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51章 陈大帅的女真兄弟

第151章 陈大帅的女真兄弟


兴灵平原上。

    黄灿灿的麦田、收割的草垛、一条条整齐的泥土。

    陈绍意外发现,自己很喜欢看收割的场景,还有闲暇休息时候,汉子们的表演。

    这样宁静的生活,也不知道还剩了几天。

    刚想回城,一队人马赶来,说是女真使者到了。

    银州早在三天前,就说了有女真使者入境,算算路程,三天到西平府也差不多。

    陈绍点头道:“叫他们在节帅府等我。”

    回到府上,换了一身衣裳,陈绍想了想说辞,以及这次女真人的来意。

    左右也想不明白,陈绍来到外宅的节堂,五个标准女真鞑子身材的人,就站在堂中。

    他们倒也有礼貌,竟然还举手放在胸前行礼。

    要知道,如今女真使者不管是去哪,都是一副张狂模样。

    没办法,这是他们的大欠债主,手里握着百万银两级别的债务。

    而且来的是完颜拔离速的人。

    他们这些女真人,都在陈绍这里,用生口换了很多的金银玉器、绫罗陶瓷.对陈绍很满意。

    “听说陈将军上次去大同买典籍经卷,被希尹拒绝,我们将主拔离速特意叫我们带来一些,送给将军!”

    陈绍笑呵呵地说道:“多谢拔离速的美意,诸位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啊?”

    为首的鞑子上前一步,说道:“我们的将主拔离速说,有辽人渡河从暖泉峰逃入你们银州,请陈将军派人巡视阻拦,将已经越境的辽人还给我们,不要伤了两家和气。”

    “竟有此事?”陈绍说道:“你们放心,我和拔离速是朋友,我马上就派人去查。”

    “还有一件事”女真人看了一眼大堂,陈绍马上道:“都是我的心腹,但说无妨。”

    “我家将主问,今年的分红什么时候到。”

    “我早就准备好了,正要运过去,只是如今西军府内兵荒马乱,到处都在打仗。”陈绍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你们也知道,贵国有些兵马军纪不怎么样,我怕这些运给拔离速的财货,被其他人夺了去。”

    女真使者马上说道:“将军放心,拔离速也知道是这样,所以特意率兵驻扎在黑山一带了。”

    陈绍心中暗笑,这拔离速是看通透了,与其一股脑冲上去,和那些猛人抢击杀耶律延禧的功劳,还不如老老实实和自己搞贸易。

    打打杀杀的,才赚几个子儿。

    女真使者此时,终于开始说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不自觉地又往前走了一步,“陈将军,宗翰下了死命令,不许再卖辽汉生口,我们将主想问一下,草原鞑靼杂胡,你们要不要?”

    “鞑靼人?”

    陈绍微微皱眉,做思考状,他是真没想到拔离速会有这个想法。

    女真使者见状,以为他不同意,心中十分着急。

    如今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甚至有点看不起其他女真部了,毕竟我们的蒲里衍穿着鹤氅大衣的时候,你们的蒲里衍还穿兽皮呢。

    大家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佩戴着鎏金银香囊,喝酒用的是琉璃盏,平时还偶尔奢侈一把,熏一点沉檀龙麝。

    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老乡们身上那种臭味,他们这些人早就够了。

    宗翰不让卖辽人生口,再往西那些鞑靼人,总不能也不让卖了吧!

    女真使者没等陈绍答复,就主动说道:“价钱方面,可以低一些。”

    陈绍说道:“我们地盘小,如今也不缺人了,这样吧,我和手下人商议一番,再来告知,诸位且先住下。”

    有人带着女真使者去入住。

    人走之后,大堂内空荡荡的,只剩下几个亲卫。

    陈绍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女真人挺有意思,不过想想也是,人家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么。

    拔离速驻扎在黑山,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追捕耶律延禧这个天大的功劳,他等于是躺平了。

    完颜拔离速和他的手下本部人马,确实是不打算继续进取了,抢的东西几辈子也花不完。

    这么大的地盘,总共就这么些女真人,为什么还要继续打,拔离速不懂,也不想懂。

    他只知道,再往南热的受不了,不是人待得的地方。

    宗翰一直嚷嚷着南下,拔离速听到就烦,干脆躲得远远的。

    在他帐下,有几个辽人中的文官,拔离速让他们帮自己算过了,只要陈绍按时给予他分红,他的财富会越滚越大,比跟着宗翰去打仗赚的还快。

    希尹那个鸟人更是可恶,到处告状,让自己的买卖停了。不然拿不值钱的生口去换钱,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陈绍肯定不用召集人商议,鞑靼人当然可以买,这些人被女真鞑子抓了来,卖给自己。

