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倪福的本事
沈凡负手站在临时学堂里巡视,但见青灰色的墙皮剥落了不少,窗棂上糊的纸被风鼓得猎猎作响,桌椅也很陈旧。
他侧头望向身旁的苏先生,语气里带着掩不住的担忧道:“这里太简陋也太小了,书馆筹备的如何了?”
苏先生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道:“回王爷,选址已经定下,就在离王府一条街的地方。
原是座两进两出的旧宅院,前后共八间正房,左右再各搭三间厢房,足可容纳百十名学子。
眼下工匠正在修缮,半月之内便可完工。”
沈凡想了想道:“招收的学子一定要品德端正,多招贫家子弟。
至于富贵人家的孩子嘛,若骄矜浮躁宁可不收。”
苏先生点头道:“老夫明白王爷的意思,王爷请放心,老夫一定会给您攒下一批可造之材。”
沈凡对苏先生拱拱手,带着倪福几人出了课堂。
水仙习惯的跟在后边,恰好对上沈凡似笑非笑的目光,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又乖乖折返回去。
课堂里再次传来琅琅读书声,路过后窗时,沈凡再次探头看去。
就见众人的态度都很端正,水仙和周一苗坐在了一起。
见周一苗小脸冻得通红,水仙把自己的鎏金小手炉给了她,再顺手替对方掖好衣服的边角,颇有些学长兼大姐姐的样子。
看了一会沈凡就放心的离开了,身旁忽然传来了倪伯的轻笑声:
“还是王爷有法子,一句‘不许做苏先生的学生’,便让水仙姑姑心甘情愿坐回了课堂,再不敢闹腾。”
沈凡摇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事情的根本不在这里。”
“嗯!”倪福愣了下道:“那是什么?”
沈凡道:“这还要感谢周泰家的闺女,是水仙见学堂里有了女孩,有了危机感,我和苏先生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呵呵呵……还真是这么回事。”倪福笑道:“没想到王爷能把攻心术用到如此程度,连小姑娘都算计进去了。”
沈凡笑骂了句:“油嘴滑舌”,话锋一转道:“包洪文那边可查到什么?”
倪福面露难色道:“王爷,您早上才下令,眼下就要结果委实太紧”,说到这时压低声音道:“不过……还真有些蹊跷。”
沈凡一挑眉:“说。”
倪福道:“关于他在鸳鸯楼有干股的事没有佐证,也很难在查。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包洪文家中确实清贫,一位三品大员,仆人不过五个,车一辆,马一匹。
每日吃食也很简单,都是青菜粟米,很少见肉,若真年年拿六七千两红利,怎会如此?”
沈凡眯起眼道:“藏富?故意装穷?”
“不像。”倪福摇头道。
沈凡道:“理由。”
倪福:“小的在包洪文的书房看到,他的几支毛笔的笔杆都磨亮了,可还在用。
砚台是最便宜的歙石,边上磕了个口子也舍不得换,满屋子除了书再没一件值钱摆设。
别看小的读书不多,却知道读书人最是喜爱文房四宝,苦了什么也不会苦这几样,这是装不出来的。”
沈凡惊讶的问:“你是怎么进他书房的?”
倪福笑了笑道:“您早上下令后,小人不敢怠慢,买通了给包洪文府上送种的菜户,借着送菜的机会在他家里转了一圈。
厨房、马厩看得真真切切,书房虽说进不去,不过却从窗外窥得这些。”
见沈凡现出困惑的神情,倪福又道:“王爷您别急,刚才只是属下的初步想法,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待小人再细细探查。”
沈凡道:“还要如何探查,你不是说他在鸳鸯楼有干股的事很难在查么?”
倪福嘿嘿一笑道:包洪文只取了一个夫人,且对她很好,属下想从她那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线索,若真有余财,断不会委屈了发妻。
不过这是包府内宅的事,不太好打探,请王爷再容属下些时日。”
沈凡赞许地点点头,发现倪伯很有当细作的天赋。
………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明时沈凡就起了床,洗了把脸到后院练武。
先打了一套伏虎拳,等身体完全活动开后,从兵器架上抽出一支红缨枪。
挺直腰背站定,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前手如管,后手如锁,将枪尖指向天空。
红缨随风飘动间沈凡深吸了口气,腿带腰,腰带臂,臂带手腕抖出一团碗大的枪花,紧跟着就使出了一套家传枪法。
但见动作行云流水,出枪迅猛精准,枪尖如银蛇吐信,直取前方的假想敌。
时而如蛟龙出海,红缨枪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时而如猛虎下山,迅猛下劈,枪尖带着破风之声。
随着这套枪法进入尾声,沈凡的动作也愈发迅猛,红缨枪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上下翻飞。
收枪后就是练刀,练箭术,等这一套下来后,倪福已领着几名精壮汉子候在月洞门外。
这几人都是来王府应聘侍卫的,背景、人品、年龄等其它条件符合后,最后才被带到这里。
沈凡在与他们切磋武艺时,会不时与其唠上几句,在做最后的去留。
回房时,水仙已捧着干净衣裳候在廊下,将沈凡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脱下,用毛巾擦干后在让沈凡去隔间泡澡。
这也是水仙每天最幸福的时刻,趁着擦汗的机会,她就能看到王爷那精赤的上身,肌肉饱满不说,手感还特别好。
可惜这样的时光总是很短,伺候王爷吃完早饭后,她就要去苏先生那里上课了。
哎……那些文章真的好难背,那些大字真的好难写!
吃了早饭,沈凡就一头扎进书房闭门不出。
窗外寒风呼啸,屋内布满书香,经、史、子、集摆满书案,时间在书页的翻动声与毛笔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有时实在疲惫便以书为枕,趴在案头小憩片刻,短暂休息后又打起精神继续苦读。
偶尔停笔时,沈凡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想起皇城中那道明黄的身影,想起那个小娘们殷殷的目光,胸中似有热流滚动。
这一科必要金榜题名,方能不负所托。
唯有这样才不负皇上、丹阳公主的期望,为北凉王府的崛起打下基础……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278/11111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