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陈凝香在朱祁钰那里得到了信心,现在得意地说道:“开海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范将军回京也不是什么秘密,谁都知道天津是京城的门户,向南靠海,将来必然是货物集散地,我如果傻,肯定不会在天津扎根。”
在陈凝香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陈循却知道,这种眼光可不是谁都有的。
有的人,就算知道做什么能赚钱,却不知道怎么去做。
大家都看得到风口,但真正能抓住机会的人却寥寥无几。
“原来是这样。”
陈循低声说道,回想起之前那些来找他的有钱人,接着笑了笑:“不愧是我女儿,眼光果然不一般……”
他说着停顿了一下,神情有些为难,但终究是因为她是个女子。
“父亲不用为难,古代就有巴清、俞大娘这样的女商人,我现在只是管个裁缝铺,还谈不上什么大事。”
正因为重视,才会去了解,识字和不识字的区别就在这里。陈凝香通过书本知道了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女商人,相比之下,自己简直微不足道。
没想到反而是女儿在安慰自己,陈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说得对,说得对。”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那是别人家的女儿,自家女儿要是成了大富商,陈循还得面对外界异样的眼光,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皇上让你做这件事,为父支持你,不过,如果遇到什么难处,别一个人扛着。”
陈循收起笑容,认真地叮嘱女儿。目前京城还没有本地的商帮。
因为有个人坐在朝堂上,京城一半的生意都掌握在他手里。
这才让外地的商帮有了立足之地。
陈循看着女儿,觉得她其实是最适合组织京城本地商帮的人选。
虽然商帮通常以同乡关系为基础,陈凝香是山西人,但作为代表还是可以的。
很多事情,陈循不方便直接和商人打交道。
但作为父亲,他还是有自己的私心,不想让女儿太辛苦。
两人聊完后,陈循让陈凝香先下去休息。
京城国宾酒楼。
这是家刚刚开张不久的酒楼,因为菜品丰富、口味多样而受到欢迎。
中军府都督同知,是都督的副手,用来分将军的权力,不是谁都能当上的。
钱贵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两个儿子钱钦和钱钟都在土木堡战死了。
但他还有一个女儿,就是夷王妃钱氏。
这家酒楼在西城,钱贵知道,这是皇上的产业。
说起来,钱家跟着太宗打天下,到了钱贵这一代,总算出了个好女儿,可惜女婿没出息,失去了皇位。
原本已经准备在家等死的钱贵,那天却没看到刽子手来抓他,似乎一切都和这位国丈没什么关系。
后来,钱氏传来消息,让他归还侵占的田地,本来就被劝过一次的钱贵没有犹豫。
女儿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多次拒绝替他求封进爵。
现在想想,也算是幸运。
他喝着酒楼里的好酒,没想做什么别的事,毕竟自己的儿子都死在了土木堡。
要说恨,钱贵更恨的是朱祁镇。
虽然朝廷还没把他撤职,但因为钱家的关系,他在五军都督府里处处小心,生怕哪里做得不对,招来杀身之祸。
酒楼的酒特别好喝,是他喝过最顺口的,香浓但不烈。
但他只能一个人喝,毕竟没人愿意和他有牵连。
“请问,这里还有位子吗?”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走过来,向钱贵拱了拱手。
钱贵抬头看了看,周围有不少空位,现在还没到晚上,酒楼冷冷清清的,他反而喜欢这种安静。
还没等钱贵回答,那书生就自己坐下了,还自作主张地点了酒菜。
“这里有人了。”
钱贵不高兴地说。
“在下还以为没人呢。”
书生恍然大悟,接着笑着说:“不过既然坐下了,这顿我请。”
钱贵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冲着他来的。
在他看来,现在主动接近他的,肯定没安好心。
所以他也不再多说,赶紧把杯里的酒喝完,起身就要走。
而书生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随后摇摇头,自己望着窗外,街道上人来人往。
国戚虽然挂着官职,但基本不管事,正因如此,他们有时间也有钱去做别的事。
那些豪商进不了有权势人家的门,就常常依附在国戚身上。
……
开原城。
刘安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堂堂锦衣卫指挥使,脸上满是风霜的痕迹。
卢忠的到来给刘安带来了一张地图,上面标着一个大大的红圈。
听完卢忠的解释后,刘安睁大了眼睛,问:“真有铁矿?”
“没错,这次我主要就是去确认位置。”
卢忠一口喝掉茶水,身后站着唐兴。
“规模有多大?”
