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残剑重铸之日
阳光漫过赵玄轩肩头的瞬间,李青蔓的酒葫芦 “咚” 地砸在土坡石桌上。葫芦塞子崩开,琥珀色酒液溅出,在青石板上漫开,竟与远处渭水的波纹隐隐相合。
“小师弟还磨蹭什么?” 她抓起酒葫芦灌了一大口,酒液顺着下巴淌进衣襟,“花青莲那丫头都把仙庭驿馆的琉璃瓦掀了,咱们再不去,咸阳的热闹就看不着了。”
赵玄轩弯腰拾起片沾了酒液的草叶,指尖传来微弱的灼热 —— 那是六师姐醉仙酿特有的灵韵,与记忆中第二世杜长庚的酒气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疏狂,多了些烟火气。“不急。” 他将草叶丢进风里,“等王铁匠把那炉铁打完。”
步青栗拨弄着琴弦,琴音里映出乡塾后院的景象:瘸腿的王铁匠正抡着铁锤,通红的铁水在泥范里翻滚,几个背着竹筐的孩童围在炉边,叽叽喳喳地往炉膛里丢着捡来的废铁。
“先生说这炉铁能造好东西。” 梳羊角辫的丫蛋踮脚将半块锈铁丢进去,铁水突然 “咕嘟” 冒泡,“你看你看!真的冒金光了!”
她身旁的虎头小子突然拍手:“我也有好东西!” 说着从怀里掏出块黑糊糊的物件,不顾烫得通红的炉口,猛地丢了进去。那是半块虎符,边角还刻着模糊的 “寿” 字 —— 正是白天寿当年遗失在战场上的另一半兵符。
“胡闹!” 王铁匠刚要呵斥,炉膛突然爆发出刺目白光。青石板上的酒液、渭水的波纹、甚至赵玄轩袖中的残剑,都在同一时刻震颤起来。
李青蔓猛地按住腰间佩剑:“这是……”
“是老十一的兵符。” 赵玄轩望着那片白光,袖中残剑正发出前所未有的鸣响,“与我这残剑,本是同源。”
咸阳宫的青铜钟突然自鸣,九声钟响震得宫墙落灰。嬴政握着传国玉玺冲出大殿,只见关中平原的地脉灵气如潮水般涌向渭水方向,天空中浮现出巨大的秦字虚影 —— 那是大秦国运凝聚的具象。
“公输先生!” 嬴政对着空气喊道,公输家的机关鸟突然从檐角俯冲而下,爪子上抓着一卷竹简,“快看看,先祖的《天工谱》有没有记载这种异象!”
竹简展开的刹那,第八世李青山批注的朱砂字突然飞起,化作漫天剑影,朝着渭水方向疾驰。而此时的乡塾铁匠铺,白光已凝成实质。王铁匠被气浪掀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炉中铁水渐渐塑形 —— 那分明是一柄剑的轮廓,却无锋无刃,剑身宽厚如石板。
“先生!先生快来!” 孩童们朝着土坡大喊,声音里带着惊惶与兴奋。
赵玄轩踏着风影落在炉前,袖中残剑突然破空而出,化作一道流光扎进铁剑雏形。两物相融的瞬间,整个关中平原的气运如黄龙般俯冲而下,顺着渭水河道灌入剑身。
“民心为刃……” 赵玄轩伸手握住剑柄,掌心传来万千声音 —— 有农夫的号子、将士的呐喊、孩童的诵读,甚至还有白天寿战死后飘散的兵煞之气。
李青蔓凑上前,见剑身浮现出古朴铭文,突然咋舌:“这剑…… 竟是钝的?”
“无锋方能载物。” 赵玄轩将剑横放在膝上,剑身映出他与步青栗交握的手,映出远处赶来的燕破岳,映出咸阳方向奔涌的紫气,“就叫它【载世】吧。”
燕破岳刚落地就单膝跪地,玄色披风上还沾着长城的尘土:“师尊,十师伯传来急讯,天魔裂隙又扩大了,这次……”
“我知道。” 赵玄轩轻抚【载世】剑背,剑身上的民心纹路突然亮起,“你带【载世】先去长城,用它镇住裂隙。” 他指尖在剑脊上一点,一缕青光顺着剑身流入燕破岳体内,“这是第八世的剑意,能护住你的心脉。”
燕破岳握紧剑柄,突然感受到股奇异的力量 —— 那是混杂着农夫插秧的力道、将士挥戈的刚猛、甚至孩童嬉笑的纯粹,远比第四世魔帝的剑意更让人安心。“弟子遵命!”
他转身欲走,却被步青栗叫住:“等等。” 她摘下腰间玉佩系在剑穗上,“琴音能安抚战魂,或许用得上。”
燕破岳刚消失在天际,咸阳方向突然传来轰鸣。花青莲骑着白鹿踏空而来,裙摆上还沾着仙庭驿馆的琉璃碎片:“可算赶上了!小师弟这剑造得不错啊,正好缺个砸仙庭牌坊的家伙。”
“九师姐又闯祸了?” 赵玄轩挑眉。
“什么闯祸!” 花青莲从鹿背上跳下,甩出发间的花瓣,“那群仙使敢在驿馆设【锁仙阵】,还说要把你绑回九天受审,我不过是帮他们换换瓦片。” 她突然凑近【载世】剑,鼻尖几乎碰到剑身,“咦?这剑里有老十一的气息?”
