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生态循环养殖
对陈峰而言,王家父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真正的重心,已经全部转移到了那片广阔的盐碱滩涂之上。
一大早,陈峰就带着李浩和赵磊。
三人拿着卷尺、标杆和厚厚的笔记本,来到了位于村东头,荒废了几十年的盐碱地。
秋日的海风,带着几分萧瑟的凉意,吹过这片广袤的土地。
目之所及,除了结着盐霜的灰白色泥土,就是几丛稀稀拉拉的盐地碱蓬,看起来毫无生机。
“峰哥,这地方真的能养鱼?”
李浩实在是无法将眼前这片不毛之地,与他们之前讨论的海上粮仓联系在一起。
赵磊也沉默着,用脚碾了碾地上的盐块,眉头紧锁。
“能不能,不是用眼睛看的,要用脑子想。”
陈峰却充满信心。
他将笔记本摊开,上面早已被他用铅笔,绘制出了一副结构清晰的规划草图。
接下来的整整一天,陈峰就带着两个兄弟,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进行着测绘工作。
陈峰让赵磊负责测量,从最高潮位的海岸线,到最低潮位的滩涂边缘。
每一米的落差,都被精准地记录下来。
他又让李浩负责勘探,用铁钎一点一点敲击着地面。
记录下哪些地方的土质是坚硬的礁石,哪些地方是松软的淤泥。
他们三个像严谨的工程师,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潜力。
陈峰一边记录着数据,一边不断地在他的规划图上,进行着修改和完善。
太阳西斜,他们完成了所有的勘探工作。
原本只有简单线条的草图,已经变成了结构复杂,布局精巧的专业规划图。
“你们看。”
陈峰将那张凝聚了他们一天心血的图纸,铺在地上。
对着两个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兄弟,开始讲解他那个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伟大构想。
“养殖场,不是简单挖个坑,把水引进来,再把鱼苗扔进去那么简单。”
“那叫养鱼塘,不叫养殖场。”
“我们要做的,是可以自我循环的完整生态系统。”
陈峰指着图纸上,根据潮汐落差,被他划分成三个不同标高的区域,继续解释。
“最高位的这一片,我们将利用天然的礁石作为地基,修建蓄水池和育苗池。”
“这里光照最充足,水温也最稳定,最适合进行鱼苗和虾苗的早期培育。”
“中间这一片,是整个养殖场的核心。”
“我们将利用退潮时的天然水道,修建半开放式的虾池和贝类养殖区。大对虾、扇贝、海蛎子,都养在这里。”
“最低位,靠近深水区的那一片,将是我们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我们将在这里,进行大面积的海带和紫菜的养殖。”
李浩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打断了他。
“峰哥,这不就是分开养吗?有什么特别的?”
“当然特别。”
陈峰笑了笑,抛出了他整个计划中最核心的理念。
“你们想,养了鱼虾,它们是不是要吃东西,要排泄?”
“是啊。”
“那这些排泄物,对鱼虾来说,是废物。时间长了,还会污染水质,导致它们生病死亡。”
“但对于海带和紫菜这种藻类来说,那可是最天然的优质肥料!”
陈峰指着图纸上,被他特意标注出来的几条水循环管道,连接着不同区域。
“我的设计是,在高位的育苗池和中位的虾池里,建立一套沉淀和过滤系统。”
“每天退潮的时候,我们将这些经过初步处理,富含鱼虾排泄物的肥水,引导到低位的海带和紫菜养殖区。”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鱼虾池的水质污染问题,还省下了一大笔购买肥料的钱!”
陈峰越说越兴奋:“这还不算完,海带和紫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掉水里大量的氮和磷,进一步净化水质。”
“我们定期收获的海带和紫菜,除了直接拿去卖钱,还可以将其中一部分打碎,加工成优质的鱼虾饲料。”
“这样一来,我们就又省下了一大笔购买饲料的钱!”
“废物利用,生态循环,生生不息!”
“这,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养殖场!”
陈峰说完整个生态循环养殖的构想,李浩和赵磊,已经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这种变废为宝,环环相扣的神奇理念,已经打破了他们贫瘠的想象力。
几天后,在马德昌主任的亲自引荐下。
两位来自公社水产技术站的技术员,被派到了红星渔村。
前来对陈峰的这个滩涂开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
起初,这两位科班出身的技术员,对陈峰这个毛头小子,还抱着几分轻视的态度。
他们以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凭着一腔热情,异想天开的门外汉。
陈峰将他那份早已被完善了无数遍的规划图,和完整的生态循环养殖理念,摆在他们面前。
两位技术员,彻底呆住了。
图纸上那些精密的计算,巧妙的布局,以及闻所未闻的循环理念。
让他们几十年来在书本上学的那些知识,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小同志,这个生态循环的理念,是谁教给你的?”
其中年纪稍长的技术员,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自己琢磨的。”
陈峰的回答,云淡风轻。
两位技术员对视一眼。
眼前这个少年提出的,绝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
而是一套极具前瞻性,足以改变整个近海养殖业格局的伟大构想。
他们当即就拍板,公社技术站将会对这个项目,进行全力以赴的技术支持。
陈峰的理念和技术,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可。
他们坐下来,开始对整个项目的启动资金,进行初步的预算。
最现实的麻烦,却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两位技术员拿着算盘,噼里啪啦,计算了整整一个下午。
“小峰同志,我们仔细地算过了。”
“按照你这个规划图的规模和标准,光是第一期工程,修建蓄水池、虾池和那道最关键的拦水堤坝,所需要的水泥、石料和人工费用。”
“初步估算,就需要至少五千块钱。”
“这还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后期购买鱼苗、虾苗、贝苗和藻类种苗,还需要另外一笔巨大的开销。”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072/111110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