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那三连的状元藏了奸
有了江宁市从中牵线搭桥,跟高校合作的事情,就多少掌握了一些主动权。
按照正常的校企合作,学校如果科研力量足够强,企业就是“血包”,所以通常来说,这时候的企业,更愿意直接“拿来主义”,火什么抄什么,什么版权、专利等等概念,要么不知道,要么假装不知道。
究其原因还是此时的高校并不介入到市场中去,自筹经费也跟研究员的咖位息息相关,所以学校即便很缺钱,第一选择还是财政拨款,正经说跟企业深度合作的,通常都是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农林渔牧、纺织轻工这几类。
且主要是跟国企,很少跟民营企业挂钩。
于是有些民企一咬牙,自己搞了博士站或者博士后流动站,以沙洲市隔壁的暨阳市为例,几年前就因为毛纺企业受气,最后自己砸了重金,搞起了企业所有的博士站。
当时暨阳市的乡镇毛纺厂,在高校眼中,那基本等于路边一条野狗,根本没有正眼瞧,在最后一波大学包分配的年月里,这也算是正常情况。
而后来暨阳市的毛纺产业为了升级工艺,自己探索新型面料的开发时,自然就没想过跟学校合作,走的是自力更生的路线,也就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名气在社会上越来越大,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
像张大安这种掌握一定主动权的情况,那肯定不仅仅是江宁市的面子。
真要硬碰硬,江宁市很多大学根本不鸟江宁市,都不在一个级别上,又不存在什么管辖关系,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就不错了。
倘使江宁市的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被高校指着鼻子骂也只能忍着。
因此,真正让高校重视这次江宁市的牵线搭桥,还是在张大安本人。
两届高考状元的含金量,在高校圈只会更重。
道理很简单,张大安的“张安教育”,是有“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这个项目的,单次咨询分析两千块钱,这个事情,别说江宁市了,就是江淮省的庐州市,稍微有点儿人脉的家庭都知道。
只是之前“张安教育”的这项服务,仅针对旗下的新东圩港中学。
那么问题来了,以“状元陪读班”的百分之一百本科率,一定程度上,张大安左右相当一部分高考应届生填报方向……好像并不是什么很奇怪很有难度的事情。
再者“状元陪读班”今年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冲击状元的班级,去年已经有了两个区县状元,其中宿城市的一个县理科状元,就是“状元陪读班”的刘星云,同时也是新东圩港中学天梯排名的第一名。
须知道并非所有的名牌学校专业都有用,有些专业不仅仅是冷门,而且是天坑,且并非所有名牌大学都能轻松转专业。
学一个毫无鸟用的专业,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张大安在新东圩港中学内部做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收这个咨询服务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排除天坑冷门专业。
有些刚好能卡着分数线进名牌大学的,张大安都是建议去稍逊一线的重本头部专业。
类似像京城大学、京华大学这种京城的顶级名校,时不时也会冒出来一个“三代单传”的专业,家里要是有矿,读了也就是读了;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好不容易考出一个高分,结果跟坐牢一样,那就是空耗时光。
同样的,江宁大学、江宁工学院、江宁理工大学等等江宁市的高校,也有这种情况,而因为江口省的考生基本很少去外省,分数只要不是悬殊到五十分以上的录取线,江宁、吴都、太湖等等城市的孩子,哪怕分数够了京华大学也是无动于衷。
实在是学校觉得应该挑个好学校,大概率也是去沪州选震旦大学或者沪州交通大学,这也只是一种习惯,江口省的整个内部社会都是如此,做生意也是“坐商”为主,在外行商的很少。
这也就导致以往江宁市高校的天坑专业,能捞到不少省内无所谓专业不专业的学生,现在多了一个“张安教育”,去年就让不少江宁市的高校少骗了不少学生,有些专业明年还能不能存在,要不要继续办,已经是个问题。
所以,如果没有江宁市的牵线搭桥,其实很多大学也想跟张大安合作,只是没有太好的机会。
现在算是理直气壮地坐下来谈,能谈出来点儿什么还不知道,不过确实是有的谈。
二月二十四日那天恰逢“龙抬头”,张大安去了一趟江宁参加“江宁市产研一体化讨论会”,顺便领一下去年的“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奖状。
其实“张安教育”也被省里送报去评“全国优秀企业”,可惜因为去年张大安疯狂狗叫的原因,直接过不了关。
本来应该整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官方奖项,结果就是未来几年应该都没戏。
“哎呀,张总,可算是把您盼来了。听说您今年高考还参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江宁大学读个本硕博连读?”
