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221章 兰台之问

第221章 兰台之问


洛阳,兰台石室。

兰台石室之内,光线自高窗斜入,切开一室昏暗,照亮了空中飞舞的无数微尘。

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竹简与墨锭混合的独特气味,沉静得能听见数十名令史吏员们翻动故纸堆时那细微的“沙沙”声。

最深处,兰台令史班固正对着一卷摊开的《汉书》草稿,眉头紧锁。

这位当世的史学大家年近四旬,常年埋首故纸堆,脸上已带着几分被岁月与苦思共同侵蚀的疲惫。

他那双本该锐利无比的眼睛,此刻却被眼前一桩关于孝宣皇帝的记载细节,搅得有些浑浊。

“安陆云氏有麒麟儿,十岁问难大儒桓虞。”

这个传闻近来在洛阳的士林之中甚嚣尘上,班固对此却只付之一笑。

桓虞的经学,他素来瞧不大上,不过是些陈腐的章句之学。

至于那所谓的“神童”,他见得多了,大多是强记了几篇生僻古文,被家人师长吹嘘夸大罢了,当不得真。

他真正的烦恼,是如何为这部前所未有的纪传体通史,定下一个足以垂范千古的“公心”

就在此时,一名小吏碎步入内,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班固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太尉府的荐书?为那个云氏子弟?”他放下笔,脸上露出一丝不耐。

太尉乃三公之首,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只是他这兰台石室,何时成了那些权贵子弟附庸风雅的游览之所?

“让他进来吧。”班固的语气很平淡。

片刻之后,一个身影出现在了石室门口。

并非班固想象中锦衣玉食、盛气凌人的权贵子弟。

来者不过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身着一身素雅的青色儒衫,面容清秀,眼神却平静得有些异样,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古井。

“晚生云易,拜见班令史。”他对着班固,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弟子之礼。

班固打量着他,心中那丝不耐稍减,但属于史学大家的矜持依旧。

他点了点头,随意指了指对面的坐席:“坐吧。听闻你于太学之上,曾有惊人之语?”

“不过是少年无知,胡言乱语,让班公见笑了。”云易坐下,姿态谦恭。

“倒也未必。”班固的嘴角勾起一丝考校的笑意,“‘君若不君,臣当如何’。此问,倒是颇有几分纵横家之诡辩遗风。你既喜好此道,老夫便考你一考。《春秋》之中,郑伯克段于鄢,何为‘克’?何又为‘不教而诛’?”

这是一个再标准不过的经学考题。

云易却并未直接回答。

他只是从袖中,缓缓取出了两卷早已准备好的、抄录在崭新纸张上的文书,恭敬地呈上。

“班公,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晚生斗胆,想先向班公请教一惑。”

“哦?”班固有些意外地接过那两卷纸。

“班公请看。”云易指着第一份文书,“此乃晚生于家中故纸堆中寻得的,先祖文终侯晚年所上的一封奏疏。其中言及,当于关中、河南之地清查田亩,抑豪强兼并,将‘隐田’尽数归还于民。班公以为,此政,可谓仁政否?”

班固看罢,抚须点头:“文终侯高瞻远瞩,此乃真正的固本之策,自然是仁政。”

“那班公再请看这一份。”云易又指了指第二份文书,“此乃晚生从另一处寻得的、当时一位河南郡守上呈给朝廷的密报。其中却言:‘新政推行,致使地方田契混乱,豪强抵制,民心不安,盗匪四起。’。敢问班公,”

云易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眸直视着班固,“同样一策,为何在先祖的奏疏之中是‘仁政’,到了地方官吏的口中,却成了‘乱政’?班公修史,若遇此等‘一事两记,黑白颠倒’之情形,又当如何落笔,方能为后世存信史?”

这一问,让班固那原本还带着几分考校意味的眼神,微微一滞。

他审视着云易那不似凡童的平静眼神,心中第一次感到,眼前这个少年,似乎并非他想象中那般简单。

“……你,”

许久,他才声音平缓地开口,“你为何会有此一问?”

“因为晚生在读史之时,常遇此等困惑。”云易的语气依旧谦恭,“尤其是读到那王莽之事时。”

“史书一方面盛赞我先祖之新政如何利国利民,另一方面又痛斥王莽如何倒行逆施、如何祸乱天下。”

“可晚生愚钝,看到的却是王莽所推行的那些所谓‘乱政’,如‘王田’、‘均输’,竟与我先祖之新政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看着班固那渐渐变得凝重的脸色,问出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

“晚生不解。若新政是对的,那为何继承了新政的王莽却错了?若是王莽是错的,那他所推行的这与新政一脉相承的改革又错在何处?”

“敢问班公修史,其评判一人一事之功过,究竟是当以其‘本心德行’为准,还是当以其‘所成之事功’为凭?是当信那胜利者所书写的‘一家之言’,还是当遍览天下之残篇断简,于那矛盾之中去伪存真,以求一个最接近真实的‘公论’?”

这一连串的诘问,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让班固那早已习惯于从“春秋大义”去褒贬人物的史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岁的孩童,竟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眼前这个孩童已经不是神童了!

这简直是生而知之的妖孽!

“……文终侯行新政,乃是为辅佐君王、安天下。其心为公,故其政为善政。而王莽行新政,则是为满足其复古之私欲。其心为私,故其政为恶政。此便是德行之别。”

半晌,班固才深吸了一口气,用他最正统的儒家史观,给出了他的答案。

云易听完,没有再继续问。

他只是缓缓地站起身,对着班固,再次深深地一揖到底。

“多谢班公解惑。晚生受教了。”

说完,他便转身,从容不迫地向着石室之外走去。

而班固看着他那小小的、却显得无比挺拔的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笔下那尚未完成的《汉书》,久久,默然无言。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7724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