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四八,八岁带妹逃荒 > 第161章 请君入瓮了!

第161章 请君入瓮了!


翌日,天刚蒙蒙亮,西山农场就已经被一片鼎沸的喧嚣所笼罩。

溪流旁,一架由巨大原木和竹子构成的庞然大物,在晨曦中露出了它雄伟的轮廓。这正是王小虎根据后世记忆,结合现有材料简化设计出的水车。

木匠孙长顺带着几个徒弟,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更多的却是无法抑制的亢奋。他们围着这架凝聚了他们一整天心血的“木龙”,一遍遍地检查着每一个榫卯结构,抚摸着那光滑的斗升,就像在欣赏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师傅,这……这东西真能自己把水提上去?”一个小徒弟满脸的难以置信,他活了二十多年,只见过人挑水,牛拉水,从没想过水还能自己往高处跑。

孙长顺挺直了腰杆,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自豪。他想起昨天,当王小虎拿出那张画得比官府图纸还精细的图纸,并且用最简单的话讲明白其中原理时,他整个人都像是被雷劈了一样。什么叫巧夺天工?这就叫巧夺天工!

“小场长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他拿出来的东西,还能有假?”孙长顺瞪了徒弟一眼,随即指挥道,“都别愣着了!把最后的卡榫装上,准备放水!”

随着最后一块巨大的木楔被敲入,整架水车发出一声沉闷的“嗡”响,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远处的工人们早就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溪流的方向,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昨天就听说小场长又弄了个“神仙物件”,能让大家伙儿以后都不用挑水浇地了。这事儿太玄乎,但出自小场长之口,又让他们不得不信。

“开闸!”孙长顺一声令下。

几个工人合力推开引水闸,湍急的溪流瞬间冲击在水车的叶板上。

“咯吱……咯吱……”

在一阵沉重而富有韵律的转动声中,巨大的木轮开始缓缓地、坚定地旋转起来。一个个木斗被溪水灌满,随着轮子的转动被平稳地提升到高处,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巧妙地翻转,将清澈的溪水尽数倒入早已铺设好的竹制引水渠中。

哗啦啦——

清亮的溪水顺着引水渠,像一条银色的长龙,欢快地奔向远处的菜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看傻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眼神呆滞地看着那源源不断流淌的溪水。

下一秒,整个农场爆发出了一阵足以掀翻山坡的雷鸣般的欢呼!

“水!水来了!真的来了!”

“我的天爷啊!再也不用挑着那百十斤的水桶来回跑了!”

“小场长万岁!小场长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

工人们扔掉手里的扁担和水桶,疯了一样地冲到水渠边,用手接着那清凉的溪水,胡乱地往脸上、脖子上抹。那不是水,那是他们的汗水可以少流一半的希望,是他们能挺直腰杆的福音!

王大力,那个曾经被许富贵打断过胳膊的汉子,此刻激动得眼眶通红。他看着站在不远处,神情平静的王小虎,心里头的敬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先是省力得不像话的独轮车,现在又是这能自己浇地的水车,这位年仅九岁的小场长,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神仙才能想出来的宝贝?

李兴华派来的干部小王,也恰好在场。他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那高效运转的水车,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他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这才几天功夫?这个鸟不拉屎的荒山坡,竟然已经有了几分现代化农场的雏形!而这一切的缔造者,竟然是那个看上去文文静静、话都不多的小男孩。

“这已经不是妖孽了……这是……这是咱们新中国的宝藏啊!”小王在心里喃喃自语。他决定,必须立刻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汇报给李主任。这位王小虎,绝不仅仅是个福星那么简单,他身上承载的,可能是这个国家农业未来的希望!

王小虎看着眼前欢呼的众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要的,就是这种凝聚起来的人心,这种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他走进临时搭建的食堂,对着正在忙活的厨子说道:“今天中午,加餐!把昨天送来的排骨炖上,让兄弟们吃顿好的!”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当西山农场的工人们围着篝火,大口吃着香喷喷的排骨炖土豆,畅想着未来好日子的时候。

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的中院,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各家各户都搬出了自家的小板凳、小马扎,甚至还有直接搬了条长板凳出来的,将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院子中央,临时拉起了一根电线,挂着一个散发着昏黄光芒的十五瓦灯泡,虽然不亮,却也足以照清每个人脸上那复杂各异的表情。

一张铺着红布的长条桌摆在正前方,桌子后面坐着军管会的李兴华和几位街道干部,表情严肃,更给这场大会增添了几分庄重的气氛。

刘海中和阎埠贵都抢着坐在了最前排。刘海中挺着个大肚子,腰杆挺得笔直,下巴微微抬起,努力做出一副领导的派头,想在李兴华面前混个脸熟。阎埠贵则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盘算着这场大会对自己是好是坏,能不能从中捞到点什么实际的好处。

何大清也带着儿子何雨柱来了。十四岁的何雨柱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对这种全是大人说话的会最不耐烦,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一会儿又去捅咕一下旁边许大茂的后背,显得百无聊赖。

后院的许富贵则缩在人群最后面的角落里,恨不得把自己塞进墙缝里。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自从上次成分登记被揭了汉奸的老底后,他就成了院里的惊弓之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再出什么幺蛾子把自己给牵扯进去。

很快,大会正式开始了。

李兴华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院里的众人。他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开场白,先是赞扬了新社会的新风貌,又强调了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必须在思想上时刻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院里的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不管听没听懂,态度都摆得十足,气氛被烘托得十分热烈。

接着,李兴华话锋一转,声音猛地提高了八度,中气十足地宣布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场表彰大会,就是要表彰我们工人队伍中的一位先进典型!他,就是我们红星轧钢厂的优秀工人,我们九十五号院的好邻居——易中海同志!”

话音刚落,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大部分人都愣了一下,没想到这表彰大会是给院里人开的。

李兴华面带微笑,带头用力鼓掌。这一下,掌声立刻变得山呼海啸般热烈起来。

易中海在全院人羡慕、嫉妒、探究、谄媚的复杂目光注视下,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崭新笔挺的蓝色干部装,迈着他自认为最沉稳、最庄重的步伐,走到了桌子前。

他先是向李兴华和各位干部深深地鞠了一躬,姿态谦卑到了极点,然后才缓缓转过身,面向院里的街坊邻居。

灯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那张布满风霜的脸显得格外光辉。此刻的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人生的最高峰,脚下是整个院子,不,是整个南锣鼓巷对他的仰望。十几年来的隐忍和伪装,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最完美、最光荣的回报。

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那篇他昨晚对着镜子演练了不下五十遍的、感人肺腑的演讲。

他要讲述自己那个编造出来的“苦难”过去,要表达对新社会、对组织的无限感激,要展现自己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易中海,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可靠,多么的值得信赖……

……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38436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