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安陆之议
安陆,云梦泽。
云氏庄园那座最核心的议事大厅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大厅的正中央,端坐着当今整个云氏家族的族长,云帆。
他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神情沉稳务实,一双眼睛里闪烁着商人的精明与政治家的冷静。
其两旁则坐着十数名须发皆白的家族长老。
他们每一个,都是从当年的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寻常世家大族的迂腐与空谈,只有在无数次生死博弈中磨砺出的、如同鹰隼般的锐利。
而在他们的对面,独自站着年仅十五岁的云易。
他刚刚向这些决定着整个家族命运的长辈们,提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请求:
——他要加入朝廷即将组建的使节团,以云氏子弟的身份,前往那个在国书中被称为“大秦”的遥远帝国。
“……不行!”
第一个开口反对的是族长云帆。
他看着自己这个被整个家族都寄予了厚望的嫡孙,那张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愤怒与不解。
“云易!”他第一次没有用亲昵的称呼,而是直呼其名,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大秦!罗马!那是什么地方?是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其性情、其风俗,我等一无所知!”
“然我云氏今日之地位,靠的是什么?是安陆之基业,是格物院之利器,是与蜀王的血脉相连。”
“而你,是我云氏未来的执棋之人。执棋者,岂能亲身犯险?此事于我云氏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此事,绝无任何商量的余地!”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便引来了所有长老的一致附和。
一位须发皆张、素来以勇武著称的长老沉声道:“族长所言极是!我云氏子弟,岂能与那些欲求功名的使节为伍,去那等生死难料之地?
“文华(云易表字),非是叔公们胆小,此事万万不可为!”
另一位掌管着云氏钱庄的长老赞同道:“不错。我云氏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本就微妙。你此番贸然出使,外人会如何揣测?”
“是天子欲借你之手探我云氏虚实?还是我云氏欲借外力,图谋不轨?一举一动,皆可能引来无穷的祸患。”
“易儿,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人心之险恶,世道之艰难啊。”
“你若是想游历,我等可派最精锐的护卫陪你走遍我大汉的山川河岳。但那化外之地,一步也不可踏入!”
他们七嘴八舌,言辞恳切,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云易的关爱,也充满了一种长辈对晚辈理所当然的掌控。
云易听着,他没有争辩,也没有反驳。
他只是静静地等着,等着他们所有的人都说完,等着大厅里再次恢复那种令人窒息的安静。
然后,他才缓缓地抬起头。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被长辈驳斥后的沮丧与不甘,只有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冷静与凝重。
“族长及诸位族老所言,句句在理。然,此乃坐守安陆之见。”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随即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的问题:
“敢问诸位叔公,今日云氏之危在何处?”
不等众人回答,他已经走到了大厅中央那张巨大的舆图之前。
那是他这些日子,根据从吴国传来的那份粗略地图,与自己的记忆亲手绘制的。
舆图之上,大汉、吴、蜀三国鼎立,西域诸国星罗棋布,而在那更遥远的西方,则是一片广袤的、被标记为“大秦”的未知区域。
他拿起一根长杆,指向那片未知之地。
“诸位请看。”
“吴王之奏报,想必族长和诸位族老都已看过了。”
“我只问族长和诸位族老,”
他的声音变得锐利起来,“一个能组织起如此庞大的船队、能与我大汉在那“西海”相遇的帝国,一个被吴人描述为‘疆域万里,军团所至,皆为焦土’之国,真不过一蛮夷之邦,不足为虑乎?””
大厅之内一片沉默。
长老们面面相觑,那几位曾亲历过战阵的老人,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凝重。
“其国体、民风、格物之学究为何等模样?我等一无所知。正所谓‘敌暗我明’,此乃兵家大忌。而这份‘无知’,便是我云氏今日最大之危!”
之前那位掌管钱庄的长老抚须摇头道:“文华,你所言虽有理,但“大秦”远在天边,与我等何干?”
这位长老的话,也代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听闻此言云易将手中的长杆,从遥远的“大秦”,一路划过汪洋,重重地落在了代表“江东吴国”的区域。
“诸位族老请想,“大秦”虽远,但通往“大秦”的航路,如今已被谁人所知?”
众人心中一凛。
“是吴国!”云易的声音陡然拔高,“吴王孙氏,其以商贾立国,唯利是图,如今他发现了一座金山,诸位以为,他会与天下人共享吗?”
“绝无可能!”他自问自答,语气冰冷,“他必将倾其国力,独占此路!”
“届时,我大汉之丝帛、瓷器、珍玩,将由他之船队源源不断运往罗马,换回无尽的黄金!”
“而这泼天的财富,将尽入他孙氏一族之私库!”
“而一个手握无尽财富的吴王,他还会甘心偏安一隅,做陛下的藩臣吗?”
“他有足够的资财,可以去结交朝中公卿,可以去私蓄北地胡骑,甚至资助蜀中宵小。届时,三足鼎立之势必破!到那时我云氏又将何以自处?今日之安,便是他日之祸!”
听完云易这番剖析,大厅内,那些原本还带着几分安逸的长老们,神色皆变,无不默然。
他们都是深谋远虑之人,立刻便明白了这其中的凶险。
此前看似虚无缥缈的罗马,经由吴国之手,已成了悬在云氏头顶的一柄利剑。
“此番朝廷遣使,乃是我云氏插手并探知“大秦”的最好良机!”
“我必须亲自前往。因为只有我,才能为我云氏带回最有价值的东西!”
“先祖文终侯之所以能辅佐两代帝王,开创中兴之业,其根本在于其他所知所见远超当世之人。”
“如今,我云氏欲保百年之富贵,再现先祖之荣光,则我身为云氏子弟,亦当效仿先祖,为家族探明前路!”
“族长和诸位族老”
他看着众人,声音变得无比沉重,一字一顿地说道,“难道忘了孝武皇帝之时,我云氏一族的大祸了吗?”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赖先祖文终侯之功,方有我云氏今日之盛。”
“但若不思进取,一味享受前人恩泽,只怕下一次大祸,已然不远!”
“因此,此行非为云易一人之游历。”
他对着所有人,再次深深一拜。
“乃为我云氏一族,求那下一个百年之兴盛根基!”
整个议事大厅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许久,许久。
族长云帆才从惊异中回过神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五岁,却仿佛已经将天下大势与家族未来都装于心中的少年,
目光已全然不同,有欣慰,有惊叹,更还有几分敬重。
他缓缓起身,走下主座,来到云易面前。
拍着云易的肩膀说道:“……文华。”
“你是我云氏真正的麒麟儿。”
“我等……准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7320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