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离开礼部衙门的陆云逸站在皇城恭道上,
看着门前往来的吏员,面容深邃,陷入了深思。
周王今日险些背上了谋反的罪名,也不知治水一事能不能顺利展开。
而从李原名处得知的消息,又让他自缚双脚,
平心而论,陆云逸觉得自己是支持治水的,
但偏偏自己又是太子属官,其他人对周王发难,他也不能为其开脱,
可谓是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唉~”
思绪了许久,陆云逸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决定两不相帮,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治水之事能不能成,顺不顺利.看天意吧。
陆云逸看了看皇城中的巍峨建筑,
既然来了,就一次性将事情都办了,也省得以后再跑一趟。
他先是去了鸿胪寺,见到了自己的岳父刘思礼。
此刻刘思礼正在接待高丽来的使臣,
等了一会儿,陆云逸才见到人。
“云逸啊,你可是稀客啊,有何事?”
刘思礼笑呵呵的,越看自己这位女婿越是顺眼,
他如今在京中举目无亲,
若说谁不会害自己,当属眼前之人!
陆云逸也没有卖关子,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刘思礼接过后坐回了书桌后,若有所思地看着。
“应天商行住房保障计划?”
“这是什么?”
他一边嘀咕,一边翻开查看,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陆云逸.
毫无疑问,眼前的文书是大手笔,
是应天商行联合建筑商行、水泥商行共同完成的大生意。
而服务的对象更是让刘思礼面露震惊,
不是什么外来商贾,也不是外来讨生计的百姓,
而是三大商行的雇员、伙计,而且纯倒贴钱。
刘思礼想了许久,沉声道:
“云逸啊,应天商行的伙计所赚银钱已经是整个京畿之最,
而在外跑商的伙计更是年俸百两,比之许多小商行都要赚得多。
要是再给他们修房子,
恐怕京中诸多商行会有怨言啊。”
陆云逸脸色凝重,生意一事本就是随大流,
若是特立独行,很快就会变成旁人的眼中钉,受到各方攻讦。
经过分红一事后,应天商行已经是如此了。
一年赚六十九万两,
至少有其中一小半是从其他商行手中抢的,如何能让人不记恨。
若是再给伙计修筑房屋,怕不是要吵翻天,
“怨声载道是必然的,但岳父大人,应天商行走的就是百姓路线,与其他商行疏远万分,本就有一些骂名。
小婿这些日子在京城也走过大街小巷,
也时常与人攀谈,应天商行也去逛过几次。
发现应天商行的伙计虽然赚得多,
但居住之地大多都在城南,甚至有的在河对岸的江宁县。
他们每日上工、散工,至少要半个时辰,
有一些居住在城外的,更是如此。
恰好应天建筑商行准备开门营业,
目前只承接了城外几个村落的改造,生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与其闲着,不如找点事做,
给商行的伙计修筑一些宿舍、房舍,
一方面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也让建筑商行增添一些经验。”
虽然陆云逸侃侃而谈,但刘思礼还是一头雾水,有些茫然地发问:
“云逸啊,如此费力不讨好,为的什么?”
“为的什么?”
陆云逸愣住了,他笑着摇了摇头,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理由,便说道:
“岳父大人,我刚刚从礼部衙门出来,
礼部目前对商贾还有一些顾虑,认为其利不可能用于民、用于国。”
“什么?”
刘思礼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若说六部中最难打交道的衙门是哪个,毫无疑问是礼部衙门,
在他看来,那都是一群刻板迂腐的老儒生,
怎么说都说不听!
陆云逸继续道:
“礼部也还在观望纠结之中,
所以小婿想着,不要等礼部来找商行的麻烦,我们要先拿出行动。
如今国朝愈发平稳,路引文牒也不像早些年那般桎梏,
想要来京城的人有很多,
但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苦大力的活,居住的地方十分恶劣。
应天商行作为大明第一商行,总要打个样,
至少让那些来京做工的百姓有一个居所,
当然也是堵礼部的嘴,左右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昂~”
刘思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已经有些被说服了,
以建筑商行建房子的成本来说,
对于百姓是要了命,但对于应天商行来说是蚊子腿。
“既然是图名,那就等下午,由商行各大掌柜一起盘算盘算,
正好商行在府东街附近买了一大块地,
原本是打算做库房的,实在不行就拿来建房舍。”
陆云逸笑了笑,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就已经成了定数,
虽然他没有在商行任职,
但一应掌柜都是他亲自挑选,他说话还是算数的。
刘思礼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这两日一直有人在旁敲侧击,
商行对市易司的看法,还有一些股东也常问,
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商行明年别给市易司钱。
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云逸你觉得如何?”
陆云逸有些头疼:
“虽说规定商行股东不能干预商行经营,
但这些股东原本就是朝堂上的一众大人,说话分量本就重,
他们既然这么说了,商行也不能过分违逆。
而市易司又是陛下一力主张建立的衙门,
为的就是收拢这些官民一体的商行,咱们又不能不放在眼里.”
