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89章 安南战事:高平莫氏的应对

第989章 安南战事:高平莫氏的应对


佛教僧团会的成立,吸引了朱由检的一定注意力。

    他是很愿意看到佛教革新的,希望大明的宗教,能够在对外开拓时有所助益。

    尤其是佛教传播广泛,汉传佛教不仅在中国有影响力,在朝鲜、日本等地,同样影响广泛。

    南传佛教在南洋更是影响巨大,朱由检很期待大明佛教革新后,收编世界各地的佛门。

    当然,想征服南洋,不可能依赖佛教,朱由检更期待前方的捷报传来。

    此时,朱燮元已经挑选京营和长城军团的精锐南下。早已在广西经营数年的张世泽,准备作为前锋出击。

    不过在兵马出动前,还是要先礼后兵,派人联络安南各地的势力。

    张镜心作为理藩院派来的使者,再一次前往安南。

    看着前方的高平城,张镜心颇有些复杂心绪。

    他知道,皇帝派自己来安南就是挑事的,甚至暗示自己可以率勇士擒拿安南君臣。

    只是他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合礼仪、而且太过冒险,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实施。

    如今朝廷上下都要征讨安南,已经由不得自己。

    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张镜心向自己的护卫队长张山道:

    “张山,此行凶险无比,你害怕吗?”

    “若是高平莫氏有异心,咱们就可能陷在里面。”

    面容俊秀的张山哈哈一笑,说道:

    “怕什么?”

    “我还怕打不起来呢!”

    “您是知道我在京城做什么的,怕死我就不会来。”

    “相比那些同僚来说,我已足够幸运。”

    张镜心闻言默然,想到了自己见到张山时的情景。

    当时张山正在排练角抵戏,作为扮演赵云的演员去表演。

    自己因为他长相俊秀、威武雄壮,所以选他为使团武官。

    这才有了他的机会,成为使团卫队的负责人。

    这一年来,张山有时间就操练卫队,他知道这位部下俊秀的外表下,藏着熊熊野心。

    如果不是自己对他有捡拔之恩,张山很可能会独走,在出使升龙的时候,就强杀安南君臣。

    想到当时的情况,张镜心仍有些心有余悸、又有懊恼之意。因为他们当时是真有可能刺杀安南君臣的,只是他觉得这样不符合礼仪风范,所以约束了张山。

    回去后朝廷因为专注安南战事,对他没有责怪。

    但是张世泽、李橒等人却没有给他们好脸色,这次他们出使时,就听到了很多怪言。

    张镜心此时想到这件事,内心就有些懊悔。因为他没有想到辽东之战结束得这么快,皇帝又如此大方,册封了数十位功臣。

    如果他之前同意张山的提议,说不定此时已经打下升龙。皇帝的封赏名单中,也有他的一份。

    所以他这次出使,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高平莫氏不服从,自己就同意张山的意见,刺杀胁迫他们。

    不管如何,都要为朝廷找到开战的借口,不能让朝廷对安南的攻略,因为自己中止。

——

    高平,大明军队的厉兵秣马,早已引起莫氏君臣的注意。

    尤其是去年张镜心出使高平,责问他们袭扰大明边境后,莫氏之主莫敬宽,颇有惶恐之意。

    因为大明朝廷的态度,明显想对他们动兵,以莫氏当前的现状,根本无法抵御。

    他的儿子莫敬完道:

    “父亲,大明使者又来,这该如何应对?”

    “上次父亲托病不愿入朝,这次是不是要责问我们?”

    “要不父亲还是去大明吧,孩儿能稳定高平人心。”

    这番话颇有献祭老父亲保平安的意思,莫敬宽气得指着他道:

    “你一个黄口孺子,懂得什么安抚人心?”

    “为父只要离开高平,还有多少人忠于我们?”

    “七年前那一败,咱们莫氏还有多少人心?”

