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258章 汉谟拉比法典

第258章 汉谟拉比法典


自那夜苏伦悄然来访之后,驿馆内华丽的囚笼似乎被打开了一条不易察觉的缝隙。

次日一早,便有安息官员前来传话,言“万王之王”听闻汉使远来辛劳,特许使团在苏萨城内“参观游览”,以领略安息风物。

话虽客气,但跟在使团身后的那些高大战士,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甘英等人,这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换了一种监视的方式。

“公子,这些安息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甘英策马靠近云易,压低了声音问道。

云易的目光扫过街道两旁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建筑,神色平静:“苏伦需要时间。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掂量我等的份量,也需要说服朝堂上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贵族。”

“掂量我等的份量?”

“不错。”云易勒住马,指向不远处一座巍峨的古老神庙,“他想看看,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汉人,究竟能给他带来什么。而我,也正好想让某些人看一看,这世上,除了我华夏的圣人之道,亦有别样的乾坤。”

他的目光,落在了队伍中正满心好奇打量着四周的许慎身上。

在苏萨城中,那座由巨大泥砖垒砌而成的古老神庙之内,陈列着一件足以让任何文明的来访者都为之肃然起敬之物——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那是一根由黑色玄武岩雕刻而成的高大石柱,顶端是古巴比伦太阳神沙马什将象征权柄与公正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王的精美浮雕。

柱身之上,则密密麻麻地用一种众人从未见过的、如同钉子般的楔形文字,篆刻着那部古老的法典。

当云易站在这根石柱面前时,即便他心中早已知晓此物,也不免生出一股跨越千载的敬意。

而一旁的贾逵,在听完安息向导那半生不熟的解说后,却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拄着鸠杖,一脸嫌弃地看着那根在他看来充满了野蛮气息的石柱,“此等酷烈之法,与那早已被我等圣人唾弃的暴秦之法何异?!”

“野蛮!残暴!不通教化!”他转向自己的弟子卫绾,痛心疾首地说道,“你看,这便是蛮夷之邦限。只知以严刑峻法威慑百姓,却不知以仁恕之道感化人心。其与我华夏‘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王道教化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然而,许慎却没有像从前那般盲目地附和自己的老师。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这根古老的石柱面前,眉头紧锁,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自从在犍陀罗佛前的思辨之后,他早已学会了不再用单一的眼光去评判另一个文明。

他的眼中没有贾逵的傲慢,只有一种学者特有的、对未知的探索欲。

他绕着石柱缓缓踱步,虽然一字不识,却从向导的解说中,反复琢磨着那些条文背后的深意。他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看似酷烈的法条之下,似乎潜藏着一种他前所未见的规矩。

“文华。”他缓缓地走到了云毅的身边,指着那段由向导刚刚翻译过的、关于“伤害赔偿”的条文,用一种充满了困惑与不易察觉的激动的声音问道:

“你看,此处说,若一个‘自由民’,毁伤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那么,也当毁伤他自己的眼睛。为何……为何此处说的是‘自由民’?而不是‘贵族’,‘平民’,或是‘与王室血缘亲近之人’?”

云毅看着他眼中那份执着的求知之色,微微颔首。

他知道,许慎已经察觉到了这部法典的非凡之处。

“叔重。”云毅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庄重,“因为在这部法典的眼中,所有的‘自由民’,无论其贫富贵贱,无论其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在法典面前,都是平等的。”

“——他们,都受到这部法典同样公正的保护,也都要受到这部法典同样严酷的惩罚。”

“这,便是这部法典的非凡之处。”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用一种探讨的语气轻声问道,“此法,与我等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说相比,孰优孰劣?”

这番话语,如同一颗投入静水中的石子,在许慎的心湖里荡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他怔住了,一个模糊却又石破天惊的念头,在他心中缓缓升起。

——难道,在这数千年前的异域之邦,竟已有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感觉到,自己以往深信不疑的某些准则,似乎出现了一丝裂痕,而透过那道裂痕,他窥见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见的世界。

“荒谬!一派胡言!”听见此言的贾逵气得几乎要跳了起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天地有尊卑!君臣有上下!父子有亲疏!此乃天理人伦,万古不易之纲常!”

“岂能言‘平等’二字?!若君与臣平等!则君威何在?若父与子平等!则孝道何存?若贵与贱平等!则礼法,岂不是荡然无存?!”

他指着云易,声嘶力竭地怒吼道,“云易!你这是在动摇我华夏根基!你是我汉家的罪人!”

但云易完全不搭理贾逵的歇斯底里

他只是看着那个陷入了沉思的许慎。

云易知道,自己今日所播下的这颗名为“法治”的种子,将会在许慎心中生根发芽,或许将在日后开出一朵前所未见之花。

而在苏萨等待的那些日子里,云毅也没有闲着。

他带领着那些蜀国的格物之士,勘察了苏萨城那古老却略显淤塞的水道系统,并绘制出了详细的改良图纸。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都被苏伦的眼线看在了眼里。

让他们直观地认识到,这支来自东方的使团,拥有的并不仅仅是可以带来财富的丝绸,更拥有着可以提高他们生活的“格物之学”。

许慎则更是疯狂地记录着这座古城的一切。

他记录那描绘着波斯帝国万国来朝的宏伟宫殿浮雕,记录那四通八达却又设计精妙的城市水系。

他心中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正统观念,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这些充满了民生智慧的异域文明遗产所冲击、所取代。

贾逵则对这一切都嗤之以鼻。

“媚夷!简直是媚夷!”他不止一次地向早已懒得理会他的甘英告状,“堂堂天朝使节!竟自降身份,为蛮夷修缮水道!简直是国耻啊!”

但甘英已经完全不理会贾逵了,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终于,在抵达苏萨的第十五日,苏伦派人送来了他的最终答复。

——安息“万王之王”,同意召见汉使。

——并且,苏伦大人本人,将亲自为使团引荐。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6534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