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93章 就是不认错

第93章 就是不认错


世平才七岁,看躲不过去,就承认是他弄的,世和二话不说,上前抓住世平,举起右手,将中指拱起,形成一个弧度,然后从上往下,直接打到世平头上,打得世平眼冒金星,头皮火辣辣地疼。

世平哭着求饶,世和才松了手,厉声问:“你咋把自己家的东西让别人糟蹋呢?你也不想想,你去摘别人家的桃,会不会挨打?我们家是不是特富有?”

“不是。”

“既然不是,你干嘛要打肿脸充胖子?桃子给别人,别人不会说你好,反而会说你憨,说你傻,你咋不想想这个道理呢?”

“哥,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记住,不是桃子多么金贵,是你不会做人,你要想办法从外面弄吃的回来,这样才能活下去,如果弄不到吃的,我们就会死,就像咱爸那样。你知道的,很多人连树皮、观音土等等,都吃,不吃不行,不吃就会死,已经有不少人死了。你还不注意,今天打你是给你一个教训,大家都有吃的,无所谓,你分给大家吃桃说明你有爱心,懂得分享好东西。但在困难时期,就不必这样做。你不是菩萨,不能普度众生,你没能力,去拯救万民,你只是你,一个七岁小男孩而已。你知道吗?”世和说。

“我知道了。哥,以后不会给外人吃桃了。”世平说。

“知道就好,不光是桃,所有咱家的东西,都不能随便给人,人家有东西,也没见给你,你要看人,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果断断交,不要和他玩了,因为有的人本来就是喜欢占人家便宜的。”世和说。

“我现在知道了,以后小心。”世平说。

“好的,去玩吧,顺便捡点柴回来。”世和吩咐道。

“好!”

世平答应一声,蹦蹦跳跳跑开去。他的小伙伴们见到他挨打,早就一哄而散。

世平还要去找。

没找到小伙伴,找到了一些被大风刮掉的枯树枝,捡到一些酸枣,一并带回来,交给世和,世和让他把柴放在灶屋里面,把酸枣拿去洗了吃,世平洗完酸枣,给他妈妈吃,他妈高兴得很,直夸他懂事。

世平又拿给世和,世和说:“留着自己吃,别吃多了,保存一些,下次再吃。”

世平点点头。

自从挨打之后,世平不敢拿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了,他很清楚,他哥哥的功夫厉害,拱起中指一阵敲打脑壳,其他指头握成拳头状打谁谁都受不了。

他的父亲才明去世后,家里少了人,越发显得贫寒,人气上不去,人们一脸的鄙夷之色。后来,世和的出色表现,被大队选中,在大队办公室工作。

民兵连长犯了错误,不听指挥,经研究,就将他削职为民,不再担任这个职务,出了这个空缺,就想到了世和。

蔡支书已经上台,他对不听话的又不讲道理的人进行撤换,连长是其中的一个,世和就填补了连长这个空缺,成为新的连长。

当上了连长,世和一家才慢慢被人看得起,比以前的状况好一些,且有转变的迹象。

世和协助蔡支书工作,他年纪轻轻,血气方刚,不管走到哪里,哪里都毕恭毕敬,特别是那些成分不好的家庭,更对他待为上宾,十分敬佩,在他面前生怕说错话,唯唯诺诺。

那年深冬,北风卷着枯草掠过郭任庄的打谷场。

任世和紧了紧腰间的牛皮带,军绿色棉袄袖口磨得发亮,他盯着蔡支书家透出的煤油灯暖黄光晕,指节叩响木门时,门轴发出干涩的吱呀声。

“世和来了,快坐。“蔡支书从八仙桌上拿起旱烟袋,铜烟锅在烛火上燎出星火,“民兵连的事,组织上定了你当连长。“

烟雾在两人中间弥漫,任世和看见支书鬓角新添的白发,想起去年抗旱时,这人带着全村人在井台边守了三天三夜。

“支书,我怕干不好...“任世和搓着粗糙的手掌,指甲缝里还残留着秋收时的泥土。

蔡支书突然笑了,烟袋杆在木桌上磕出脆响:“怕啥?你在县一中读过书,肚子里有墨水。农闲时接着啃书本,别让学问生锈。“

窗外传来梆子声,更夫拖着长腔:“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蔡支书起身从墙缝里抽出一本包着蓝布的《选集》,书脊上的字迹被磨得模糊:“晚上没啥娱乐,你就着煤油灯读这个。像咱村西头的老瞎子,没灯油就摸黑编竹篓,日子总能过出亮堂来。“

