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零逆袭:从渔村到传奇 > 第八十三章 群英竞聘

第八十三章 群英竞聘


招聘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短短三天,鸿霓收到了近三百份报名表,堆满了苏晚秋的办公桌。她翻看着这些表格,其中不乏曾在国营大厂工作过的熟练工,甚至还有几位从香港过来的裁缝师傅。

"晚秋姐,你看这个。"小林递过一份表格,指着"工作经历"一栏,"这位师傅以前在广州丝绸厂干了二十年,精通各种针法。"

苏晚秋仔细阅读着那份表格,申请人叫周玉芳,三十五岁,曾在广州丝绸厂担任技术指导,后因工厂改制下岗。表格背面还附了张手绘的绣样,针脚细腻,构图精巧,一看就是老师傅的手笔。

"通知她明天来面试。"苏晚秋将表格单独放在一边,"这样的老师傅,正是我们需要的。"

郑雅婷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沓刚打印出来的试卷:"笔试题目定好了,分缝纫基础、布料认知和简单制图三部分。"她推了推眼镜,"不过这么多人,一天肯定面不完。"

"分批次吧。"苏晚秋揉了揉太阳穴,"先筛选出笔试成绩前八十名,再进行实操考核。"

窗外,新招的临时工正在老员工的指导下学习基础缝纫。王淑珍站在一台缝纫机旁,手把手教一个年轻姑娘调整线迹,神情专注而耐心。

"对了,"郑雅婷突然想起什么,"今早收到丽莎·卡特的电报,她说《Cosmopolitan》的摄影团队下个月就到,问我们能不能安排跟拍。"

苏晚秋眼前一亮。国际杂志的专题报道不仅能进一步提升鸿霓的知名度,还能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业的真实面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而是充满匠心与创造力的行业。

"当然可以。"她迅速在日历上做了标记,"正好赶上新人培训,能让外界看到我们的传承过程。"

---

面试当天,鸿霓的车间被临时改造成了考场。七十八位通过笔试的应聘者排队分批次进入车间进行面试,先进来的三十几位整齐地坐在缝纫机前,每人面前摆着一块素色布料和一份简单的图纸。

"今天的考题是车一个兔子和一朵花。"小林宣布着规则,"完成后请在布料角落绣上自己的名字。"

苏晚秋在考场中缓步穿行,观察着每位应聘者的手法。大多数人都紧张得手指发抖,唯有那位周玉芳气定神闲,针脚又快又稳,连绣名字的笔画都一丝不苟。

"周姐,"苏晚秋停在她身边,轻声问道,"您对传统刺绣有研究吗?"

周玉芳抬起头,眼角堆起细密的皱纹:"苏厂长,我从小跟母亲学苏绣,后来在广丝厂专攻双面绣。"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展开是两片巴掌大的绣片,"这是闲着时绣的,您看看。"

绣片上一面是盛开的牡丹,另一面却是傲雪的寒梅,两面图案不同却共用同一批丝线,正是苏绣中最高难度的"双面异色绣"。

苏晚秋心头一震,这种技艺即使在2023年也是非遗级别的绝活。

"周阿姨,"她郑重地说,"您愿意来鸿霓担任刺绣组的特别指导吗?工资可以按技术岗的最高标准算。"

周玉芳愣了一下,随即感激地看着苏晚秋,"苏厂长不嫌我年纪大?"

"手艺不分年龄。"苏晚秋真诚地说,"您这样的老师傅,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就在这时,苏晚秋注意到角落里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她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质,手中的针线匀速移动,在布料上留下一排整齐细密的针脚。

"你叫什么名字?"苏晚秋走到她身边问道。

姑娘抬起头,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苏厂长好,我叫沈墨兰,之前在汕头绣花厂工作。"

苏晚秋注意到她手边的绣样——几片竹叶错落有致,针法虽不复杂,但构图却别具韵味。"这竹叶的排布很有意境,是你自己设计的?"

沈墨兰点点头:"我父亲是国画老师,从小跟着学了些构图。"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听说鸿霓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我很想学习。"

苏晚秋心头微动。这个姑娘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艺术修养,正是鸿霓需要的新鲜血液。她拿起沈墨兰的绣样仔细端详,发现竹叶的轮廓竟用了类似她在苏州学到的影绣技法,远看是整体,近看才能发现细密的针脚变化。

"你以前接触过影绣?"

沈墨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苏厂长好眼力。我外婆是潮绣传人,小时候教过我一些老针法,不过现在厂里都用机器绣花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几分遗憾。苏晚秋想起自己穿越前见过的那些机械化生产的绣品,虽然工整却缺少灵魂。而眼前这个姑娘手中的竹叶,每一针都带着手作的温度。

"设计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感觉。"苏晚秋微笑道,"你的绣样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至于技术,可以慢慢学。"

筛选持续了一整天。最终,五十二名新员工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曾在国营厂工作过的熟练工,还有几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对色彩和纹样有独到见解。

"这下产能应该跟得上了。"郑雅婷整理着新员工的资料,"不过厂房确实不够用了。"

苏晚秋望向窗外。现在的厂房还是去年扩建的,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新招的五十人一进来,连缝纫机都得轮流用。

"陈明辉的新厂房设计图你看过了吗?"郑雅婷突然问。

"看了,但最快也得两个月才能建好。"苏晚秋揉了揉太阳穴,"眼下只能先租用隔壁的仓库,临时改造成车间。"

正说着,电话铃声响起。苏晚秋接起来,听筒里传来陈明辉的声音:"厂房的事有办法了。深建集团在南山有栋闲置的旧楼,稍微改造就能用,明天带你去看看?"

苏晚秋眼前一亮:"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去找你。"

挂断电话,郑雅婷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陈建筑师挺上心啊。"

苏晚秋耳根一热,低头整理文件:"他是股东嘛,当然关心厂里发展。"

郑雅婷笑而不语,转身去安排新员工的培训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142/111110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