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14章 超级产品开发团队

第114章 超级产品开发团队


不出意外所有市面上的免费杀毒软件都不如付费版,“小白杀软”也在其中,科普类节目上的软件专家还强调了一下“一分钱一分货”的朴素道理。

    张大安毫无感觉,只是批了一百二十万给申屠,让他把“小白杀软”升级一下。

    哟西~~

    申屠看到经费整个人都兴奋了,这钱要是都给他,舅舅和父母的多年积蓄就能还上了。

    可惜动不得,老板这里多了一百多个外地来的“表弟”,全都准备着春季军训呢。

    依然没有隔空开火的意思,不过张大安问了一下江宁市的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小组,级别还是挺高的,跟沙洲市同级。

    现在对于张大安这个优秀企业家的问题在于:杀软产业我不看好,面子,我又想找回来,不知道江宁府有没有什么办法?

    别人不好说,但刘远山原先的老上级,在城东区曾经也是“半边天”,如今跑去劳动就业保障单位做“火车头”的司马聪,在市里新年会议的时候,关于科技企业的扶持发展上,提出了扩大当下市里科技产业园规模的建议。

    正常来说他提这个建议比较扯淡,但也要看切入点。

    “去年,我还在城东区的时候呢,跟一些同志,去沙洲市的一家食品厂做过调研。主要是看看劳工保障的成果,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家食品厂,也上过新闻,或许有些同志也看过他们产品的广告。就是那个‘小状元QQ糖’,产品很红火,效益非常好。”

    “去年车间里一线工人的基本工资呢,高达一千八百元,相当惊人啊。我当时还怀疑,这不比外资工厂还要高了吗?而且高得多。于是我就去看了看,毕竟也做了一些走访,确实是这样。整体上税规模,比同样规模的工厂要大得多。它位置靠近沙洲市的保税区,但并不在保税区的范围内。”

    “可这还不是让我最惊讶的,这家工厂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程度,那是相当的了不起。他们有个产品研发部,下面有各种PDT,也就是product-development-team的缩写,意思是‘产品研发团队’。这个PDT很有意思,它不是一个部门,更像是一个指挥部,可以调动企业所有的部门资源来为一个目标服务。让我想起了以前搞‘会战生产’,也是集中一切力量,攻坚攻克。”

    “那么在产品研发部下面的一个个PDT里面呢,会有产生产品项目,只要成功推上市,就有产品分红。不仅仅是一个两个人的分红,它有一个分红池,哪怕是销售团队,公关团队,也能从百分之三点五中拿到分红奖励。”

    “而研发人员的待遇,就是最高一级的十一级工资,基本参照它们兄弟公司‘张安教育’中一级主讲的十八万基本年薪。实际到手的收入,那就远不止十八万,目前我了解的情况,像有个叫尉迟德的科研人员,原先是太湖轻工大学的副教授,专门做食品开发的,他现在开的是奥迪A6。”

    “我说这些呢,也不为别的,我就是想,是不是我们江宁的科研人员,也能有这样的待遇?这样的话,是不是也能形成不错的发展思路?现在城东区有个‘张安健康’,也要搞研发。那我相信,作为关联公司,它肯定是待遇不差的。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也是我们工作上的成绩。所以,是不是可以放眼长远一点,不要过多干涉‘张安健康’科研部门的设置。既然已经在城东区有了生产部门,那么如果说研发部门主观上愿意放在城东区,那就由它们去。”

    “一个研发部门落地,就能带动另外一个。现在不是有个‘张安传媒’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嘛,我想完全可以予以一些常规的帮扶对策,强化一下该企业的技术发展信心。我们江宁市这么多的科教资源,也是时候深度挖掘起来,高端人才的劳动报酬上涨,也相当于打造了一个试点,长期坚持之后,必然也能带动基层劳动者的待遇也向前发展……”

