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94章 婆婆和媳妇

第94章 婆婆和媳妇


“是的,很有道理,我没想到这么多。”杜锦萍说道。

“你是我的女儿,我怎么会不照顾你?我还不是希望你找个好人家,免得生气,我还不是希望你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所以,要选择谁,必须要先想好。你看世和他有没有能力养活他和养活你,他上面还有一个老人,下面还有两个人,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要养,他有没有一技之长?”杜母问道。

“他有。”

“有什么?”

“会说书。”

“说什么书?”

“山东快书。”

“哦,你去听了吗?”杜母问道。

“听了。”

“怎么样?是不是那回事?”杜母问道。

“像,说的还是本地话,不是山东话,不过,手里那铁片耍的还真好。”杜锦萍说道。

“那叫鸳鸯板。”杜母说道。

“妈,你知道啊!那铁片我不知道叫啥,只晓得是铁片。不知道叫啥名。”

“那叫鸳鸯板,铁的一般,不是铜的,真正的鸳鸯板是铜制的,声音好听,传播较远,铁片的传声效果不好。”杜母说。

“估计他没条件买铜制的,可能是自己制作的。”

“是的,他说了,是自己捡到了废弃不用的犁,敲下的铁片磨成的,自己动手做。”

“看样子他还是比较有上进心。他会说书,但是要养家糊口还需要努力。他表演,有没有收费?”

“没有,他说是大家帮他壮胆,他就免费给大家说书。大家都很高兴,要知道听人说书,有钱捧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他邀请大家去听书,实际是帮他练胆,大家都很争气,和他配合互动效果很好。经常练习,我看他进步飞快。现在在说书时,也带有点山东口音。来听的人越来越多。”杜锦萍说道。

“你还是年轻了,现在是新时代了,以前那些在慢慢消失,也不鼓励,也不提倡,要唱***,其他都不准演,包括说书。”杜母说道。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是一辈又一辈的人传下来的,不会突然消失,还有传承人,优秀的文化存在多年,也一定继续存在,是消灭不了的,一些传统的戏曲,不能完全被***取代,肯定有借鉴的元素,像***也用了传统戏曲的调子,内容经过编排,说来说去,这些文化精髓,都没有丢,***的存在,证明了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戏曲仍然在发挥作用。”杜锦萍说道。

“这个问题不必辩了,现在要抓现实,要搞清楚方向,如果你觉得世和大有前途,值得考虑,我就要奉劝你一句,有一个条件,除非他妈死了,就不能嫁给他,你要是孝顺我的话,就听,不孝顺的话,就嫁。世和他是爱好浪漫的人,你看准了就可以下手,如果迟疑,就暂停,咱们再看看,看有没有希望找到最佳路线。”杜母说。

母女俩争论了好几轮,也没什么结果,好像所做的工作全都白费了。

暮色像一层薄纱,悄然笼罩了郭任庄。

任世和倚在自家院门口,目光穿过狭窄的小巷,落在不远处杜家那扇朱红色的院门上。

门半掩着,偶尔有几缕昏黄的灯光透出来,像是在他心间摇曳的希望,又带着一丝难以驱散的迷茫。

屋内,杜锦萍坐在梳妆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摆弄着发梢。

今天下午和世和在村头老槐树下的相遇,此刻仍在她脑海中不断回放。

世和眼中藏不住的深情,如同春日暖阳,让她脸颊发烫。

但一想到母亲每次提及任家时那皱起的眉头,她心里又像压了块石头。

“萍萍,早点睡!”杜母的声音从隔壁传来,打破了她的思绪。杜锦萍应了一声,起身关上灯,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飘回到几年前。

那时,任世和总会在放学后绕路送她回家,两人沿着田间小路,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

有一次,任世和为了帮她找回掉落河里的风筝,浑身湿透,却还笑着安慰她。

而另一边,任世和躺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

白天杜母见到他时那冷淡的眼神,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他的心。

他知道母亲平日里说话直,邻里间偶有摩擦,杜母担心女儿嫁过来受委屈。

他也曾试图改变母亲的一些做法,可多年的习惯,谈何容易。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郭任庄的青石板路上。任世和早早来到村口,期待能遇见杜锦萍。

不多时,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杜锦萍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裙,在晨光中宛如一朵盛开的雏菊。

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羞涩爬上了他们的脸颊。

“锦萍,我……”任世和刚想开口,远处突然传来杜母的呼唤声。

杜锦萍慌乱地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我得回去了。”

看着杜锦萍离去的背影,任世和攥紧了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办法,化解两家之间的隔阂。

午后,任世和来到集市,精心挑选了一些杜母平日里爱吃的点心。

当他提着礼物来到杜家门前时,手却在敲门的瞬间停住了。

犹豫再三,他还是敲响了门。杜母打开门,看到是他,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杜婶,这是我给您带的点心。”任世和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杜母冷淡地回应:“不用了,我们家不缺这个。”

说完,便准备关门。

任世和急忙伸出手,说道:“婶,我知道您担心我妈,可我向您保证,以后一定不会让锦萍受委屈。”

杜母皱起眉头,目光如炬:“你现在说得轻巧,真到了柴米油盐的时候,矛盾多着呢。”

任世和刚想再解释,屋内传来杜锦萍的声音:“妈,是谁啊?”

