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140章 许后正位

第140章 许后正位


霍光走出宣室殿的时候,夜雨,恰好停了。

一轮残月,从乌云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清冷的光辉,洒在他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映出一片森然的寒意。

他没有再回头。

但刘询最后那句话,却像一根无形的针,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

“君父之心,亦当时时体谅臣子之情。”

这是提醒,也是警告。

是在告诉他,我刘询,可以体谅你霍光作为权臣的“忠心”,也请你霍光,体谅我刘询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私情”。

这位年轻的天子,用最柔软的姿态,亮出了最坚硬的獠牙。

霍光明白,在“立后”这件事上,他已经输了。

民心、道义、乃至于天子本人的意志,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他如果再强行推进,便不是“辅政”,而是“逼宫”了。

那道界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绝不能越过。

三日后,长公主府。

鄂邑盖长公主,以“调停君臣,弥合分歧”的身份,出面了。

她先是入宫,与刘询进行了一次长谈。

言语之间,满是对陛下“重情重义”的赞赏,同时也“委婉”地表示,大将军霍光,也是一心为国,绝无私心,希望陛下能够体谅。

随后,她又去了大将军府,将天子的“仁德”与“为难”,转达给了霍光。

并提出,此事若再僵持下去,恐于朝局不稳,于君臣之道有损。

这番和稀泥的功夫,做得滴水不漏。

最终,一个“两全”的方案,在长公主的斡旋下,达成了。

大将军府,不再提立霍成君为后之事。

而陛下,则可以名正言顺地,将那位南城陋巷里的“故剑”,迎入宫中。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所有人都称颂大将军的“深明大义”,以及长公主的“贤德”。

然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这场看似圆满的妥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暗流。

宣室殿内。

云毅为刘询递上了一份刚刚汇总的情报。

“哥,你看。”云毅指着竹简上的几个字,“霍光虽然退了一步,但他退得,很有章法。”

刘询看着那份情报,眉头渐渐蹙起。

情报上说,就在昨日,霍光以其妻霍显的名义,开始在长安城内,大肆购置田产、珍宝,修建别院。其规模之大,用料之奢,远超寻常侯爵之家的规格。其名义,是为“待字闺中”的爱女霍成君,准备“嫁妆”。

“嫁妆?”刘询冷笑一声,“有谁家的嫁妆,需要用上千亩的良田,和一座堪比郡王府的宅院来准备?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他霍家的女儿,即便不当皇后,也依旧是这大汉最尊贵的女人!”

“不止于此。”云毅的声音很平静,“他这是在设一个‘势’。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霍家之女,随时可以入主中宫的‘势’。他虽然在‘名’上退了,却在‘利’和‘势’上,加倍地找了回来。”

刘询沉默了。

他知道云毅说得没错。霍光这一手,看似是妥协,实则是将威胁,从朝堂之上,转入了更深的层面。

“毅弟,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云毅道,“先把平君姐,安安稳稳地接进宫来。只要她人在这里,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有办法保护她。”

汉元平元年,八月己酉。

黄道吉日。

天子刘询,下达了登基以来的第二道,引人注目的诏书。

诏曰:“朕微贱之时,许氏之女平君,委身于朕。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今朕承继大统,岂能忘怀糟糠?朕意,迎许氏入宫,正位中宫,以彰显大义,以厚人伦。钦此。”

这道诏书,写得直白而恳切。

与那道“求故剑”的诏书,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整个长安城,再次为之沸腾。

百姓们,将此事传为佳话。

他们亲眼见证了,那位“不忘故剑”的仁德天子,是如何将他的诺言,付诸实践的。

册封皇后的仪仗,从宫中出发,一路吹吹打打,来到了南城那条破败的陋巷。

许平君,在无数邻里羡慕、嫉妒、而又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换上了早已备好的凤冠霞帔。

她有些局促,有些不安。

她抱着儿子刘奭,在那位前来宣诏的女官的引导下,登上了那辆华丽得如同梦境一般的凤驾。

当凤驾缓缓驶入未央宫承明门的那一刻,她看到了,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那个她日思夜想的身影。

她的丈夫,刘询。

他穿着一身大红的吉服,站在那里,微笑着,向她伸出了手。

四目相对。

没有君,没有臣。

只有一对分别了数十日的、普通的夫妻。

许平君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册后大典,在前殿举行。

这场典礼的规格,虽然比不上登基大典,但也极尽庄严肃穆。

刘询亲手将那枚象征着皇后地位的金印,交到了许平君的手中。

许平君的手,在微微颤抖。

她看着那枚沉甸甸的金印,感觉像是在做一场不真实的梦。

“皇后,请受此印。”刘询握住她的手,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以后,有我在,别怕。”

“嗯。”许平君重重地点了点头,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视线。

殿下,百官朝拜。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切,似乎都无比的圆满。

然而,就在册封仪式即将结束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了。

大将军霍光,手持笏板,出列。

“启禀陛下,臣,亦有一事,想借此吉日,禀告陛下,昭告天下。”

刘询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大将军请讲。”

霍光面向百官,朗声道:“小女成君,本已至及笄之年。然,近日家母身体有恙,小女成君,至纯至孝,愿暂不议亲,留于府中,为其祖母日夜祈福,侍奉汤药。”

“故,臣恳请陛下恩准。自今日起,小女成君,将斋戒一年,为国祈福,为陛下祈福,为皇后娘娘祈福!”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刚刚还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这一刻,仿佛被泼上了一盆冰水,瞬间冷却了下来。

所有的大臣,都不是傻子。

他们立刻就明白了霍光这番话背后,那阴冷的、毫不掩饰的政治意图!

什么为祖母祈福!什么为国祈福!

这分明是在告诉所有人——我霍光的女儿,虽然今天没有当上皇后,但她,依旧是待字闺中!她依旧是这大汉最尊贵的未婚女子!她的身份,是在为整个国家“祈福”!

这种祈福,难道不比你一个刚刚从南城陋巷里走出来的皇后,要高贵得多吗?

这,就是在册封大典之上,公然地,毫不留情地,给了新皇后一个下马威!

御座之上,刘询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握着许平君的手,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他看着阶下那个神情淡然,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霍光,心中的杀意,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翻腾了起来。

他甚至能想象到,从今天起,长安城里,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流言。

人们会说:许皇后虽好,但霍家之女,更有德行!竟为了家国,甘愿牺牲自己的婚事!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捧杀!

它不直接攻击你,却将另一个人,捧到了一个让你永远无法企及的道德高地之上,让你在她面前,自惭形秽。

“大将军有此孝女,实乃家国之福。”刘询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朕,准了。”

他还能说什么?

他能说,不准你女儿为你母亲祈福吗?

他不能。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霍光,用一种近乎无赖,却又让人无法反驳的方式,将一柄无形的、冰冷的利剑,悬挂在了他挚爱的妻子,这位新晋的大汉皇后的头顶之上。

大典,结束了。

群臣散去。

刘询牵着许平君的手,走下御阶。

他看着自己妻子那张因为紧张和恐惧而略显苍白的脸,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愤怒。

他转过头,看向站在殿侧阴影里的云毅。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他们都明白。

今天的这场典礼,不是结束。

而是一场更漫长、更凶险的战争的,刚刚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