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扩张
济宁失陷,红旗军遁入沂蒙山区,这消息如同狠狠扇在山东清廷脸上的耳光,终于让混乱中的济南巡抚衙门、驻防将军们暂时搁置了内部龃龉。
一支由绿营精锐、部分八旗马队以及各地拼凑的团练组成的庞大讨伐军,总数逾万,号称三万,在山东巡抚谭无良的严令下,分兵两路,气势汹汹地扑来。
一路由参将马德彪率领,直扑已是一座空城的济宁,意图“收复失地”,并沿运河布防。
另一路主力,则由总兵巴图鲁·哈尔泰亲自指挥,这位以勇猛著称的满将,对钻山沟的“红巾贼”极为不屑,率八千精锐,携带劈山炮、抬枪等重器,浩浩荡荡杀向沂蒙山区,扬言要“犁庭扫穴,尽剿丑类”。
沂蒙山区,红旗军指挥部。
苏宁看着侦察兵传回的情报,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等待的,正是这个机会……
一场足以震慑天下、奠定红旗军赫赫威名的歼灭战。
“通知各团,按预定计划,进入一号防御阵地。记住我们的原则:放近了打,用钢铁和火焰,送这些鞑子去见他们的努尔哈赤!”
……
蒙阴外围,黑风峪。
这里是清军进入山区腹地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岭陡峭,谷地狭窄。
总兵哈尔泰骑着高头大马,看着眼前寂静的山谷,浓眉紧锁。
“探马回来了吗?贼寇何在?”他声如洪钟。
“回军门,探马回报,前方山谷未见大队贼兵,只见零星斥候,一触即退,似有诱敌之意。”副将谨慎回道。
“诱敌?”哈尔泰嗤笑一声,“在绝对实力面前,诡计何用?传令,前锋营进入山谷,中军依次跟进,炮队殿后!老子倒要看看,这群藏头露尾的鼠辈,能玩出什么花样!”
清军队伍如同一条长蛇,缓缓钻入黑风峪。
山谷内异常安静,只有风声和军队行进的嘈杂声。
一种不安的气氛在部分老兵心中蔓延。
与此同时,两侧山脊的反斜面工事内,红旗军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手中的武器……
不再是冷兵器,而是清一色来自苏宁空间世界的二战经典装备。
德制毛瑟98K步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DP-28)、马克沁重机枪,以及隐蔽在伪装网下的迫击炮、75毫米山炮,甚至还有几门威力巨大的105毫米榴弹炮!
战士们抚摸着冰凉的钢铁枪身,眼中充满了对“苏帅”所赐“神兵”的敬畏与狂热。
当清军前锋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卫也开始入谷时,苏宁在指挥部中对着步话机,冷冷地吐出一个字:“打!”
刹那间,天地变色!
“咻——轰!咻——轰!咻——轰!”首先发言的是布置在侧翼高地的迫击炮群!
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入清军行军队列中,瞬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残肢断臂伴随着泥土碎石四处飞溅!
“怎么回事?!哪来的炮?!”哈尔泰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懵了,这射速、这威力,远超他认知中的任何火炮!
还没等清军从炮击中反应过来,更加恐怖的撕裂声笼罩了山谷!
“哒哒哒哒哒——”
“咚咚咚咚咚——”
数十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
形成的交叉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疯狂地收割着生命!
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山谷中的清军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
任凭你身穿棉甲还是铁甲,在现代化的金属弹流面前,都如同纸糊一般!
