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佛骨舍利和僧团会
收到徐光启来信的孙元化,终于放下了心。
他在苏松新区停留的原因,就是担心京城的风波,影响到到出使团队。
如今皇帝明显对使团的成果很重视,并且暗示降低对景教的抨击。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放心北上,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不过也有人起了其他心思,景教会监督主教龙华民道:
“皇上因为教廷没有回应,加强了对景教的限制。”
“我们从罗马带来的图书和人才,能不能改变这一点?”
孙元化摇头说道:
“这是不可能的。”
“皇上制定的对外政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对等。”
“承认罗马教廷在基督教国家的权力,已经可以说是让步了。”
“罗马教廷没有回应,就是无视大明的善意。”
“大明必须做出反应,直到罗马教廷回应朝廷的善意。”
这是他在了解京城的风波后,揣测出的原因。
传统上,大明皇帝作为天子,拥有统治天下的权力。
其他国家也被视为藩属,根本没有和大明对等交往的权力。
当今皇帝修改了这个政策,明确了外国和外藩的区别。并且制定了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互惠互利三大原则,作为对外交流的规矩。
罗马教宗作为教宗国的统治者,还有为其他基督教国家君主加冕的权力。因此被当今皇帝视为基督教世界的虚君,当做泰西的周天子对待。
这已经是极大的让步,对方却无视了这种善意。朝廷自然要做出应对,明确限制景教会。
按照孙元化的估计,景教会在内地想要被放开,除了将教义中国化、符合诸教合一外。还要让罗马教廷承认大明朝廷对景教会的统治权,双方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非常难的事情,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这一天。
龙华民听到他的解释后,心情极为沮丧。
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出使失败造成的,内心很是自责。
他懊恼于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辜负了教友的期望。又想到了在罗马活动的时候,看到的教廷的堕落和腐败。
这让龙华民的心里诞生了别的想法,开始把自己的景教会监督枢机主教职位,放在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监督职位前面——
作为景教会创立的三巨头之一,他希望自己在这个教会,建立不朽的功业。
未来不管能不能被罗马教廷封圣,至少成为景教会的圣徒。
琢磨着景教中国化这件事,还有在境外的传教权,龙华民开始设想如何在这个局面下,进一步发展景教会。
很快,他就想到了景教会在自贸区廷尉署,拥有组建宗教裁判所的权力。
之前是允许对西洋人使用宗教法律二次审判,如今龙华民希望,对景教徒同样可以用宗教法律。
只是,这个想法在和孙元化交流后,被他激烈反对:
“景教徒如果不把效忠皇上放在第一位,皇上是不可能允许你们扩大权力、用宗教法律审判大明公民的。”
“但是如果以效忠皇上第一,那就更需要服从大明礼法,而非你们的宗教法律。”
“无论怎么说,宗教裁判所都不可能审判大明人,大明公民不受宗教裁判所审判。”
一番话斩钉截铁,明确站在对立面。
在泰西见识过宗教裁判所的恶行后,作为景教徒的孙元化,非常不希望自己受到类似的审判。
如果龙华民真的要强制推行,他会坚决反对,甚至考虑退出景教会——
出使泰西见识罗马教廷后,孙元化已经对基督教祛魅,认识到罗马教廷和朝廷没什么区别,只是打着宗教名义。
他对景教的信仰,现在更多的是惯性,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崇信。
尤其是得知朝廷对景教的限制后,如果不是因为老师朋友大多是教徒、还要和传教士交流西学,孙元化可能会放弃景教徒身份。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徐光启的弟子中,有些人对景教事务就已经不再热心。
如果徐光启要退出景教会,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退出去。
这让徐光启在景教的地位愈发重要,所有传教士都认识到这位柱石的意义。
徐光启老迈的身体,也成为一大隐忧。许多传教士都担心徐光启离世后,景教会遇到又一次打击。
孙元化作为徐光启的弟子,还有望成为朝廷大臣,他是景教会看好的徐光启接替者之一。
但他如今这个态度,让龙华民很是担心。
——
没能在孙元化这里得到支持,龙华民的心情很是沮丧。
特别是孙元化因为他提到的这件事,要求明确景教会宗教裁判所能审判的西洋人、只能是基督徒后,龙华民更是认识到,孙元化不再一心为景教会。
估计下次出使,孙元化可能就不会再去了。没有坚定的信仰,他不会再愿意花费数年时间冒险。
『孙对景教的态度,已经和许多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很像。』
『很多佛教徒就是如此,有好处他们就会信,没有好处就不信。』
『难道说,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就是这样子?』
怀着这个念头,龙华民走在苏松新区宽敞开阔的街道上,忽然听到有人大喊:
“佛祖顶骨出世了!”
“大报恩寺发现佛祖顶骨舍利!”
顿时街道上面,人声鼎沸起来。
很多人从家中、工厂中走出,欢庆这一消息。
朝廷发掘佛骨舍利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在朝廷派兵围住大报恩寺后,就有人注意这一点。
江南各大报纸,甚至追踪报道这一点。
这导致发掘佛骨舍利这件事成为整个江南的盛事,每天都有人前往南京,看看能不能把佛骨舍利找出来。
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发掘、都没有发现所谓的地宫后,有些人已经放弃了,甚至怀疑皇帝的指示是否正确。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南京太常寺官员通过考据古籍,成功确定了大报恩寺范围内、原宋朝长干寺地宫位置,在这里发掘出佛骨舍利。
这块佛骨舍利,发现时被藏在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之中,有很多人看到。
经过在场的高僧鉴定,这就是佛祖顶骨舍利。
这个发现,成功印证了皇帝预言的正确性,为当今皇帝再次镀上一层金身。
佛教徒对当今皇帝顶礼膜拜,对他所说的佛祖归化之事,也是深信不疑。
佛教的中国化更进一步,完全归化为中华教门。
见识到这一幕的龙华民,心中更有了危机感。
因为景教的目标之一,就是取代佛教的地位。
如今佛教获得了圣物,而且以此为证彻底中国化,景教如何胜过他们?
