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712章 出京

第712章 出京


武德六年,

    八月中秋节前,尚书省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联名上奏,奏请复审杜伏威谋反一案,皇帝诏准。

    经三司复审,政事堂宰相共议,为杜伏威平反昭雪,以吴国公之礼下葬,其子袭爵,部将戴义监护丧事,并为阚棱平反。

    此案牵连赵郡王李孝恭,当初他率军平定叛乱的辅公祏,辅公祏兵败临死前,诬陷阚棱、杜伏威与自己谋逆,李孝恭抄没了阚棱等在丹阳的家产。

    阚棱是杜伏威义子,擅用陌刀,战功显赫,随杜伏威归唐,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辅公祏反后,一直随唐军征讨,多立战功。可李孝恭战后却抄没他家产,阚棱为此找到李孝恭申诉,两人吵了一架。

    李孝恭便以谋反罪直接处死了这员猛将。

    如今朝廷为阚棱平反,李孝恭便也受到牵连。

    皇帝下旨,赵郡王李孝恭改封为河间郡王,迁晋州刺史。

    这位三十三岁的宗室名王,被贬离长安。

    ···

    代郡王李逸也乘坐马车离开了长安,

    他和李孝恭恰巧同一天出京,李孝恭轻车简从出东门,前往河东上任,李逸则是携带妻妾儿女,大车小车的回御宿乡下过中秋。

    一出了长安南门,

    李逸就不想坐车想骑马。

    杜十娘拉着他,“你就不能安心点嘛。”

    “那匹青海骢我还没驯服呢。”李逸道,那匹马是好马,就是有点烈。

    “那匹马摔主人,哪里还能骑,卖掉吧。”杜十娘不让丈夫再骑青海龙驹。

    马车里的小丫头李淑道:“阿娘,马有什么难驯的啊,只要三个物件就能把青海骢驯服。”

    “哦,咱家小辣椒小小年纪,还懂得驯马,你要哪三样物件能驯服青海骢?”李逸抱着小丫头笑问。

    “那还不简单,先用铁鞭抽打,不服则用铁锤击头,再不用用短匕刺杀!”

    “这丫头。”杜十娘揪了下她的小耳朵,“你的驯马就这样驯的啊,又是铁鞭又是铁锤然后又是短刀的,驯马还是杀马啊。”

    小丫头抬起脑袋,鼓着婴儿肥的小脸认真的道:“驯不服,就杀了,要不留着何用。”

    “哈哈哈,”李逸大笑,童言无忌,说的倒也还有几分道理。

    “这孩子,杀气怎么那么重呢。这青海骢也是宝马,驯不服就卖了便是,换一匹就好了,不用非驯服不可。”杜十娘道。

    李逸对妻子道:“以后让这丫头多学学琴棋书画,别总跟着平安、太平他们舞刀弄剑的,这性子都野了,将来要是嫁人了,那这女婿不得被欺负呀。”

    “是得让她好好收收性子了,堂堂大宁县主呢,将来挑的夫婿不是五姓子,也得是功勋之家,太野了可不行。”

    马车缓缓行驶在城南官道上,

    因妻妾中有四人怀孕,又带着十几个孩童,故车队行驶的极为缓慢,好在这是京南大道,路十分平坦,倒也不颠簸。

    “咱家淑娘好多人都来询问,想要结亲呢。”

    “哦,都有哪些人家,想要娶咱家大小姐?”李逸问。

    “排队都能排出几里地去。”

    李逸也知道,这些人家并不是真就看中了李淑哪里淑良贤德,毕竟才五岁,也都是看重的家世。

    毕竟李逸不说权倾朝野,但也确实是权宠极盛。

    就算别人知道李淑是李逸养女,但也是李家长女,还有个皇家赐封的县主身份。

    荥阳郑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等五姓七家,那都有意结亲,选个大宗庶子出来跟李逸家结亲,那是相当不错的。

    关陇贵族和军功新贵,也都很想和李家结亲。

    看着怀里可爱的女儿,虽说当初是乡人遗弃在他家门口的,但这几年一点点养大的,李逸也是视如亲生。

    “不急,不急。”

    他现在也只是和长孙无忌结了个亲,庶长子平安郎和长孙无忌的庶长女订亲。

    “淑娘,等你长大了,你自己选一个俊彦,如何?”