    司马聪在春节会议上的讲话,还是有些含金量的,真要说不重视,当擦屁股纸,那也不可能。

    只不过需要多个部门去求证一下是真是假。

    没有哪个部门不想要优质业绩。

    于是在“欢度元宵”过后,多个部门也都陆续在内部开了会,确认了“张安食品厂”的的确确给一线普工开出了每月一千八百元的高价底薪。

    而且还打听到了一件事情,因为这个“一千八百块”,沙洲市内部的某个企业家年会上,还引发了冲突,最后以发起冲突的一方全面溃败而收尾。

    张大安是被动反击的那一方。

    一千八百块的消息二次酝酿,二次发酵,在省城登报宣传,江宁市多个企事业单位都在口头上表示要向“张安食品厂”学习,但具体做不做,那是另外一回事。

    江宁市不要求全市的企业真就如何如何,有反响就行,有了反响就有了群众呼声,舆论基础有了,群众基础有了,有些事情就很好办。

    比如之前市区要拿走“张安健康”的研发部门,现在就松了口,礼送出境,由得“张安健康”将研究部门设置在了仙林大道的旁边,跟“张安健康”的生产部门就隔了一个围墙。

    土地和建筑都是现成的,只不过里面什么都没有,设备什么的,还得“张安健康”自己采购。

    但显然还不止于此,因为本身就有一个“大学城”的存在,江宁市希望发挥出科教资源的威力,于是对于“张安传媒”的“小白杀软”,也有一些想法。

    江宁大学、江宁工学院、江宁理工大学、江宁化工大学等等高校,可以搞个科研合作,具体以什么形式,暂时还没有定,不过风声既然放了出来,那自然是有说法的。

    江宁市的意思很简单,“张安传媒”作为资方,就做好投资做好产品做好产品宣发,市里则是牵线搭桥,匹配一部分人才政策。

    这个人才政策跟省里没啥关系,就纯粹是江宁市的内部政策。

    上升不到软件产业园的地步,但能孵化出一个真正的杀毒软件公司出来,那也是个相当不错的事情。

    在这件事情上,江宁市可以帮忙协调带宽费用,服务器租赁费用,这些都是可以借助高等学府的平台来共建。

    高校享有的便利性,没有接触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有些在国际层面上被禁运的设备,高校可以通过国际科研合作,稍微搞个一样两样进来。

    同时高校中的名校,在对外合作上,基本可以等同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地级市,且更加自由。

    只不过高校没办法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也不能对高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征税,财政上是相对来说依赖拨款的。

    恰好,“张安教育”是目前国内教育产业中的顶级“独角兽”,那么原本对“张安传媒”的“小白杀软”视作“小白傻卵”的高校科研带头人,这时候只要聪明的智商不拉跨,就很清楚能多一笔财源。

    这笔财源首先是学校的,其次则是分配给对口科研项目,剩下的就无所谓了。

    财源何来?

    一是合作共建民办院系,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三本”,学费通常都是数万、十几万一年;二是把项目纳入校企合作范畴,如果效益确实不错,那么还有利于高校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直接毕业后入职,对学校在高端就业市场的地位,有现实意义上的作用。

    至于说普遍已经开始刷起来的给老板或者职业经理人搞个“MBA”,那其实不算什么,因为大头不是分流向科研经费,除了经济学、管理学的人能爽爽,有科研任务的研究员或者教授,其实根本不在意。

    就是这事儿让张大安一脸懵,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

    “不是,什么叫让我接受一个采访,表个态,发表发表看法,然后会大力扶持我在软件业的发展?”

    “我也是受人之托啊,要不这样,我给你磕个头,你给老伯我一个面子,好不好?”

    身为教育投资公司的总经理,邱建民将大衣一掀,就准备给张大安磕一个。

    “你滚,你少来。”

    张大安也没有跟邱建民计较,这老头儿现在的位子,那都是为张叔叔留着的。

    这光景已经算是又到了一个进步的门槛上。

    沙洲市级别最高的并不是市里,而是保税区,高配就高在这里。

    教育投资公司一年两跳已经相当恐怖,但为了扶持高新产业的多点开花,司马聪找到的切入点非常有说服力。

    谁给高端人才的待遇好,谁就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科教兴国”嘛,这是个战略跟随问题。

    张大安想了想问道,“场地使用上,有什么方案没有?”

    “有三套方案。”

    不用磕头的邱建民赶紧笑呵呵地拿起茶壶给张大安斟茶,放下茶壶之后,他才说道,“这第一呢,肯定是地校合作,城东区的‘大学城’也好,还是城东区的自有工业用地,都可以批一个研究中心出来,那你只要愿意把研发单位做起来,租金全免,至少五年。”

    “第二呢,你相中的那块地,可以免息分期去拿,在江宁市现有的高新产业扶持政策上,城东区会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朝着做成高新科技的产业园去努力。”

    “还有这第三呢……这不是之前你提出了要弄‘千亩园区’嘛,可以打包,并且做成城东区的名片,就叫‘江宁市城东区张安产业园区’。然后设置一些工业门类的门槛,做成一定的关联,研发也好,生产也罢,都可以。江宁市那边,还是很相信你个人的品牌号召力的。”

    有点儿意思。

    张大安重新拿起文件看了看,沙洲市这边也想出资一部分入股,整个江口省咨询到江宁市的并不在少数,国有资本的投资,本来也是看潜力的。

    以“张安教育”、“张安健康”、“张安食品”这三家的核心知识产权,砸十个亿还是二十个亿,都是合理的。

    外省不清楚情况,内部还能不清楚?

    并且文宣部门时刻准备着,就等一个机会帮张大安造势。

    之前在“电子游戏走进校园”上的骂战,大家还是比较束手束脚的,现在既然涉及到了正常的产业发展问题,那就摊牌了不装了,是时候展现一下省内的高端火力了。

    张大安盘算了一下,这事儿倒也不是不行,不过肯定是需要一定补偿的。

    光有政策扶持上的拉扯,他现在没啥动力。

    杀毒软件的发展,个人消费者领域是赚不到钱的,盈利都是对政府或者对企业用户,需要长时间的投入,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可他现在手上有啥人才?

