜?

郑昊笑了笑:“班长,别看它个头小,本事可不小。等会儿,您就知道了。”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

驱逐舰驶离军港,向着茫茫东海深处开去。

舰桥上,海军将领、中将副主任、舰长,以及郑昊,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雷达显示屏。

今天的海况,并不算好。

海面上,风力五级,浪高三米。

雷达屏幕上,和当初的“0号样品”一样,是一片密密麻麻,不断闪烁的雪花点。

强大的海浪杂波,几乎淹没了一切。

“开启‘海鹰之眼’系统!”舰长下达了命令。

雷达兵按下了操作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

奇迹,再次发生!

只见雷达屏幕上那片狂暴的“暴风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

整个屏幕,在短短一两秒内,变得干净清爽。

背景噪音,被压制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而就在这片干净的背景上,几个清晰的绿色亮点,突兀地跳了出来!

“报告!方位110,距离40海里,发现不明目标一个!”

“方位085,距离52海里,发现不明目标两个,航向东北,速度15节!”

雷达兵的报告声,清晰而响亮,带着一丝不敢相信的激动。

舰桥上,所有人都冲到了屏幕前。

那几个绿色亮点,稳定地,清晰地,在屏幕上移动着。

“快!命令靶船,按预定计划,进行高速机动!”海军将领下令道。

远方,作为陪练的三艘高速靶船,接到了命令。

它们立刻开始做出各种战术规避动作,时而加速,时而转向,试图摆脱雷达的锁定。

然而,在“海鹰之眼”的注视下,它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屏幕上,那三个绿色亮点,如同跗骨之蛆,死死地咬住了它们。

无论它们如何机动,都无法甩掉。

目标的航向、速度、距离,被实时地,精确地,显示在屏幕的一侧。

“我的天……”舰长喃喃自语,“这……这简直是开了天眼啊!”

他当了一辈子海军,操纵了一辈子雷达。

他从未见过如此清晰,如此稳定,如此强大的雷达画面!

在过去,想要在这样的海况下,发现四十海里外的小型目标,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别说,进行如此精确的持续跟踪!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海军将领再也抑制不住激动,他猛地抓住郑昊的肩膀,用力地摇晃着,“郑昊同志!你们,为我们海军,立了大功!”

舰桥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那些刚才还心存疑虑的海军官兵,此刻,看着郑昊的眼神,充满了最真诚的敬佩和感激。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因为这个年轻人和他身后的团队,他们手中的战舰,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自信!

他们,将能看得更远,打得更准!

郑昊看着屏幕上那几个跳动的亮点,心中同样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这,就是他重生的意义。

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国家,为这支军队,打造出一件又一件,独一无二的“国之利器”。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的目光,越过舰桥,望向那片波涛汹涌的,蔚蓝色的海洋。

他的脑海中,“长城二号”DSP的架构图,已经越来越清晰。

新的征程,已然在脚下,展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