“嗯。” 赵玄轩点头,将剑递给李青蔓,“六师姐试试。”
李青蔓握住剑柄的刹那,酒葫芦突然自动浮起,酒液顺着剑脊流淌,在剑身刻出细密的云纹。她眼中闪过讶异:“这剑…… 能引动我的灵力?”
“它载的是人间道。” 步青栗的琴音突然变得恢弘,远处乡塾传来孩童们诵读《秦律》的声音,与剑鸣、风声、渭水涛声交织成篇,“仙庭怕的不是你我,是这万民同心的力量。”
赵玄轩望向咸阳方向,那里的紫气已与【载世】剑的青光相连。他突然想起昨夜栽秧时的顿悟 —— 十世轮回不是消散,而是将九世修为化作了滋养人间的根。
“时候到了。” 他接过【载世】剑,剑身轻颤,仿佛在呼应他的心声,“该去会会那位仙庭特使了。”
李青蔓翻身上马,酒葫芦在腰间晃出欢快的节奏:“早该如此!师姐这就去叫上白云观的弟子,咱们列队进城!”
花青莲吹了声口哨,白鹿腾空而起,裙摆上的花瓣纷纷扬扬落在【载世】剑上:“我先去清场,保证仙庭那帮孙子连九龙辇的门都摸不着。”
两人一先一后朝着咸阳疾驰,赵玄轩握着【载世】剑站在土坡上,望着她们的背影融入霞光。步青栗将瑶琴背在身后,指尖划过他的手腕:“琴音里听着有变数,仙庭特使怕是藏了后手。”
“嗯。” 赵玄轩应了声,却低头看向剑柄 —— 那里沾着片孩童们刚摘的野菊,金黄的花瓣在剑光照耀下,竟透出几分不屈的锋芒。
乡塾的孩童们围了上来,丫蛋扯着他的衣角:“先生,这剑能保护我们吗?”
赵玄轩蹲下身,将【载世】剑放在她掌心。剑身突然变得温热,在她细嫩的手掌上映出小小的秦字印记。“不是剑保护你们。” 他指着远处翻涌的麦浪、冒烟的烟囱、诵读声不绝的乡塾,“是你们,在保护这柄剑。”
丫蛋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指着天空拍手:“先生快看!是龙!”
众人抬头,只见大秦国运化作的黄龙正盘绕在【载世】剑上空,龙首低垂,对着赵玄轩行了三礼。渭水河畔的芦苇丛突然传来阵阵轻响,无数生灵朝着土坡的方向叩拜,从蝼蚁到飞鸟,无一例外。
“走吧。” 赵玄轩拉起步青栗的手,【载世】剑在他掌心轻鸣,“去给嬴政那小子,上堂关于‘民心’的课。”
两人并肩走下土坡时,王铁匠正对着空炉发怔。炉膛底部,残留的铁渣拼出半枚残缺的鳞片 —— 那是太古仙王玄曦帝座上的龙鳞印记,此刻正静静躺在烟火熏黑的泥土里,与几粒麦种作伴。
咸阳城外,仙庭特使正焦躁地踱步。九龙辇的琉璃顶被花青莲掀了大半,露出里面镶金嵌玉的宝座。“废物!连个乡野村夫都抓不到!” 他对着跪在地上的仙官怒吼,“再等一个时辰,若还不见那赵玄轩的踪影,本使就水淹咸阳!”
话音未落,大地突然震颤。远处传来清晰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却让整座咸阳城的砖瓦都跟着共鸣。特使猛地转身,看见一柄无锋重剑破开云层,剑身上载着关中平原的麦浪、咸阳城的炊烟、还有万千百姓的呼吸。
“你总算来了。” 特使握紧腰间【缚仙索】,眼中闪过贪婪,“交出仙王遗泽,本使或可饶大秦百姓不死。”
赵玄轩的身影在剑光照耀下渐渐清晰,他握着【载世】剑的手稳稳当当,仿佛握着的不是神兵,而是刚插完的秧苗。“仙庭的东西,我没拿。”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耳中,“不过我倒有样东西,想请特使看看。”
【载世】剑轻轻点向地面,刹那间,咸阳城的每块砖石、每个百姓、甚至城墙砖缝里的野草,都发出了同样的震颤。那是人道气运凝聚的声浪,比仙庭的雷劫更洪亮,比天魔的嘶吼更磅礴。
特使脸上的傲慢突然僵住,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要抓的从来不是什么窃取仙王遗泽的罪人,而是这方天地正在觉醒的魂。
赵玄轩看着他煞白的脸,突然想起王铁匠打铁时说的话:“好铁要经千锤,可最硬的不是铁,是握着锤的手。” 他举起【载世】剑,剑尖指向苍穹,“这柄剑,是大秦百姓给的。今日,就用它问问仙庭 —— 凭什么俯视人间?”
阳光顺着剑脊流淌,在咸阳宫的金顶上汇成洪流。李青蔓的酒葫芦 “哐当” 落地,她望着那道握着剑的背影,突然大笑:“好!说得好!师姐这就陪你掀了他们的凌霄殿!”
花青莲的万花镜阵在城墙上升起,将【载世】剑的光芒折射成漫天星辰。远处长城方向传来战鼓,那是白起带着秦军将士在呼应。而乡塾的孩童们,正举着捡来的铁屑,对着咸阳的方向,认认真真地背诵起刚学的《秦律》。
残剑已铸,人间有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79/238788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