“我对上大学没有兴趣。”
“……”
身为一个高考生,不想上大学也是很科学并且很符合逻辑的事情。
毕竟厌学情绪可能上来了。
合理。
沙洲市这边级别够得上的只有老干部,但老干部跑去别的地方忙活去了,所以是邱建民这个本来“老瘪三”的教育投资公司总经理,成为了沙洲市这边的代表。
要论级别,到了明年,还真不好说邱建民就比保税区那边差多少。
什么时候教育投资公司被省里吸收,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改组,对沙洲市来说还是挺爽的,也就吴都市小亏。
所以这光景吴都市的人也在路上,只不过是明天的一场会议,主角是吴都大学,吴都市反而是配角。
没有太多的开场白,毕竟不是座谈会,没必要念经絮叨多么重视这个会议,进入主题只用了十五分钟不到。
一些研究项目上的资源,各自都通过气了,光传真和电子邮件就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份。
“……我们江宁大学跟京城大学、震旦大学,之前在汉字输入上,合作已久,也有不少成果。当然一些核心专利,归属于工程院以及相关企业。不过进一步的深度开发,还是具备这个能力的。目前企业方想要开发一款新型的汉字输入法,技术难度上不存在核心问题,所以如果在这方面合作,拿来当试点工程,我们的专家组评估是积极正向的……”
这里江宁大学提到的汉字输入,核心专利基本在京城大学和工程院手中,几年前一家国产计算机公司也购买了一部分专利。
具体到输入法,它叫“智能ABC”,已经是“瘟到死”系统的官方预装输入法。
今年“微软”要推广的“WindowsXP”,也是默认输入法之一。
目前“智能ABC”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来非常流行的“短语联想”、“模糊音处理”等等功能,已经有了。
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如果选择走开发输入法这条路线,那是真的需要点脑洞。
没有更高效更简洁更有特色,很难在未来十年中占据一席之地。
刚巧张大安不需要去选择乱七八糟的方案,作为一个重生者,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仅限于重装系统、攒个跑马灯拖拉机,不玩显示器、硬盘、内存条、显卡、键鼠、音响,更不会写代码,当然如果是数控机床的代码,这个他能整两手,简而言之,他知道重启电脑,就这么个水平。
但是,这不妨碍张大安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电脑相关产品经理。
没办法,他是一个重生者。
因此他要搞输入法,那必然是做“奥卡姆剃刀原理”。
只不过没必要那么极致,这个输入法只是社群的一个环节,其余像免费注册的个人电子邮箱服务、免费杀毒软件、免费个人博客、免费浏览器、免费个人相册等等,都会一并上。
跟高校合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插队购买或者租赁不那么次的服务器,如果按照未来预计达到日访问量几十万的规模,那么托管费和贷款费,能砍一半。
张大安拿“张安传媒”或者“张小白技术有限公司”去谈,一百万一个月算是正常价。
可要是高校,尤其是江宁大学、江宁工学院这种级别特别高的名校,打个对折,五十万一个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藏便利,以个人电子邮箱服务为例,可以通过高校跟电信运营商合作。
比如说张大安要是准备开发一款即时聊天软件叫“叮叮咚咚”或者“汪汪喵喵”,就可以跟移动公司一起合作,赚个2g时代流量费不算什么。
普通公司即便知道这个盈利模式,也能开发,但只怕移动公司的大门是朝哪儿开的都不知道。
高校则是完全不同的,以江宁工学院为例,GSM实验室系统,就是该校在四六九三年研发出来的。
这种狗叫权之大,高校圈之外的企业,如果不是江宁工学院的校友,这辈子未必了解。
杂七杂八的高校优势加起来,一年给“张小白技术有限公司”节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成本,就是吹口气儿的事情。
同时高校还有一个隐藏的牛逼优势,那就是校内推广。
企业还得找这个协会那个老师,什么地推、平面等等手段都得用上,可要是高校本身配合,那不过是行政大楼里某个办公室下发一个通知,然后学生会传达下去。
期间兴许还有各种辅导员为之而奔波,唯恐祸害了自己那点儿本就不算多的奖金。
张大安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还埋伏了一手,没打算这时候就表现出真正的意图。
什么免费杀毒软件、免费汉字输入法、免费个人邮箱……这些都是添头,只要服务器攒够了,直接把个人博客进化成更加灵活的社交工具。
照片、评论、感悟、随笔、点评……想发就发。
只不过这种念头,现在动不得,只能先积攒实力,徐徐图之。
这不是技术和资金上的事情。
张大安估摸着高考状元三连之后,一年光新东圩港中学就能带来接近四亿的固定营收,加上“状元街经济”和教辅材料销售,就算没有十个亿,也不会差太远。
到了这个体量,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即便江宁市没有狗叫权,张大安充足的资金,怎么着也得让江宁市重新享受一把“带头大哥”的感觉。
哪怕只是一个行业中的头把交椅,那也是挺爽的。
而张大安显然能进一步获取江宁市在文化教育产业中的支持,对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增加,以及各种大中专民办院校的落地,有着决定性的托底。
那么即便未来“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可这并不会妨碍“张安教育”的稳定发展,反正在幼儿园数量减少之前,“张安教育”绝对是堪比糖烟酒一样的固定财源。
更具性价比的是,跟别的企事业单位不同,“张安教育”内部的反腐难度小的可怜……
只要牢牢地掌握住“张安教育”,那几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辗转腾挪的余地比任何企业都要大。
更让潜在竞争对手绝望的是,不管怎么模仿、内卷,都不可能超过或者赶上“张安教育”。
底层逻辑再简单不过,因为没有高考状元,因为没有文理双修的高考状元,因为没有三连的高考状元。
张大安只要不死,他就是活着的高考界GOAT。
任你什么桃李满天下的金牌名师,也翻不了这个天,就算也培养一两个职业考手,连着十年二十年参加高考,也就高考总积分显得多,其余的……没啥卵用。
内心藏着核心目标的张大安在会议上还是挺客气,跟哪个大学仿佛都有合作的基础,并且时不时表示这里愿意掏个五百万,那里愿意拿个一千万,搞得来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都是情绪高涨。
陪着张大安一起的邱建民却是心中犯嘀咕:不对劲啊,这只宗桑(畜生)会是这么好商量的人?这绝对有问题啊。
是夜,邱建民思来想去,打了个电话给住在工地板房中的张正东:“正东啊,我问问你看一个事情……”
“没空。”
“……”
“不要来烦我,明早我还要去放电影,先睡了。”
“……”
张叔叔直接不想搭理老连长,他都睡工地了,而且开春不能吃狗肉,他现在浑身都不耐烦。
电话挂断之后,邱建民骂骂咧咧:“大的小的,全都不是啥好物事!”
不过也就敢悄悄地骂,当着张大安的面,邱建民现在永远就一个态度:给老伯一个面子,让我给你磕一个。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08/111110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