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梦回1983渔猎人生 > 第230章:鳜鱼肥

第230章:鳜鱼肥


  面对她男人的回答,赵菊兰有些讶异,“梁春宁送你的?”

  她不相信,心说她男人有名的,跑去帮人家说亲,亲没说成,还得了这么多好东西,还让人家帮他搞到这么多粮食,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牛有铁本想解释一番,但看媳妇不相信的样子,也就没再说什么,他要是说梁春宁失恋了,媳妇可能还不知道“失恋”是什么意思。

  就想了想,应付着说道:“最后走的时候,我让他去市里看病,市里有好医院,兴许能治好他的病。”

  “市里有好医院?你能的,你咋知道的啊?”赵菊兰好奇地瞅着她男人,感觉她男人见多识广,一点也不像个老农民派头。

  牛有铁笑了笑,说:“我想的嘛,县城比乡镇大,市区比县城大,县城里没有的,市区里肯定就有的嘛。”

  赵菊兰瞪了她男人一眼,看她男人不想解释梁春宁为什么要给他这么好东西,便没再多问,她男人都说了,这些东西已经是她家的了,那就算是了吧。

  看周围没人,就悄悄打开箱子,把那些零零散散东西锁了进去。

  那两瓶白酒,留着以后谢诚泥瓦匠的时候可以喝,白糖、罐头留着走亲戚时用,茶叶可以拿来招待客人。

  逐一地盘算下来,赵菊兰惊奇地发现,这些东西至少价值十来块钱,也就相当于是帮她节省了将近十来块钱,美滋滋的。

  趁着这机会,赵菊兰又将钱粗略地数点了一遍,刨除拿给她男人买粮的钱之外,还剩下701块钱,她微微一笑,然后又神神秘秘地让她男人猜了一阵子,最后才确切地说了出来,“咱家一共还剩下701块3毛钱哩。”

  事实上对她来说,这已经算是一大笔巨款了,但还远远达不到让她彻底放飞自我的程度,岁月悠悠,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为了俩儿子,为了她一大家人,她还是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能省则省,实在省不了也就不省了。

  听媳妇这么一说,牛有铁就点点头,心里简单地盘算了一下,然后开玩笑说:“可以买四辆飞鸽牌自行车了都。”

  “买那么多自行车干啥?吃自行车呀?”赵菊兰没好气地回一句。

  牛有铁没再说话,陪媳妇笑了笑。

  随后,这两口子便去了施工现场。

  晚上依旧背靠墙壁,简单地睡在麦秸丝丝上过夜。

  翌日一早,赵菊兰就忙去做早饭。

  牛有铁招呼也没打一声,拎了个小二笼,扛起长矛,带着黑球就出门去了。

  昨天早上下的网,按理说,当天晚上就有可能会有鱼入网,但昨晚上回来的有点晚,也就没有去看。

  现在去看,正是时候,不耽误任何事务。

  来到青蟒河边,牛有铁率先找到之前被砍枝的那几棵洋槐树,然后很快就确定了方位,成功找到了下网的地方。

  黑球仍是不敢跟上去,就只好找了个枯草堆窝下,等它主人上岸。

  经过一晚上的霜冻,牛有铁发现原来开凿好的冰窟窿,现在上面已经被冻上了薄薄一层冰。

  抱着忐忑的心情,牛有铁小心翼翼地用长矛将那薄冰层捅破,然后微微俯下身去看水底下。

  许是因为太阳还没出来的缘故,从冰窟窿位置往水下看,暗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倒是水流声不小,哗哗哗地淌着。

  牛有铁抓住蚊帐一头,轻轻用力一拉,很快,就感受到了渔网的拉扯感。

  “嗯,有鱼。”牛有铁激动地说出声来。

  他没有盲目地去立刻拉扯,深吸口气,然后起身走过去把二笼拿到冰窟窿跟前,一切准备妥了,然后抓起蚊帐一头,一点一点往冰窟窿外面拽。

  蚊帐的另一头,他已经取下来了,很快,那蚊帐就被水流冲开,向着水流动方向游去了。

  情急之下,牛有铁想也不想,直接发力,猛拽蚊帐一头,很快,他就发现网子里有一条肥硕的鱼游来游去,片刻后消失在水中。

  为避免鱼儿钻出网子逃走,牛有铁三下五除二,就已经将渔网拉拽上来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越来越重,同时也越来越晃。

  当看到一堆淡黄色鱼被困在网子里,想游游不出来,急的东蹿西蹿,牛有铁就兴奋无比,跟他来时大脑中想象的有点大,来时,他只是希望能捕获到一条就够了,没想现在至少已经有七八条了。

  担心把蚊帐拉扯坏,牛有铁跪在冰面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拉扯蚊帐,他知道这蚊帐,是很难将那一堆鱼拉扯上来的,蚊帐虽然是纯棉线做的,但也经不住几十斤的鱼啊!

  很快,他就看到鱼被堵在一处,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挤在一起动弹不得。

  牛有铁兴奋的,一手箍住蚊帐,另只手赶紧伸进渔网里去抓。

  呼啦一下,抓到了一条,比他胳膊还粗,那鱼身上滑溜溜的,不停地左右打挺,险些从牛有铁手中挣脱掉。

  牛有铁往冰面上猛地一摔,那鱼很快就被摔晕了过去。

  “卧槽!这么大。”牛有铁惊得瞪大了眼睛。

  看它下颌就像“地包天”的人嘴一样,突出了很多,身子中间又像是顶着一个驼峰,嘴巴张开比它的身子都粗,整个身黄绿黄绿的,还有部分不规则的暗棕色斑块。

  于是,牛有铁便判断它有可能是鳜鱼,前世麻油村人习惯称它们为“大嘴鱼”。

  事实上,鳜鱼属于鲈形目鲈科鳜属鱼类,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东北人习惯叫松花江鳜,有的地方则叫桂花鱼,季花鱼,季鱼,鳌花鱼等等。

  前世牛有铁吃过不少这种鱼,他知道,相比草鱼,这种鱼身上的刺明显要少很多,而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或清蒸或油煎,或水煮都很不错。

  也正因为如此,老人和孩子都能吃,不会被卡喉。

  这一条鱼,牛有铁估摸着至少有两三市斤的样子,足够三个人吃了。

  回头看有一条使劲儿冲撞网子,牛有铁又赶紧一把抓住,高高抛起空中,啪叽一下摔到冰面上,那鱼接二连三地跳跃几下,很快就一动不动了。

  随后,他如法炮制,将网兜里的鱼一条一条抓完,丢进二笼里,有抓不稳的,就胡乱地扔在冰面上,反正它们离开水很快就会死去。

  一番操作,带来的小二笼里面装了一半,至少有七八条,冰面上也有四五条,最大的至少有三四市斤重,最小的也有半市斤重。

  只是奇怪的是,几乎全是这种大嘴鱼,连一条别的鱼都没看到。

  牛有铁正这样想着时,突然,一个什么东西蹦了出来,直接落到了冰面上。

  牛有铁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好家伙,一条淡水虾,有他的大拇指粗,十厘米长,肥的走都走不动。

  “油焖大虾!”牛有铁大脑中很快闪过这样的遗念。

  走上前去,抓起丢进了二笼里。

  随后,半天再也没见到有虾这样主动的跳出来。

  牛有铁便重新布渔网,完了后,又麻利地去另一个冰窟窿上操作。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309/265318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