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兴华开始调查聋老太!
小王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想起来,院里还有这么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人。他连忙跟上李兴华的脚步,穿过刚刚还吵吵嚷嚷,现在却又各自回屋盘算的后院,来到聋老太太的门前。
和院里其他人家大敞四开的门不同,这家的院门是虚掩着的,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清净。
李兴华没有自己上前,而是对小王使了个眼色。
小王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抬手用指关节在厚重的木门上,轻轻敲了敲。
“咚,咚,咚。”
声音沉闷,传进去后,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小王清了清嗓子,把声音提得老高,冲着门缝喊道:“老太太!有人在吗?我们是军管会的,来登记成分!”
他连喊了两声,屋里依旧是静悄悄的,连一丝声响都没有。
“主任,这老太太耳朵不好使,是院里有名的聋老太,估计是没听见。”小王回头说道。
李兴华点了点头,示意他推门。
小王应了一声,伸手轻轻一推,那扇看着沉重的院门“吱呀”一声,异常顺滑地开了。
门开的瞬间,一股和煦的阳光和干净的气息扑面而来,与院外那股子复杂的人味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异常整洁的小院出现在众人眼前。
院子不大,但地上没有一片烂叶,没有一点杂物,青砖地被扫得干干净净。墙角种着几株花草,虽然是冬天,枝干也修剪得整整齐齐,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院子中央,摆着一张老旧的藤椅,藤条已经被磨得油光发亮。
一个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正安详地坐在藤椅上。
她身上盖着一张洗得发白的薄毯子,闭着眼睛,脸上的皱纹在春日暖阳的照射下,仿佛都舒展开了,显得异常宁静。
她就是这个院里最特殊也最神秘的存在,聋老太太。
李兴华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站在了院门口,没有再往里走,只是静静地看着。
小王则拿着登记本和钢笔,硬着头皮走了过去。他走到老太太面前,看着这位老人身上那种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安详和从容,心里竟然有点发怵。这种感觉,就像面对一口古井,深不见底,与这个院子里所有人的浮躁、算计都格格不入。
“老太太?”小王俯下身,在她耳边,用尽量大的声音喊了一句。
老太太的眼皮动了动,像是蝴蝶的翅膀,然后缓缓地睁开了。
那是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瞳孔的颜色很浅,但又似乎在浑浊的深处藏着什么。她看了看小王,眼神里带着几分刚睡醒的迷茫,仿佛刚从一个漫长而遥远的梦里醒来。
“你们……是哪个?”她的声音很苍老,也很缓慢,像是在砂纸上打磨过的木头。
“老人家,我们是军管会的。”小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制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清晰洪亮,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送,“来给您做个户口和成分登记。”
“哦……登记啊……”老太太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她抬起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小马扎,“坐。”
小王依言坐下,打开了登记本,准备记录。
“老人家,您叫什么名字?”
老太太把耳朵侧了过来,凑近了些:“啊?什么?”
“您叫什么名字?”小王耐着性子,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哦……名字啊……”老太太浑浊的眼睛望向天空,想了很久,才慢慢说道,“老婆子没大名,姓什么也早忘了……他们都叫我聋老太。”
小王握着钢笔的指尖,停在了纸上。
这怎么记?姓名不详?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院门口的李兴华,李兴华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任何表示。
小王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问:“那您今年高寿了?”
