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吾于皇座之上,万年又万年 > 七情试炼篇【其三十六】再遇莎莎

七情试炼篇【其三十六】再遇莎莎


七情试炼篇【其三十六】

1969年深冬凌晨四点,长河军校的煤油灯在德赛帝国废弃的矿洞里投下摇曳的光影。九十七名新学员的脊背紧贴着渗水的岩壁,他们的睫毛上结着冰晶,呼出的白气在洞顶形成一片微型云层。独臂教官的金属义肢敲击着西奥帝国炮弹壳,每一声脆响都让岩壁上的盐霜簌簌落下。

"第一,服从。"教官的声音像北境的冻土般坚硬。他的右眼窝里嵌着意比利王联合帝国制造的玻璃义眼,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蓝光。"第二,服从。"金属手指划过第一名学员的喉结,指甲缝里嵌着三年前德赛帝国集中营的泥土。"第三,还是服从!"最后的吼声震落了洞顶的蝙蝠,这些夜行动物扑棱棱飞向洞口的身影,像极了自由世界最后一批撤离的侦察机。

晨跑后的雪地里,教官用缴获的西奥帝国军靴碾碎半截香烟。烟丝混着冰雪被碾进泥土,形成一道丑陋的褐色伤痕。"喜欢抽烟是吧?"他突然揪住偷吸德赛帝国劣质烟的学员,将燃烧的烟头按在那人颤抖的手背上。焦糊味弥漫时,所有人都闻到了自由世界焚书坑里羊皮卷燃烧的气息。

午休时分,犯错的学员被罚用牙齿清理全连的枪械。当他吐出第三口带着枪油味的唾沫时,教官的金属手指敲了敲他的臼齿:"下次用这里咬开西奥帝国的手雷保险栓,味道更好。"

战术课上打瞌睡的学员被浇了一头盔雪水。德赛帝国制造的钢盔里,冰水混合物正折射出教官扭曲的倒影。"喜欢偷懒是吧?"教官用北境产的皮鞭挑起学员的下巴,鞭梢还沾着上周体罚时留下的血痂。"等西奥帝国的审讯官用烙铁叫醒你时,你会怀念这盆雪水的温度。"

傍晚的体能训练中,这个学员被迫穿着浸透的棉衣绕场跑步。汗水与雪水在冻土上踩出的脚印,第二天清晨结成了冰,成为后来者最醒目的警示牌。

爆破课准备时间超过三分钟的班组,被罚用牙齿拆除哑弹引信。"喜欢磨叽是吧?"教官的义眼扫过学员们苍白的嘴唇,"德赛帝国的***不会给你们读秒的机会。"他的金属手指突然拧开怀表——这是从西奥帝国军官尸体上缴获的——表盘上的弹孔恰好遮住了数字"3"的位置。

后来学员们发现,教官总在任务开始前哼一段自由世界的古老民谣。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就是惩罚开始的时刻。这首时长两分四十七秒的曲子,成为比任何计时器都精准的死亡倒计时。

战术研讨会上插话的学员,被命令含住德赛帝国产的枪口站立整夜。"喜欢打岔是吧?"教官将击锤扳到半待发状态,"西奥帝国的审讯室里有的是让你开口的办法。"凌晨时分,学员的口水顺着枪管滴在冻土上,形成的小冰柱像极了集中营铁丝网上垂挂的尸霜。

实弹演习中擅自冲锋的学员,被罚举着燃烧的松枝站岗。"喜欢表现是吧?"教官将火把插进雪堆,跳动的火焰照亮了学员被灼伤的手掌,"在德赛帝国的探照灯下,你会成为最好的靶子。"火光中,教官玻璃义眼的反光像极了狙击镜的十字线。

靶场上,教官用刺刀在雪地里划出射击位。"枪抵肩平视三点一线。"他的金属手指划过西奥帝国步枪的照门,冰晶在金属表面凝结成细小的凸起。"但很多时候,没有时间给你们慢慢瞄准。"

突然,他转身向两百米外的德赛帝国钢盔连开三枪。子弹穿透锈蚀的金属,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所以需要训练你们的枪感。"教官拾起滚烫的弹壳,塞进最近学员的衣领,烫出的水泡将成为最难忘的触觉记忆。