此后每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郭任庄的碾盘边总会围满乡亲。

任世和披着月光,把白天读到的故事讲给大家:从木兰替父从军,到武松打虎景阳冈。

老人们吧嗒着烟袋,孩子们枕着母亲的膝盖,连狗都安静地趴在人群边缘。

有次讲到智取生辰纲,二柱突然跳起来:“世和哥,那白胜卖的酒里真下了蒙汗药?“

人群哄笑中,任世和看见蔡支书站在槐树影里,烟头明明灭灭,像天上闪烁的星。

春雪初融时,任世和带着民兵在打谷场练拼刺。

木枪碰撞声里,他忽然想起蔡支书的话:“枪杆子要硬,笔杆子也不能软。“

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鸣,他知道,新一年的希望,正随着解冻的土地悄悄生长。

话说回来,民兵连长这个职位也让世和苦恼,因为人们躲着他,他又不是瘟神,哪里可怕?

他在工作过程中,认识了杜锦萍。

杜锦萍家成分不好,是世和的重点工作对象。他常去杜家,杜家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拿出来给他,他不要,因为工作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杜锦萍的妈心灵手巧,生的孩子可能带遗传基因,也十分能干。

杜锦萍个子不矮,比同龄女青年要高半个头的样子,身材苗条,凸凹有致,十分精致,耐看好看,齐耳短发,额头有刘海,头发黑油油,不知是不是用了头油,估计没有,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没钱买,有钱也没地方买,买了不敢用,也不敢藏在家里,万一被发现,就是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走的路线就不对了,需要批斗更正,矫正思想。

杜锦萍的衣服有补丁,针脚齐整,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补的布料颜色十分接近,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怎样处理的,整个衣服,浑然一体,有补丁,也不容看出,脸面也干净,没有化妆,心里想,不能弄,化妆用梳妆台,还有胭脂盒子等化妆的工具都在,但空空如也,因为时代要求爱武装不爱红装。

哪怕心里很想,也要忍住,不能表现出来。杜锦萍把头发梳理整整齐齐服服帖帖,衣裳也没皱褶,看起来神清气爽耳目一新。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人不忍直视,有的人百看不厌。

杜锦萍属于后者,已经打动世和的心,只是世和没有任何行动,他在忍耐,因为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关键是成分,还有家庭的硬件条件以及软件条件是否合适。

杜锦萍的妈看出来,世和总来家,以工作的名义,她有些疑惑,因为对其他成分家庭不像这样殷勤,他一定有什么目的,想要干什么现在还不明朗。

她问杜锦萍:“你知道任世和是不是在打什么主意?”

“没什么主意,妈。”杜锦萍说。

“你要小心,我看他对你有点意思,你是不是看上他了?”杜母问。

“妈,你说啥呢?”杜锦萍脸一红,怕被她妈看到,把脸迈向一边。

“别不好意思说,妈是过来人,你是我的女儿,你那点小秘密咋瞒得过妈的眼睛?你要是看上他,他也看上你,你说咋办?”杜母问。

“妈,他是中农家庭,人长得帅,口才好,又会说书,是民兵连长,是个好青年。我们这个家庭,我这样的人,要是被他看上,我也看上他,还是要妈拿主意,这是大事,还有,我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没有谈过这事。”杜锦萍说。

“想都别想,他也免开尊口,谁来说媒都不管用,你知道的,他优秀不代表他家庭优秀,他对你有好感不代表他家庭对你有好感,你一厢情愿,不起作用。”杜母说。

“为什么?我们互有好感,和他家庭有什么关系?”

