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法治之光
苏伦的答复,如同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这支漂泊于异域的使团,大家的心都暂时安定了下来。
然而,此刻使团中却有一个人的心中,掀起了剧烈的惊涛骇浪。
那个人,便是许慎。
自那日在神庙之中,亲眼目睹了那古老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之后,这位从小熟读儒家经典的年轻学子,便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困境之中。
他将自己关在驿馆的房间之内,足不出户。
他的面前,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纸卷。
一边,是他从大汉带来的、承载着他毕生信仰的儒家经典;另一边,则是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与那名向导的翻译,所整理出来的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文。
他试图用自己那引以为傲的儒家思想,去理解、去解构那块冰冷的石头之上,所蕴含的那股充满了原始力量的古老智慧。
然而,他越是研究,便越是感到一种源于学理根基的撕裂与困惑。
他想不明白,为何在那数千年前的异域之邦,那种看似“酷烈”令人不寒而栗的残暴之法,却又蕴含着一种人人平等的“公平”思想?
而儒家那看似“仁恕”,充满了“温情”的圣人之道,其背后,却又隐藏着如此之多的不平等的“特权”?
他想不通,也感到了一丝畏惧。
他畏惧自己引以为傲的学问,会被证明存在着巨大的疏漏。
终于,在第三日的深夜,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源于内心的巨大煎熬。
他抱着一大卷被他用朱砂笔批注得密密麻麻的纸稿,主动地敲响了云易的房门。
云易早已猜到他会来,为他备好了一壶可以安神静心的清茶。
许慎走进来的时候,虽然努力维持着士人的仪态,但眉宇间的焦躁却难以掩饰。
那双一向清亮、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此刻布满了血丝,显露出深深的疲惫。
他将那一大卷纸稿放在了云毅的面前,声音因数日的苦思而有些沙哑:
“文华,请为我解惑。”
云毅没有说话,而是平静地为他斟满一杯热茶,然后从他带来的那一大堆纸稿之中,抽出了两份。
一份,是《论语》。
另一份,则是《韩非子》。
他将这两卷代表着华夏数千年来最根本的两种治国理念的文稿,并排放在了许慎的面前。
“叔重,”云毅缓缓开口,“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看我们自己的东西。”
他指了指那卷《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是圣人定下的‘仁恕’之道,认为血缘亲情高于国法公义,亲属之间理当回护。其本意,是为了维护人伦纲常,使得人心不至于太过冰冷,这是好意。”
“然而,”云毅顿了顿,话锋一转,“不知为何,却变成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默许。变成了世家子弟犯法,可以心安理得地用金钱赎买罪行,甚至让他人顶罪。而无权无势的庶民,却只能在律法之下承担所有的痛苦。敢问叔重,这,还是圣人所说的‘仁’吗?”
许慎听着这诛心之问,原本就有些苍白的脸,此刻更无一丝血色。
他无法反驳,因为他知道,云毅说的,是事实。
云毅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又指了指另一边的《韩非子》。
“而法家,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认为,法当如高悬于庙堂之上的利剑,无论贵贱亲疏,皆一视同仁。这看似是一种绝对的‘公平’,对吗?”
许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然而,”云毅却再次摇了摇头,“为何那实行此等严刑峻法的暴秦,仅仅二世便亡了呢?为何那些生活在‘绝对公平’的律法之下的秦人,最终却揭竿而起,推翻了那个看似强大的帝国?”
他看着同样陷入巨大困惑的许慎,终于抛出了那个足以醍醐灌顶的答案。
“因为,叔重,你与这天下的儒生、法家之士,都忽略了一件事!”云毅的声音并不高,却如洪钟大吕,狠狠地敲在了许慎几近混乱的思绪之中!
“儒法之争,其根源,不在于‘仁’与‘酷’,而在于,这法,究竟是为谁而立,又由谁而定!”
“是‘君王之法’,还是‘天下之法’!”
“君王之法?天下之法?”慎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即将触摸到真理的光芒!
“不错。”
云毅站起身,缓缓踱步,“何为‘君王之法’?无论是儒家所谓的‘圣君贤相’,还是法家那高高在上的‘君主’,其法的最终解释之权,都掌握在君王的手中。”
“法度,可以因为君主的喜好而改变,可以因为臣子的亲疏而不同。”
“这便不可避免地会滋生特权与腐败!这才是‘刑不上大夫’与‘暴秦二世而亡’的真正根源!”
“而何为‘天下之法’?”云毅站定,直视着同样激动得站了起来的许慎,郑重的说道。
“‘天下之法’,则是一部公开、公正,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神圣之法!”
“在此法面前,没有君王,没有士大夫,更没有庶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国中之人’!”
“法的尊严,将高于一切!”
“高于皇帝的权柄!高于圣人的教诲!”
“这才是刻于那块冰冷的石头之上的法典,所蕴含的真正的光芒!”
“这才是我们华夏,真正缺失的,也最需要的东西!”
这一番话,如同一道耀眼的闪电,彻底劈开了许慎心中那最后的一丝迷雾!
他终于想明白了!
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困扰了他数日的终极答案!
他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未来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伟大的“道”!
那便是,一部神圣的、不容侵犯的法典,即便是天子或是圣人都不能更改,也必须遵守的法典!这才是真正的“公义之道”!
他怔立当场,良久无言,呼吸却渐渐由急促转为平稳。那颗因苦思而焦躁不安的心,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使命感。
他看着云易那双充满了期许与鼓励的眼睛,激动的情感在胸中翻涌,最终却化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对着云易这个比他小了几岁的少年,郑重地、深深一揖。
“文华!”
“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许慎,受教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6354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