“就是如此啊商行现在是夹在里面,两头为难。”
刘思礼也深有同感,伸手捏了捏眉心,露出愁容。
陆云逸发问:
“商行内一众掌柜是什么想法?”
“自己的钱当然不能往外给,
但若是朝廷实在逼得紧,帮着市易司赚些钱财也不难,
总不能看着市易司就这么衰败下去。”
陆云逸捏了捏眉心:
“岳父大人,此事还是商行自己决断吧,不过小婿倾向于站位市易司。
毕竟股东这么多,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可谓是众口难调。
但市易司就一个衙门,之上还是陛下与太子,不能怠慢。”
刘思礼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也有道理,那下午再一并商量商量吧,下午例会你要参加吗?”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小婿目前是商行股东,不能参与商行经营,就不去了。”
“那也行,准备什么时候回大宁?”
“稍后小婿去拜见太子,问一问,
这个时候出发,快马加鞭等回到大宁,甘薯也快丰收了,这可不能错过。”
说到甘薯,刘思礼眼神也有几分空洞,心向往之。
“甘薯若是能在北方存活丰收,
那辽东与大宁就不用担心再饿死人了,
边疆大治,近在眼前!”
说到这,刘思礼目光灼灼,
将身子前倾,压低声音,略显兴奋地开口:
“家中还藏着几个铁矿一直未曾开采,
若是甘薯能让辽东有足够的粮食,
到时候多弄一些女真人来挖矿,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陆云逸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眼前这位岳父不愧是辽东世家,
真,家里有矿!
“岳父大人,私开铁矿有违律令,别因小失大。”
刘思礼撇了撇嘴:
“放心吧,这些矿在各地衙门麾下,
到时候采出来的矿石就地卖给衙门,省时省力。”
陆云逸只去过辽东两次,对于这等官商勾结还不算了解,只能提醒道:
“岳父大人,都督府的绝密消息,高丽要乱了,
朝廷准备挣这一笔钱,到时候辽东可能会严厉许多,您还是小心一些。”
“此事我知道,高丽这两年一直在从辽东采买铁器,
虽然都是一些锅碗瓢盆,但都心里门清,
回去之后他们会将其熔炼重新打成长刀。
对了,梅义他们还曾支援过高丽一批工匠,想来就是帮着高丽人锻铁铸刀。”
刘思礼看着陆云逸,笑着发问:
“这几年你一直忙着四处征战,也没有回家看一看,
这次回大宁,得空要回家一趟,认识一番亲戚朋友,也看一看辽东的风土人情,婉仪也应该想家了。”
陆云逸想了想,点了点头:
“岳父大人,小婿记得了,
等处置完大宁诸多事情后,小婿会考虑的。”
“嗯”刘思礼看了看时辰,
“时辰也不早了,早些去见太子殿下吧,事情早定下早准备。”
陆云逸点了点头,站起身躬身一拜:
“岳父大人,小婿告辞。”
陆云逸辞别刘思礼后,先往都督府走了一趟,了解一番今日收到的各地讯息,而后又离开。
出了都督府,便直奔太子府而去。
此时正值午后,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
在太子府的庭院中形成一片片光斑。
庭院里,朱允熥正踩着滑板,
如一只灵巧飞燕般穿梭,散发着银铃般的笑声,引得周围侍从们阵阵喝彩,
还有一些太监小心跟随,生怕他摔了。
而在不远处一处阴凉地,
朱允炆坐在石凳上,眼睛紧紧盯着滑板,面露羡慕,
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本未读完的文书。
太子妃吕氏则坐在一旁,瞥向朱允熥时,眼中闪过一丝阴郁,
当看到朱允炆也被分神之后,眉头愈发微皱,出言催促:
“炆儿,莫要贪玩,快来读书。”
朱允炆一个激灵,恋恋不舍地将眸子收了回来,轻声道:
“是,娘”
陆云逸被太监带着进入府中。
朱允熥看到陆云逸走来,眼睛一亮,滑板一滑,
便来到了陆云逸面前,笑着打招呼:
“陆大人,您来啦!”
陆云逸有些诧异地打量着朱允熥,
“呦,是三殿下啊,几日不见就如此熟络了,玩得可还尽兴?”
朱允熥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
“那自然,这滑板可好玩得很!”
“殿下可要小心,您身子骨还弱,若是摔一个屁股墩,可要疼好久。”
朱允熥像是想到了什么,两只小手捂住屁股,倔强地说道:
“陆大人放心吧,我还没摔过呢!”