“你还是太天真,你嫁过去,虽然我们都在一个村,回娘家就是几步路的问题,但是,你不能常回娘家,你既然出嫁,就在婆家过,你的婆婆到底咋样,你应该清楚。你要是嫁过去,整天和婆婆打交道,你能不能应付得好?”杜母说道。

“我为什么不能选择我喜欢的和喜欢我的在一起?我不是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我的婆婆肯定像喜欢她儿子一样喜欢我。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婆婆喜欢上我。”杜锦萍说道。

“你看世和他妈待人接物怎么样?”

“不咋样,常常吵架,跟左邻右舍的关系都处不好。”杜锦萍说道。

“你觉得你能和她处好关系吗?”

“我觉得可以。”

“我认为你幼稚,你不知道你是你,她是她,万一弄成了,你和世和成为一家人,你可能对他妈无视吗?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怎样回避?回避不了,你怎么办?你不知道人心的复杂。世和还年轻,他又有知识,我看他就是龙入泥潭,虎落平川,需要等待时机,将来飞黄腾达,到时候,你咋办?你是到农村还是跟着他?”杜母问道。

“我当然跟着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话虽然这样说没错,可是,你能保证他还带着你呢?万一他是陈世美呢?你怎么办?到时候,他抛弃你,你又是半老徐娘,恐怕没人要了。你咋过好下半个人生?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杜母问道。

“没想过,我想他不会学陈世美,我信我的眼光。他不会抛弃我!如果能成婚,他绝对会为我负责的。”杜锦萍说道。

“人心会变,人性很坏,你别指望人会变好。他不在那个职位,当然没想法,一旦到了那个级别,地位升高,眼界扩大,看的多了,就会变化,花花世界,哪有什么正人君子?日月可鉴,最易变是人心,海枯石烂只是神话,海誓山盟是空话。你要保持清醒,在人间你要受苦,但能避坑的就不要往坑里跳,你想想看,儿子随母,肯定维护母亲,咋会维护外来的媳妇。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方也不能接受你。你别痴心妄想,想和婆婆搞好关系。从古到今,有几个能和婆婆搞好关系的?你想想看,一个男人被两个女人来抢,一个女人生了他,养了他,陪他一起哭,一同笑,另一个女人是伴侣,没生他,也没养他,没有任何关联,了不起就是走过一段路程,即便这段路程,也是跌跌撞撞的走来,非常艰难辛苦。你想想看,你现在还是黄花大闺女,有利用价值,当你的价值被利用完了,也就是破抹布一块,完全失去了光芒,没用,就会被抛弃在墙角,或者扔进垃圾堆。这是残酷的现实。”杜母说。

“妈说得对,我们家真不容易,能活下来就不错,活着就有希望。哪怕日子苦,人都还在,就成功了。世和家死了那么多人,看样子,治家还是有问题。我要好好想想。”杜锦萍说道。

“你的想法没问题。治家好的,例如一些手艺人,总有收入,哪怕啥子都要票,计划着来,有吃的,大家都均分,能活下来就好。没手艺的,没一技之长的就倒霉了,不光死了人,就是活着的也过得惨淡,看来有一技之长的要先考虑,老婆子不好,倒是其次,你知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家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有钱啥事都好说,没钱,说啥都不灵,不管用,没钱的男人,不光自己的亲妈看不起,自己的老婆看不起,兄弟姐妹看不起,街坊邻居看不起,亲戚看不起,社会看不起,都看不起,所以,爱情很重要,面包更重要,吃饱喝足才有劲儿谈恋爱对不对?如果光谈恋爱,没有吃的喝的,那怎么办?大多数人都没认识到这一步,没有预料,后来就难以应付。所以要提前想好,不能草率,结婚是人生大事,别被爱冲昏了头脑,做出错误的决定。我和你爸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成为夫妻,其实,都要考虑我刚才说的这些因素。如果考虑清楚再采取行动,就更有胜算。你说是不是?”杜母说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4656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