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16章 都挺努力

第116章 都挺努力


“龙抬头”这天张大安在江宁开会领奖的时候,小保姆也在家里忙着给新来的两个保姆做体检。

    本来是早就过来的,只不过李佳雯老师稍稍地加长了一下家政技能培训时间,于是拖到了过完年甚至是正月。

    张大安因为要在沙洲、马洲、江宁、沪州等地到处跑,琐碎的事情也确实没办法自己去处理,所以市里专门从外经贸酒店组了一个“酒店管家服务小组”。

    “酒店管家”是一种酒店服务,但沙洲市以前是没有的,即便有类似的服务,那也是度假村这种特殊的接待单位。

    外经贸酒店毕竟也见过猪跑,所以临时搞了一个专门为张大安服务,在沪州、江宁两个地方的住处,就是由外经贸酒店的“酒店管家服务小组”来打扫卫生以及准备全天候的餐饮出行。

    至于说沙洲和马洲,因为离得近,施叶露这个小保姆一个人也能搞定,她手脚勤快,学习能力又强,每天都会先把乡下的房子打扫干净之后,再坐车去张大安在市区购入的一栋别墅打扫。

    原先的排班,是给另外两个小保姆,只是李佳薇老师看到那两个小保姆之后,差点儿眼前一黑。

    一个自带白皮甜瓜,一个先天菠萝蜜圣体……

    她虽然自己并没有别的什么异样想法,可也真的很想伸伸手。

    到底是啥感觉呢?不然睡不着觉。

    毕竟从未拥有过,从未想象过……

    李佳雯老师只能盼着“小西施”再加把油,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大量营养的补充下,已经初见成效,现在低头距离看不见脚尖,就差一件加厚的保暖外套。

    在“龙抬头”之后,李佳雯坚信“小西施”也能跟着抬头……

    潜力是无限的,营养是充足的,骨垢线封闭前的最后一搏,力求做大做强,开创辉煌。

    能让李老师现在如此不自信,感觉会压住“小西施”,那完全是因为新来的两个颜值也不低。

    张大安到现在也只是看过简历,不过同样觉得这是证件照都压不住的漂亮。

    不过大头没有跟着小头走,忙着给张叔叔制作“青云生产线”呢,不差这点儿去实现“大而美自由”。

    只是“小西施”还挺小聪明,隐隐约约摆出“我是先来,你们后到”的架势,当然合同上也确实如此,施叶露现在就是保姆组的组长。

    当然了,也是女仆队的队长。

    俄式女仆装穿着做家务还是挺方便的。

    晚上“小西施”悄咪咪地打了个电话给张大安,提了一下家里另外两个小保姆也到了。

    “老板……”

    施叶露捧着座机的听筒,小声地打了个招呼。

    “听说今天你的两个下属来报到了?”

    “老板,那个叫王豆雁的,衣服里面像是塞了两颗菠萝……”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小保姆这么描述,张大安顿时笑了出来,然后安慰道,“你现在也不差了啊,说不定下个月也能结俩柚子。”

    “一点都不像柚子……”

    低头看了看,施叶露顿感失望,不过有点像“早春红玉”这种西瓜,老板倒是挺满意这个西瓜的形状。

    不过也只有毫无束缚的时候像。

    “老板,那个叫王豆雁的,眼睛真好看,像结了冰的水桶,透亮,还有神。像会说话一样……”

    “看来你是真的喜欢这个叫王豆雁的。”

    “她除了名字不好听,感觉什么都比我强。”

    “名字不好听?你个小土妞屁也不懂。豆雁是大雁的别称,给她取名字的人一定是有见识的,并且对她也有非常美好的祝福。”

    “啊?这样吗?”

