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17章 新版本

第117章 新版本


会议推进的内容主要就是划分利益,跟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区别不大,尽管是高校唱主角,但是江宁市因为要保驾护航,土地使用上的话语权决定了江宁市本身就算低调也不能低调。

    再者张大安需要江宁市出来接住风口流量,把自己潜藏的心思遮掩起来,所以在谈到主城区的用地开发时,张大安没有主动说自己反向涨价的事情,由司马聪作为代表,从劳动保障权益需要地方财政支持切入,谈到了张大安在地价上给出了一个高价。

    有多高呢?每亩多给五十万,用以强化江宁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上的榜样作用……

    主城区已开发的成熟区,便宜的一百万不到点,七八十万一亩,特别贵的也跨不过两百万这个门槛,基本就是黄金地段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上下。

    倘若是储备用地区域,或者待开发新区,那则是去个头,五十万一亩的均价比比皆是。

    至于说城东区、城南区……

    此时根本没有哪怕一个像样的房产公司进场,连中介都是散兵游勇的状态,可想而知状况。

    工业用地的话,“张安健康”本身就是高价打包,城东区现在都是欠他一个人情,关长生现在盯着的三期工程,一亩价格还是给到了十万,翻一倍还要多。

    也正因为“张安健康”屡屡给面子,所以现在“千亩园区”的计划,能够顺顺利利地拿去讨论,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台面上。

    人情往来光靠说的没啥鸟用,得实打实掏钱。

    之前关长生被打一案能够如此顺畅,既有城东区有求于张大安,也有张大安始终给面子。

    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当然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这么玩就是肉包子打狗,张大安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位置,才能这么玩,而且玩得越大越没有风险。

    说穿了就是一条船的。

    在跟各大高校代表的拉扯中,最终敲定了高层住宅楼的方案,不考虑超高层和小高层。

    如有必要,也能专门搞一栋大平层的住房楼,设计方案就委托给了江宁工学院。

    江宁市这边给的授信额度表面上是三个亿,实际上只要张大安愿意,后面加个零也不成问题。

    因此住房专项使用资金,全程没有人去质疑或者担心,毕竟今年的张大安,哪怕全款拿地盖楼,用现金支付还有剩余的。

    同时张大安多给的那五十万一亩,说是说用以强化江宁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上的表率作用,实际上他根本不关心这笔钱,只当不存在。

    此时江宁市的新房价格还是相当便宜的,不是特别挑挑拣拣的话,两三千平米的大把的有。

    当然如果挑挑拣拣,那就不是钱的事情。

    围绕住房福利争论比较激烈的环节,主要是集中在怎么拿房,怎么审查资格,怎么审定成果,怎么判定有效年限,怎么设置审核单位……

    不能说来了就分房,转头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白嫖”一套江宁市区的房子。

    那就彻底不把张大安当人了。

    犯忌讳。

    因此高校和江宁市之间的争论,就是如何保障张大安的利益,在多方监督上,借鉴了相当多的成熟机制。

    当然其中各个高校的法学院尤为激动,毕竟理论上来讲,进入到张大安麾下的法务团队,性价比也极高。

    并非是所有法律专业出来都能搞大钱住豪宅,法律专业全凭个人奋斗,跟学金融的其实差不多,主要看家里能有多少实力。

    能力差点儿无所谓的,反正有师傅带。

    现在张大安进场,一个直接意义就是凭空产生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环境,毕竟大家都在互相监督,谁也不想自己学校少吃一口。

    会议并不对外公开,不过才开了一天会,接下来几天情况又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以江宁财经大学为例,原本跟张大安不太可能有直接联系,再加上张大安自从文理双修两连高考状元之后,一直用的就是豫章财经大学出来的,沙洲市的多个部门的金融专业中年老汉,其实也是豫章财经大学的校友,所以即便有所替换,那也应该是下一代人。

    现在一场会开的诸多学校代表内部有人激动得管不住嘴,自然是闹得高校圈路人皆知。

    甚至还有刚结婚的年轻学者,骑着个自行车就去老城区可能要卖给张大安的地块看一看。

    连儿童房怎么装修都想好了。

    因为传得沸沸扬扬,让张大安原定计划是二月二十七日返回马洲分校,结果一拖就是好几天,到三月六日还在江宁市,行程计划全部打乱。

    以至于三月三日的多媒体大课,张大安是借用了一下江宁大学的教室,然后连上了新东圩港中学本部校区,再转播。

    一通忙活下来,那叫一个痛苦。

    “张总,实在是不好意思,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是没办法,年轻学者同志们的热情极为高涨。让张总受委屈了,让张总受委屈了……”

    慰问还是到位的,顺便送上了好消息,那就是“千亩园区”的计划,基本上审批通过问题不大。

    这相当于是一个补偿,即便张大安啥也不干,拿去做“包租公”,也不是不行。

    礼尚往来这一块,官方倒是鲜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委屈是谈不上的,就是这会议内容,保密措施还是做得不到位。事情还没有成呢,现在闹到是个人都知道,到时候有些地块的拍卖,有人坐地起价,我个人反正两百万一亩到位了,但这多出来的几十万差价,当心给别人做嫁衣。”

    张大安也不是给人上眼药,而是提醒江宁市这里面的价格变化,搞不好会引发一个涨价潮。

    货币化拆迁之后动不动就出现那种天价拆迁户,很多时候并非是人家运气好,而是官方把底牌给漏了。

    底牌漏了之后,拉扯余地主动权在哪边是毫无疑问的。

    “多谢张总的提醒,今后在保密工作上,我们会严格加强,坚决不让类似的问题再出现……”