    李淑笑着道:“长大了就一定要嫁人吗?”

    “是呀,长大了结婚成亲,生儿育女,为人父母,生命延续。”

    李淑嘟着嘴认真的想了想,“那我以后要找一个跟阿耶一样的做丈夫。”

    “哈哈哈,”李逸大笑,很是开心。

    十娘道:“那可难了,这天下能像你阿耶这么了得的男子可不多,凤毛麟角。”

    一路聊着天,

    “我二嫂也怀孕了,她笑着说要结个指腹亲呢。”

    杜十娘说的二嫂,便是如今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的妻子蔡国夫人。

    李逸听了皱眉。

    唐人喜欢亲上加亲,甚至搞指腹为婚。

    南北朝以来,世家就喜欢指腹为婚,北魏时卢王两家指腹婚约还请了当时的朝中司徒崔浩来主持。

    两个怀孕的妇女,胎中缔约,不过也得出生后刚好是一男一女才成立。

    杜家想亲上加亲,

    李逸却是反对的。

    “你和克明是同祖父的从兄弟,两个孩子血缘很近的表兄弟,血缘太近了,若是成亲,生下孩子,就有很大概率天生畸形病变。

    杜家若想和我们家联姻,我不反对,可以是我们家庶子娶他家庶女,也可以是他家庶子娶我们家庶女,却是绝不能与你生的孩子结亲的。”李逸很郑重的告诉妻子。

    十娘见丈夫这么认真,

    有些不解。

    “妾只知同姓不婚,却不知道近亲不能通婚,近亲通婚生下孩子真的会畸形吗?”

    “概率很大,你和克明是堂兄妹,血缘太近了,你们的孩子不宜结婚。”

    李逸态度坚决,李杜两家联姻可以,但杜十娘的孩子不能跟杜家联姻。

    十娘沉默。

    “我也是为了两家之好,”李逸轻拍妻子的手。

    十娘说,“自古姑舅表亲结婚,亲上加亲的那么多,只讲同姓不婚,表亲那都是亲上亲,”

    李逸耐心劝说,

    古人对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不足,这年头不近亲结婚,其实生下畸形、先天残疾、智力低下的婴儿概率也很大,

    流产,早夭,同样很多。

    太寻常了。

    而且婴儿成活率较低。

    这也导致近亲通婚导致的畸形等就不是那么突出,甚至这些畸形、残疾等先天不足的婴儿,可能也活不下来,或是被直接弃养。

    毕竟近亲通婚,也不是所有生下的孩子都是傻的残的,也有正常的,甚至有小概率生出更聪明、优秀的。

    因此不少人还只看到了好处,没看到坏处。

    马车行驶二十里,到了神禾塬头的将军营。

    秋日的神禾塬,眼前一片水彬林全换上了火红的树叶,与碧绿的河水相映成趣。

    沿着潏河畔,水彬林如同一排排的卫士肃立。

    李逸走出马车,

    秋风阵阵,卷起落叶枯草。

    “好像要下雨了啊。”

    李家将军营的庄头、管事们早早就来等候了。

    中秋时节,将军营田里的玉米刚好进入收获时节。

    田地里,大人小孩齐上阵,背着筐掰玉米,一个个棒子被掰下来,装满一筐筐,

    年幼的孩童也坐在地上,帮忙掰着玉米皮。

    那金色的玉米粒显露出来,让人满脸喜悦。

    眼看着秋雨将至,大家都在忙抢收,掰玉米也是个辛苦活,一家四五口人,一天也未必能收完一亩地玉米。

    可是大家仍然干劲干足,

    这可都是粮食啊。

    哪怕今年夏粮下来后粮价大跌,一斗粟都只要十来钱,可百姓仍珍惜粮食。

    都说谷贱伤农,可粮价贵的时候,那是命都保不住。

    不停的掰玉米,十个指头都给掰出了倒立刺,不仅疼,还流血,可也没有谁会停下来。

    老人小孩齐上阵,尽早颗粒归仓。

    青纱帐般的玉米杆,也染上了许多黄色,

    李逸坐了半天的马车,

    下来没去庄园里休息,而是直接下到田间地头,看着大家忙秋收。

    一起沾染一些秋收的喜悦。

    “今年玉米产量不错,咱将军营的庄园,种了许多玉米,有个好收成。”