    这下施叶露整个人都不好了,一只手习惯性地给胸部按摩,促进一下血液循环,顺便刺激一下乳腺的发育。

    都是技术。

    是技术就得多练。

    于是画面就挺奇怪的,小保姆一只手在活动,同时又跟张大安打电话聊天,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少儿不宜的感觉。

    “所以要多读书。”

    “看不进去书啊……”

    “看不进就算了,没必要勉强自己。”

    “我还想着努力学点儿知识,以后好帮老板多排忧解难呢。”

    “拉倒吧,你的任务就一个,那就是丰胸。什么时候尺寸够了,什么时候就算是任务完成。”

    “老板请放心,我跟你打电话的时候,也都是在按摩的。努力就有回报,现在穿羊绒衫已经低头看不到脚尖了。我争取不穿的时候也看不见。”

    “不穿的时候也看不见那叫雕塑,人身上长的是肉,不是钢筋混凝土。想什么呢。”

    “我就是说我会努力的。”

    “挺好。”

    电话那头的张大安不住地笑,这个小保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

    挺好玩的。

    而且以后会挺,且好玩的。

    至于说她现在跟另外两个新来的保姆虚空斗智斗勇,纯属小姑娘想法太多。

    小保姆都这么努力,张大安寻思着自己的员工怎么好意思偷懒的?

    还想不想干了?!

    于是正在做“爆汁软糖”实验室试生产的尉迟德,在开学季就得回一趟太湖轻工大学。

    没别的意思,还得挖人。

    有些潜力研究生,不是那种纯为了学历来的,张大安打算跟太湖轻工大学搞个共建实验室。

    不需要借用学校里的顶级研究员名头,他不缺经费和资源,缺的是研发部门的牛马,以及研发部门的顶级牛马。

    一般情况下不太好搞,但开着奥迪A6回老单位挖人的尉迟德,那多少还是有点儿说法的。

    主要是待遇问题,张大安在江宁这里,明天开完跟吴都大学的会议,后续就是跟多个大学讨论研究人员的待遇。

    住房、通勤、儿童教育、养老福利、社会保险,就这五大类。

    这年头讲究“不婚主义”的很少,科研人员没钱也得找个对象,毕竟你要是没对象,评职称也是个坎儿。

    结婚就得有房子,这是第二道坎儿。

    可不是什么多年以后房子才成了结不结婚的决定性硬件,一直就这么个行情,只不过这年头的舆论不至于说功能性失控。

    从努力程度来看,张大安几家公司名下的员工们,比小保姆要努力得多。

    “张总,听省里的人讲,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要重组?”

    吴都市的代表团来了之后,在开会前先跟张大安寒暄一番。

    有交情的,毕竟吴都市在现有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也有参股,虽然时间不长,而且是张大安降低了持股比例。

    当然沙洲市其实也降低了持股比例,去年新增股东没有个人,都是沿江地级市的投资公司。

    本来是扬泰要拿走百分之十二,最后只分到了百分之五,百分之七被江宁这边拿了过去。

    里面怎么谈的不知道,反正都没意见。

    今年才过完年,农历二月才过去三天,张大安突然又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按照他今年大概率收学费都能收个三亿多,扣掉杂七杂八,纯现金一个亿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之前江口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自家关联单位的文宣工具都发动了起来,基本上三天一小吹,五天一大吹。

    在“希望小学”这个公益事业项目上,张大安和“张安教育”,都创造了许多第一。

    以前单次也就百十来万,张大安现在搞的“超级小学计划”,以后都不可能还有人打破纪录。

    连接近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过个三五年,大概率就不会有这么多部门联合行动。

    刷成绩也是要看阶段的,这个阶段刷了是优质成果,十年之后那就平平无奇了,因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之事。

    当下都知道张大安财雄势大,省里也是快马加鞭,经过多轮的多部门磋商之后,又跟多个地方上的合作单位进行了数据统计。

    于是准备把原先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改组,已经上报,审批通过大概需要一年以上,很多东西在排队,江口省这点儿内容,其实不算什么。

    期间还得带上面的人视察考察具体准备情况、发展状况,通过之后,还有一个审议表决,然后是公示,一系列硬环节下来,一年两年三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张大安跟人对喷两年多,这要是再多喷个半年,肯定有人会恶心一下子,那拖个两年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

