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 第60章 凡尔赛式诉苦

第60章 凡尔赛式诉苦


修建堤坝和购买苗种的预算,远远超出了陈峰目前的积蓄。

五千块,如同天文数字。

陈峰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仔仔细细地点了一遍。

李浩和赵磊也毫不犹豫,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满打满算,也不过堪堪凑够一千块。

剩下的缺口,如同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横亘在陈峰的面前。

技术员们满脸惋惜的离开,他们也爱莫能助。

马德昌主任那边,虽然可以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但让他从本就紧张的公社财政里,挤出这么一大笔钱。

来扶持一个尚未看到任何回报的项目,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接连几天,陈峰都陷入了罕见的沉默和焦虑之中。

他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白手起家的真正艰难。

没有启动资金,再完美的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

陈峰想过,去找福满楼的刘福贵借钱。

以两人如今的交情,刘福贵多半会慷慨解囊。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向别人伸手,永远是最无奈的选择。

更何况,一旦接受了刘福贵的资金。

那未来养殖场的股权和归属,就会变得复杂不清。

这是陈峰无法接受的。

这个帝国,必须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

就在陈峰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念头悄然涌上了他的心头。

那些尘封在地窖里,满满一箱的青花瓷。

才是陈峰手中,足以改变一切的王牌。

只是这张王牌太过烫手,也太过危险。

深夜,陈峰独自一人,来到了阴暗潮湿的地窖里。

他点亮一盏马灯,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木箱。

温润如玉的光泽,瞬间照亮了这片小小的空间。

陈峰看着箱子里那些静静躺卧了数百年的精美瓷器,心中天人交战。

直接拿出去卖,风险太大,也卖不出应有的价钱。

这批东西,来历不明。

一旦暴露,他之前辛苦建立起的所有名声和基业,都有可能毁于一旦。

陈峰需要一个渠道。

能让这批见不得光的宝藏,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变现的渠道。

他想起了县文化馆,那位帮他鉴定过青花碗的黄老。

黄老不仅是县里最权威的古董鉴定专家,更是钱老的至交好友。

他的话,在县城的文化圈子里,有着一言九鼎的分量。

更重要的是,黄老正直爱才,又对这些出土的古物,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一石二鸟的计划,在陈峰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没有声张,对外宣称自己要再去镇上,为养殖场的事情跑一跑关系。

接着从那一整箱的青花瓷器里,仔仔细细地挑选出了五六件品相相对普通,有轻微瑕疵的瓷器。

一个敞口的青花小碟,一个绘着缠枝莲纹的盖碗,还有几只大小不一的酒杯。

他将这些瓷器,用稻草和棉布,小心翼翼地包裹好。

放进普通的藤条箱子里,伪装成去走亲戚的模样。

然后,他再次找到了福满楼的刘福贵。

“刘大哥,又要麻烦你了。”

陈峰开门见山。

“小兄弟你说!跟我还客气什么!”

“我想再见一次黄老。”

刘福贵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他看来,陈峰能和黄老那种文化人搭上关系,是好事。

这一次,陈峰没有让刘福贵陪同。

他问清楚了黄老的住址,然后独自一人,提着那个不起眼的藤条箱子,敲响了那扇古朴的大门。

黄老看到陈峰再次登门,有些高兴。

“是小峰啊,快进来坐。”

他热情地招呼着:“上次你送给钱老的那只碗,他老人家可是喜欢得不得了。”

“天天拿在手里把玩,见人就夸你这后生有心了。”

“钱老喜欢就好。”

陈峰谦虚地笑了笑。

将手中的藤条箱子,放在了桌上。

“黄老,今天来,其实是又有一件烦心事,想来跟您这位长辈请教请教。”

“哦?但说无妨。”

黄老来了兴趣。

陈峰这才伸出手,缓缓将藤条箱子打开。

那五六件散发着幽幽青光,带着一身海水和淤泥气息的古朴瓷器,被一一摆放在黄老面前的桌子上。

这位见惯了宝物的老专家,再一次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颤抖着手,戴上老花镜。

拿起其中一只酒杯,翻来覆去地查看。

“这些,也都是你从海里网到的?”

黄老抬起头,用诧异的眼神看着陈峰。

陈峰点了点头,做出一副苦恼的表情。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在我经常打捞的那片海域,隔三差五,就能从网里带上这么一两个破碗破碟的。”

“捞得多了,我这心里,反倒是不踏实了。”

他这番凡尔赛式的诉苦,让黄老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更多的,是羡慕。

陈峰用诚恳的语气,开始请教。

“我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国家的文物。”

“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一没能力保护,二没地方存放。天天放在家里,也是提心吊胆的。”

“生怕哪天不小心给打碎了,或者被人给偷了去,那我不就成了国家的罪人了吗?”

“所以我就想来问问您老这位专家,像我们渔民,在海上捞到这种来历不明的出水文物。”

“按照国家的政策,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妥当的?”

“我是应该直接上交给国家呢?还是说,像我们县的文化馆,能不能进行有偿的收购?”

“也算是对我们这些上交宝物的渔民,一点小小的奖励和补偿。”

陈峰的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知法守法,又对政策具体细节不甚了解的淳朴渔民。

他将处理这批宝物的选择权,巧妙地抛给了黄老。

这番话,听在黄老的耳朵里,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眼神中的欣赏,简直快要溢了出来。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发现宝物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藏起来,或者想办法偷偷卖掉换钱。

而眼前这个少年,非但没有这样做。

反而主动找到了自己,虚心探讨最佳的处理方式。

这种思想境界,实在是太高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72/111110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