    然后再武装起来,杀回去报仇,想想就觉得刺激。

    而且,他可以把这个价格压得很低。

    如今拔离速驻扎在黑山一带,往西北方向,大片的草原都是他的猎场。

    想到蒙古草原,如今局势很复杂,陈绍曾经派出不少的商队和一品堂的番子去打探。

    草原实在是太大了,根据情报,可能有百万人之多。

    而且在草原上,平均年龄很短,所以大部分都是青壮,老人占比不多。

    部落间攻伐频繁,尚未形成稳定联盟体系。

    陈绍在大堂踱步,思来想去,突然觉得这件事可行,而且可以好生规划一番。

    女真人做事,太不精细了,让他们去捉人,多半是直接纵兵去烧杀抢掠,效率也不高。

    “来人呐!召集西平府内,五品以上官员来议事。”

    定难军,名义上只是个军,品阶很低。

    在没有脱离大宋的此刻,大家普遍官职不高,五品以上已经是很有实权的了。

    这其实也是定难军,人人不满,很多人想要陈绍再进一步的原因。

    你是这个利益集团的老大。

    大家实力这么强,你不上进,下面的人也会推着你前进。

    也就是如今还不到时候,不然即使是陈绍不愿意,他们也不会停下来。

    很快,官员们陆续赶到,因为事先没有任何的消息,大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走在路上,互相看见之后,都很激动。

    尤其是到了节帅府,大家凑在一起,一边赶路,一边激动地讨论,询问别人知不知道怎么回事。

    看着人到的差不多了,陈绍抬起手,压了一下。

    “诸位,如今有个问题,我要大家集思广益,拿出些办法来。”

    有个官员红着脸,挤开人群往前走了一步,“节帅,下命令吧!”

    陈绍愣了一下,扫视一圈,通过这些人激动的神情,他好像懂了什么。

    “你给我回去!”陈绍没好气地说道:“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如今女真人,想要和我交易,他们要去捉鞑靼人来卖。”

    鞑靼人,是个很模糊笼统的概念,大概就是指草原杂胡,如今在世人眼里,就是一群野人.

    跟动物差不多。

    活不下去了就到处抢,西夏也吃了不少亏,对付他们的手段也比较狠。

    动不动也会派兵去草原杀一圈。

    所以在场的人,大多知道,而且很不以为然。

    把这些人买来做什么?

    脏兮兮,臭烘烘,野蛮无礼。

    定难军又不缺人,兵员也很充足,劳动力也得到了补充。

    魏礼等人,甚至几次提出了裁军,若不是有堡寨可以屯田、放牧,养着如此多的兵马,确实有些累赘了。

    新成立的灵武军不算,银州兵、夏州兵、宥盐兵三大军团,都有三五万人马。

    贺兰山驻扎着韩世忠的两万人。

    河西五州,养着僧兵、护商队、回鹘兵

    萧氏上次来西平府,竟然说要给护商队配神臂弓,被自己狠狠教训了一顿。

    其实陈绍是有些没想明白了,给护商队配备重武器,已经非常有必要了。

    她的商队在西域开辟新商道时候,经常爆发战斗,武德充沛。就如同航海时代的船队一样,没有充沛的武力,到了一个新地方,人家首先想的就是把你给抢了。

    所以萧氏也没有放弃,准备下次好好表现,陈述利害,让陈绍调查一番之后,同意下来。

    西夏以前的兵,都没有陈绍如今多,关键西夏天天打仗。

    不是和大宋打,就是和河西打,还要和西州打,和草原杂胡打,和高原吐蕃打

    买鞑靼人看上去毫无用处。

    但是陈绍知道,再多的兵员都有用处,大战开启之后,将会是一场真正的大乱世。

    要是自己手里有一支草原杂胡人马,到时候武装一下,从西边杀过去找女真人报仇。

    那对正面战场的牵制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而且自己不用,江南女真鞑子南下,就要去征召这些杂胡入列了。