一旁的管事听闻此言,微微将脑袋低下,装作没听见。
这时,太子妃吕氏也看到了陆云逸,走了过来,淡淡说道:
“这等危险之物,以后陆大人还是少送,若是磕着碰着就不好了。”
陆云逸笑了笑,躬身一拜:
“拜见太子妃,臣不过是给三殿下寻个乐子罢了。”
吕氏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回去。
一旁的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犹豫了一下,
还是鼓起勇气走到陆云逸身前,轻声说:
“陆大人,我也想玩滑板。”
陆云逸笑了笑,说道:
“二殿下,滑板这等物件在应天商行有所售卖,二殿下可以命人去买来。”
朱允炆听了,眼中闪过一丝黯淡,
看了看弟弟身旁立着的滑板,能明显看出这滑板是特意定制,上面还有一些金丝花边与龙纹。
应天商行所售卖的,定然不是这般。
但他还是收起了心中的不愉快,用力地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跑回吕氏身边,拿起文书认真读了起来。
陆云逸躬身一拜后,
便在侍从的引领下前往书房拜见太子。
书房内,太子朱标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奏疏。
见是陆云逸进来,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所来何事?”
陆云逸躬身行礼后,说道:
“殿下,臣来此是想要告知殿下,
应天商行准备建设保障住房之事。
臣已经与商行刘大人商议妥当,下午商行各大掌柜便会进一步商讨细节。”
说罢,陆云逸从袖中掏出了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太监管事。
朱标接过文书打开详细查看,过了许久才赞许道:
“商行作为应天第一大商行,的确要有此担当,做得不错。”
说罢,朱标摇了摇手中文书,笑道:
“这点小事不至于你亲自来禀告吧,还有什么事?直说。”
陆云逸讪讪一笑,话锋一转,问道:
“殿下,臣想问问,何时能启程回大宁?
甘薯丰收在即,臣实在不想错过。”
朱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景色,说道:
“甘薯的确是大事,但应天的甘薯也将要丰收,不等等看了?”
陆云逸轻声道:
“殿下,京城有农政院诸位大人,
甘薯就算是个死物,也能种出花来,依臣看来,京城甘薯必将丰收。
反倒是大宁,地方不一样,温度气候都不一样,臣总是在心里挂念着。”
太子朱标回头看向陆云逸,想了想,说道:
“如今封赏已经下来了,既然你想回,那便回吧。”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躬身一拜:
“多谢殿下!臣感激不尽!”
“你就这么不喜欢京城?”朱标坐回了椅子,诧异地发问。
“回禀殿下,臣当然喜欢京城,
但大宁的事还未完成,心有挂念,
而且臣的家人也在大宁,一别数月,说实话还是怪想的。”
“年纪轻轻如此顾家,难得,
太医院最近从江南之地召集了一些名医,
来给宫中诸多妃嫔皇子诊治,其中尽是医术高超之人,
等离开后你去太医院,让他们给你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毛病。”
陆云逸嘴角一僵,脸上喜悦凝固当场:
“殿下,臣这是老毛病了,不至于此。”
朱标淡淡道:“去看看吧,总没个孩子也不是事,你与妙音坊合作的商行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陆云逸松了口气,连忙回答:
“回禀殿下,此事还要看装修的进度,若是快的话可能晚秋就能开。”
朱标点了点头:
“妙音坊的名头本宫也时常听,还有什么需要本宫帮忙的,尽管提。”
“多谢殿下抬爱,拿下铺子殿下已经帮了大忙,剩余的臣能应付得过来。”
陆云逸犹豫了一下,说道:
“殿下,臣还有一事不吐不快。”
“说。”
“迁都之事,臣自知重要,
但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时间太过仓促,
臣恳请殿下等大将军平叛而归,由大将军护送前往。”
朱标眼窝猛然深邃,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陆云逸:
“你就这么担心?”
陆云逸叹息一声,说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啊,仅仅是大宁一地,
对抗鱼鳞黄册和朝廷政令都无所不用其极,舞刀弄枪时常有之。
更何况是最为严峻的迁都,
此事在臣看来,要徐徐图之,殿下如此仓促,臣.有些担心。”
“仅仅是担心?不是心疼应天商行?”
“商行?”
陆云逸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旋即无奈一笑:
“殿下,您莫要拿臣取乐。
商行上次分红的一万两,都被臣给了妙音坊救急,臣对钱财一事真的不感兴趣。”
“呵”朱标嗤笑一声:
“爱美人不爱钱财,倒是少见啊,那木静荷你要带回家吗?
若是想带走,本宫可以给你开方便之门,妙音坊也找专门的人打理。”
此话一出,陆云逸一愣,旋即便想明白了,
太子这是要帮木静荷挣脱锦衣卫的泥潭,
陆云逸一时不知该说何是好
“殿下,木掌柜扎根京城,臣不得强求。”
“那就这般,你也不得强求本宫,迁都一事刻不容缓。”
陆云逸一阵无语,
“殿下,臣恳请与殿下一同前往关中。”
“回你的大宁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3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