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佛前思辨
犍陀罗,这座文明的熔炉,如同一面锋利的镜子,照出了汉家使团内心深处的分裂。
某日,云易在驿馆中找到了正使甘英。
“甘将军,”
云易开门见山,“我等此行,奉天子之命,一为宣我大汉国威,二为探其山川虚实。”
“如今既至此地,若只观其市井之繁华,未免浅尝辄辄止。”
“晚生听闻,此地有一位佛学大师,名唤鸠摩罗炎,乃贵霜国师,精通梵、希腊、吐火罗等数国言语,为国人所敬奉。”
“若能与之相见,或可一窥此国之人心何为。”
甘英正擦拭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环首刀,闻言,动作微微一顿,抬起那双锐利的眼眸:“一个和尚?”
“是,”云易点头,“一个能让数十万贵霜人甘心俯首的和尚。”
甘英沉默片刻,将环首刀缓缓归鞘,发出“噌”的一声轻响。“好,那便去看看。”
当云易将拜访的提议告知大儒贾逵时,这位老先生捻着胡须,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与自矜:“也好。蛮夷之地,亦有向化之心,此乃圣人教化之功。我等身为天使,自当去往一观,宣我儒道,以正其视听。”
他的弟子卫绾在一旁连声附和,而许慎则眼中放光,对能亲见异域大智者,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期待。
一行人轻车简从,被迎入了那座宏伟的希腊式大佛寺之内,一间庄严而肃穆的讲经堂。
堂内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墙壁上一幅幅色彩艳丽却充满哲理的佛本生故事壁画。
鸠摩罗炎,那位传说中的佛学大师,没有穿着众人想象中奢华的法袍,只是一身再普通不过的粗布僧衣,盘坐于一张蒲团之上。
他年岁已高,眼角的皱纹如同雪山上的沟壑,但那双眼睛却如同雪山之巅的湖泊,深邃而澄澈。
鸠摩罗炎没有与众人探讨高深的佛法。
他如同一个最普通的说书人一般,指着其中一幅震撼人心的壁画,为众人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是一幅画着雄鹰追捕鸽子的壁画。
而在鹰与鸽之下,则画着一位面容慈悲的王者,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刀,从自己的大腿之上,一片一片地割下血肉,放在一架天平之上。天平的另一端,则站着那只瑟瑟发抖的鸽子。
“……此乃佛陀前世,为尸毗王之时,所行之‘割肉喂鹰’的故事。”
鸠摩罗炎的声音平静而慈悲,“鹰饥欲食鸽,鸽惧,求庇于王。王不忍伤一生灵,然鹰言:‘王若救鸽,则吾必饿死。王岂非厚此薄彼?’王闻言默然,乃许以己身之肉,换鸽之性命……”
故事讲完了,整个讲经堂之内一片寂静。
甘英这位见惯了沙场生死的悍将,听着这充满了牺牲精神的故事,那张黑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动容之色。
而许慎,则早已被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极致利他精神给震撼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充满了愤怒与不屑的声音,如同最刺耳的噪音一般打破了这份庄严。
“——一派胡言!”
是贾逵!他猛地站了起来,手中的鸠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指着那幅慈悲的壁画,如同在看一个最可怕的魔鬼,“此人,为救区区飞鸟,竟不惜自残其身!此乃大不孝也!”
“更何况!”他的声音变得愈发激昂,“君王乃天下之主,其身系万民之安危!岂能为一畜生而轻舍?!若国因此无主,天下因此大乱,则其所害之生灵何止千万?!此乃不忠,不义,不仁,不智!”
他的弟子卫绾更是在一旁高声附和:“禽兽尚知反哺!此人之行,简直是禽兽不如!”
鸠摩罗炎看着这两个状若疯狂的东方儒生,那双澄澈的眼眸里第一次露出了茫然之色。
他无法理解,为何在他们眼中,最高尚的慈悲,竟会变成一种罪大恶极的行为?
他双手合十,只是轻声反问:“然则,慈悲之心,亦分贵贱乎?”
“放肆!”贾逵厉声喝道,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天地万物,自有尊卑!人与兽岂能同日而语?君与民又岂可一体而论?!此乃天理纲常!”
他猛地转向那个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的许慎,厉声命令道:“叔重!此乃惑心之邪说!还不上前,斥其谬论,以正视听!”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许慎的身上。
许慎的身体剧烈地一震。
他缓缓地抬起头,一半灵魂在为那种超越物种的无私慈悲而深深感动;另一半灵魂却又被那根深蒂固的儒家“亲亲尊尊”的差等之爱给死死地禁锢着。
他发现,这两种看似都在引导人向善的伟大思想,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却是完全对立的!
一个追求的是打破所有界限的“众生平等”,而另一个所要维护的,恰恰是那不可逾越的“等级纲常”!
“叔重!你还在等什么!”贾逵的声音如同惊雷。
许慎看着老师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又看了看鸠摩罗炎那慈悲而困惑的眼,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尊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佛陀雕像之上。
他缓缓地站起身,却没有如老师所愿那般上前辩驳。
他只是对着贾逵,也对着鸠摩罗炎,深深地、深深地躬身一揖。
“老师……大师,”他的声音沙哑而又疲惫,“弟子……不明。《春秋》之义,弟子……或需重读。”
说完,他便失魂落魄地转身,独自一人向着讲经堂外走去。
“你……朽木不可雕也!”贾逵看着弟子那决绝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他知道,或许自己已经失去了这个最得意的门生。
他猛地一甩袖袍,带着卫绾,拂袖而去。
甘英看着这一幕,只是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副将低声道:“读书人的事,真他娘的麻烦。”
云易则走到了甘英身旁。
“甘将军,”他轻声道,“您看到了此地的秩序,也看到了此地的信仰。您觉得,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甘英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天下很大,能让百姓低头信服的,不止有刀剑和律法。”
而远处,许慎正独自一人站在佛寺的廊下,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经幡,久久无言。
云毅没有去打扰他,他知道,有些路,必须自己走出来。
他这支使团,在思想上,已经彻底分裂。
但也正是在这种分裂之中,一种全新的、更多元、也更包容的种子,正在悄然萌芽。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6903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