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谍海孤雁 > 第1473章 战俘分流

第1473章 战俘分流


这些事宜安排妥,林默便紧锣密鼓去汇报了,不过汇报是假,去要支持要政策才是真。

没办法,改革过程中冒出不少问题来,需上面支持才能解决,甚至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才能进行规范并保住改革成果。

像分了土地后,是否容许买卖流通?答案肯定是肯定的,毕竟在根本上而言,这些田地都是私人的。

但既然采取了分地政策,肯定不能容许自由买卖,林默上报的方案,是限额尚缺者可买,也就是只能卖给限额不满的人。

而若因各种情况减丁,导致所拥有土地超过限额,超出部分也需进行出售,当然,会宽限一些年头,期间只要补上人口即可,不论是入赘、生娃还是收养皆可。

这有点鼓励生意的意思,甚至还有多生以兼并田地的漏洞,但想补太麻烦,也没必要,毕竟生了要养,且田地是划归在个人头上的,带田分家都无需与人商量。

汇报的另一问题,则是居住、建设、工业等用地需求的问题,毕竟把地分散出去,还将买卖进行限制,一些对土地的特殊需求如何解决?

像林家那处,目前划分给农校的育种农场,还有住房、机场、道路等等建设需求,以及厂矿占地这些特殊需求。

林默的方案比较简单,不去划分什么土地性质,有需要,报备后便可进行采购,但原则是,买下便需尽快建设,不能多买多占,尽量不侵占良田。

尽快建设好理解,要建厂开矿,买了地,半年内动工,若特殊情况,像农厂这类聚焦农业的,可以有,但尽量避开目前的改革区域,将来有需要再制定相关政策。

多买多占,就是不能开一家小工厂,结果买下大片土地,留着抛荒不动或进行农业生产,挂羊头卖狗肉,或是故意建面积超大的宅子。

不侵占良田,就是在非必要的时候,建房开厂,尽量选址在山地荒地上,不要侵占那些优质良田。

而一些民生建设工程,像道路、机场、工商业区等等用地需求,可用强制征收的方式获得土地,但需有偿征收,且若单户被占田亩多,要适当想为法让其获得其他田地。

听了下,又看了下,确认林默报上来的,都是细枝末节的情况,也就是为改革计划打打补丁,上面乜没有过多为难。

林默回来后,去了战俘营一趟,对受训战俘的第一轮考核已开始,本次考核结束,既是进行分流,也是彻底转变身份。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将摆脱战俘身份,成为一名士兵,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比较复杂,其中一些,是最开始没查出恶行,后续被查出,不算太严重,但也不轻,不适合进军队的。

这些人,一部分较为严重的,会被判刑并送去劳改,不过处境与重型犯有区别,虽都是去矿场,但他们主要是协助管理那些犯人,他们所犯之罪,查实有可宽恕之处,且认罪态度好,不然也不会容许他们跟着训练到最后。

一部分,罪行较轻,但又不适合吸纳进军队,情报处这边选择接纳了他们,非正式成员,其实就是打杂,协助情报处的人处理一些杂事。

像是去工程队,干些跑腿打杂的活计,主要是有些人,不好让外人接触,且下面都是民工,一些活儿,他们也干不了。

还有的进入补给点,成为混迹其中的线人,他们是本地人,更容易混入,这些真的就是打杂,还有一些,态度比较端正,为人做事也比较周到的,则安排去了外围,毕竟那边也需有可信任的本地人协助。

还有一些人,则是训练中查出了疾病,或身体确实较弱,不适合进入军队,这些人,也多是依据其各自情况,成为线人外围这些。

还有一部分,是被相中,但不入军籍的,像那种江湖经验丰富、能说会道、情商高应变能力强的,很适合进行潜伏、侦查、情报获取等工作,但体能这些科目又没什么出彩的。

他们会吸纳,并被送去接受特殊培训,去向嘛,可能是敌人,也可能只是外围,亦或被吸纳进本部工作,具体看其训练中的表现情况。

还有一些人,有特殊手艺,有的从事过编织、泥瓦、木工这些活计,有的纯粹是心灵手巧、头脑活泛,他们会被送去修械所等地,更进一步进行培养学习,以期成为技工、技师这些,当然,这指后者。

前者的话,先送去工程队,边干边学,情报处要建这建那,相关人才肯定不能缺,这两类,便是吸纳的,有天赋潜力的人。

为将这些潜力股发掘出来,王明坤头发匡匡往下掉,当然,结果也是好的,林默罗列的、没罗列的,各类发掘出了不少。

不过,分流的大头,还是在入军籍那些人,其中大部分会被筛下,不是淘汰,只是没通过,便没办法留下接受下一阶段训练,只能被编入林默师兄那个师。

当然,不是说筛下的便差,他们只是学习能力稍弱,体能、战术、射击这些稍差,但当一名合格普通士兵没有一点问题,甚至,经过训练的他们,可能师中下属那些士兵更优。

所以,哪怕只是被筛下的人,但包括师长在内的一堆军官,都乐呵呵亲自赶来将人接走,甚至为抢兵,还闹腾了一番。

没办法,投入不低,但情报处也确实会训,像各种技战术,很多他们见都没见过,还有识字、识图等各种课程,可能学得不尽如人意,但多多少少也能掌握部分,比他们手底下,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好太多。

这些人,完全可当基层军官,或是偏向技术的岗位,像机枪手、狙击手、炮手、通讯兵、汽车兵、工兵等等,以及组建侦察突袭小队等。

基层军官,又识字又懂不少技战术,他们手底班排长,有不少人都没能达到这条件,当然,不是说这些筛下的士兵都能胜任,只是满足部分条件,有那个潜力,没有战场经验、没有一战的胆量,扶上去也无用。

