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有一威凤
“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
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西翥则烟氛閟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训群鸟于南荒···”
中秋将至,
长安胜业坊代郡王府中,
李逸念着一篇赋,赋名威凤。
这篇赋乃是李世民亲手所做,在这个中秋佳节将至的时候,送给一直在家‘养伤’的功臣李逸。
“阿耶,这写的都是啥意思啊?”
王府的大小姐小辣椒趴在父亲背上看着案上的字问。
“这说的啊,是有只威仪的凤鸟,憩息在山的东方。早晨在紫雾中遨游,晚上饮仙液琼浆。凭借长风高高飞起,直冲云天远远翱翔。向西飞去烟云消散,向东飞去日月辉煌。
在北海使巨鲲变为大鹏,在南国教凡鸟志气高昂。匡济乱世来到人间,报效圣世功高名扬。振翅奋飞在云路,功成名就回原树。
登上高枝被猜疑,落到长枝受屈辱。同林的伙伴都嫉妒,共树的朋辈都抵触。没有桓山鸟雀的情谊,只有炎州风火的恼怒。
···”
“哇,这只凤凰好威风啊,果然是只威凤呢,阿耶,阿耶,这只威凤在哪啊?”
大宁县主李淑扯着父亲的耳朵追问。
王妃杜十娘看着这个养女这般撒娇,笑骂道:“你阿耶脚上还伤着呢,赶紧下来。”
大郎荣国公平安郎李琮手持着把木刀,本来正跟弟弟们在比划着,听到这些也都围了过来。
“阿耶,哪里有威凤,哪里有威凤。”
李逸笑着道:“那只威凤啊,就在长安城呢。”
“在长安城,哪里哪里,阿耶带我们去看威凤。”
“威凤在东宫呢。”
李世民自以为是那只威凤,自傲于自己的风姿,显耀自己平定各方的功劳。可是后来因功劳太大受到猜忌,猜忌的还是他的亲人,幸赖君子,相互支持信任,故风驰电掣而来,扫除败类渣滓。
这篇威凤赋挺长,
核心思想就是他李二凤是威凤,天命不凡,功劳太大却被猜忌,危机时刻,幸遇李逸。最后说你的功劳我不会忘记,全都是因为你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会好好报答你的,我们君臣也会善始善终的,你的贤德更会万古流芳。
这篇赋写的真不错,如果不是有人捉刀代笔,那也是文采飞扬了,这篇文章的字也写的极好,
有二王之风,又兼飞白书法之飘逸。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赋传递的意思,咱们君臣无间,你的功劳朕不会忘记,也会善始善终。
李二凤,
还是完全明白李逸现在想法的,
劝他不要因伤了根脚趾头,就在家不出来了,
贞观盛世,还需要君臣一起努力开创呢。
这篇威凤赋,就是让李逸去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的。
杜十娘让金玉漱把李淑从李逸身上抱下来,“这么大姑娘了,还猴似的挂你阿耶身上。”
李逸笑着道:“这外号真没取错,小辣椒小辣椒,挺泼辣,不过咱家这小辣椒瘦了点啊,得好好吃饭,
每天早上,最少得吃一个水煮鸡子。”
小辣椒在养母金玉漱的怀里左扭右挣的,“我才不要吃水煮鸡子,一点也不好吃。”
“那可以变着花样吃,朱雀汤、荷包蛋、鸡蛋蔬菜饼、水蒸蛋···可以天天不带重样的。”
“咱家还养了奶牛奶羊,再喝点奶。”
杜十娘让玉漱带着孩子们去玩,
“阿郎,陛下这是催阿郎回政事堂呢。”
李逸看着自己还包着的脚,
这只右脚包的跟个粽子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逸这只脚要保不住了呢,其实那天骑马,那匹青海骢被只老鼠给吓着了,把李逸摔了。
摔的不重,就是右脚的一个脚趾,有点轻微骨裂,李逸干脆就借口说自己堕马伤了脚,无法任事,请辞侍中。
他也在家休息了快半个月了,
皇帝看来也是已经很清楚他的伤势了。
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还是宰相,三两日一去政事堂,你也得去啊。
“哎,伤筋动骨一百天,我这才休息了几天呢,马上中秋了,咱们回御宿乡下去过吧,我也好久没回乡下了。
这呆在长安啊,天天有人打扰,烦不胜烦。”
“你呢也怀着孕,去乡下山清水秀的,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杜十娘站在那,双手插着腰,好像是快要生了似的,其实她也是才刚怀上,小腹平平呢,可她却总说自己怀孕后感觉腰累,要撑着。
李逸也不戳破,
乐得让这位王妃用这种形象,随时随地的提醒所有人,她终于怀孕了。
代郡王府的嫡子将要诞生。
皇帝用飞白书法亲手写的威凤赋,自然得好好供着,杜十娘说回头还要让家里几个大的孩子们抄写背诵呢。
长女小辣椒李淑也五岁多了,已经开始读书写字,大郎李琮也已经开蒙,大字练的还不错呢。
他们启蒙,就用李逸在无极小学创作的三字经,和南朝流传下来的千字文。
三百千的百家姓还没,
也不适合拿出来,
毕竟当今天子姓李,你百字姓却赵钱孙李开头,老赵家凭什么啊?真要论姓氏排行,以民间传统,那也是山东五姓七家排在前面,崔卢郑王李嘛。
“陛下都亲自写赋催你出山,还给你保证善始善终呢,你还担心什么?”杜十娘自从怀孕后,整个人气色不但没变差,反而更好了。
面色红润,神采飞扬,
还丰腴了一些。
她觉得丈夫的才华、功绩,都足以做为朝中首相,谁能动摇呢。可丈夫却总是往后缩,但不管丈夫如何选择,她都愿意支持。
“阿郎怀念当初神禾塬下的生活了?”
