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211章 崭露头角

第211章 崭露头角


云毅看着他,没有再与他争辩。

他看到了王莽眼中那种不容置疑的、为了一个崇高目标可以牺牲一切的火焰。

那火焰很亮,亮得让他感到一阵目眩,也感到一阵……恐惧。

“老师,”王莽看着沉默的云毅,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狂热,“您觉得学生此策如何?”

云毅看着他那双燃烧着理想主义火焰的、偏执的眼睛,许久,才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过,犹,不,及。”

这四个字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王莽心中那过于狂热的火焰。

他开始学着收敛自己不切实际的“复古”理想,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老师交予他的那些更务实的政务之中。

在云毅的指导下,他开始着手修订已经推行了近十年的《考功法》,他甚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官吏财产申报”制度雏形,其建议之精准老辣,让丞相府的官吏们都为之叹服。

云毅看着王莽正一点点地沿着他所规划的那条“务实改革”的道路稳步前行,心中那因王莽的“偏执”而升起的不安也渐渐放了下来。

他开始相信,或许自己真的可以用两世的智慧与心血,将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篡汉者”的男人,塑造成一个能真正继承自己衣钵的“治世之能臣”。

这一夜,丞相府书房灯火通明。

云毅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他已年近七旬,精力早已大不如前。

如今丞相府内超过半数的日常政务都已交由王莽先行处理,他做得无可挑剔,甚至比当年的张敞还要出色。

云毅看着不远处那个依旧在伏案疾书、一丝不苟地为他整理着明日朝会议题的年轻身影,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欣赏。

但他心中,却在进行着一场无人知晓的天人交战。

他不断地回想着王莽那日所言,回想着他眼中那偏执的火焰。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他是在亲手培养一个将要彻底毁灭他所守护的一切的敌人吗?

王莽的道,与他的道,看似一致,但通往那“大同之世”的路却截然不同。

他云毅精于算计人心,善于在法度之内进行博弈,是“修补”;而王莽,则倾向于用最理想化的方式去彻底地砸碎所有旧有的法度,是“重建”。

历史上,王莽篡汉建新,推行“王田”、“五均六筦”,其出发点不可谓不高尚,但其结果却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因为他高估了人性的善,也低估了现实的恶。

他是一个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最可怕的、偏执的疯子。

“我选择他,真的是对的吗?”云毅在心中反复自问。

一旦自己这头唯一能压制住他的雄狮死去,他便会立刻挣脱自己为他套上的所有枷锁,然后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改造”这个世界。届时,自己此世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彻底地化为泡影。

就在此时,王莽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对着云毅露出了一个充满阳光与崇敬的谦恭微笑。

“老师,您可是累了?”他关切地问道,“这些琐事交给学生便好。您还请早些歇息。”

他的眼神是那样的真诚,他的关心是那样的发自肺腑。

云毅看着他,心中那刚刚升起的动摇又渐渐地平复了下去。

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或许,历史早已被我改变。

现在的王莽,也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个王莽。

我相信,我的选择。

他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建平十二年(公元前21年),春。

自拜入丞相府门下,王莽便从长安的视野中消失了。

他没有如众人预期的那般平步青云,反而像是被雪藏了起来,终日待在那座独立的跨院之内,再无声息。

然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这位丞相的关门弟子,正在经历一场何等严苛的淬炼。

云毅将自己毕生所学,以及那超越时代的见识,都化作一卷卷书简,一座座沙盘,一场场推演,尽数摆在了王莽的面前。

王莽以近乎妖孽的速度成长着。

他那颗聪慧的头脑,在接触到云毅那经世济民的“实学”之后,爆发出惊人的光芒。

半年后,云毅为他安排了第一个官职——郎中。

一个在宫中负责值守、顾问、应对的小小闲官。

王莽没有辜负云毅的期望。

他像一条潜伏在水下的鳄鱼,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座帝国中枢的运作。

短短数月,便将尚书台、御史台、丞相府……所有机构的运作流程与权力脉络摸得一清二楚。

随即,云毅将他调离京城,外放至南阳郡任郡丞。他要让王莽去地方,去亲身体验他那些看似宏大的改革,在最基层的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何等巨大的阻力。

王莽到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整个郡的田亩、户口、赋税重新清丈,将前任郡守留下的所有烂账假账都查了个底朝天。

随即以雷霆手段,处置了郡中十数名与地方豪强勾结的不法官吏,整个南阳郡官场为之一清。

一年之后,王莽返回长安。云毅将他安插到了一个最关键也最得罪人的位置:

——御史中丞。

位在御史大夫之下,总领御史台,监察百官。

这是一个注定了会成为全天下官员公敌的职位。

云毅就是要用这块最硬的磨刀石,来磨砺他手中这把最锋利的刀。

而王莽,则用一场惊动朝野的铁案,宣告了他的到来。

卫尉乃九卿之一,掌宫中宿卫,其外甥倚仗权势在京中霸占民女,殴伤其父。

此事本被京兆尹强压了下来,却被苦主一纸诉状告到了御史台。

王莽接到诉状,二话不说,直接派御史台的属吏持节杖上门拿人。

卫尉亲自赶到御史台,欲为外甥求情。

“王大人,”卫尉看着堂下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御史中丞,语气中带着几分长辈的提点,“犬子年少无知,行事孟浪,本官回去之后定当严加管教。还望王大人看在本官的薄面上,高抬贵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8389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