杜母回头应了一声,再转身时,语气更加冰冷:“以后别来了。”

随后,“砰”的一声,门重重地关上,将任世和隔绝在外。

任世和站在门外,手中的点心仿佛有千斤重。

他望着紧闭的大门,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田野里油菜花的香气,可这美好,似乎与他此刻的心情格格不入。

杜锦萍母女取得一致意见是暂停与世和的交往。

理由是杜锦萍的年纪还小,没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必须要达到结婚年龄,否则违法。

再说,要说谈恋爱就有目的性,如果没有,这就不对,其实就是耍流氓。因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在当时,耍流氓很严重,属于严厉打击的对象。

世和见了杜锦萍,有些不好意思,红云刚好布满天,刚好掩饰了自己的脸面,他说:“你到底多大?”

“我今年十八。”杜锦萍说道。

“真的假的?”

“谁骗你谁是狗!”杜锦萍说道,这是明显的发誓。

这一招很灵,世和见不得别人发誓,觉得那是亵渎神灵,大部分的发誓都是假的,但区别对待,对自己心仪的发誓,可以网开一面。大部分的誓言或者诺言,都是一阵风,不靠谱。

要是当真,那是真不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

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进步和觉悟,世和明白这个,也就不再坚持追问她的真实年龄,不想交往的理由有很多,重要的就是结果。他喜欢的姑娘得不到,是永远的痛。他找妻子第一就要聪明,第二才看相貌,第三看身材,第四看待人接物,女人的智慧体现在让自己的丈夫成功,让自己的孩子成功,其他都很平庸,他自己无所谓。只要一代比一代强,就对得起列祖列宗。娶妻看外貌是最浅显的认识,只娶花瓶式的女子是短视和无知。只有爱慕虚荣的男人才会这么干,活在别人的议论当中,其实,这是最愚蠢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才是一种洒脱和超然。

“那你不想谈就直说,没必要说自己十八岁,你多少岁,我咋会不知道呢?”

“你是连长,看看登记就知道了,不过,登记是假的,不是实际年龄。”杜锦萍说道。

“那你为什么要造假?”世和问道。

“这话问得好!造假不是我造的,是登记的人弄错了,登记的时候,不知道登记员怎么回事,就给登记了,我们也没看到。后来无意间才发现,发现后,找大队要求变更过来,大队支书只说不干,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错了就错了,相错几年更显得年轻。实际十八周岁,登记为二十周岁,登记为十八周岁,实际二十周岁,这样的还少吗?这个差别不大,没毛病。”杜锦萍说道。

“那你打算啥时候和我订婚?”世和问道。

“不知道,暂时不订婚,等你功成名就再说,人家说,人生大喜事,一个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有啥?”杜锦萍说道。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世和说道。

“没错,你记得很清楚,这是人生四大快乐的事。作为男人,该追求金榜题名,成业后再成家。”杜锦萍说道。

“我知道,以前的人都是这样的追求,男子汉先安身立命,再儿女情长,一事无成,如何成家?封建社会也好,现代社会也好,都要求男子汉顶天立地,男的不行,这个家也就垮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有事业,不过,现在在农村,黄土地上如何成名立业?没有施展本领的空间。”世和说道。

“你已经有了,我在我妈面前都还说你会说山东快书,你的家,每天晚上都人满为患,你有这样的本事,何愁没地方施展才能?”杜锦萍说道。

“你看,这山东快书也是我辛苦学来的,要说水平,谈不上,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知道,我们这个小地方,我说山东快书,只是自娱自乐,其实和真正的说书大家来比较,还真没法比,人家都是什么人?我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人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山东快书有兴趣,所以下功夫学了一些皮毛,要想成为说书名家,一出场,就有满堂喝彩声,需要继续锤炼,精益求精。我有信心会通过说书走出去,并且吃苦学来的不会浪费。”世和说道。

“有道理,说实话,我其实喜欢你,不过,我们要是真的结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最主要的硬伤,其实就是你的母亲。”杜锦萍说道。

“为什么说她是硬伤?她可是苦命人,没享过一天福。”世和问道。

“她的苦,她知道,我们也听说过,但是吃苦的人苦都吃了,为什么还要卖惨?这个完全没必要。人的苦难大部分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结婚也一样,选择错了就会悔恨一生,例如很多人从没见面就订了婚,到了结婚,揭开红盖头的那一刻,才知道女人长啥样,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来厮守相伴终生,洞房花烛夜,才晓得妻子长啥模样。不管是啥,都得接受,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反抗,反抗也无效。我们在这个时代,还没订婚,就知道对方长的啥熊样,就不会闹出不愉快,也没有父母包办的嫌疑了。这个就是进步,是文明的,需要提倡。我之所以放弃你,是因为你的母亲强势得很,如果我过去,我就没好日子过,可能会死。因为只要女人在家庭里当家的,必然会发生种种奇怪的故事。”杜锦萍说道。

“母亲无法选择,世间有很多选择,我无法选择,你也一样,我们被谁生,由谁养,都是注定好了,命该如此!你要我放弃我母亲,是不可能的。我们结婚后,可以分家另过,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不可以距离太远。你说这个要求高不高?”世和问道。

“不高。可是我们不能接受,说实话吧,如果你无法断绝和你母亲的联系,我们就不可能结婚。”杜锦萍说道。

“这是你的真实意思还是你家人的意见?”

“是我的意思。”

“真的吗?”

“真的,这是我的真实的想法。”杜锦萍说道。

“你能不能给我母亲一个机会,你可能听信了别人的谣言,有人嫉妒,有人中伤,目的是不想让我们家好起来,不让我们旺盛,只想看到我家倒霉。”世和说道。

“其实我从不信谣言,这是我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到底怎么样,不用别人说,我也知道。我希望你尊重我的看法,你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见,但不能否定我的看法。人都应该相互尊重对不对?”杜锦萍说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4646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