至于机枪手这些,想将这些武器装备玩转,也是需要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的,而训练的最后一月,特意加上了这些课程,教授了一些基础知识,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侦察突袭,这可是特战室的主业,所训练的各类技战术,都是偏向于此的,完全可以从淘汰人员中挑出拔尖的,组建营团下的突击队,当然,这主意也是林默出的。

筛下的人中,并非没有体能及技战术突出的,只是没那么突出,且在文化等方面存在多多少少问题,这才被筛了出去。

当然,留下,特战室也愿接纳,做安保、做后勤,进二线队组这些也能接受,但别人总归掏了钱、出了力的,总不能把出彩一点的都扣下,汤汤水水都不给别人,接兵的人闹腾起来,也是为争抢这些人。

另外,知晓特战室有代训业务,师里还从原部队中挑选出拔尖的,送来接受训练选拔,准备组建一支精锐特战队。

而被筛剩下的,人数同样不少,尚有上千人,他们将继续接受更深入的学习、训练这些,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两至三轮筛选,其中多数人会被淘汰,剩下的可能不过百来人。

至于这几轮被筛下的,就轮不到这几个师了,特战室可能吸纳部分,行动二科可能也会挑合适的,还有情报处,或行动队员或情报员,亦或水警及顺风耳计划的防卫营,这些都是有正式编制的。

国府也盯上了,去问嘛!主要是炮兵、通讯兵这两类,因为修械所搞出的各类型火炮,还有电讯室无线电厂推出的通讯设备,这两样目前都已可以批量生产。

但有一个问题,缺专业人员,目前国府已开始给修械所及无线电厂订单,但要求提供人员培训,甚至直接提供炮手、操作人员这些。

所以,国府打上这些受训战俘中的精锐时,林默建议处里,申请将这些人训练成炮手、无线电操作员,再随装备一道提供,并申请相关经费。

上面同意了,倒也不算什么大材小用,炮兵,本就是高级兵种,对知识文化有要求,还是体力活,技战术也可用于保护火炮,也算对口。

再一个,炮兵也是系统工程,可不是把炮弹往炮膛塞就完了,火炮及炮弹运输需要车辆吧?炮兵阵地的选择构建伪装,也需懂行吧?还有观测目标、通讯、指示修正弹道等等,这些活计,都不是普通士兵能办的。

还有无线电,无线电厂所造的,也是通信系统,而非一部电台,像是营团级设备,其既是电台,也是中继设备,其可接收电话或短距步话机信号,然后以更大功率发出,用于沟通上级,或是炮兵等特殊单位。

而此设备,还配了供电的各类发电机,像人力、畜力、内燃机都有,还有运载设备的车辆这些。

司机、设备操作员、布置电线电话的通信员,还有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的人员,这些,部分工作,普通士兵训练一下也能干,但更多的,对知识文化、体力体能要求可不低,技战术这些同样有用武之地。

更高一级的通信设备,倒是没玩花活儿,正二八经的军用电台,但也研究配置了一些辅助设备,像供能之类,同样需要人员操作维护。

军方自然会提供一些人员来接受培训,情报处也会帮着招人,顺带从中将自己能用上的人挑走,不过,需求缺口大,人员依旧短缺。

另外,在此地受训的,还有重庆站的人,本来只准备稍稍培训一下,没想过练这么久,掌握一些基础,再边实操边轮换抽时间来练。

但他们主动提出,一次到位,考虑后也同意了,虽然边实操边练效果确实好,但也很折腾人,而且容易被杂七杂八的事儿影响。

而今天,也是他们正式结束训练的日子,当然,也顺带组织了一场模拟考核,难度不算高,其实就是为了展示训练成果,并为训练画上圆满句话,也藉此提高团体凝聚力。

训练的效果,自然很好,从技战术,到侦查捕俘、情报分析、敌情了解等等,皆提升了一大截,足以跟日谍掰手腕。

不过,最大的收获,是团队拧成了一股绳,以往,站点内部,因派系出身这些,人心各异、明争暗斗不止不歇,虽不至于鸡犬不宁,但也龌龊一堆。

而这次的集训,也是一次集体活动,而且还是极为艰辛苦逼的高强度训练,同为难兄难弟,曾经的那些不愉快,很容易被肉体上的疲惫痛苦冲淡,一起受难下,关系也会迅速的升温。

情况也如此,靠着一起诉苦、骂教官,众人关系得到改善,而过往的不少矛盾冲突,不少是源于误会乃至遭人算计,说开了,自然也就揭过去了。

当然,在背后使坏、算计的人也露出来了,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都不是什么好鸟,你算计我、我算计他的事情多了去了,没啥好怪的。

总体上,团队凝聚力上升了一大截,扯后腿、使坏算计等内耗行为也会骤减,这些都将转化为对外的战斗力。

他们的行动目标,林默也替其找出两个,给他们试试手,一个是飞行俱乐部,最近,老有他们的飞行器,出现在兵营、特殊工厂等,较敏感的地区周边。

虽然,可用方向不准、未进行禁飞标注等说辞解释,但林默敏锐的嗅觉告诉他,有心思不纯的人混进俱乐部了,哪怕没有,调查防范一二也是必要的。

另一个,则是本地帮会、袍哥等结社势力,也发现了一些异常动作,且其内部,还有一些对情报处、国府不友好的言论在流传。

有猫腻的概率,不说十成十,九成九的概率还是有的,以过往的经验来看,日本人很喜欢在这些人身上做文章。


  (https://www.24kkxs.cc/book/1658/1658231/8580077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