    一来一回,差距更大。

    眼看陈绍态度坚决,大家只好暂时放下成见,开始认真谋划起来。

    到了第三天,在女真使者焦急的等待中,陈绍派人来了。

    陈绍正式约拔离速,在黑山会面,要商议一番接下来的合作。

    女真使者大喜,匆匆离去。

——

    大宋宣和五年,九月。

    夏季的多雨和闷热,已经渐渐远离了汴梁城。

    因为集中了力量治河,导致这次的汛情,没有在京畿附近爆发。

    山东、两淮深受其害。

    汴河上的水运也加倍的繁忙起来,多少货物漕粮要赶在秋季之前要运入汴梁都门,在冬季封冻之前做好积储。

    汴梁城中比往前更是繁盛了三分,城内城外,处处都是川流不息的热闹景象。

    朝廷早就传旨大名府,东边的难民,东边官府自己赈济,不得放入开封府来。

    京东东路、河北东路各地官员一边骂娘,一边赈灾,可惜到处都是一片汪洋,百姓死伤极多,房屋、田地被破坏严重。

    而朝廷又迟迟拨不下财物和粮食来,赈灾进行的并不顺利。

    很多人因此涌入河北,继而往燕山府跑去,据说那里的人都被女真鞑子杀光了,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垦荒。

    汴梁城外,一群人正聚集在一起,迎接谭稹回来。

    谭稹如今是笑容满面,终于从燕山府,卸掉了宣帅的名头。

    从此可以安心在汴梁享福了。

    顶替他的,是主动请缨的王安中,他因为和蔡京不和,这段时间在汴梁快被蔡京挤兑疯了。

    蔡京这个人,你说他有能力,他确实有。你说他忧国么?有时候也蛮忧国的。

    但是在这所有的情绪之上,还有一个事,始终是被他放在第一位的,那就是党争。

    这是刻在大宋士大夫骨子里面的东西。

    王安中也是一个使相,尚书左丞,被蔡京挤兑的一点实权没有不说,还时常被骂。

    因为谭稹一直在上书请辞,要回到汴梁,再加上王黼一力推荐,赵佶就同意了。

    授任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这两个一文一武,镇守燕山府。

    不管是下游的水灾,还是平州的战事,到了汴梁一切都是风不生水不起。

    在大宋都门当中,到处都是一片和谐景象。之前的暗流汹涌,国将不国的紧迫,仿佛完全不见了踪影。

    蔡京确实是个补锅能手,不管外面洪水滔天、局势多么危机,他都能把京城经营的一片繁华。

    这也是为什么赵佶喜欢用他,即使是心里忌惮,到处提防,都舍不得让他辞官回乡。

    按理说,蔡京早就没有当宰相的资格了。

    可是还有两桩事情,大家都是默默关注,看着局势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决定自己做何应对,立场到底站在什么地方。

    一则就是前些时日被大家刻意遗忘的伐辽战事,以及西军是否还镇事,终于又摆上了台面。

    一份份表章从不同地方奉上,谈的都是这个事情,大家的话术也是大同小异。

    西军,一直是文官士大夫眼中钉,肉中刺。不过此时,他们都不再提了,而且颇多维护。

    论及西军事,大都是说西军远戍在外,叠经血战,伐辽复燕,全军伤亡有十万数。

    将士辛苦,若然再将西军淹留在外,诚恐军心士气解体,生出不忍言之事。

    这是很明显的为西军开脱,让朝廷不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为体恤西军将士事应该尽速让西军回镇陕西诸路,为国屏藩。

    这就是颠倒因果,完全无视西军已经自己跑回去的事实,强行洗白。闭着眼睛说瞎话,完全不管别人怎么想,是大宋文官的传统艺能。

    还有人说要西军养好元气,早日恢复,将来一旦国家有事,也可以奉调即出。

    这些言辞当中,都明确说了,所谓的西军,只是指泾源、熙河、秦凤三路军马。

    老种、小种,鄜延路的刘光世,已经被他们踢出西军的行列了。

    这种论调的用意,稍微懂一点时局的人已经全明了,就是防备西北陈绍的。

    大宋的文官士大夫,不管新党旧党,都不信任这个新崛起的西北势力。

    而且是极端的不信任,他们见朝廷开始裁撤西军,马上就怕了。西军虽然粗鄙、惹人生厌,但是西军穷啊。

    他们需要朝廷养着,对朝廷还算忠心,没有造反的实力。

    陈绍则不一样,定难军非但兵强马壮,还富的流油。

    而论及燕地河北防守,则都言需要重立河北军镇,不能完全依靠京营新军。

    原来河北虽有诸多军镇,如今早已废弛不堪,所谓十余万河北兵,现在十不存一。

    厢军更是不能指望,各种团练、弓箭社、民社强壮制度,也因为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百余年承平,成为了空架子。