刘安继续追问,因为那个地方挺特殊,那里到处都是女真人和蒙古人,若不是有巨大的利益,朝廷不会轻易动手。
“到处都是,随便在地上就能捡到铁矿石。”
卢忠自然知道这些情况,目前理论上边境就是城池,而那个地方距离最近的城池是四郡。
这是朱瞻基时期,李氏建起来的城池,还在起步阶段。
至于建州女真,名义上归朝廷管,所以如果扯皮的话,那处铁矿自古以来就是大明的,李氏建城并没有得到大明的许可,属于违章建筑。
刘安来回走了几圈,铁矿是战略物资,如果是富矿,趁着现在大军在开原,往东推进一下也不是不行。
先别管怎么提炼,有了这个东西,先把地占了再说别的。
刘安停顿了一下,突然盯着卢忠问:“你怎么知道那里有铁矿?”
卢忠回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能调动锦衣卫指挥使的人,还能是谁?
刘安也意识到自己问得有些蠢,便换了个话题:“现在大军抽不开身,卢指挥可有什么办法?”
他想,上报需要时间,准备也需要时间,战略转移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这么拖下去,万一被女真发现,事情就麻烦了。
“那边有山贼。”卢忠平静地说,为了不让夜长梦多,先占个山头再说。
锦衣卫出来,本来就是干这种事的。
好在女真不擅长山地作战,只守着四郡,暂时没空顾这边。
刘安一听就明白了,又看了看地图。
“最近最有势力的就是建州三卫,等大军处理完福余卫,就能腾出手来,把这里吞掉。”
为什么把根扎在开原?不就是为了牵制辽东那些表面归顺、其实不服管的卫所吗?
卢忠喝了一口茶,说:“我管不了你们大军的事,该怎么处理,朝廷说了算,到时候收编就行。”
“好,好,好。”
刘安连说三个好字,只要能开拓疆土,功劳自然会不断。
“卢指挥一路辛苦,先去府衙休息吧。”
他挥手让人给卢忠安排住处,等卢忠走后,立刻提笔写信。
在他看来,圣人可能并不是真的看中铁矿,只是找个扩张的借口罢了。
李氏表面上看着规矩,但四郡城的建立,已经暴露了他们对东北的野心。
这也不奇怪,毕竟大明收缩战线,有些地方你不占,别人自然会占。
对于空出来的地盘,总是不会嫌多的。
现在这个时代,不用考虑什么侵略不侵略的问题,大军一到,自然有儒生替他们讲道理。现在的茂山铁矿,还叫不出名字。
女真之间冲突不断,交界地带确实乱得很。
锦衣卫带着明朝精良的武器,要是用得好,占据一山头也不是什么难事,没人会去管。
刘安的信送回京城,直接到了朱祁钰案头。
朱祁钰只是扫了一眼,早就知道这事,也没什么特别高兴的。
这种事,交给于谦处理就行。
辽东被称为苦寒之地,中原百姓很难在那里久留。
皇帝还不知道那里有丰富的黑土地和矿产,现在铁矿的发现,正好是个机会。
利益可以驱使中原人去闯关东,到时候,那些有智慧、勤劳的百姓自然会解决很多问题。
第二天上朝议事。
朱祁钰直接把刘安和卢忠的信件拿给朝廷的大臣们看。
看完后,几位尚书都感到惊讶,没想到辽东还有铁矿。
不过从地理位置来看,有点尴尬。
“陛下,当初靖安君多次来朝见,还在北平和太宗聊得不错。”
王直说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和那边关系还不错,没必要为了一个偏远的铁矿破坏附属国的关系。
朱祁钰微微一笑:“但离最近的四个郡还隔着山,说到底,这里只是女真人的放牧地,而女真人,难道不是归朝廷管的吗?”
反正没有明确的国界线,现在能画出地图的国家也不多。
王直愣了一下,这么说确实符合先到先得的道理,东北那么多地方,虽然大明战略收缩了,但也没正式说放弃这些地盘。
“陛下,女真都督李满住、董山等人,自从正统十四年以后,经常趁机抢劫边境,辽东一直被他们搞得疲惫不堪,如今广宁伯的大军驻扎在开原,正好能压制建州女真。”
于谦不再犹豫,因为卢忠信里说,那是个富矿,不像大明境内那些开采困难的矿山。王直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但于谦很清楚,现在因为火炮开始生产,一座富矿能大大降底制造成本。
地方偏僻又怎样?
从长远来看,辽东迟早会安定下来,到时候干脆在东北建厂,也能吸引关内百姓过来。
京城的变化让于谦意识到,以前迁徙到辽东难,是因为那里没有发展机会,一旦有了商机,商人肯定会第一个冲上去。
王直看着于谦,觉得他现在变化挺大,好像变得有点好战了。
但转念一想,辽东的问题一直是朝廷的心病,现在王直也不会想着什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事,王直虽然有些迂腐,但也不是傻子。
(https://www.24kkxs.cc/book/1657/1657064/111101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