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零逆袭:从渔村到传奇 > 第八十四章 心绪难平

第八十四章 心绪难平


南山的旧厂房是一栋三层红砖楼,原先是深建集团的仓库,闲置多年却保养得不错。苏晚秋跟着陈明辉穿过宽敞的一楼大厅,阳光透过高窗洒在水泥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里层高足够,可以改造成裁剪区。"陈明辉指着四周,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二楼采光好,适合做刺绣和精细活,三楼可以改成设计部和办公室。"

苏晚秋走上铁制楼梯,脚步声清脆地敲击在金属踏板上。二楼的空间比想象中更开阔,一整排的窗户将深圳初夏的阳光毫无保留地迎进来,照得满室透亮。她几乎能想象到女工们在这里飞针走线的场景——阳光穿过细密的绣线,在布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水电都是现成的,只需要重新布线,加装几台空调。"陈明辉递给她一份改造方案,"如果抓紧施工,两周后就能搬进来。"

苏晚秋接过文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掌。陈明辉的手温暖干燥,带着建筑师特有的薄茧。她迅速收回手,低头翻阅方案,掩饰突然加速的心跳。

"这么快?"她有些惊讶,"我记得新厂房的设计至少需要两个月。"

"这是旧楼改造,不是新建。"陈明辉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笑意,"而且我调了深建的工程队优先处理,日夜赶工的话,时间足够。"

苏晚秋心头一暖。她知道这样的安排意味着什么——陈明辉动用了自己在深建的关系,甚至可能欠下了人情。

"谢谢。"她轻声道,目光落在方案最后一页的预算表上,"这个租金..."

"按市价七折算的。"陈明辉似乎早料到她会问,"深建最近在推行"扶持创新企业"的政策,鸿霓符合条件。"

苏晚秋挑眉。这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她清楚,没有陈明辉的周旋,绝不可能拿到如此优惠的条件。

两人走到三楼的露台上,远处的深圳湾波光粼粼,新开发的蛇口工业区隐约可见。陈明辉靠在锈迹斑驳的铁栏杆上,白衬衫被海风吹得微微鼓起。

"巴黎之后,有什么新计划?"他突然问道。

苏晚秋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高楼:"先把这批订单完成,然后..."她顿了顿,"我想专门培养懂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师。"

陈明辉转过头,阳光在他的金丝眼镜上跳跃:"就像你在苏州找到的那位周师傅?"

"对,但不止是刺绣。"苏晚秋的眼睛亮了起来,"盘扣、蜡染、缂丝...这些技艺需要系统传承,不能只靠老师傅们手把手教。"

"需要帮忙吗?"陈明辉的声音很轻,"深建有教育板块的资源,可以和你们合作办学。"

海风拂过两人的发梢,带着咸湿的气息。苏晚秋突然想起巴黎最后一晚,陈明辉在电话里说的那句话——"等巴黎回来,我有话想对你说。"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但此刻显然不是谈这个的时候。

"当然需要。"她微笑着转移话题。

---

回到鸿霓现厂区时,已是傍晚。新招的女工们结束了一天的培训,三三两两地走出车间。苏晚秋注意到沈墨兰独自留在最后,正对着缝纫机练习新学的针法。

"还不下班?"苏晚秋走到她身边。

沈墨兰显然被吓了一跳,随机冲苏晚秋微微一笑,"是苏厂长啊,周老师说我的针脚还不够均匀。我想多练会儿,熟能生巧嘛。"

苏晚秋拿起她练习的布片,上面整齐地排列着细密的针脚,虽然偶有疏密不均,但进步明显。

"学多久了?"

"半天。"沈墨兰微低下头,"我以前在厂里都是用机器,手绣实在是生疏了。"

苏晚秋想起自己刚学刺绣时笨拙的样子,不禁莞尔:"别急,基础打好了,后面的针法自然就顺了。"她去到办公室从线盒里挑出一卷金线,"试试这个,手感不一样。"

沈墨兰接过金线,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金色的丝线在布料上渐渐形成竹叶的轮廓,这次针脚明显均匀了许多。

"看,找到感觉了吧?"苏晚秋鼓励地拍了拍她的肩,"明天周师傅来了给她看看。"

次日清晨,苏晚秋正在新厂房与施工队确认改造细节,小林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晚秋姐!"她一把拽住苏晚秋的袖子,压低声音,"出大事了!"

苏晚秋被她拉到角落,只见小林脸颊涨得通红,眼睛瞪得溜圆:"我和兰雪姐刚才在东门布料市场,看见陈老师和一个年轻女人在一起!"

苏晚秋手中的图纸微微一颤:"可能是工作上的同事吧。"

"绝对不是!"小林急得直跺脚,"那女的和他靠的可近了,两人有说有笑的,还一起去珠宝店挑项链呢!"她越说越激动,"我本来要上去问个明白,兰雪姐硬把我拉回来了。"

苏晚秋胸口突然一阵发闷,陈明辉确实说过要去东门市场考察新型建材,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珠宝店?

"那女人长什么样?"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平静。

"二十七八岁吧,烫着大波浪,穿一身名牌,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小林撇撇嘴,"说话娇滴滴的,一直往陈老师身上靠。"

正说着,赵兰雪也匆匆赶来,手里还抱着刚采购的布料样品。见小林已经说开了,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晚秋姐,我觉得这事可能有误会。陈老师不是那种人,要不你先问问他?"

苏晚秋接过布料样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缎面。理智告诉她应该相信陈明辉,但小林描述的画面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夜色渐深,苏晚秋独自在办公室核算成本。扩招、租厂房、新增设备,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支。但巴黎的订单带来的利润,足以支撑这些投入。

她翻开那本许久未动的秘典,发现最后一页的字迹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鸿霓新厂房的草图——正是陈明辉设计的那栋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

苏晚秋轻轻抚过纸面,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但想起早晨小林说的那件事情,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

给本章起几个四个字章节名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142/111110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