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易中海的老底!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布,沉甸甸地压了下来,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里,却比白天还要喧闹。
中院的空地上,一根电线从易中海家窗户里扯出来,末端吊着个孤零零的十五瓦灯泡。那昏黄暗淡的光,将院里人的影子在地上拉扯得奇形怪状,也照不清每个人脸上那复杂又期待的表情。
各家各户都行动了起来,小板凳、小马扎、甚至直接搬了条长板凳出来的,把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连个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潮湿的土腥味儿,混杂着各家晚饭后残留的窝头和咸菜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前排的位置,自然是院里最有“身份”的人抢占了。
刘海中挺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把一张小马扎坐得满满当-当。他特意换了件半新的蓝色工装,腰杆绷得像一根撬棍,下巴颏微微抬着,眼睛时不时地就往正前方那张铺着红布的长条桌后面瞟。
桌子后面坐着军管会的李兴华主任和几个街道干部,个个表情严肃。刘海中心里头却热乎乎的,像揣了个小火炉。他琢磨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待会儿的表彰大会,李主任要是能顺嘴提一提他刘海中,夸两句他平时怎么热心院里事务,怎么积极向组织靠拢,那该是多大的面子?以后在这院里,谁还敢不把他当回事?
紧挨着他的,是三大爷阎埠贵。他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面那双精明的眼珠子,却像算盘珠子一样不停地转悠。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这大张旗鼓地开大会,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不是又要摊派什么任务?总不会是要大家伙儿出钱吧?还是说,有什么天大的好事要落到谁头上了?
他心里盘算着,不管是什么,自己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处要捞,亏,可一分都不能吃。
十四岁的何雨柱被他爹何大清给硬拽了过来,一脸的不耐烦。他最烦这种全是大人说话的会,枯燥得能让他睡着。他一会儿拿脚尖在泥地上画着没人看得懂的圈,一会儿又伸长了腿,想去捅咕一下前面坐着的许大茂。
“老实点!”何大清压低了声音,瞪了儿子一眼。他虽然也觉得这阵仗有点莫名其妙,但军管会的人亲自来了,他可不敢怠慢。他只是安静地坐着,抱着胳膊,那双当大厨练出来的眼睛,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院里每一个人的神情。
十一岁的许大茂倒是坐得笔直,学着他爹许富贵的模样,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副小大人的派头。可他那双滴溜乱转的眼睛里,那股子藏不住的机灵劲儿和好奇,早就出卖了他。他也在琢磨,今天这会,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大戏。
只有他的父亲许富贵,把自己缩在人群最后面的阴影里,恨不得把整个身子都塞进墙缝里去。自打上次成分登记被揭了汉奸的老底,他现在就是院里的惊弓之鸟,最怕的就是“开会”这两个字。他总觉得,干部们说的每一句话,街坊邻居的每一个眼神,都是冲着他来的。他低着头,只盼着这会赶紧开完,自己好赶紧溜回屋里去。
时间一到,李兴华清了清嗓子,站起身。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在院里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原本嘈杂的院子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吹过屋檐的呜呜声。
在一番慷慨激昂,强调工人阶级要保持思想先进性,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开场白之后,院里不少人都听得热血沸腾,连连点头。
紧接着,李兴华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中气十足地宣布道: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场表彰大会,就是要表彰我们工人队伍中的一位先进典型!他,就是我们红星轧钢厂的优秀工人,我们九十五号院的好邻居——易中海同志!”
话音刚落,整个院子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这天大的荣誉,竟然落到了院里人头上!
下一秒,不知是谁带的头,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然后迅速汇成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热浪。
刘海中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心里头像是被谁塞了一大块冰疙瘩,又冷又硬。凭什么?凭什么不是我?他想不通,但他还是用力地拍着巴掌,只是那表情比哭还难看。
阎埠贵则是心里一沉,暗道一声“坏了”。易中海当了先进,以后在这院里说话的分量就更重了,自己那点小算盘,怕是更不好打了。
易中海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狂喜。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为了今天特意上身的、崭新笔挺的蓝色干部装,在全院人或羡慕、或嫉妒、或探究、或谄媚的复杂目光注视下,迈着他自认为最沉稳、最庄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了桌前。
那昏黄的灯光,此刻在他看来,竟比太阳还要灿烂。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显得格外光辉。
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人生的最高峰。十几年的隐忍,十几年的伪装,十几年的如履薄冰,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最甜美、最光荣的果实!
