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97章 诸葛亮飞马入常山,刘备图河间渤海

第297章 诸葛亮飞马入常山,刘备图河间渤海


当初自荆州投奔而来的四人之中,除黄忠外,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皆有亲眷羁留荆州。

    然而如今两年半过去,诸葛亮、庞统、徐庶无一人曾回荆州探望亲人,更无一人成婚。

    对此,刘备深感愧疚。

    乱世浮沉,命途各异。

    刘备何尝不愿麾下文武功业有成、家室美满、父母安康?

    然则身陷乱世,能保全性命已是万幸,欲求功名显达更是难如登天。

    如今所能为者,唯有竭尽所能,倾心相待。

    “主公体恤之情,庶铭感于心。”徐庶望向襄阳方向,目光沉郁。

    素以孝行闻名的徐庶,为求功名而滞留老母于襄阳,个中煎熬,实非旁人所能深味。

    平日里,唯有勤勉于事,埋头公务,方能暂抑这萦绕心间的思亲之痛。

    片刻后。

    徐庶收敛心神,恢复素日的果断,向刘备进言道:“袁尚此前密令魏郡太守袁荣屯兵河间,实有防范主公之意。眼下邺城危急,袁荣的家小亲眷亦在城中。主公既已决意接应邺城将吏家眷,不妨亲笔致书袁荣,劝其归附。”

    话锋一转,徐庶又道:“河间与渤海毗邻涿郡,皆是膏腴丰饶之地,民户殷实。河间相张陟、渤海太守徐勋,均为袁氏门生故吏。主公亦可修书二人,剖析利害,劝其举郡归降。”

    其实早在袁绍卸任大将军隐退东海之滨时,刘备便有机会招抚二人。

    然而当时袁绍刚刚举荐田丰、牵招、陶升、颜良、文丑五位英才予刘备,若紧接着便让袁绍作书劝说其旧部归附,于情于理,实有夺人所恃、操之过急之嫌。

    如今时势迥异!

    袁尚在邺城岌岌可危。更兼刘备已遣诸葛亮亲赴常山,统筹接应袁尚及邺城众官吏家眷,此举亦是援护张陟、徐勋二人家小亲朋。

    值此之际再致书二人,晓以时务利害,二人念及家眷亲朋安危,以及刘备援护旧主子嗣之情,便无拒绝余地。

    刘备微微颔首,沉声道:“当今天下,欲与我争河北基业者,唯有曹操。曹操行事急躁,我便以宽厚济之;曹操待人暴虐,我便广施仁德;曹操多行诡诈,我便秉持忠义。凡曹操所为,我必反其道而行之,此乃成事之本!昔日官渡,曹操悍然坑杀七万降卒,河北父老至今切齿痛心;而今其又陈兵邺城,强攻坚壁,致使冀州士庶昼夜惊惶。当此之时,正宜广布恩信,收拾河北人心!”

    徐庶拱手:“主公英明!”

    与徐庶商议了细节后,刘备便着手致书袁荣、张陟、徐勋三人,又令典客从事孙乾亲往。

    自娶卢植之女、且迎恩师郑玄回涿县后,孙乾可谓是春风得意,事业、家庭都令人羡煞。

    得知刘备欲招抚河间国和渤海郡,孙乾亦是没有半分推诿:能以舌辩之术助刘备得到河间国和渤海郡,其功劳亦不输于军事攻占。

    而舌辩之术,又正是孙乾所擅长的。

    即便当前局势有利于刘备游说,想凭借舌辩之术就得到河间国和渤海郡也得具备两个基本:一是学识丰厚且能临机应变,二是师门显赫且有不俗名望。

    而这两个基本,孙乾都具备!

    主对袁往来的典客从事,不是谁都能当的。

    不几日。

    孙乾抵达了河间国乐成。

    河间相张陟与魏郡太守袁荣都在城中。

    得知孙乾来意,又见刘备致书,张陟和袁荣皆是惊讶不已。

    自得知袁尚袁谭在黎阳兵败又困守邺城后,袁荣就有引兵回援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被张陟阻止了。

    张陟的理由很简单:袁荣守城尚可,去回援邺城与曹操在城外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邺城反而还会损害邺城的士气。

    袁荣亦有自知之明,在听了张陟的理由后便在乐成按兵不动;然而二人的家眷亲朋都在邺城,每日亦是煎熬,只能加派斥候打探邺城战况。

    如今得知刘备已派沮授前往邺城且刘备又令诸葛亮急赴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惊讶之余,二人亦是欣喜。

    “素闻尚公子与左将军不和,不曾想左将军竟能舍小怨而顾大义,不仅请出沮公入邺城,还遣诸葛军师飞马入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我本以为家小困于邺城,死生难料。故而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谁曾想左将军仁义至此,实乃大幸啊!”袁荣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喜悦,端着刘备书信的双手也忍不住颤抖。

    张陟亦是拍案而起,面上罕见地绽开笑颜:“妙哉!妙哉!我等日日煎熬,斥候探报亦无喜讯,而今有左将军援护,可比你我亲率兵马回援邺城更稳妥!”

    袁荣亦是热泪盈眶,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正是!正是!先前我欲回援,你只道此乃自寻死路,而今左将军出手,我无忧矣!久闻诸葛军师智谋无双,沮公亦是智勇之士,定能平安救出邺城将吏家眷。我更感左将军恩德:曹操坑杀降卒,害我河北父老;他却以仁济暴,以德报怨!我何德何能,竟能得左将军垂怜?”

    张陟深吸一口气,强忍激动,语气逐渐坚定:“乱世动荡,安身立命本就艰难,今得左将军援护家眷,已是天幸!左将军大恩,我等又岂能不报?”

    袁荣重重点头,道:“袁公卸任之时,便举荐了田丰、牵招、陶升、颜良、文丑五人入左将军麾下。若非尚公子和谭公子执意要与群雄相争,袁公定也会将我等也举荐入左将军麾下。而今之势,尚公子和谭公子已无力与曹操争锋,能相争者,唯有左将军一人!左将军一向仁德信义,若能执掌河北,定可助我河北士民击退曹操,报官渡坑杀之仇!”

    二人仔细商议了一阵,遂联袂出府,迎接孙乾,又表达了愿意依附刘备之意。

    如此直率,令孙乾也不由一惊:我还没开始游说,袁荣和张陟就投了?

    虽然袁荣和张陟直接表态归附,会显得孙乾很没成就感,但孙乾一向性情豁达。

    初时惊讶后,剩下的只有轻松惬意,毕竟也没有谁喜欢没苦硬吃。

    补更来啦。求月票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952/111108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