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139章 君臣对谈

第139章 君臣对谈


夜,深了。

秋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宣室殿的窗棂,让这座本就空旷的宫殿,显得愈发清冷。

殿内,灯火通明。

刘询端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着一卷尚未批阅完的奏章,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的目光,不时地飘向殿门之外。

他在等一个人。

云毅站在殿侧的阴影里,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像。

他的手中,端着一碗刚刚温好的安神汤,但他知道,今夜,无论是刘询,还是即将到来的那个人,都注定无法安神。

“陛下。”殿外,传来宦官压得极低的声音,“大将军,于宫外求见。”

刘询的手,下意识地攥紧了。

他与云毅对视了一眼。

“宣。”他沉声说道。

片刻之后,一身玄色常服的霍光,独自一人,在宦官的引领下,走进了宣室殿。

他的身上,带着一股深夜的寒气与雨水的湿意。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

“臣,参见陛下。”霍光对着刘询,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之礼。

“大将军深夜入宫,所为何事?快快请起,赐座。”刘询起身,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关切与些许的惊讶。

霍光没有坐。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殿中,抬起头,那双深邃的、如同古井般的眼眸,直直地看向了御座之后的刘询。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审视与压迫力的目光。

“陛下,”他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长安城中,流言四起。臣,听闻了一些,心中,颇为不安。”

刘询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正题来了。

“哦?”他故作不解地问道,“是何流言,竟能让大将军如此不安?”

“有流言称,陛下仁德,不忘糟糠。亦有流言称,臣等逼迫陛下,欲立新后。”霍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刘询的心上。

他顿了顿,向前走了一步,那股无形的气场,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陛下,臣,敢问一句。那道‘求故剑’的诏书,究竟……是何用意?”

来了!

最直接,也最致命的质问!

这是一场摊牌。

霍光已经不屑于再做任何的铺垫和掩饰,他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

刘询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想起了昨夜,云毅为他做的最后一次“培训”。

“……哥,你记住。无论霍光问什么,都不要承认你有任何的政治意图。你,就是一个单纯的、念旧的、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的皇帝。你的所有行为,都源于你的‘真性情’,而不是‘帝王心术’。他越是逼你,你就越是要‘委屈’,越是要‘不解’。一个强大的权臣,最不怕的,是另一个强大的对手。他最怕的,是一个他完全看不透、也无法用常理来揣度的君主。”

刘询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比霍光更加“不解”与“茫然”的表情。

“大将军……何出此言?”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受伤,“朕……朕只是思念一件旧物,思念一段过往的岁月,何以……何以会引出这许多的是非?”

他走下御阶,来到霍光面前,神情诚恳得如同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大将军,朕自登基以来,深知自己德行浅薄,见识鄙陋。朝中诸事,无一不是仰仗大将军与诸位公卿。朕,唯恐行差踏错,辜负了先帝与大将军的托付。若朕这道诏书,有何不妥之处,还请大将军明示。朕,改了便是。”

这一番话,以退为进,将自己摆在了最低的姿态。

你不是质问我吗?

好,我不跟你辩论,我直接承认我“错了”。

但你要告诉我,我错在哪里?

霍光看着眼前这张“真诚”的脸,心中一阵烦躁。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手持利刃的屠夫,却面对着一团棉花,根本无处下手。

“陛下。”他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臣并非是说,陛下此举有何不妥。只是……陛下此举,已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不必要的揣测。更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生事,非议臣等。”

“竟有此事?”刘询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与“愤怒”的神色,“是何人如此大胆?敢非议大将军?大将军乃国之柱石,劳苦功高,谁敢非议,便是与朕为敌!朕,明日便下令,彻查此事,定要将那些奸佞小人,揪出来,严惩不贷!”

他又一次,将皮球,完美地踢了回去。

霍光被他这番“义正言辞”的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总不能说,非议我的,是全长安城的百姓和士子吧?

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火气,耐着性子,继续引导。

“陛下,流言止于智者。臣,并不在意那些市井之言。臣,在意的,是陛下的心意。”他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陛下,你我君臣,当开诚布公。中宫之位,关系国本。霍氏女成君,德容兼备,臣以为,堪为陛下良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他终于,将话题,绕回了最终的焦点。

刘询沉默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过身,走回窗边,看着窗外那无尽的雨幕。

他的背影,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萧索,也有些……落寞。

“大将军。”许久,他才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朕知道,大将军是为了朕好,为了大汉好。”

“朕也知道,霍氏之女,必然是这世间最好的女子。”

“可是……”

他转过身,看着霍光,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可是,朕忘不了。”

“朕忘不了,那些在南城陋巷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朕忘不了,那个在朕高烧病倒,无人理会之时,为朕端来一碗热粥的女孩。”

“朕忘不了,朕的儿子,奭儿,出生之时,朕连一件像样的襁褓,都给不了他。”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柄柄重锤,狠狠地砸在霍光的心上。

“大将军,朕,富有四海。可朕的心里,却始终装着那些贫贱的岁月。那柄故剑,便是那些岁月里,唯一的念想。朕,只是想把它找回来。朕,真的……错了吗?”

他看着霍光,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寻求长辈的指引。

霍光彻底沉默了。

他还能说什么?

说你忘了那些吧,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就应该冷酷无情?

说那个民女不配母仪天下,只有我霍家的女儿才配?

不,他不能。

因为刘询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符合一个“仁德之君”最高尚的标准。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占据着“道义”与“人情”的制高点。

霍光发现,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反驳,都会显得自己像一个冷酷、刻薄、一心只为家族私利的权臣。

他第一次,在一个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少年面前,感到了智穷计尽的无力。

他看着眼前这个泪光闪烁的年轻天子,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让他不寒而栗的念头。

要么,他就是真的如此仁厚、念旧,多愁善感。

要么,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伪装者。

而无论是哪一种……

对他霍光来说,都绝非好事。

“陛下……言重了。”许久,霍光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他的声音,干涩无比,“陛下重情重义,臣,心甚慰。既然如此,此事……容后再议。”

他知道,今夜,他败了。

败得一塌糊涂。

“臣,告退。”

他不想再在这里多待一刻。他对着刘询,草草行了一礼,便转身,快步向殿外走去。

“大将军……”刘询在他身后,轻声唤道。

霍光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只听刘询的声音,悠悠传来。

“臣子之心,不敢妄测君父之意。然,君父之心,亦当时时体谅臣子之情。大将军,以为然否?”

霍光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缓缓地,缓缓地,回过头,看向那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年轻天-子。

那一刻,刘询脸上的悲伤与迷茫,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属于帝王的、深不见底的平静。

霍光的心,在这一刻,如坠冰窟。

他终于明白。

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扶上皇位的,不是一个可以任由他拿捏的傀儡。

而是一头,潜伏在深渊之中,刚刚露出獠牙的……

真龙。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