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绝不会诬陷的逻辑!
赵文远却不给他们喘息之机,厉声喝道:“速速如实回话!”
众邻人被这官威一吓,顿时垂下头去,期期艾艾地答道:“大人……大人言之有理,若果真如此……那草民等,确实无从知晓……”
“好!”赵文远一拍身前的桌案,旋即吩咐:“将方才的问对录入卷宗,让他们签字画押!”
“大人!”席照雪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忍不住出声。
“公堂之上,不得擅自插言!”赵文远目光如电,扫向她,威严无比地斥道:“席照雪,本官稍后自会问讯你,有的是你分说的机会。”
“此刻再敢喧哗,休怪本官对你动用刑罚!”
席照雪只得强压下满腔愤懑,紧咬嘴唇,不再言语。
待那几名邻人颤抖着按下指印后,赵文远挥手示意差役将其带下。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夫,问道:“你既是大夫,想必亲眼检视过席云琅的伤势。”
“且仔细说来,他伤在何处?”
“伤势几何?是否还能下地行走?”
那大夫躬身答道:“回大人的话,草民确已仔细验过。”
“席云琅胸前、后背皆有大片瘀伤,青紫交加,显见是受了重击,伤势不轻。”
“草民为他开了几剂活血化瘀的汤药,并敷上了特制膏药。”
“这是草民当时开具的药方,还请大人过目。”
言罢,大夫从怀中取出一张药方,高举过顶。
有衙役上前接过,呈递给赵文远。
赵文远接过瞥了一眼,便随手交予一旁的录事书吏,转而问道:“如此说来,席云琅所受皆为拳脚棍棒之类的钝挫伤,并无刀剑利器所致的创口了?”
大夫应道:“正是!”
赵文远紧接着问:“你方才言道,其伤处在胸前与后背,这就是说,他的双腿并未受伤?”
大夫愣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回大人,确是如此,席云琅的双腿并无伤痕。”
“这便是了。”赵文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再次追问:“既然双腿完好无损,那么他下床行走,理应并无大碍了?”
“这个……”大夫略作沉吟。
赵文远却不等他细想,当即声色俱厉地喝问道:“是,或不是?速速据实以告,不得含糊!”
堂下两侧衙役亦随之将手中水火棍重重顿地,齐声唱喝:“威——武——”
肃杀之气瞬间充斥了整个大堂。
那大夫被这阵势所迫,忙道:“他身上瘀伤深重,牵扯之下疼痛难忍。”
“勉强下地尚可,但恐怕体力不济,难以支撑长途跋涉。”
赵文远却抓住话柄,紧咬不放:“若他用意志强撑,奋力而为,究竟能走多远?”
“这……草民实难断言。”大夫伏地叩首道,“草民仅为一介医者,并非神仙。”
“依常理推断,受此重伤,确是走不了太远。”
“然则,世人体质各异,亦不乏身体好,意志坚韧之辈,身负更重的的伤,尚能奔波数十里乃至上百里,军中将士便多有此例。”
“反之,体质羸弱者,即便毫发无伤,也未必能行远路。”
“至于席云琅体魄究竟如何,能否在伤痛之下坚持远行,此事纵是神医在世,也断难凭空臆断。”
“好!”赵文远大喝一声,眼中精光一闪,“这便是说,你只能判断他受了伤,却不能因此断定,他绝无可能趁夜色出行,奔赴五十里外行凶,再连夜折返,对也不对?”
大夫有些急了,申辩道:“大人,这对寻常人而言,都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何况他还身负伤痛!”