    这申屠来是来了,也没展现出什么特别牛逼的脑洞,不过有一点挺好,招来的程序员打游戏都挺厉害,而且自己整了不少作弊器去玩各种稀奇古怪的单机游戏。

    反正好些个电脑论坛上,也都听说了“IS-3”在招工,加入了一个新公司叫“张安传媒”,并且把以前在宝安市电子市场卖的杀毒软件,整成了免费挂在官网上。

    随着“谢尔曼打火机”、“四号就是我”、“三号纯垃圾”等等坦克加盟,倒也在小众网站和论坛红红火火。

    偶尔在聊天室里面,也有人在打听工资的事情。

    坐货车的申屠一点儿假话都没有,直接表示一个月工资就两千,但是包吃包住,也能兼职做“电脑培训班”的教练。

    没啥压力,优点就是自由,轻松,不需要按时上班,把活儿干完,老板不管。

    只要不死在单位,万事OK。

    吸引了不少怕麻烦的牲口来“张安传媒”看看怎么个事儿,主要是沙洲市太小,搞软件开发啥的新兴产业,注定没啥上限。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申屠确实是个实诚人,在一个交流博客里发了个评论:我觉得我们公司还是有搞头的,首先哥们儿我跟老板就聊了几句话,没几天我就躺火车里来上班,没啥废话,说好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老板比我靠谱;其次呢,兄弟们,这博客,就现在我用的这个,它免费的啊,卧槽以前不是没人搞个人博客,可花不起那个钱对不对?我老板那一年多少钱知道么?这玩意儿它绝对能做起来。还有,我前两天瞧见了谁知道吗?“玻璃渣”的人,来谈“张安杯”的下一步合作,卧槽,这他吗不直接起飞了吗?国际合作项目!哥们儿要是以后跳槽,高低也是干过大项目的啊。

    有什么说什么,申屠这么一聊,大家一起“网上冲浪”的网友,也回过神来。

    对哦,以前个人博客都是死,烧不起钱,现在不一样了,这有戏啊。

    只可惜申屠也承认,他跟老板聊这事儿的时候,被老板直接否了,这让申屠很受伤,觉得老板不懂技术不懂未来发展。

    随后因为一百二十万经费批下来,申屠当即就承认,自己不懂管理,见识浅薄,一定是老板高瞻远瞩,看到了他看不到的新模式、新方向。

    因为内外都有折腾,于是张大安首先注册了一个“张小白技术有限公司”,然后将“张安传媒”中的计算机相关经营内容,迁移到了“张小白技术有限公司”。

    围绕“免费杀毒软件”这个项目,重新搭建了一个“超级产品开发团队”,并且从公关部和法务部都借调了人手,对接沙洲市和江宁市。

    这个“超级产品开发团队”搭建框架的过程中,张大安这才发现申屠这货居然还是沪州交通大学毕业的。

    那张大安就很高兴了,让申屠去找找校友,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校友,有活儿大家一起整,有钱大家一起骗。

    申屠兴致勃勃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在做“免费杀毒软件”的升级开发是不假,但是这个新版本的“小白杀软”,底层目的是圈用户,然后搞社群,进而搞社交。

    之前张大安敢想但不能做,没那个能力,做不了一点儿。

    现在不一样,很多生产要素都能短期“白嫖”,这要是都不敢上,那还玩个鸟。

    所以自从“超级产品开发团队”框架开建之后,“IS-3”直接在论坛上销声匿迹,这事儿必须嘴严,否则百分百被京城和宝安的同行提前狙击,要不就是直接干涉。

    项目拆分出了多个子项目,在安全软件、社交软件上做了一点儿模糊处理。

    “超级产品开发团队”的指挥部,就放在了新东圩港中学的马洲分校,申屠一直很奇怪为啥这么干,终于有一天过来等老板签字盖章的时候没忍住,问张大安:“老板,这也太麻烦了,我拉一趟还得过长江大桥,要不是有电子邮箱,天天这么整,不得累死啊。为啥不直接在沙洲办公?”

    “因为我今年在马洲参加高考。”

    “嗯?啊?高、高考?”

    “我说了要三连高考状元的,不认真准备应试怎么行?”

    “……”

    申屠这时候才想起来,老板好像还是个逆天的文理双修高考状元,并且打算继续逆天下去,成为史无前例的三连高考状元。

    “老板,那有把握吗?”

    “包的。”

    “……”

    “我三连高考状元,以后打什么广告都省了。毕竟我是高考界最高的山,是史上最佳考生。”

    “……”

    高考界的GOAT,三连冠之后退役,直接就是活体传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08/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