    来跟张大安沟通的人还是司马聪,他早些年的“恩主”去踩缝纫机之后,本以为会在城东区退休,现在还能再上一小步,已经相当满意。

    他也清楚这里面是老部下刘远山的努力,之前梭哈“张安健康”,把关长生的事情平了,都是刘远山认真分析之后的全力以赴。

    现在也算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回报。

    退休前兴许还能在第一排发个言,然后平平安安退位让贤,这就够了。

    至于说更多发光发热的机会,已经不再去想。

    有刘远山这一层关系在,张大安跟司马聪的交谈也没有那么官方客套,泡了一壶茶,稍微聊一下。

    “在高端人才的薪酬支出上,我给您划一条线。”

    张大安掏出一张表格,是草拟的产品研发团队名单,所有的预计收入都做了统计。

    表格还是相当清晰明了的,司马聪知道这是个机密东西,所以看完就还回去,然后记在心里。

    一千万。

    这是基本线。

    而这条基本线,让司马聪下意识地有些紧张、激动,本来就中年发福的身材,这光景因为有些紧张,竟是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冒着些许的汗。

    整个江口省都没有这样的企业,除了大型科研机构,尤其是高等学府这样的,才有可能碰一碰。

    但这是有问题的,高等学府里面可不是全都搞科研,而且即便搞科研,也不是说都在做有价值的东西。

    超过一千万的研发人员薪酬支出,这还没有计算研发投入中需要用到的设备、材料、工艺等等。

    像汉字输入法这种软件工具,如果是目前流行的,用不上太多新的数学模型。

    比如说双向检索,比如说网址输入自动补全,比如说关键词联想,再比如说最有下一代输入法特点的常用字词库。

    这些就需要用到数学模型,不是纯粹代码上的功能实现。

    好用和能用,那是两回事。

    这一块张大安即便不跟江宁大学合作,也得跟吴都大学合作,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库,以后会不会全国各地建立数据中心,那也是要看新的功能实现成本。

    到时候攒存储硬盘要花的钱,都是天价。

    所以按照正常的技术公司研发投入,是会将研发人员薪酬支出算进去的,毕竟也是理所应当。

    然而张大安既然划了一条线,那就有说法。

    这一千万的基本线,不计入研发投入,是独立出来的。

    也就是说,张大安需要的是一份扣除研发人员薪酬占比的研发投入资金表。

    而这么干,道理也很简单,他给的待遇太高了,一旦出现产品大爆特爆,稍微有哪怕零点几的项目分红,整个研发投入资金列表机会失真。

    看细则当然会清晰明了,但财报发出来谁关心你的细则。

    除了竞争对手,张大安自己大概率也不会看细则,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跟人开一局呢。

    司马聪正因为看到了其中的特别之处,才知道接下来跟各大高校详谈恳谈的时候,会有多大的底气。

    尽管司马聪无法预料“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到底能不能成,能不能像别的科技公司一样,跑去美国或者香江上市,但就冲这种魄力,司马聪觉得自己退休之前再上一个台阶,问题不大。

    有点紧张的司马聪接连灌了一气茶水,也就是聊上了张正东和刘远山,这才稍稍地缓了过来。

    到他这个级别,不是说没见识过大企业落地,他年轻时候,也是参与过江口省的重大石化项目落地,履历也相当辉煌。

    在城东区停滞不前之后,才算是不再接触大型工业项目的落实。

    可正因为见多识广,而且经验丰富,他才清楚这小小的一千万劳务支出基本线有多么凶猛。

    张大安这个“文曲星”,未来几年是条货真价实的金大腿。

    “远山现在通过两地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算是在彭蠡县开展试点工作。能够在‘希望工程’项目上有所作为,也还是要感谢张总您的支持。请您放心,远山绝对不会浪费张总您投入的宝贵资源……”

    “不用跟我讲客气话的,只要他跟我叔叔一直保持朋友关系,那么我叔叔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长期有效。”

    “……”

    司马聪对于张大安这种没有人味儿的沟通模式,还是没有适应过来,不过,身为权力场中的一份子,司马聪倒也不至于会有什么纠结的地方。

    尤其是张大安带来的资源,建立了豫章省和江口省之间的人才引进政策,算是个“土办法”,通过了两地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领导单位来交流沟通。

    不过,一直以来也有“老区人才政策”这个章程在,跟边疆地区的人才援助政策是一致的。

    只是以往没啥青年才俊真去穷到无法想象的地方。

    而在沿江地区的山区,除了大别山能上一下新闻,其实井冈山也只能在逢年过节亮个相。

    还是那句话,版本问题。

    一代版本一代神。

    刘远山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次他可能刷新了年龄记录,尽管有多重因素的作用,比如说“希望工程”,比如说带资进场,比如说豫章财经大学从中助力,比如说恰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刚好豫章省也在做这方面的务虚工作……

    可不管有多少巧合的作用,刘远山三十一岁去彭蠡县做“正堂老爷”,即便是个代理的,且因为还有试点的缘故,还是刷新了记录。

    不过,豫章省的内部,倒是没啥年轻人羡慕嫉妒恨,原因嘛,无非是刘远山空降过来的,再加上是特殊人才援助,给他“高配”,最后还是要回江口省的。

    只是事情发展肯定有偏差,尤其是当大家只能盲人摸象的时候,很难通过全局来判断。

    司马聪在江宁市,刚巧又主持接待工作,再加上他刚从城东区跳上来,对于张大安资源规模的了解,更加全面一些。

    当听到张大安说他叔叔的朋友,就是他的朋友时候,司马聪就知道,刘远山不可能在彭蠡县被架空,更不存在任何做橡皮图章的可能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08/111110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