“高寿……记不清了……”老太太摇了摇头,“大概……六十多了吧……”
又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小王脑门上开始冒汗了。
“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没了,就我一个老婆子。”
“那您平时靠什么生活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成分的评定。
这一次,聋老太太没有说话,只是抬起那只干枯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先是指了指自己坐着的这三间宽敞的正房,又指了指脚下这个带着独立小院的院子。
意思很明显,靠房产。
在旧社会,这叫“吃瓦片儿”,是典型的剥削阶级。
小王的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浸湿了。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政策条例,如果严格按照政策来划分,这老太太的成分,最少也是个“房产主”,往严重了说,甚至可以划成“地主”。
这在当时,可是个天大的问题,是要被专政的对象。
院里其他躲在角落里偷着看热闹的邻居,比如易中海和何大清,也都替老太太捏了一把汗。他们都知道这老太太不简单,背景深,可成分这事,是新社会的天,背景再深也顶不住政策。
小王拿着笔,手心里全是汗,笔尖悬在登记本上,迟迟落不下去。写“房产主”?看着眼前这个风烛残年、孤苦无依的老人,他实在下不去这个手。可不这么写,就是自己工作失职,欺瞒组织。
他再次回头,用求助的眼神望向李兴华。
这一次,李兴华终于动了。
他迈步走进这个安静的小院,走到小王身边,却没有看他,而是看着藤椅上的老太太,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他没有大声喊,只是用正常的音量,缓缓说道:“老人家,我看您这院子,是一个人住吧?无儿无女,年纪也大了,平日里生活,怕是多有不便吧?”
奇怪的是,李兴华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那聋老太太却好像听见了。
她浑浊的眼睛转向李兴华,点了点头,嘴里含糊地说了句:“难……是难……”
李兴华点点头,然后低头,目光落在小王那张写满了纠结的年轻脸庞上。
他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小王的耳朵里:“小王,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新政府的政策,是要打击那些还在作威作福、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你看这老人家,孤苦无依,还能对新社会有什么威胁?为国为民,首先要得人心。”
小王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明悟。
李兴华看着他,语气不容置疑,却又带着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记上吧,五保户。回头报到街道,重点关照。有什么问题,我来担着。”
“是!主任!”小王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犹豫和恐惧。他挺直了腰板,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不再迟疑,提起笔,在登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五保户”三个字。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站起身,再次俯下身,对着老太太,用同样大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老人家,登记好了!您是咱们这片的五保户,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去街道办找我们,政府会照顾您的!”
聋老太太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了一丝极其不易察觉的亮光。她依旧是那副慢吞吞的样子,点了点头,嘴里含糊地说了句:“好……好……政府好……”
李兴华没再多说,冲她点了点头,便带着小王转身离开了这个安静的小院。
当他们走出院门,即将回到后院的喧嚣中时,李兴华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那位坐在藤椅上的聋老太太,也正微微侧着头,看着他的背影。
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不再浑浊,不再迷茫,而是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清亮,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看透世事。
那眼神,只是一闪而过,快到让人以为是春日阳光造成的错觉。
当李兴华再定睛看过去时,她又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与世无争的模样,仿佛刚才那一眼,根本不存在。
李兴华心里微微一凛。
这个老太太,绝对不简单。
两人走出了95号四合院之后。
“小王。”李兴华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到!主任!”小王立刻挺直了腰板。
“今天这院里的事,你有什么想法?”李兴华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
小王想了想,认真地回答:“主任,我觉得那个易中海和聋老太太,跟院里其他人不太一样。”
李兴华赞许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他停下脚步,看着小王,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没错。所以回去之后,你马上放下手头其他次要的工作,给我去办两件事,要快,要保密。”
“是!请主任指示!”小王的神情也跟着严肃起来。
“第一,去查易中海的档案。我要知道他的一切,尤其是他的家庭出身,还有他是怎么从老家来到京城的,所有的细节,都不能放过。”
“第二,”李兴华的语气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你去查一下咱们军管会接收的旧档案,重点是前清和民国时期,南锣鼓巷这一片的房契地契。我要知道,九十五号院后院那三间正房,最初的主人是谁,后来又都经过了谁的手,务必把聋老太太的资料都给调查清楚。”
小王心里一震,他瞬间明白了主任的意图。这是要深挖了!
他重重地点头,声音压得更低:“明白!”
……
作者有话说:
聋老太的身份,后面李兴华会完全挖出来的,敬请期待!你们觉得聋老太是什么身份,评论区聊聊呗。
求求送个小礼物支持作者,催更别停,书架加起来,7月28日已更两章,明天继续爆更!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39979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