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跳出郭任庄
“我没有不尊重你的看法。你的人生你自己把握,你的未来由你自己决定。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知根知底,不存在磨合期,如果你同意,我们就订婚,如果不同意,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以后还是见面还是朋友,我不耽误你,你不耽误我,婚事不成,仁义还在。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不能在一起,都要好好珍惜彼此之间的好感,不要弄得像个仇人一样,你说是不是?”世和说道。
“是的,彼此尊重,不会结仇。本来郭任庄就是一个移民村,各个姓氏都有,大家都差不多,如果结仇,对人对己都不好。我年轻没经验,说话没分寸,得罪你的地方还希望包涵包涵,不要计较。我妈决定不了我的婚事,她只是建议,俗话说,听人劝落一半,鞋子合脚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知道,鞋底有没有洞,只有脚知道,人到底怎么样,需要时间来检验,家庭到底幸不幸福,也要从长远来看,也可能花前月下只是婚前的最美好的时期,风花雪月才是婚姻期间的浪漫期,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日常琐碎的考验期,最终熬到白头到老才是真正的婚姻家庭。真正的幸福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天长地久。”杜锦萍说道。
听了杜锦萍的话,世和只有点头的份儿,心里头觉得这个女子真不简单,可惜不是自己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跳出农门,说来说去,经济是一切的基础,俗话说,人是英雄钱是胆,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是因为没有钱,有钱能买鬼推磨,也能卖得磨推鬼,钱的力量太大,以至于才华失去光芒,最著名的人,也要吃饭,身居高位的人最终也会死,乞丐和国王在疾病面前一样,都是绝对平等的。现在的状况很糟糕,虽然会说书,可是还只是在这个小小的郭任庄里说,说书人这个职业可能会被其他娱乐方式取代,学了说山东快书,也只是锻炼了口才,逼着自己再去温习读过的经典,或者开拓思路,再读其他著作,要不断充电才行,要不然,一定会被其他同行击垮,或者被观众被市场淘汰。当然现在一个放电影的就比说书人吃香,到处受到欢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好吃的招待,别说吃饱,这是起码,还吃得好。如果不改变思路,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就要离开这里,去寻找新的生活机会。
他去找蔡支书。
蔡支书正在练字,看见世和,连忙起来说:“上尉来了,快请坐!”
“少来!我哪里是上尉,只是一个民兵。”世和说道。
“你是民兵连长,连长不就是上尉吗?”
“连长也能成为中尉的。我哪里是上尉?这是把我抬得高高的,摔得狠狠的吧?”世和问道。
“哪里,你是我们这里的秀才,会说书,丰富了乡亲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了文化水平,长了见识,也会写字,字写的漂亮,你的字跟谁学的?咋写那么好!”蔡支书说。
“过奖,过奖,我只是喜欢看书,上次来了一个说书人,看出来老百姓很喜欢听书,我就试着说说,看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一点快乐,如果老百姓开心,我也开心。谁让我是一个小小的民兵连长呢。”世和说道。
“你太谦虚了,我认为你真是一个人才,只是在这里埋没了。如果有机会能出去,到外面的大世界试试,我一定给你留着。”蔡支书说。
“现在不鼓励外出,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乡里乡亲,要是出去了,可能就不方便管理吧。”
“你说的是,到哪里都要开证明,如果没有证明,就是无业游民,会被抓起来,遣返,还有处罚。”蔡支书说道。
“我还是希望光明正大地走出去,不走后门,免得被人笑话,或者背后议论。人言可畏啊!”世和说道。
“这就天真了。不过,你就是正大光明走出去,恐怕还有人说你走后门,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要想堵住人们的嘴,除非人们没了舌头,或者舌头打结,想说却说不出话。你看看,人人都有缺点,不可能做到完美。”蔡支书说,“你要是想要出去,只有当兵,考学这条路已经堵死,根本没机会,因为没有高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已经废弃多年,很多优秀的人才,没办法通过考试脱颖而出,造成很多人才被埋没。其中就可能有你,因为你在同龄人中是优秀的,一般人达不到你的水平,你又勤快,喜欢读书学习,不懂就问,字也写得好,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你现在当连长,就是上尉,说不定你的民兵转为正式兵,到部队锻炼锻炼,就成长为军官,或者入党,那么,就会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或者成为部队的人,那就走上康庄大道,进入了艳阳天。”
“谢谢蔡支书的指点,看看这黄土地,的确没啥留念的,在这块土地上,我流血流汗,吃尽苦头,看不到未来,苦难没有尽头,觉得做人太难,超过想象。有父亲指点,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没有父亲指引,只有靠自己摸索。也许成功,可能失败,多次试错也不放弃的话,可能就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因为老天保佑,会让善良的人得到拯救。”世和说道。
他看看窗户外飞着的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捉摸不定,花纹一般,在阳光下,显得微不足道,可它的前世今生,给它一个自由身,可以自由地飞,翩翩起舞,享受着它的快乐。
联想到自己,人生的苦,从生下来第一声啼哭就已经开始,劳碌一生,最终还是在众人的痛哭声中离开人世,哭着来,哭着走,第一个哭的是自己,最后哭的是别人。真正属于人的快乐就那短短几年。其余的日子,都是在不快乐中度过。快乐的日子少,痛苦的日子多,不管贫富,无论健康或者疾病,那些所谓的幸福,不过在书上记载,在现实生活中,快乐却微不足道,或者说微乎其微,大部分都被痛苦和忧虑包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网,人人都在网中,就像一只巨型蜘蛛布下的八卦阵,捕获所有试图穿越这张网的人。