他可没本事获得基督教的圣物,甚至不知道那些东西在哪里。
景教面临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抨击的减少而扭转,甚至开始被无视,更多的人在关心佛门。
这种局面,相比之前更恶劣。因为它意味着,人们已经不再关注景教会。
如果他们不能取得成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景教在大明很可能没落下去。
面对这个局面,在龙华民等人的提议下,景教在各地的传教士开始前往京城,准备召开教士全体会议。
与此同时,大明佛教协会,也在召集各地的高僧,准备在京城召开法会。
这次发掘的佛骨舍利不止一个,除了大报恩寺的佛顶骨舍利外,还有法门寺地宫藏着的佛指骨舍利。
这块舍利,就是当年韩愈谏迎佛骨反对的舍利,如今被皇帝再次迎到京城,作为佛祖归化的证据。
智旭大师决定趁此契机召开会议,将大明佛教协会由虚转实。仿照景教会的教士会议,成立佛教僧团会。
这个僧团会,将作为大明佛教的核心。甚至在未来收编其他地方的佛教后,成为世界上所有佛教流派的核心,如同罗马教廷在基督教的地位。
他这个佛教协会会长,也将获得罗马教宗在基督教的地位,智旭对此非常期待。
当然,像罗马教宗一样对君主加冕,智旭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在大明天子展现的神迹下,佛教必须要服从天子,将天子视为人间的至高神。
朱由检对此自然是欢迎的,因为这是他天子身份的支持团体。未来如果丧失对世俗事务的掌控权,大明皇帝能否作为虚君继续存在,就要依靠天子身份。
这是他为后代留下的保障,所以他很支持佛教协会改革,在佛教的教义之中,承认天子为人间至高神。
不过对佛教协会仿照喇嘛教将皇帝视为文殊菩萨化身,他就不接受了。因为天子身份已经至尊至贵,不需要其他称号加持。
像是天可汗之类的称号,之前朱由检还有些兴趣。但是在越来越明白天子和皇帝的尊贵后,他已经对这些毫无兴趣——
天可汗的称号或许更有助于收服草原部落,但是在草原衰落的现在,有没有这个称号影响并不大。
而且他已经打算把草原分割后纳入内藩,接受草原的称号反而会对分割草原部落带来一定妨碍,并且影响草原人归化为华人。
所以朱由检打算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册封贵族,用他们治理草原。
未来,他只会保留大明皇帝和大明天子两个称号,分别代表着君权和神权。
——
没能让皇帝接受佛教的神位,智旭有些沮丧。
不过皇帝对僧团会的支持,还是让他感到安心。
作为经历过三武一宗灭佛的宗教,佛教最怕的就是皇帝对佛教怀有恶意。
之前皇帝限制庙宇和神职人员数量,就让很多人联想到灭佛措施。
如今看来显然不是,皇帝对佛教虽然有打压,却更多的是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
对僧团会的支持,更是让各教派联合,增强佛教的战斗力。
智旭已经预感到,佛教将迎来大发展,甚至从大明走向世界。
他作为这一事件的主导者,未来必然会留名史册,甚至能和被册封为功德佛的玄奘大师相比,在未来成为佛教佛陀之一。
想到这件事情,智旭就激动得不能自已。
在僧团会筹备会上,智旭向众僧道: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至今已经一千载。”
“一千年来,佛教不断中国化,和儒教、道教相合为一。”
“如今西方佛教式微,佛祖等神灵归化,并通过天子转告吾等修订典籍。”
“这些典籍将成为新的佛经,并且要返传回去。”
“将来,吾等要在西方重兴佛教,愿诸位一同参与!”
众僧齐声称颂,纷纷认识到一个大时代将要展开。
历来佛经都是西来,如今要返传西方,让他们都感到兴奋。
而且在佛骨舍利发现、印证了当今皇帝的说法后,他们修订的典籍只要有当今皇帝背书,就可以说是佛祖认可的典籍。
这让他们在辨经时同样可以取得优势,并且可以按自己的心意修改。
他们积极商议修订佛经之事,并且确定在四月八日佛诞节,召开第一次大明佛教协会全体会议,按照“僧事僧断”选举僧团,并且“以法摄僧”,管辖僧人群体。
僧团会成立后,将确定各教派认可的教义和戒律,并且修订典籍,确定试经考试规范。
这些教义未来还会和南传佛教等境外佛教交流,成为整个佛教的教义。
佛教传教团也将依托僧团成立,每个寺庙都被分配了传教僧人名额,必须提供一定的僧人向外传播教义。
首要目标就是西域,要让这块地方的人重新信仰佛教,并且作为大明收复西域的先遣队。
这同样是借鉴基督教的做法,智旭在了解泰西以传教士为先导征服世界后,打算让佛教占据这个位置,作为大明向外开拓的先锋队。
为此,在他的积极申请下,佛教和景教一样,获得了在境外用宗教戒律惩治僧人和信徒的权力。对于攻击佛教的人也可以反击,培养持械武僧,以武力保障传教顺利。
不过拥有大明公民身份的人员还是先受大明朝廷审判,是否接受宗教戒律惩治,要看法官审判。如果法官觉得没必要,就不会让宗教二次审判他们。
各大宗教最严厉的手段,仍旧是革出教门。(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1656/1656624/111101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