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圆月射苍鹰
水仙的提问题,也是沈凡所疑惑的。
是呀,既然有这些宝玉,苏先生为何还要流落街头以讨饭为生?
苏术也不急,喝了酒才道:“这玉是三十年前老夫郊游时,在京城以西百里的青岩山寻到的。”
“青岩山?”沈凡楞了下道:“年少时我随先父去那里狩过猎,那山遍布青灰赤石,怎会藏着这等灵物?”
苏先生:“老夫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满是青石的山怎会出如此美玉,出于好奇便逗留了十余日,在发现玉的地方开始寻找。
因果巧合之下寻到了一处山洞,
里面玉脉深藏,脉体纵十余里,横亦不可测,若尽数采出足将填满这间屋子。”
听到这水仙睁大了眼,小脑袋里已是浮现出饭厅堆成玉山的景象,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沈凡问道:“先生既得宝山,为何不取?”
苏先生苦笑着道:“此山虽是无主之山,可老夫一介布衣也买不起。
纵然买得起也守不住,一旦走漏风声,玉石未得血光先至,故三十年来连此原石也不敢示人。”
说到这苏术目光灼灼看向沈凡道:“王爷若能向圣上讨得此山,则富贵唾手可得,王业也能图得长远。”
沈凡只觉心揪了一下,扼腕道:
“要是早遇到先生就好了,白天皇上还问我要什么赏赐,可惜被我用了,要了一万两银子。”
苏先生笑道:“无妨,依老夫看西北道定有贪功冒赈之事,皇上自然还会对王爷有赏赐,到时王爷再跟皇上要此山就是。”
沈凡却皱眉道:“如此甚好,只是平白无故就跟陛下要座荒山,日后在开采出美玉,会引人怀疑的。”
“好办。”苏先生捋须一笑道:“王爷就跟皇上说,梦见老王爷和王妃托梦给你,说那里是块风水宝地,要将他们的衣冠冢修在山上。
皇上以孝治天下,定会应允,冢成之日偶得玉脉,岂非天意!”
这席话说的细密周圆,滴水不漏,不禁让沈凡肃然起敬,深施一礼道:“先生如此待我,我当认先生为师,愿为先生终养。”
苏先生还礼道:“老朽已七十有二,得遇明主已属天幸。
师礼不敢当,能以国士待老夫,老夫就心满意足了。”
沈凡道:“既如此,请再受我一礼”,言罢又深深施了一礼。
苏先生再次还礼道:“玉矿虽富终是死物,人才济济方可兴邦,愿书院落成之日天下寒士俱欢颜。”
烛影摇动间,将两人对拜的身影映得异常高大,把水仙看得一怔一怔的。
恰这时,忽闻屋外一声穿云裂石般的鹰唳响起,引得三人皆一惊。
“怎么回事?”沈凡推门而出,向天上看去。
就见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头顶,周围衬着点点繁星,却未发现鹰迹。
又听院外传来一阵说话声,沈凡打开院门,就见倪福、徐盛、丁奉、韩当、周泰围成一个小圈,各挽雕弓仰望着夜空。
几人没想到沈凡会突然出现,忙收弓施礼道:“参见王爷。”
“你们在干什么?”沈凡问道。
身为护卫总管的倪福禀道:“按您的吩咐,属下已备好软甲兵刃请王爷查看,刚好看到有苍鹰掠月,哥几个就射了几箭。”
闻听此言的沈凡顿时来了兴致,问道:“黑天射鹰,有意思,射下来了吗?”
“不好射。”倪福道:“天太黑了,只有等鹰飞过月影时才好放箭,我们射了几箭都未中。”
就在这时,空中再次传来一声鹰啼。
众人抬头望去,刚好看到一只展翅的雄鹰出现在圆月里,如墨点银盘。
沈凡一把夺过倪福手里的弓,前腿弓的同时已是满月开张。
“嗖——”
随着一声清脆的弦响,一道寒光飞了出去,箭曳寒芒直入月轮。
众人目光追着寒光看去,就见圆月中的那只雄鹰忽然顿了下,然后就如陨星般坠了下来。
“好!”
一片喝彩声中,苏先生的那条大黄狗欢吠了声,冲着墙根就扑了过去。
转瞬间又跑了回来,将软塌塌的鹰丢在沈凡脚下,用脑袋不断蹭着沈凡的腿邀功。
众人再次齐声喝彩时,忽听院门处有人抚掌道:“月下射苍鹰,风劲角弓鸣,好个少年英主!”
紧跟着,一个老者就从暗夜里走了出来。
倪福几人看到,这老者步若浮云,蓝衫白发在风中微微飘荡,给人以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正是那个刚才还衣衫褴褛的老叫花子。
见众人惊讶的神情,沈凡道:“你们知道这位先生是何人么,他就是当世第一隐儒苏术先生。”
发现倪福几人皆面露茫然,沈凡这才反应了过来,这些武夫哪知道文人里的名士,就将苏术的身世简单说了。
倪福他们这才知道苏术是位大儒,就见沈凡又道:“诸位,本王要宣布件事,从今日起苏先生就是我北凉王府的师爷,首席幕僚。
首务是立书院一座,诸位要像尊重我一样尊重苏先生。”
此言一出,众人森然。
虽不知原因,可既然是王爷定下的事自没话说,齐齐对苏术施礼。
苏先生还礼道:“诸位不必客气,老夫也是蒙王爷抬爱,以后还望诸位多多照扶。
刚才王爷的话诸位已经听到了,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诸位有子女的都要送到书院来读书。”
倪福道:“苏先生,我有一儿两女,两个女儿也能读书?”
苏术不答,看向沈凡道:“王爷,您以为女娃可读书么?”
沈凡知道,苏先生是想知道自己对女子读书的看法,笑了笑道:“自然,女子读书可辨明理,我给水仙也报个名。”
“还有我呀!”水仙轻呼一声,脸上现出惊恐之色。
沈凡神情一肃:“你是王府总管,总不能斗大字不认一筐吧,必须有你。”
“哦……”水仙哭丧着脸应道。
“王爷明鉴。”苏先生赞了句,看向倪福几人道:“三岁以上的女娃都要来,就像王爷说的可让她们辨明理。
至于男娃嘛……老夫可保他们学成后大小考个功名。”
众人听了自是高兴,只有韩当想到了什么,在倪福耳边嘀咕了句。
倪福听了后,看向苏先生道:“不知学费怎么收?”
苏先生想了想道:“每个孩子每年纹银十两。”
听到这话,倪福、韩当几人皆面露难色。
要知道,限制人读书的最大障碍就是学费,除了学费外还需支付书籍、文具等费用。
一个孩子至少要念三年才能参加童试,从童生到学子,再从学子到秀才这得花多少银子?
倪福他们至少都有两个孩子,韩当更是生了六个,每年拿出几十两银子可不是谁都能负担起的,可当着苏先生的面又不好说出来。
沈凡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笑道:“学费书本纸墨我替你们交了,只要孩子们肯用心,能读一日我就供一日。”
众人感激,忙伏地拜谢。
沈凡笑着摆手,意思这没什么。
这时,倪福将一副甲胄奉到沈凡面前道:“王爷,这是为明日赴宴准备的软甲,您试试合身不?”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78/111110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