战术机动训练时,教官的怀表链拴着最后一名学员的皮带。"门口的卖冰棍的老太太跑的都比你们快。"他拖着学员在雪地上滑行,积雪混着碎石在学员背上磨出纵横交错的血痕。后来这个学员成为自由新军最迅捷的侦察兵,他总说背上的疤痕比任何地图都更清晰地标记着死亡的距离。

毕业考核那天的暴风雪中,教官站在德赛帝国坦克残骸上。九十七名学员纹丝不动地立在齐膝深的雪里,他们的睫毛结着冰凌,制服上的补丁(西奥帝国军旗改制)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当西奥帝国的侦察机掠过时,没有人抬头。教官的金属义肢举到太阳穴,这个来自三大帝国不同军礼体系的古怪姿势,后来成为自由新军最崇高的敬礼方式。冰封的湖面下,第一批洄游的鱼群正撞碎坚冰——这是1969年春天最早的自由信号。

1969年深秋的德赛帝国阅兵场上,三国旗帜在铅灰色的天空下形成诡异的和谐。西奥帝国的黑鹰旗、意比利王联合帝国的金狮旗与德赛帝国的铁十字旗并排而立,旗杆底部却各自埋着定向地雷——这是为防备盟友突袭而设的"友谊见证"。观礼台上,三大帝国的军官们互相敬着不同体系的军礼,彼此的笑容像冻僵的面具般凝固在脸上。

"军校交换生制度是和平的基石。"德赛帝国元首的演讲声通过西奥帝国制造的扩音器回荡。观礼台下,木子文注意到意比利王联合帝国的代表正用德赛帝国产的钢笔,在袖口记录着铁十字军团的布阵细节。这种心照不宣的窥探,正是三大帝国之间政治关系最真实的写照——表面庄严的阅兵式下,暗流涌动着猜忌与算计。

德赛大帝国军事学院的哥特式拱门上,悬挂着三国交换生的名单。木子文的名字(用西奥帝国墨水印刷)下方,印着东康伪政府的青天白日徽记。他抚平制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这套意比利王联合帝国剪裁的藏青色制服,此刻像铁皮般箍着他的身躯。

"东康代表请上前。"教务长的德赛帝国口音像砂纸摩擦金属。当木子文接过烫金录取函时,羊皮纸上凸起的钢印纹路让他想起中部根据地的弹壳收藏。观礼席突然爆发掌声,他抬头看见西奥帝国交换生正对着镜头展示友谊勋章,勋章背面刻着"永不为敌"的字样——与三年前屠杀自由战士的刺刀上铭文如出一辙。

赴德赛帝国前,木子文曾秘密返回伪政府控制区。东康"首都"的街道上,德赛帝国制造的监视器像秃鹫般蹲踞在电线杆顶端。他在中央广场的"和平纪念碑"前驻足——这座用自由世界战士头盔熔铸的雕塑,基座上刻着西奥帝国书写的"永世友好"。

即便是破旧的中部根据地都显得极具生命力。与眼前这座"繁荣"的傀儡城市相比,木子文想起根据地孩子们用弹壳制作的玩具,妇女们用敌军降落伞缝制的衣裙,还有那些在德赛帝国探照灯扫射下依然倔强生长的盐碱稻。伪政府控制区的整洁街道像具精心打扮的尸首,每个橱窗里西奥帝国商品的价签,都是插在故土心脏上的匕首。

入学考试的成绩单散发着德赛帝国特制油墨的苦杏仁味。木子文看着自己全科优秀的评分,想起长河军校地下室里那些被篡改的敌军档案——他用同样精湛的伪装技术,在考卷上完美复刻了东康伪政权优等生应有的无知与驯服。

"东康伪政府推荐信。"他递上盖着青天白日徽的火漆封印,教务长拆信时,小指上的德赛帝国军校戒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信纸上那些谄媚的词句,是他在根据地时用西奥帝国缴获的打字机亲手敲打的,每个字母的力度都精确计算过,就像他调整***的扳机力度。

开学典礼上,三国国歌轮流奏响。当西奥帝国的《永恒荣光》响起时,木子文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注视着**台上并列的三面旗帜:德赛帝国的铁十字旗威严如铁幕,西奥帝国的黑鹰旗狰狞似利爪,而东康伪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则像块苍白的裹尸布。