    所以朝廷必须重新开立河北军镇,来作为东京的屏障,以一部从西北调出可用之军、善战之将,充为骨干,招募河北百姓成军。

    如此一来,河北、燕山可称一体,燕地为前哨,河北就为依托,层层布防,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女真南下。

    以河北的军镇为依托,就可以括揽燕地豪强,稍加整训编制,使之成军。

    如此整理精炼下来,河北燕地,当成深固不摇之势。

    这种种的说辞,不断地萦绕在赵佶耳边,他懒得去想,全部交给蔡京的讲公堂、议事厅商量。

    还诏回童贯来参与商议,童贯托病不来,赵佶派人去呵责训斥了一番,大骂他得了郡王之后,就轻慢皇帝,怠于政务。

    童贯吓得赶紧前来京,先是进艮岳跪地请罪,赵佶见了他确实老迈了很多,想起彼此的感情来,温言劝慰了一番。

    童贯在汴梁有好几处宅子,入住也方便,他在枢密院的职位已经被下了,每日里穿着便衣和蔡京等人见面议事。

    蔡京对于这些观点,基本都认同,但是河北军伍废弛,燕地更是新辟之土,要建立其军镇来,花费太高了。

    而且你既然要在河北、燕地如此措置,结为羽翼来防御北边的鞑子,那就不能忽视对北面防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河东。

    河东也是当年和契丹接壤的,军伍废弛的程度,和河北差不了多少。

    这就是说,河东也必须重新开镇,以强兵镇之,大宋对着北面的战线,才能完整稳定。

    这又是一笔天价支出。

    童贯这次无官一身轻,不用担责任,那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每天往议事厅一坐,就开始讲河北、河东、燕地的防御,说的头头是道,

    只要把这条防线经营好了,北边什么敌人都能应对。

    童贯说这些,非常专业,别看他伐辽打的一塌糊涂,但是二十年带兵的经验在那摆着。

    没有了责任和压力之后,那真是句句金玉良言。

    蔡京听着,恨得牙根痒痒,重建防线你说的轻巧,钱呢?

    钱从哪里来!

    一群人商议了很久,最后没有拿出建军的公文来,反而提前做好了人事安排。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环庆军统帅王禀,本来就是国朝重将。

    可以让他以安抚使名义出镇河东、河北,为兵马总管。王禀威望素著,又曾立下大功,资序也是足够了,当可独立行事。

    而那条人人都知道是对的,人人都知道很有用,也很必要的河北、河东防线。

    却迟迟没有开始构建。

    因为缺钱。

——

    西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就成为一个牢不可破,最大目标还是为了自身存续发展的准藩镇团体。

    这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毋庸讳言的事实,不然朝中也不会用这么多心力来防备西军。

    它就是藩镇,一个很穷而且分散的藩镇。

    西军想要维持下去,西军的将门团体要长保富贵下去,守住自己的基业。

    原来他们存在的根基是西夏,西夏不断进攻,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所以朝廷再怎么样重文轻武,也不能触碰西军的根本利益。

    现在这个根本没有了,西军就要别寻他途,陈绍是很好的一个存在。

    陈绍很强大,但是目前还很安全,即使是要打,两边其实也有谈判空间。

    他是种家的姑爷,就是西军的姻亲。

    西军被调出来远征,又被在前线裁撤中低层武将,狠狠厮杀了一场后元气大伤。

    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领着朝廷的军饷,在自家故地,好好的生聚修养。

    为此,他们可以放弃一些利益,比如说部分裁兵。

    其实按照正常的局势发展,西军本来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西军在十分操蛋的伐辽战事之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回到了陕西。

    还有相当多的军马留在河东、河北。

    他们被朝廷分割之后,军心士气大跌,而且强行分割,让他们每一部都没有足够力量了,打不出以前的战斗力来。

    女真鞑子决定南下伐宋之后,河东河北留守的西军,除了王禀尚在太原苦守了一番之后,其他的都望风即溃,和其他大宋兵马战斗力没啥两样。

    而回到陕西那一小部分,还没舔完伤口呢,就被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领出来勤王,结果在援太原的时候全军覆没,小种也在战场上被阵杀了。