    莫敬完想到七年前那一战,顿时脸色惨白,仍有些心有余悸。

    当时郑梉率兵攻陷高平,擒杀了太上皇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他和父亲侥幸逃脱,后来向黎朝上了降表才返回高平。

    如今的他是万万不想打仗的,不想面对郑氏。

    比郑氏更强的大明,自然更不愿面对。

    想到大明使者上次责问他们袭扰边境,莫敬完道:

    “要不把袭扰大明的人给交过去,给大明一个交待。”

    “如果不是他们,也引不来这场祸事。”

    提到这件事情,他心中就颇有些愤愤。

    因为那些人袭扰的收获并没有献给他,他如今却要承担责任。

    莫敬宽闻言脸色一黑,恨不得捶这个儿子几下。

    因为袭扰大明的不止有部将,他在崇祯二年的时候,也曾入寇雷州。

    虽然没有成功就逃跑了,但是大明那边还记着。

    如果要把袭扰大明的人交出去,他又岂能幸免?

    此时的莫敬宽,当真悔不当初,懊恼于对大明不够恭敬,以至引来祸事。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召集曾袭扰大明的将领道:

    “你们做的事情,大明都知道了。”

    “上次大明使者便要求我将你们交出去,被我借故推脱。”

    “这次使者又来,显然还为这件事。”

    “你们知道该怎么办,可以便宜行事。”

    暗示这些人可以袭杀大明使者,他可以装作没看见。

    如果今后大明朝廷责问,他再想办法应对。

    莫敬宽话语中的意思,这些人显然听明白了。

    他们虽然不想背上袭杀大明使者的罪名,却不得不按照莫敬宽的意思行事。

    毕竟大明使者责问的事情众所周知,他们都知道大明不会放过自己。

    莫敬卯、奋义等等,联合起来出动一千兵马,打算将大明使者袭杀在城外。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足以消灭大明使团,根本没有疑问。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从京城派来的使团护卫,都装备了新式火器。

    而且张镜心出使时位比王侯,可以带着五百护卫。

    五百装备新式火器的新军,在防御时连一千建虏都拿不下来,更何况安南这边的一千人。

    在张山的指挥下,这些人毫无疑问被击溃,甚至连指挥的莫敬卯和奋义都没能逃脱,被张山抓了起来:

    “哈哈,还是两条大鱼,他们就是袭扰大明的人。”

    “特使,这下可拿住高平莫氏的把柄了,他们若不服从,就先攻打他们。”

    张镜心抿嘴微笑,同样颇为兴奋。

    之前发生的战斗,对他这个没打过仗的文官来说,颇是心中惴惴。

    没想到战争的过程却颇出意料,大明兵马只是放了几轮火铳,对面的莫氏兵马便已溃散。

    大明护卫一人未损,就击溃了这股敌军。

    甚至连对方的主将也被抓了起来,一个都没有逃出去。

    此时的他,才明白大明的一个大队,有着什么样的战力。

    这样的兵马放在升龙城,完全有突袭安南宫城的实力。

    难怪他上次放弃这个机会后,张世泽、李橒都颇为恼怒,对他颇有怪言。

    原来是这些人都知道大明军队的实力,怪他太过犹豫。

    如今见到这一仗,张镜心顿时明白,自己先前的认识有偏差:

    皇帝不是派他送死找开战理由,而是真的认为大明的五百勇士只要合理利用,就有灭国的实力。

    面对实力远不如郑氏的莫氏,他不需要有任何顾忌,完全能平推过去。

    有了这个认识,张镜心道:

    “把使团的旗号打出来,派个俘虏去高平传信,要求莫敬宽出城迎接。”

    “如果他不听话,那就立刻宣战,请张总兵派遣大军过来。”

    这是早就商议好的事情,一旦他谈判失败,张世泽就立刻出兵。

    要在朱燮元抵达前,为大明军队南下,创造良好的条件。

    张山闻言立刻执行,他在高平城外选了个地点安营扎寨,打算据寨坚守。

    然后又派遣了一个被俘虏的莫氏族人,派他去传告这个消息。

    这位莫氏族人入城之后,自然把刚刚发生的战斗,原原本本地告知莫敬宽。

    莫敬宽听得直接傻了,万万没有想到大明天兵,竟有如此实力。

    莫氏被郑氏驱逐到北方后,本就势力分散。大者数千余人,小者七八百人。

    莫敬卯、奋义已经是颇有实力的两支,要不然也不敢袭扰大明。没想到这两支兵马一触即溃,被大明天兵毫不费力地击败。

    他这一支在七年前的战斗后,本就实力衰退,如果和大明开战,估计连这五百兵马都拿不下来。

    最终,莫敬宽在惶恐之下,仍旧装病不出。他的儿子莫敬完,被派出城迎接大明使团。

——

    “你就是莫敬完,当今莫氏的世子?”