“嗯,神禾塬下、滈水河边,十里蛤蟆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啊。”李逸笑着道。
杜十娘以前也经常住在樊川杜曲老宅,也很喜欢城郊乡野的自在。
罗三娘过来,
听到李逸说怀念滈河边的蛙声,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年罗家堡的塬崖暴雨后垮塌,罗家堡许多窑洞,还有无极观都塌了,
我们被迫搬到滈河北岸稻地渠边搭草棚居住,我可一点不怀念那段日子,正是夏天,白天热死人,夜里蚊子能把人抬走,
那稻田里的蛙声就更响了,跟打雷似的。
而且家家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的能把人愁死。”
杜十娘以前是名门千金,当然体会不到底层百姓的辛酸,“阿郎怕是想过几天苦日子呢。”
李逸道:“有好日子谁会想再过苦日子啊,不过如今御宿乡百姓的日子也已经好多了,罗家堡的村民更是都已经富起来了。
家家有胡基大院子。”
罗三娘拢了拢头发,“那不还都是沾你的光,神禾塬上飞出了一只金凤凰,连带着整个村子都沾了光,不仅是罗家堡,就是整个御宿乡,连带着塬上塬下这十里八乡,也都沾光着。
娃们在无极学堂里能免费读上一两年的书,识字开眼,聪明的还能一直读下去,甚至读书还有廪米可领。
男人女人,都可以在咱家的庄子、铺子、商队里做工赚钱···”
听到这些,李逸觉得特别自豪。
他没白来,起码御宿乡,已经彻底因他而改变,变的更好了,百姓得到温饱,孩童也有机会读书启蒙。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更让他高兴。
物质层面满足后,人就会寻求精神层次的更高追求。
···
东宫,
太上皇再次让老伙计裴寂向皇帝转达,愿意搬去原来的秦王府弘义宫居住,
让皇帝入主太极宫。
“上皇说,陛下如今即位已一个多月了,如今政局平稳,天下安定。陛下也已经册封长孙为皇后,又册封了中山王为太子。
东宫已有储君,皇帝总不能一直在东宫处理朝政。
百官们到东宫朝会,也多有不便,实不合制度。”
司空裴寂向皇帝禀道。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疏。
“朕登基前就说过,让陛下在太极宫安居,如今岂能食言。”
“陛下,上皇说太极宫太大,地势也较低,住的不太喜欢,弘义宫在宫苑之西,当初营建时就多有园林假山池水等,适合安享晚年。”
“陛下还是想去弘义宫。”
李渊在太极宫住不下去了,不是李世民要赶他走,而是长孙被册封为皇后后,先是给太上皇挑选了十几名年轻美貌的宫女送过去,
转头,
就说太极宫中有许多宫女,还是前朝时进宫的,幽闭深宫,情实可怜。
请求太上皇同意,将太极宫中一些年纪大的宫人放出宫。
而皇后所说符合放出宫的,足有三千多人。
李渊能不答应吗?
只能任由这儿媳去办了。
长孙皇后挑选了三千多名宫人,然后安排她们与禁军将士们婚配,还为她们置办嫁妆。
一时间,
这些可怜的宫人得到了自由,甚至还有了家。
而许多因战争等原因耽误了娶妻,或是丧娶的禁军士兵,也白得了一个妻子,还得了笔嫁妆,自然也是对皇后感激不已。
唯有李渊很是闷闷不乐,
一个太极宫,一下子少了三千名宫女,自然是影响很大的。
很多地方人手都不够了,无法维持这么大宫殿的运转。
李渊觉得这是儿子儿媳催他让出太极宫,也就主动让裴寂转达他搬走的意思了。
宫变过去才两个来月,
李渊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看着朝堂安稳,李渊心里不免失落,也终于认命了。
这天下,
就彻底的交给二郎吧,连同这太极宫,也都给他。
“上皇还说,
今年中秋,希望陛下能够带着皇后和太子等一起到太极宫中吃顿中秋团圆饭,
到时把诸位已经出嫁的公主,还有她们的驸马、儿女们也都叫上,
另外,”
裴寂犹豫了会,才接着道:“上皇希望到时陛下能让建成、元吉和他们的妻儿也来吃顿团圆饭。”
李世民抬头,目光锐利如箭,
裴寂不由颤抖了一下,赶紧低头避开。
李世民盯着裴寂许久,
“朕知道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179/111104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