    姚古来到延安府之后,就得到了种师道病重的消息,他久久无法见到种师道。

    人人都说,老种已经油尽灯枯了,即使见了面,估计也商议不出什么来。

    姚古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前去找小种。

    一路上姚古心中十分担忧,未来的局势在他眼中,扑朔迷离,分外艰难。

    老种病倒了,他年岁很高,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这次病了不见得能挺得过去了。

    别看朝廷中那些文官已经把老种踢出西军,但是在西军内部,依然是以老种为首。

    少了他,西军更需要缓冲的时间。

    这次姚古来种家,其实要商议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就是朝廷的裁军份额。

    不能这么多!绝对不能裁撤这么多,其他的都可以谈。

    朝廷在处心积虑,在防范这些大宋的能战之军,他们是不管你裁不裁兵马的,他们只是根据份额来发粮饷。

    你可以保存兵马,但我只给你裁撤后的数目,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去吧。

    陈绍就是再危险,他总没有跟夏贼一样直接来攻打造反,只是有这个危险而已。

    如今西军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物,去汴梁据理力争,以前当然是首推老种,可是他如今这个身体,又实在去不得。

    其他人没有威望和资历,到了汴梁,只能是被人训斥的跟孙子一样。

    这些事,姚古知道,小种自然也知道。

    来到永乐城,在小种的府上,两个人坐下之后,姚古也只能苦笑一声,敞开心胸,有什么说什么,再不藏着掖着了。

    他要是见得是老种,自己是老种的晚辈,是他一手带起来的。

    自己还可以装傻充愣,伪装出一副义愤填膺来,逼得老种去汴梁,为大家出头发声。

    老种即使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也不会和自己计较,权衡之下多半会为了大家的利益,辛苦自己跑上一趟。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服他,愿意以他为领袖的原因。

    小种可不一样,这人性子高傲,说的不合适了,他起身就走不理你,那都是很正常的。

    姚古叹了口气,说道:“老种相公此次病势来得凶险,先前还能勉力支撑,我听说现在就是睁眼看东西,也显得为难了…”

    说起兄长的病,小种不禁皱起眉头,他戎马一生,自以为看透了生死,真想到老种要走,还是忍不住的悲戚!

    “此次西军远征伐辽,纯属是被童贯折磨,老种殚精竭虑支撑西军上下所有一切,差不多已经是极限。”小种一边擦拭着手里的兵刃,一边冷冷地说道:“这童贯还能封王,在汴梁享福,真乃天道不公!”

    姚古咽了口唾沫,这就是他很怵头来小种这里的原因,事情不好谈不说,还容易被迫听一些惊世骇俗的话。

    以前童贯在西北任统帅的时候,诸将虽然都不太服气,但是敢直接甩脸子的,也就是小种一人。

    姚古不敢说的太直白,继续循序渐进,说道,“听说环庆军要留在河东,随王禀一道,镇守河东、河北。”

    小种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

    姚古叹气道:“环庆军残余之士,不过六七千之数,又是叠经丧败,以此为骨干,未来数年,哪怕王禀马扩再有手段,也难支撑如此要害之地的防务。”

    “那王禀不想回来就算了,他是童贯一手提拔,心思早就不在咱们西军。可环庆军都是我们西军的子弟,若是可以的话,他们都想回镇陕西。此一番镇守河东、河北,陕西正不知道有多少爷娘妻子,日夜盼望。”

    小种突然笑了起来,对姚古说道:“说了半天,你是不是想某去汴梁,为你传话?”

    姚古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自己循序渐进了半天,原来你什么都知道。

    那你也多少给点面子行不行?

    小种没有继续为难他,开口道:“要某去汴梁,也不是不行,西军的事,我们种家从未想过袖手。”

    “不过如今某的身份,不光是陕西诸路的一员经略了,还是他陈绍的妻兄。”

    种师中此时还不知道,说是妻兄也行,说是陈绍的侄子也不算错。

    他自己的兵马,其实也在吃陈绍的粮,两边绑定太深了。

    小种说道:“在朝廷那边,某已经无法为西军说话了,他们甚至不拿我们当西军的人。不过老种曾经跟某说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忧,过不了几年,还会打仗,那时候朝廷会想起我们来的。”

    老种虽然不见外人,但是和小种,是见了很多次的。

    他的病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单纯地不想会客。

    如今这朝堂之上,真正看出女真凶悍,而大宋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之人。满朝当中,寥寥无几,老种就是其中一个。

    他从一开始,就上书劝朝廷防备女真,最好是不要灭辽,让辽人和契丹再坚持一段时间。

    可惜,他高估了契丹的战斗力,大辽灭的太快了。

    姚古皱眉道:“还打?陈绍?”