“只是‘难’,并非‘绝无可能’,是也不是?”赵文远再一次发出致命的诘问。
大夫额上渗出冷汗,在对方咄咄逼人的目光下,最终只能颓然垂首:“是。”
“录入在案!”赵文远头也不回地对书吏吩咐道。
事实上,无需他多言,按察使司的官员俱在堂上,书吏早已将堂审的内容皆一字不漏地悉数记录在册,不敢有半分懈怠。
大夫张了张嘴,似还想再说些什么,赵文远却已不再理会他。
他向书吏取来刚刚录毕的供状,审视一遍后,递给大夫道:“此乃方才的问对记录,你仔细看过,若无错漏,便签字画押吧。”
大夫接过供状,逐字逐句地看着,那原本有力的手指此刻握着笔,却有些微微颤抖。
他看了一眼堂下的席云琅兄妹,又转而望向堂上端坐的几位官老爷,随后头抬得更高了,望向高悬于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四字匾额。
那四个字在昏暗的堂中似有光华,却又显得无比刺眼。
一抹难以言喻的讥讽笑意自他嘴角一闪而逝,终是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垂下眼帘,不再犹豫,提笔在供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衙役连忙取来印泥,让他按了指印。
赵文远这才挥手,示意将他带下。
紧接着,赵文远目光如刀,直刺席照雪,厉声喝道:“席照雪!你口口声声称令弟伤重卧床,无法行动,更无可能前往五十里外行凶。”
“可方才邻里、大夫的证言,你也听得一清二楚!”
“你的邻居,无人能证明令弟没有趁夜外出的可能。”
“大夫,也无法断言令弟绝无长途奔袭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所谓的铁证,根本无法证明案发之时,你弟弟就一定不在场!”
“无凭无据,仅凭你一己之言,便想为你胞弟洗刷杀人重罪?”
他一步步逼近席照雪,声威更盛:“你非但不认,竟还敢惊扰圣驾,无端状告朝廷命官!席照雪,你该当何罪?!”
赵文远的怒喝声如平地惊雷,在大堂内滚滚回荡。
席照雪娇躯微颤,那不仅是畏惧,更是被这颠倒黑白的言辞激起的满腔怒火。
她死死咬住下唇,唇角甚至渗出一丝血色,一双清眸却倔强地迎向对方,未发一言。
大堂外的庭院中,围观百姓的骚动愈发明显。
徐妙锦秀眉紧蹙,她总觉得这县令的审案方式处处透着诡异,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扭头望向身旁的朱允熥,低声道:“熥哥哥,这县令分明是在强词夺理!”
朱允熥却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堂上的一切,目光深邃,未置一词。
他的视线越过赵文远那张扬的身影,落在了那个看似稳坐泰山,实则掌控全局的按察使沈墨身上。
堂上,赵文远见成功压制了席照雪,心中得意,转身迈开八字官步,踱至大堂门口。
面对着院中黑压压的百姓,赵文远清了清嗓子,将声音提得更高,朗声道:
“诸位乡亲!本县如何审案,尔等在场之人,皆听得一清二楚,看得明明白白!”
“近来坊间谣言四起,称官府偏袒潭女,构陷席云琅,此纯属无稽之谈!”
“是别有用心之人,意图蛊惑人心,非议我大明法度,诽谤朝廷命官!”
“众所周知,席、潭两家,皆为寻常百姓,并非豪门权贵之家。”
“无论是本县,还是其他官员,皆与他们无亲无故,何来偏袒一说?”
“这道理根本不通!”
“此等言论,便是对我朝廷法度的公然侮蔑!”
“此案非同小可,已上达天听。”
“今日,本县正是奉天子之命,于光天化日之下,大堂之上,当众重审!”
“方才当着臬台大人,诸位上司,以及在场众多父老乡亲的面,本官已问得清楚,席照雪并无实证,可证明其弟席云琅案发之时不在现场!”
“本县刚才审案,可没有动用任何刑罚,皆是合理推断,证人也都亲口承认,并签字画押。”
“这一点,你们都亲眼看到了。”
“由此可见,席照雪此前种种喊冤之举,实乃无理取闹!”
“官府原判,并非错案冤案!”
“往后若再有恶意造谣,动摇国本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须知,公堂之上……”
他说到“明镜高悬”四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脸上已然浮现出胜券在握的神情。
就在这堂上官威弥漫,堂下万马齐喑之际,一道清亮而决绝的女声,如利剑般划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大人此言差矣!民女,尚有人证!”