“妖法!这是妖法!”清军彻底崩溃了。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超视距、高密度、持续不断的火力打击。
马匹受惊,四处狂奔,将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士兵们哭爹喊娘,丢盔弃甲,只想逃离这片死亡之地。
“不许退!顶住!给我冲上去!”哈尔泰目眦欲裂,挥舞着佩刀试图弹压,但他声音很快被更猛烈的炮火覆盖。
“目标,敌军后队炮队,覆盖射击!”苏宁冷静下令。
“轰隆隆——!” 105毫米榴弹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巨大的火球在清军笨重的劈山炮阵地上腾起,木屑、铜片和人体被抛向空中……
清军仅有的远程反击力量被瞬间抹去。
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清军空有兵力优势,却连红旗军的面都没见到,就在现代化的钢铁风暴中损失惨重,血流成河。
仅仅一个时辰后,枪炮声渐渐稀疏。
山谷中尸横遍野,硝烟刺鼻,侥幸未死的清军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高呼“天神饶命”。
总兵哈尔泰被一发迫击炮弹近距离炸伤,浑身焦黑地被俘虏。
当他看到走上前来的、年轻得过分的苏宁,以及红旗军士兵手中那些造型奇特的“烧火棍”时,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茫然。
“你……你们……究竟是……是何方神圣?”他艰难地问道。
苏宁俯瞰着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清总兵,淡然道:“我们是华夏的未来。至于你们……是过去的尘埃。”
黑风峪一战,八千清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出,另一路前往济宁的清军闻风丧胆,不战自溃!
整个山东,乃至整个天下,都被这完全无法理解的、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彻底震撼了!
“山东红旗军”与“苏帅”之名,不再仅仅是反清的符号,更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光环……
他们掌握着如同雷霆天罚般的力量!
经此一役,红旗军在沂蒙山区的根据地稳如磐石,并开始了新一轮的迅猛扩张。
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加速降临。
……
黑风峪一战,红旗军以近乎零伤亡的代价全歼八千清军主力,总兵哈尔泰被俘。
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不再是模糊的流言,而是伴随着溃兵和商旅的惊惧描述,如同海啸般席卷四方!
那闻所未闻的“雷霆火器”、那摧枯拉朽的作战方式,彻底颠覆了世人对战争的认知。
天下震动,各方势力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山东这片突然崛起的赤色之地。
昆明,平西王府。
吴三桂抚摸着下巴,眼神闪烁不定:“苏宁……红旗军……好厉害的火器!若能与之结盟,或可借其锋芒,牵制江北清虏。”
他立刻派出能言善辩的心腹幕僚,携带重礼,秘密北上。
南京,残明故都。
一些心怀故明的士绅和潜伏的天地会骨干兴奋不已:“莫非真是天佑大明,降下此等神兵?”
他们也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联络红旗军。
甚至关外的洪安通、台湾的郑经,也都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强大势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派出了探子。
一时间,通往沂蒙山区的小道上,各种身份的“使者”络绎不绝。
然而,位于风暴中心的苏宁,却异常冷静。
毕竟,一时的技术优势若不能转化为稳固的地盘和战略主动,终将是镜花水月。
……
红旗军指挥部,原蒙阴县衙大堂已被改造得焕然一新。
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山东及周边地区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交通要道与战略要点。
炭笔勾勒出的箭头与圆圈,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苏宁站在地图前,身姿挺拔。
他身后,是十余名核心将领与参谋人员。
这些人大多面色沉毅,眼神中既有历经血火淬炼的锐气,也有对台上那位年轻统帅近乎盲目的信服。
他们统一使用数字代号,简洁而高效。
而苏宁的代号自然是001,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密。
“诸位,”苏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清晰有力地传遍整个大厅,“黑风峪一役,鞑虏胆寒,天下侧目!然,此非我等安坐庆功之时!清廷虽乱未亡,三藩虎视眈眈,四方豪强观望。我红旗军欲成大事,必当乘胜追击,扩大根基!”
他拿起指挥棒,重重的点在地图上。
“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定下我军下一步方略——兵分三路,打开局面!”
指挥棒首先划向西南方向,沿运河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箭头。
“第一路,西线兵团,代号——‘锁链’!”苏宁目光转向一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将领,“011!”
“到!”011霍然起身,声如洪钟。
他原是流民首领,凭着一股悍勇和忠诚,在历次战斗中脱颖而出,被火线提拔为团长。
“命你率本部第一团,并加强一个炮兵连,沿运河南下!”指挥棒精准地点在台儿庄至韩庄闸一段,“你的任务,是彻底控制这段关键河道!”