    小种有点生气了,不知道这人是真蠢还是装的,要是真蠢那他很令人厌恶,要是装的,那就更加地讨人嫌。

    所以他直接站起身来,什么话也没说,拂袖而去了。

    姚古有点懊悔,你说你跟他阴阳怪气个什么劲,这不是老种,这是小种啊!

    种师中离开之后,到了院子里,停住了脚步。

    看向头顶,他想起老种的话来,不管是燕山府还是环庆军出镇河北、燕地,都十分危险!

    燕山府自不必说,胜捷军哪有能力挡住女真鞑子,而王禀手下的环庆军,更是残兵败将。

    女真这几年不南下则已,一旦南下,则燕地河北,女真铁骑几可一冲而过!

    到时候朝廷必然要调西军再出勤王,以西军眼下局面,五年之内都是难恢复元气的。

    一旦被调出,只怕也只能以丧败收场。

    这几年之内,环顾大宋,就只能指望陈绍的定难军为中流砥柱,多支撑些时日。

    再有就是危难之际,河北、河东总会有些豪杰问世。

    若是他们能撑到西军元气尽复,到时候与女真鞑子决胜于河北诸路,尚有一搏。

    老种说像女真这种小部族的鞑虏,其兴也速,其亡也忽。只要大宋撑过这几年,未来百年内,当无忧矣!

    可是朝廷却还在孤立陈绍,简直是自取灭亡。

    此时越是心系大宋之人,越得拉拢陈绍,施以恩宠,稳固其地位。

    小种对他兄长的话,其实一直是很信服的,这次也不例外。

    他自己就驻扎在永乐城,时不时还去横山打猎,他能不知道定难军如今的实力么。

    别说挡住陈绍了,目前整个西军联合起来,单单对付银州兵,都未见得打得过。

    那群人心也不老实,他们清楚他们自己的实力,也知道中原空虚,人心浮动。

    全靠陈绍压着呢.

    这种时候,你还打压他。

    老种向陈绍靠拢,并非是对大宋有贰心,恰恰是他忠君爱国的表现。

    他看的太清楚了。

    女真人气势如虹,正当崛起时候,有一股精气神支撑,逢战必胜。

    将来集中大宋可战之军,与女真决战,需要一个人物来力挽狂澜。

    这个人,目前看来,只能是陈绍,也只有陈绍了。

    可笑姚古等西军将领,还打算以对陈绍强硬,换来汴梁的支持。

——

    黑水镇。

    这里是西夏为了防备草原杂胡入侵,设置的军司,如今已经废除。

    驻扎着夏州的一部分兵马。

    黑水河由此发源,流经沙漠,进入河西。

    草原杂胡,以前也是顺着黑水河,进来劫掠绿洲。

    清晨时分,东边已经泛白,但太阳还没出来。

    光线朦胧,万物也似乎还睡眼惺忪,看不太清楚。

    黑水镇外的道路上,黄沙弥漫,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大群女真骑士,护送着完颜拔离速,亲自来黑水镇与陈绍面谈。

    镇上原本有驻军二千余人,辽金打过来之后,就在附近厮杀。

    为了防止他们越境,夏州的李孝忠又调了三千人,一共是五千人守备在黑水镇。

    这个边陲军镇,一下子就拥挤起来。

    陈绍亲自出迎,来到很远的地方,迎接完颜拔离速。

    两个人因为见过一次面,还一起喝过酒,这次会面之后格外亲热。

    完颜拔离速,这次穿着朱色锦袍,腰系草金钩,戴着一顶卷云冠和他黑乎乎的皮肤倒是相得益彰,红和黑本来就是比较搭配的色彩。

    如此打扮,定然是有高人指点,让他一个女真粗汉,看起来十分得体。

    反倒是陈绍,一身轻甲,不知道还以为他是鞑子,对面是他娘的中原大员外。

    不光是他,完颜拔离速的手下,也都是个顶个穿的光鲜。而且和陈绍想象中不太一样,他们不是把绫罗绸缎全裹在身上,沐猴而冠。

    而是真的穿戴合理,搭配得当,他妈的真“好”起来了。

    完颜拔离速下马,握着陈绍的手,说道:“给你带了些薄礼,不成敬意,本来打算送你几个辽国的宗室女子为奴婢,又怕你疑心我在你身边安插奸细。”