    合情合理。

    不过江口省这里的筹备,倒是不影响的,相当于级别不变,只不过规模继续做大做强。

    省里的想法也很简单,未来还是以跟“张安教育”的共同发展为主,不要搞有的没的。

    各地方兄弟单位之间共同监督,互相监督;共同促进,互相促进。

    总之就是之前有些“镀金”的坑呢,今年到此为止,明年就不能这样搞了哟~

    那捡到便宜的,自然就是去年过来也当副总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吴都市过来的,另外一个则是淮阴市为本市师范升级做保障工作的,各有各的实力。

    都挺客气,跟邱建民还有张正东共事的非常愉快,再有几个月,两人自有真正的去处。

    不过在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的履历,将会相当的华丽。

    绝大多数企业干部,一辈子下来都未必操盘过一家“规上企业”,但他们实打实搞了出来。

    甭管真相如何,那……真相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重组的事情,不是已经通过气了吗?”

    “那这不是想问问看,具体的合作方向嘛。如果还是跟张总携手共进,大家都是吴都市的,那肯定是想更深入地合作……”

    “……”

    张大安寻思着自己游过长江去崇州市区,都比开车去吴都市区快,这哪门子的大家都是吴都市的?

    不过携手共进这种事情,就是个态度,人家态度诚恳,那就都是朋友。

    都是哥们儿。

    “你知道的,我很少参与教育投资公司的管理,都是邱总坐镇。我呢,也是沾一点国家政策照顾上的光。”

    “……”

    年轻人要充满朝气啊,像跟老油条……这怎么行?!

    寒暄过后,便是等着开会。

    吴都大学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可以在数学领域全面合作,只要张教练舍得掏钱,要什么模型都可以商量。

    尽管吴都大学自来就不缺经费,但在四六九八年的当下,即便不缺经费,那也是不够花的。

    此时的科研投入,除开高精尖,其余的相当一部分是在补课。

    别说江宁大学、江宁工学院这种经费消耗大户,哪怕地方二本院校,其实一年给个十亿也不够花,现在一年才个把亿或者几千万,那只是因为没钱,不是没有项目需要燃烧经费。

    烧不起经费自然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自然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自然就没有经费……

    地方院校的恶性循环全看地方城市财政,所以吴都大学和太湖轻工大学,算是好一点儿的,但也没好多少,经费缺口基本都是二十亿以上,把张大安现在全部家当填进去,那也差着一半呢。

    所以对于正经的“校企合作项目”,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高校,因为尝到过甜头,积极性明显就要高。

    换成别的企业过来,比如说“张安食品”,吴都大学就只能干瞪眼,数学专业的成果,转化不出来半个大字儿。

    跟太湖轻工大学是截然相反的。

    会议流程走完,诸多大学代表就坐下来听一听合作中一些细则上的大概内容。

    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利益划分,科研人员中,校方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主张,比如说江宁大学只要科研成果,不要专利产权;而江宁工学院则是想共建一所合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江宁化工大学则是想承包材料相关的全部委托实验任务……

    都是有绝活儿的,所以诉求不一。

    张大安也早有预料,因此一上来就甩了一个王炸。

    “关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呢,我的想法就是参照我手下研发岗高管们的条件。我也不说什么大户型小户型,统一一百平米以上,是大是小我也懒得去纠结,各方内部自己评估。”

    “房子呢,我来的时候,江宁市的领导们也跟我谈过,给了相当优厚的条件,特许我开发一些优质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住房福利。”

    “都是在市区,不是城东区。”

    “不过城东区同样会投入一个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长住公寓。”

    “市区的住房,最后会在多方评估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江宁市相关部门的审批,产权直接过户到科研人员手中。城东区的长住公寓,算是我的投资,拿来当员工宿舍。这样也就不必要计较这个房型好那个适用面积大。”

    “房子大小不拿来区分贡献和职级,项目产出跟项目分红挂钩,职级跟职级工资还有奖金、津贴挂钩,当然还有通勤配车的标准。”

    “以‘张安食品’旗下糖果厂产品研发部部长为例,奥迪A6差不多的,就是配车。当然硬要挑选帕萨特,也可以。原则用车只能向下兼容……”

    这番话完全就像是打牌出手就王炸,张大安豪横野蛮的程度,着实是把人都吓了一跳。

    就没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纯靠年轻火力旺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08/111110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