"东奥友好..."校长用德赛帝国特有的喉音宣布。阳光突然穿透云层,照在旗杆基座的铜牌上——木子文看清了那行小字:"材质:回收自东康抵抗组织火炮"。一股灼热的冲动从胃部窜上喉头,他想象着火焰吞噬旗帜的画面,就像去年冬天他烧毁德赛帝国粮仓时那般痛快。

德赛帝国的实力在军事学院每个角落彰显:实验室里摆着西奥帝国尚未量产的发动机原型,沙盘室里有意比利王联合帝国边境的微缩模型,图书馆的禁书区甚至收藏着自由世界的农业论文。这个军事、农业、科技、工业的庞然大物,像台精密的绞肉机,将三大洲的资源碾成战争燃料。

在战略课上,教授用激光笔(德赛帝国最新科研成果)指着北境地图:"真正的力量在于..."光束突然扫过木子文的瞳孔,他条件反射地眯起眼,这个细微动作被邻座的西奥帝国交换生精准捕捉。两人目光相触的瞬间,都看清了对方眼里淬炼过的警惕。

宿舍分配表显示,木子文的室友是意比利王联合帝国海军中将之子。这个金发青年每晚都用德赛帝国产的录音机播放家乡民谣,但木子文在磁带转动的杂音中,捕捉到了加密情报特有的频率波动。

洗衣房的偶遇更富戏剧性——西奥帝国交换生"不小心"打翻的漂白剂,恰好毁掉了木子文衬衣上用隐形墨水写的笔记。而当他用德赛帝国化学课学到的还原剂抢救时,意外显影出了对方藏在洗衣编号下的密电码。

冬季演习中,德赛帝国引以为傲的"铁壁"战术出现了微妙破绽。木子文在观察哨用西奥帝国产的望远镜发现,参演部队的装备型号与阅兵式展示的存在差异。更耐人寻味的是,意比利王联合帝国的观察员对此毫不惊讶——他们笔记本上早已画满了德赛帝国装甲车的弱点示意图。

圣诞晚宴上,三国学员举着德赛帝国水晶杯高唱友谊赞歌时,侍应生(实为军校情报处人员)打碎的餐盘数量创下纪录。每一片飞溅的瓷器,都在地毯上划出象征性的裂痕,就像三大帝国表面团结下蔓延的猜忌。

深冬的图书馆里,木子文在《德赛帝国军事年鉴》的借阅卡上,发现了西奥帝国交换生留下的针孔密码。这些微小的穿孔在灯光下投射到对面墙上的世界地图,恰好连成一条穿越三大帝国边境的虚线——可能是走私路线,也可能是未来的进军路线。

当闭馆铃声响起,他合上这本记载着德赛帝国辉煌战绩的大部头。书脊上的铁十字徽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极了中部根据地那口用来召集自由战士的钟。距离交换期结束还有六百三十七天,足够一个优等生学会如何摧毁这座钢铁堡垒的全部秘密。

曼尼亚帝都的中央广场上,十二根哥特式钢柱擎着德赛帝国的铁十字徽记。这些由西境合金铸造的巨柱,表面蚀刻着帝国历次战役的阵亡者名录,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木子文站在军事学院哥特式拱门下,看着新生们以标准姿势行举手礼,齐声高呼"帝国万岁"——这是德赛帝国特有的见面礼节,每个音节都像锻锤砸在钢锭上般铿锵有力。

"帝国万岁。"他用完美的喉音回应教官的问候,舌尖恰到好处地抵住上颚,发出德赛帝国北部贵族特有的颤音。教官的瞳孔微微扩大——这个细节被木子文精准捕捉,说明他的语言训练已经通过了第一道考验。远处,帝国军工厂的烟囱正喷吐着象征繁荣的浓烟,将议会大厦顶端的金十字笼罩在灰霾中。

军事学院图书馆的钢架穹顶下,木子文第一次遇见莎娜·冯·古德里安。她正在古典军事史专区踮脚取阅《弗雷德里希战争实录》,呢绒裙摆扫过书架时带起细微的尘埃。当厚重的典籍即将坠落时,木子文伸手稳住了书脊,指尖恰好按在烫金标题的"德里"二字上——这是德赛帝国军事术语中"闪电战"的词根。