他先是向李兴华和各位干部深深地鞠了一躬,姿态谦卑到了极点,然后才缓缓转过身,面向院里的街坊邻居。
他清了清嗓子,那篇在心里对着镜子演练了不下五十遍的演讲稿,如同流水一般,脱口而出。
他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是如何在“万恶的旧社会”,被地主老财剥削压迫,吃不饱穿不暖,像牛马一样地活着。他又讲到,是新中国成立了,是伟大的红党来了,他才真正挺直了腰杆,感受到了什么叫当家做主人,什么叫人的尊严!
“……同志们,街坊们!我易中海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什么花里胡哨的大道理!我只知道,没有红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工人阶级今天的好日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为了建设我们这个伟大的新中国!”
他的话极具煽动性,讲到动情处,甚至还用手背擦了擦眼角。不少心思单纯的街坊,特别是那些大妈们,都被他说得眼眶发红,热血沸腾,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
易中海站在那里,微微垂着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他享受着众人的崇拜,他那张常年因为算计和伪装而紧绷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发自内心的舒畅笑容。
成了!彻底成了!
从今天起,他易中海,就是这院里当之无愧的道德标杆,是所有人都必须仰望的存在!
就在此时,李兴华也满脸笑容地站了起来。他一边用力地鼓掌,一边走上前,无比亲切地握住了易中海那只粗糙的大手。
“易中海同志,说得太好了!听了你的发言,我深受感动啊!你的这份思想觉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人同志去学习!”李兴华满脸赞许地说道,可那笑容里,却藏着一丝让人看不懂的、冰冷的深意。
“你刚才提到了你的过去,提到了你在旧社会受的苦。这份记忆,是宝贵的财富,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新社会来之不易!”
李兴华顿了顿,话锋一转:“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旧社会对我们劳动人民的压迫有多么深重,也为了让易中海同志的先进事迹更加鲜活,更加有说服力!我们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
“这位老先生,可以说是你过去那段苦难岁月的一个见证人!他可以亲口向大家讲述,你是如何从一个贫苦的、善良的雇农,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李兴华的话,像一块千斤巨石,狠狠地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院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还有特邀嘉宾?见证人?这是什么安排?也太正式了吧!
易中海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冰水浇过一样,瞬间僵住了。他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强烈到让他窒息的不安,毫无征兆地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见证人?
我哪来的什么见证人?!
我的过去,不全都是编的吗?谁能见证?
他脑子里像一团乱麻,飞速地转着。难道是组织上大费周章,找到了我老家德平县的哪个老乡?不可能!那个村子早就没了,人都死绝了!绝对不可能!
那是谁?到底是谁?!
没等他想明白,李兴华已经转过身,朝着院门口的方向,用一种洪亮到足以让整个大院都听清的声音,大声喊道:“来人!把我们的‘特邀嘉宾’,钱有德老先生,请上来!”
话音落下,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两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军管会战士,一左一右,架着一个瘦小干枯、浑身抖得像秋风里最后一片落叶一样的老头,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那老头面如死灰,两眼空洞无神,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筋骨和魂魄,几乎是被拖着,一步步挪到了场中央那昏黄的灯泡底下。
当易中海看清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的瞬间,他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在刹那间凝固了!
钱有德!
竟然是钱有德!
那个当年在德顺劳工介绍所,收了他的钱,亲手为他伪造档案、用小刀刮掉介绍信上“娄”字,改成“刘”字的老账房!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么可能在这里?!
“轰——!”
易中海的脑子里像是有个炸雷凭空响起,炸得他眼前一黑,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开始晃动。他费了天大的力气,才用发软的手臂死死撑住身后的桌子,没有当场出丑,一头栽倒在地。
他完了。
这个念头,像一道来自九幽地狱的寒气,瞬间贯穿了他的四肢百骸,让他从里到外,凉了个透心凉。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人狠狠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已送达,明天0点继续精彩!
恭喜某些人,终于站在了“人生巅峰”……
等等,那股凉意是怎么回事?
评论区猜猜后续!觉得精彩就打赏,催更是动力,【加书架】不迷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38435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