“世和,要是征兵,你就去应征,说不定能行。只要入伍,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如果要有一番作为,还是要出去,部队是熔炉,说不定你会练出火眼金睛来。到时候,就可能会成圣。孙悟空一身的本事,还是被压在五行山下,本事用不出来,直到唐僧来了,他才得到拯救,被唐僧救出来后,他的本事才有用武之地,历经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自己也成佛,这个比大圣要强得多。你看,咱们村的人很复杂,是移民过来的,经过了好几代,各自为政,谁不服谁,很难管理,好在你聪明,协助我做了很多工作。要想搞好工作,还是要找对人,尽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到最后才去干,否则很容易错失机会。”蔡支书说。
世和点头,辞别蔡支书,蔡继续练字,世和回家,闷闷不乐。心想,如果真有一个神,就帮他脱离这个地方,要想进入乐园,必须要离开阻碍人成长的环境,要努力进窄门,就像爬山一样,平坦的大路好走,可能在前面就有危险,崎岖的山路,走起来很难,但是在山路的尽头,就是美丽的乐园,无限风光,一览无余,十分壮观。能欣赏到美景的,都是经历了艰难的爬山之后,山路难走,坚持走下去的,很少。越坚持到最后,就越能获得成功,最终看到美丽的风景。
他理解他的母亲为什么总要想办法积攒东西,因为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拥有物质,比拥有金钱更能活下去,有钱的,也有物质匮乏的时候,少壮狮子也有挨饿的一天,何况人呢?谁能保证自己一生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这些美好的词语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相互问候说说而已,因为大家不平安,才有这个平安的愿望,大家不顺利,才会在祝福语中强调顺利。越贵的东西,也可能不值钱,例如钻石,非常难得,如果在食物短缺的时代,钻石决不能当饭吃,所以,更厉害的要算食物,或者米,或者面。
要是有吃的,就不会这么着急,身上的担子很重,自己要活着,才能照顾家人。
他想出去的最大的理由就是少一个人吃饭,他没想到的是,既然少了一个人吃饭,也少了一个人挣工分。
那一年,寒冬的风像刀子般刮过郭任庄,任世和蹲在自家破漏的屋檐下,看着母亲佝偻着身子,从米缸里小心翼翼地舀出最后几把糙米。
米缸内壁结着一层厚厚的灰垢,母亲用手指反复刮蹭,试图再多抠出几粒米,指甲缝里沾满了灰尘。
屋内,妹妹饿得小脸蜡黄,有气无力地靠在土墙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母亲手中的米。
世和心里像被无数根针扎着,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进屋内。
“妈,我打算出去闯荡闯荡。”世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母亲手中的瓢“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转过身,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舍。
“你说啥?这到处闹饥荒的时候,外面能有啥活路!”母亲的声音带着颤抖,快步走到世和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胳膊,仿佛一松手,儿子就会消失。
世和望着母亲那深陷的眼窝,里面布满血丝,干裂的嘴唇渗着血渍。
他强忍着心中的酸涩,挤出一丝笑容:“妈,我听说城里在招工,凭我的力气,肯定能混出个模样。再说,留在这里,也只是多张嘴吃饭。”
妹妹听到这话,挣扎着站起身,瘦弱的身体摇摇晃晃:“哥,你别走,我少吃点,咱们一家人在一起。”
妹妹的声音微弱,却像重锤一样敲在世和的心上。
夜晚,寒风从破旧的窗户缝里灌进来,世和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他望着屋顶透进来的月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母亲和妹妹挨饿的模样。
为了不让母亲发现他在偷偷流泪,他用粗糙的手背使劲蹭着脸。
第二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世和就轻手轻脚地起床。
他从床底摸出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装着母亲连夜为他烙的几个玉米饼,玉米饼硬邦邦的,边缘还有些焦糊。
他将布包背在肩上,走到母亲床边,望着母亲熟睡的面容,几缕白发凌乱地散在枕边,世和心中一阵刺痛。
他从口袋里掏出前几天用芦苇秆编的小蚂蚱,放在母亲枕边,那是妹妹一直想要的玩具。
走出家门,世和回头望了望那摇摇欲坠的土坯房。
寒风中,门帘被吹得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他道别。
村头的老槐树在风中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为他的远行叹息。
世和咬了咬牙,朝着村外走去,鞋底踩在结了冰的土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太阳渐渐升起,世和的身影在晨光中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蜿蜒的土路上。
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满未知,但为了母亲和妹妹,哪怕荆棘丛生,他也只能奋勇前行。
他觉得自己要解决家人的问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麻烦消除了,别人的麻烦也会消除。
自己好了,别人才会好。
绿皮火车喘着粗气,在站台边缓缓停下。
任世和随着拥挤的人群被裹挟着挤出车门,鞋底在满是污垢的地面上摩擦,一股混合着汗臭、铁锈与煤烟的气息扑面而来。
出站口的大钟指针停在十点的位置,玻璃上蒙着一层灰,像只浑浊的眼睛,冷漠地俯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为了省钱,世和已经三天没正经吃东西,只靠从家里带出的玉米饼充饥,此刻饼早已吃完,饥饿如同一头猛兽,在他胃里疯狂肆虐。
他摸着瘪瘪的肚子,在火车站附近徘徊,目光被一家包子铺前蒸腾的热气吸引。
铺前围满了人,个个脸上写满了急切。
世和咽了咽口水,摸了摸口袋,里面除了几张皱巴巴的车票,只剩下几个钢镚。
“来两个包子!”世和声音微弱,递出手中的钱。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4629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