    玉米是粗粮,但对百姓来说,粗粮细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产量高,能多填饱些肚子。

    李逸在将军营的庄子,有两千亩地,塬上种麦,塬下潏河畔种稻,塬坡上则种玉米、红薯、土豆等。

    庄园还建有猪场、牛场,喂了鸡鸭,

    又有豆腐作坊、油坊等不少作坊。

    李逸仔细观看着这些劳作的百姓们,发现与几年前他刚获得这块土地时,那时这里的百姓满脸菜色,随时好像要被风刮倒,

    而如今百姓们虽然衣服也多打着补丁,可起码没那么饥瘦,脸上也不再是麻木,眼中多了喜悦,充满了希望,十分精神。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李逸的身后,跟着一条长尾巴,大姐头李淑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跟在身后,

    他们对乡野的一切东西都充满好奇,

    遇到只蚂蚱要去追,看到只蝴蝶要去赶,

    也不害怕青蛙,反而是兴奋的追扑,

    很快,

    这群有着县主、国公、郡公、县侯、县男爵位的小贵族,身上的锦衣绣袍很快就全是土了,脸上手上也全是,

    李逸也不管,任由他们撒欢。

    这些小家伙,你手里攥只青蛙,我捉只蚂蚱的,兴奋的吱哇乱叫。

    李淑把狸花猫招财也带回来了,

    回到田野里的狸花,就像是回到领地巡视的王者,

    地头一只老鼠窜出,

    狸花迅捷扑出,那只肥胖的白腹黄鼠就被它逮捕,可它却并没急着弄死,也没马上吃掉,

    而是提着黄鼠来到小主人身边,扔在李淑面前,展示自己的战果。

    李淑几人,在长安城也没见过塬上这种大黄鼠啊,好奇的围观,黄鼠装了一会死,

    见大猫在看翩翩飞舞的蝴蝶,于是赶紧爬起来就窜,

    李淑她们哇哇大叫,“阿花,快逮捕它,大黄鼠要跑了!”

    狸花不慌不忙,还让黄鼠跑了一段,然后才飞扑上去,又将它逮捕归案,再次扔到了小主人面前。

    黄鼠继续装死,

    过了会又溜,又被捕,

    这般三番五次,黄鼠绝望的躺下了。

    陪着李逸的一名庄头,眼睛一直打量着这只大黄鼠呢,这么大个头,十分肥胖,

    稻草一烤,再炖,那是绝美味道啊。

    李逸看他都要流口水了,笑着喊,“招财,你吃就吃,不吃别玩弄。”

    招财扭过头去,似乎不喜欢李逸这个老主人给取的旧名字。

    “你不吃,那我就送人了啊。”

    李逸对庄头道,“这只黄鼠送你晚上加餐了!”

    “谢阿郎赏赐。”庄头高兴不已,这只黄鼠得有一斤多呢,一道好菜。

    李淑看着庄头笑哈哈的把那只黄鼠拎起,

    “阿黄,快去再抓几只大黄鼠。”

    李逸看着地里的玉米棒子,笑着对孩子们道:“我们去掰玉米、挖红薯,然后就在这里生火,烤玉米和红薯吃,怎么样?”

    “好啊,好啊。”

    “烤玉米,烤红薯!”

    一群娃娃兴高采烈,蹦蹦跳跳!

    狸花猫轻蔑的瞧了他们一眼,然后钻进了玉米地,它又发现了大黄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179/111104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