赵文远的话语被打断,面露不悦,却听席照雪继续振声道:“五月初三当晚,民女担忧家弟伤势,夜不能寐,行动不便,曾数次进入他房中探视,每一次,他都安卧榻上!”
“试问大人,难道他是肋生双翼,能飞越五十里行凶,再瞬息飞返榻上不成?”
赵文远冷哼一声,斥道:“你乃他血亲胞姐,情急之下,自然会为他回护开脱。”
“你的证词,岂能作数?”
“哦?”席照雪凄然一笑,反诘道:“亲眷之言不足为信,那大人又凭何认定我弟便是凶手?”
“就凭那毫无根据的揣测,认定他能在身负重伤之时,仍一夜之间奔袭百里?”
她上前一步,目光直视赵文远:“若此等荒谬揣测可以定罪,那民女是否也能说,大人亦有行凶之嫌?”
“毕竟,从县衙至死者家中,路途比从民女家去尚近二三十里。”
“依大人的道理,大人又该如何自证清白?”
她目光如刀,言语似剑,直逼赵文远。
“说得好!”
死寂的人群中,不知是谁按捺不住,高声喝彩。
这一道声音便像点燃了引线,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附和之声。
赵文远的面色霎时涨成了猪肝色,他猛地转身,一双三角眼迸出凶光,如鹰隼般死死扫向人群。
那喝彩与附和之声,顿时被这凶戾的目光所慑,渐渐消弭。
显然,百姓虽心有不平,却终究畏于官府威严。
赵文远并未继续深究,此时激起民愤得不偿失。
他见百姓起哄的场面被自己镇住,正待缓缓收回目光,再行发作。
“砰!”
一声巨响,震得梁上尘土簌簌而下。
一直静默旁听的按察使沈墨,此刻面沉似水,重重拍下了惊堂木。
“放肆!大明刁民,竟敢在公堂之上,以荒言秽语,构陷朝廷命官!”
“你可知,仅凭此言,本官便可治你一个藐视公堂、诬告朝廷命官之罪!”沈默厉声怒喝道。
“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席照雪毫无惧色,挺直了脊梁,迎上沈墨冰冷的目光,朗声道:“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我弟,难道就不许民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这便是大人的‘明镜高悬’?”
作为一名敢于拦御驾申冤的女子,她的骨子里,早已淬炼出了一身宁折不弯的傲骨。
沈墨发出一声冷峭的笑,声线里不带半分温度:“方才赵县令审理此案,本官与在座诸位同僚,皆有目共睹。”
“赵县令盘问人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所言所行,皆依大明律法为准绳,何曾有过半分强迫诱导?”
他目光一寒,盯着席照雪:“此事证据昭然,铁案如山,你却巧舌如簧,混淆视听,无非是想在这公堂之上撒泼耍赖,弄假成真罢了。”
“莫非真以为,我大明律法,是任由你这等刁妇可以随意践踏的摆设吗?”
席照雪眼神清冷,毫不退缩地反问:“依大人之见,民女是凶犯胞姐,证言便不足为信。”
“那么民女斗胆请问大人,可有凿凿铁证,能坐实我弟便是那杀人真凶?”
“当然有!”这一回,应声的并非沈墨,而是侧席的赵文远。
他霍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堂中,理了理官袍,而后猛地转身,双手抱拳,朝着国都金陵的方向遥遥一揖,声如洪钟贯耳:“本官赵文远,奉朝廷钦命,领山东兖州单县县令一职!”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自上任之日起,本官便立誓以公正为念,以律法为准绳!”
“凡本官所断之案,无不秉公执法,明察秋毫!”
“此为为官之本,亦是本官终身不渝的信条!”
“此心昭昭,可对天日!”
……
(https://www.24kkxs.cc/book/1657/1657446/231047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