"Danke."(谢谢)少女的德赛语带着上流社会特有的鼻腔共鸣。她转身时,两根亚麻色辫子扫过制服上的铜纽扣,发出轻微的脆响。木子文注意到她领口的银质家徽——古德里安家族的狼首纹章,与军事学院正厅悬挂的帝国元帅肖像如出一辙。

"看得出来,小姑娘你家世显赫呢。"木子文用德赛帝国宫廷式的委婉语法说道。他故意让句尾的升降调显得生涩,完美扮演一个努力融入帝国文化的东康留学生。

莎莎摇摇头,两根麻花辫在晨光中划出流畅的弧线。她将战争实录抱在胸前,封皮上的铁十字浮雕恰好抵住下巴。"你猜。"少女用教科书般标准的通用语回答,但"猜"字却带着萨尔河流域的方言尾音——那是帝国国防部长故乡的发音特征。

在随后的战术史研讨课上,木子文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位元帅千金。莎娜·冯·古德里安发言时总是不自觉地摩挲左手腕上的银链——那是德赛帝国军官世家传统的成人礼赠物。当教授讲述"曼尼亚围城战"时,她的睫毛在听到"第三装甲师伤亡七成"时轻微颤动,该师正是由其父在青年时代指挥。

课后在冬青长廊偶遇时,木子文注意到她制服裙的口袋里露出《北境民谣集》的一角。这本非军事类读物在帝国军校堪称异类,烫金的书脊边缘却有着经常翻阅的磨损痕迹。

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日,军事学院照例举办冰上马球赛。木子文作为东康留学生代表出战,在突破西奥帝国交换生的防守时,冰刀在德赛帝国制造的强化冰面上刮出尖锐的声响。当他带着淤青的膝盖离场时,发现自己的军外套上多了条折叠整齐的亚麻手帕——角落绣着古德里安家族的狼首徽记。

"你的滑行轨迹像极了父亲描述的东康游击队。"莎莎在医疗室门口"偶遇"时说道。她故意将"游击队"这个词发得模糊不清,仿佛只是单纯引用军事术语。窗外的雪光映着她制服的铜扣,那些打磨光亮的金属表面反射出无数个变形的世界。

新年晚会上,莎莎被迫与西奥帝国武官之子跳开场舞。她的华尔兹步伐精确到毫米,但握着对方手套的指尖始终保持着僵直的弧度。木子文在香槟塔旁观察到,当舞伴炫耀其父在边境的"战功"时,元帅千金突然假装踩到裙摆,用德赛帝国淑女特有的优雅姿态提前结束了舞蹈。

"曼尼亚的社交季总是令人疲惫。"她在露台"偶遇"木子文时感叹,呵出的白气迅速凝结在铁艺栏杆上。远处,帝国秘密警察总部的探照灯扫过贫民窟,那些蜷缩在暖气管道旁的影子,与舞厅里珠光宝气的场景形成残酷的对比。

冬季学期最后一天,莎莎送给木子文一本《德赛军事术语词典》。扉页上用铅笔写着"Zur  Erinnerung"(留念),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当他翻开书页时,发现"闪电战"词条旁有个几乎不可见的指甲印——正好压在被帝国审查删去的"平民伤亡"数据位置。

"寒假我要随父亲去西境视察要塞。"临别时她突然用东康方言说道,这个在帝国贵族学校绝对学不到的技能,让木子文握书的手指微微收紧。莎莎眨了眨眼睛,两根麻花辫在军帽下轻轻晃动:"女管家是东康战俘——这句话也是她教的。"

开往西境的军用专列喷出蒸汽时,木子文正在图书馆顶楼记录曼尼亚的城防细节。透过德赛帝国制造的防冻玻璃,他看见莎莎的身影消失在铁灰色车厢中。书架上的《弗雷德里希战争实录》不知何时回到了原位,书脊的烫金标题在夕照下闪闪发光——那个被他手指按过的"德里"词根,此刻正倒映在窗玻璃上,与远处军工厂的探照灯光奇妙地重合。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60/504626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