    陈绍把今年的分红给了他,让完颜拔离速十分满意,对陈绍也更加热络起来。

    “老兄你真是诙谐,快快跟我来,这边陲小镇,没什么好招待的,备了一桌子粗茶淡饭,你可别嫌弃。”

    “无妨无妨,吃惯了山珍野味,到你这吃点清淡的也好。我的医师告诫我,要吃的精细,粗茶淡饭也养人,常年打仗趟风冒雪,此时不养,将来活不长久啊。”

    陈绍看着他的做派,心里又气又笑,这王八蛋是不是忘了,他的好日子是谁给的。

    见自己穿的朴素,拿自己当穷哥们了?

    不过陈绍确实不太注重享受,物质上的享受,其实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完颜拔离速的医师说的没错,粗茶淡饭也养人。

    两伙人来到黑水镇,陈绍说的粗茶淡饭,其实是一种谦虚。

    但是他忘了,对面是女真鞑子,不管这个。

    所以当完颜拔离速看见酒宴上的精美菜肴时候,还有些失望。

    这孙子是真想养生了。

    两人摆了几张小几,各自带来的人,也都入座,总共十来个。

    吃到一半,陈绍起来敬酒,说道:“前几日老兄你说的那个鞑靼人的事,我回去之后跟手下想了很久。虽然我们地盘上的西夏,和大宋打了很久,死的人特别多,需要人口。”

    “但是草原杂胡他们不会种地,也很难驯服,抓了之后还会逃跑。”

    完颜拔离速有些急,生财道不能断啊,他刚想说话,陈绍没给机会,继续说道:“不过你开了口,我必然是要给面子的。”

    “好兄弟!”完颜拔离速举起酒杯,说道:“用你们汉人的话说,我先干为敬!”

    他身边的女真人,也都面露喜色。

    陈绍说道:“价格嘛,恐怕就不能和以前一样了。”

    “这个没的说,你尽管开价。”

    陈绍点了点头,说道:“一两银子二十个如何?”

    完颜拔离速皱眉,这也太低了,他刚要说话,陈绍马上自己叹了口气,“唉!算了,谁让我拿你当兄弟呢,十五个吧!”

    他身边的没藏庞哥,眼珠一瞪,马上摆手道:“不行不行,大帅三思啊,十五个,咱们买来还没用处,这不是亏本买卖么!”

    “你懂什么,完颜老哥一看就是体面人,我和他做买卖,不为赚钱!”

    说完,他走到完颜拔离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口价,十个!”

    “十个?十个不行!十个是真不行!”没藏庞哥高声道:“属下回去没法跟文官们交待啊!”

    嵬名利通也站了起来,但是没有没藏庞哥那么收放自如,他也红着脸劝道:“大帅,不要意气用事啊。”

    完颜拔离速犹豫了一下,也不管对面是不是在演戏,开口道:“十二个吧,我再送你些契丹的经卷古籍。”

    反正宗翰说了,等打完了耶律延禧,每年都要去草原减丁。

    陈绍马上坐到他的身边,说道:“好,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人。不过你们打算怎么捉人?”

    “派兵去捉就是,那些杂胡完全不是对手。”

    “我有个好主意。”陈绍说道:“那样太慢了,而且还得自己动手。老兄你不如寻找几个强横的部落,将他们收买住,供给他们一些兵刃,让他们出手去捉其他部落的杂胡。”

    “反正他们本来也是互相攻伐,只要给一点点好处,他们肯定乐意的。一两银子你可以从他们手里,收二十个、三十个,然后转头以一两十二个给我,什么都不用做,坐地赚钱!”

    完颜拔离速频频点头,“不错。”

    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自己可以把那边的价格,压得更低一些。这些杂胡懂什么,哪值这些钱了,随便给点就够他们卖命的了。

    陈绍一边给他倒酒,一边说道:“我都帮你打听好了,有个叫克烈部和塔塔儿部的,凶悍人多,而且靠近我们边境,适合来做这个打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64/111109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