一旁的参谋长002(AI)接口解释道:“011,此段运河乃南北水运之咽喉,漕船必经之路。控制此地,其战略意义有三:”
“一,可继续截断清廷经济命脉,使其京畿及前线粮饷更形拮据。”
“二,以此段运河为天然屏障,可构筑坚固防线,有效抵御未来可能自徐州、中原方向而来的清军反扑。”
“三,将我军西部防御前沿向前推进数十里,为我沂蒙核心区赢得宝贵的战略纵深与预警时间。”
011目光灼灼,盯着地图,重重抱拳:“明白!请苏帅放心!我‘锁链’兵团,定将这运河锁得死死的,绝不让一个鞑子越过!”
……
苏宁手中的指挥棒随即向南移动,箭头指向徐州沛县方向。
“第二路,南线特遣队,代号——‘织网’!”苏宁看向一位气质精干、眼神锐利的中年人,“051!”
“在!”情报处长051起身,身形如松。
“你亲自带队,挑选最精干的侦察兵、宣传骨干,携带必要装备与银钱,渗透至徐州沛县一带。”苏宁命令道。
参谋长002补充:“沛县,古称沛郡,汉高祖龙兴之地,民风自古彪悍,对异族统治素有抵触。当地不仅有零散反清义军、捻军残余势力,亦不乏对清廷压榨不满的地方豪强。你部任务,非攻城略地,而是联络、宣导、织网。”
“展示我军赫赫军威与‘驱除鞑虏、再造华夏’之主张,暗中串联,播撒火种。在此清廷江南腹地,埋下钉子,使其不能全力北顾。此为长远布局,为我军日后南下铺垫基础。”
苏宁特别强调,目光严峻:“051,记住,此行重在隐秘与智慧。示之以威,结之以利,动之以情。非万不得已,避免与清军主力冲突,不可因小失大,过早暴露引发清廷对徐州方向的警觉与大规模围剿。”
051微微躬身,语气沉稳坚定:“属下明白!定当谨慎行事,将这无形之网,织到鞑子的心腹之地!”
最后,指挥棒带着决然的气势,猛然挥向东方,直指鲁南重镇——临沂!
“第三路,东线主力,代号——‘铁拳’!”苏宁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无匹的锋芒,“此路由我亲自指挥!”
他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将领:“投入第二团、第三团全部主力,以及师属炮兵营大部!目标只有一个——攻占临沂!”
参谋长002的语调也带上了一丝肃杀:“临沂,古为琅琊,乃沂蒙山区门户,鲁南绝对之交通枢纽与军事重镇!其地位、人口、资源,远非蒙阴可比!”
“夺取临沂,我军便获得了一个坚固无比的前出基地和区域中心。向东,可虎视整个鲁南,威慑青州、胶东;向南,兵锋可直指苏北淮海;即便暂取守势,亦可背靠茫茫沂蒙,固若金汤。此地之人力、物力,将极大增强我军战争潜力!”
苏宁一拳轻轻砸在临沂的位置上,目光如电:“此战,关乎我军能否真正跳出山沟,走向争霸天下的广阔舞台!我要的,不是击溃,是占领!不是僵持,是速决!要用雷霆万钧之势,再震天下,让所有还在观望的人看清楚,这山东,乃至这天下,将来谁主沉浮!”
“诸位!”苏宁环视全场,声音铿锵,“三箭齐发,锁西南,织南网,铁拳东出!望诸位同心戮力,扬我红旗军威,开创华夏新天!”
“驱除鞑虏!再造华夏!誓死追随苏帅!”所有将领肃然起身,低沉的吼声在指挥部内回荡,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与昂扬的斗志。
会议结束,将领们领命而去,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开动。
三条决定性的箭头,即将在齐鲁大地上,划出崭新的格局。
……
(https://www.24kkxs.cc/book/1670/1670935/8739875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