    看着前来迎接的队伍,张镜心骑在马上,颇有些趾高气扬地道。

    此时他已经明白双方接近撕破脸,自然没有再以礼相待。

    只要莫氏不答应大明的条件,双方就会开战。

    莫敬完是莫朝的皇太子,对张镜心的世子之说当然颇为不满。

    不过他此时也知道城外发生的战斗,知道高平莫氏完全没有抵抗大明的势力,只能含羞忍耻道:

    “小臣正是莫敬完,请使者入城暂歇。”

    张镜心根本不理他的话,毫不客气地问道:

    “莫敬宽在哪,为何不出城迎接?”

    “难道要本使入城,亲自去拜见他?”

    莫敬完连称不敢,说出莫敬宽的理由。

    听到莫敬宽又装病不出,张镜心想到皇帝对臣子装病的态度,毫不客气地道:

    “上次本使过来他就生病,如今还在生病,可见病得不轻,根本无法理事。”

    “安南都统使一职,莫敬宽是不能胜任了。”

    “你是莫氏世子,本官这就保举你继任安南都统使,统领安南之事。”

    莫敬完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等着自己,他自然是想接任父亲的职位的,但是他现在就是继任,也无法掌握莫氏的实力。

    这让他一时间颇为犹疑,不知如何回应。

    张镜心根本不给他选择的机会,拿出圣旨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古君分封诸侯,藩屏国家。高平莫氏献土归顺,侍奉大明至忠,故封诸侯以待。”

    “朕思莫氏之忠,授莫敬完顺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高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以贵其身,永为子孙世禄,尔惟懋哉!”

    当场填上莫敬完的名字,册封他为高平侯,然后盯着惊喜茫然、不知如何应对的莫敬完道:

    “高平侯,接旨啊!”

    “若是抗旨不尊,你就是大明逆臣。”

    强令莫敬完接旨,成为大明诸侯。

    莫敬完自然是知道高平侯爵位代表什么的,琉球伯的遭遇,早已被周边藩国所知。

    不过在海岛上的琉球伯愿意前往大明京城享受富贵,统治高平的莫氏,却不愿抛下土地前往大明。

    他有些期期艾艾地说道:

    “我这个高平侯,是不是要去京城居住。”

    “那样高平该怎么办?”

    张镜心听到这番话,就知道莫敬完已经动心,笑着向他说道:

    “你是顺天贵族,藩国是内属外藩,朝廷不要求一直留京,只要派遣世子过去学习就可以。”

    “不过你现在情况特殊,派父亲过去也可以。”

    “将来册封世子后,再派世子过去。”

    莫敬完一听这番话,就明白大明使者是帮他解除父亲的权力,把父亲送到大明去。

    那样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上位,高平将归他掌控。

    大明也没有强占高平的意图,看起来就是惩戒袭扰大明的人。

    想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他的心中一横,恭敬道:

    “皇上如此厚爱,小臣敢不从命。”

    “谢恩典!”

    向着京城方向叩拜,接下了被封为高平侯的旨意。

    然后他就带着大明使团入城,里应外合之下,成功拿下了莫敬宽、夺取他的权力。

    自此,高平莫氏转变为大明的侯爵,按照理藩院对内属外藩的规定改造。

    同时,莫敬完继任为新的安南都统使,他按张镜心的要求,发出了征讨黎朝君臣的檄文。

    并且邀请大明出兵,恢复莫氏疆域。

    早已等得心焦的张世泽,迫不及待地出兵,一路从高平出发,一路直扑谅山。

    绸缪已久的安南之战终于展开,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1656/1656624/111101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