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庆功酒
在大家雷鸣般的掌声中,解晓东微笑着起身,向台下挥手致意。
他步履从容地走上演讲台,接过万书记递来的话筒。那份属于巨星的气场,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谢谢,谢谢万书记,谢谢和田的父老乡亲们!”
解晓东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特有的清亮和亲和力。
“非常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和田,见证咱们和田玉家族又添新贵——黄口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兴奋的脸庞,笑容真诚:“刚才听书记说,今天是和田载入史册的大喜日子。那为了庆祝这大喜的日子,我就给大家献唱一首,应应景儿!唱一首《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希望咱们和田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未落,台下已经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熟悉的前奏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解晓东站在台上,无需伴舞,就那样笔挺地站着,对着那支简易的麦克风,将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唱了出来。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嘿!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台下的观众,无论是领导还是记者,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拍手。
维族人骨子里的音乐细菌就展露出来了。
一个维族姑娘左右扭动着脖子,跳起民族舞蹈来,记者们赶紧抬起相机,抓拍这一幕民族和谐的温馨画面。
一曲唱罢,掌声经久不息。
解晓东微微鞠躬致谢,将话筒交给克里木江。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黄口料的发现过程、鉴定标准、市场前景以及对和田经济的意义等方面。
万书记和克里木江坐在台上一一作答,条理清晰,信心满满。
这时,一位来自内地某大报的记者举手提问:“万书记,据我们所知,黄口料的市场价值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有了显著提升,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尤其是那些玉石商贩们,他们是深切体会到了黄口料的逆袭飞涨。
万书记呵呵一笑,大手一挥。
“民意嘛,当然是民意嘛!”
克里木江也及时接过话茬,说道:“是的嘛,大家喜欢,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还是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费嘛!”
记者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有人提问道:“我们想知道,当初黄口料的提名人,是做怎么独具慧眼,发现并坚信黄口料价值的?以及您对和田玉石鉴定所在这次事件中的作用有何评价?”
说到这个问题,万书记得意的看向台下的苏阳,“那就离不开这位小同志了嘛。”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把苏阳推到了台前。
苏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一丝紧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没有走上台,就在原地,声音清晰而沉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说到慧眼,实在不敢当。”苏阳谦逊地笑了笑。
“其实,我就是一个在和田巴扎上讨生活的普通玉石商人。发现黄口料的价值,与其说是眼光,不如说是对咱们和田玉的一种直觉和信任。我跑过很多河床,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料子,黄口料那种温润内敛的黄色,那种细腻的质地,让我觉得它不该被埋没....”
“就像现在在乔木村鉴定所这里,先用专业的眼光和科学的检测确认了它的品质,这才送到京城的机构进行最终检测。结果证明了我的直觉,黄口料最终得到了它应有的名分!”
苏阳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既回答了问题,又不着痕迹地把鉴定所推到了聚光灯下,做了一次免费广告。
台下的鉴定所工作人员,尤其是大胡子和王华他们,一脸自豪。
发布会在一片热烈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圆满结束。记者们围追堵截着领导和解晓东进行补充采访,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
夜幕降临,和田最好的国营饭店,气氛轻松而热烈。
桌上摆满了极具西北边疆特色的美食。
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皮脆肉嫩的烤全羊架子、金黄诱人的大盘鸡、鲜美的烤包子、还有解晓东点名想尝的拉条子。
这里没有外人,是乌市城投的梁主任他们,以及大胡子和苏阳,还有解晓东和他的助理。
解晓东已经换下了白天的正装,穿着一件舒适的休闲短袖,显得放松了许多。
梁主任作为牵线人,热情地招呼着。
几杯本地的土烧酒下肚,气氛更加融洽。
大家聊着发布会的盛况,聊着和田的风土人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正事上。
苏阳举起手中的搪瓷缸,诚恳地对解晓东说:“解老师,这次真的太感谢您了!您能来和田,不仅给发布会添了光,更是给我们和田的黄口料,给咱们XJ的玉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
解晓东温和地笑笑:“苏老板客气了,能见证和田玉的新发展,我也很高兴。梁主任路上跟我聊了很多,你们对黄口料、对和田玉产业的热情和规划,让我很受触动。”
梁主任适时接话:“是啊,晓东。苏阳他们抱石轩,是真心想把咱们和田的玉石文化推出去。你看今天这发布会效果多好!要是能借你这股东风,再给咱们和田玉,特别是这新生的黄口料,添把火,那就更好了!”
他话没说透,但意思很明白。
解晓东放下筷子,认真地看向苏阳:“梁主任跟我提过合作的想法。苏老板,你的具体想法是?”
苏阳心中一喜,知道关键时候到了。
他放下缸子,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热切:“解老师,我们抱石轩想请您担任我们鉴定所的品质推荐官。”
“其实不需要您做太多,就是希望能在一些合适的场合,比如您以后的演出访谈里,提一提咱们和田的黄口料,说说它的价值。我们也可以为您量身打造几件顶级的黄口料饰品,您戴着出席活动,这就是最好的宣传!当然,相关的代言费用,我们一定按照市场规矩来,绝对让您满意。”
他没有提太过商业化的硬广要求,而是强调“品质推荐官”和“文化价值”,这更容易被爱惜羽毛的大明星接受。
解晓东没有立刻答应,他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包间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看了看桌上那盘油亮诱人的烤羊肉,又抬头看了看苏阳和梁主任眼中的期待。
几秒钟后,他展颜一笑:“品质推荐官......这个说法挺好。说实话,我本人对玉石也很有兴趣。这次来和田,亲眼看到黄口料,确实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推广咱们中国自己的玉石文化,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他顿了顿,看向苏阳:“我觉得可以合作,具体的事情你们跟小方聊就行了。”
几个人见解晓东松了口,心中一喜。
“太好了,那.....为了和田黄口料,为了咱们的合作,以茶代酒,碰一个!”
“干了!”
............
发布会次日,和田乃至整个全国玉石市场,激起了一阵涟漪。
省报、市报的头版几乎被同一个主题占据。
“和田玉家族喜迎新贵,黄口料获国家权威认证!”
大幅配图是解晓东引吭高歌时,台下维族姑娘翩然起舞的生动瞬间。
地方电视台也循环播放着发布会的盛况,播音员字正腔圆的解说词里“历史性突破”、“产业新引擎”、“明星效应”等词汇高频出现。
和田的大小巴扎,尤其是玉石巴扎上,人流量暴增。
操着各地口音的商人、藏家、游客蜂拥而至,目标明确——黄口料。
民间忽然冒出了不少的黄口料粗加工品,尽管品质不好,但一夜之间也成了香饽饽。
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价格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
“东家东家,昌华路送货的来了!”苏阳在后院看着报纸新闻,看到阿旺从前台跑了过来。
后院大门吱呀打开,随即一辆机动三轮车停在了门口。
王春生从车厢里蹦下来,拍了拍手,指挥着车上的两个人开始搬货。
“手上都慢着点哈!”
“阿达西,你怎么还亲自来了嘛。”苏阳起身拿了几瓶饮料汽水,给大家一人一瓶:“喝点凉的再搬嘛。”
大家接过来,咬掉瓶盖咕嘟咕嘟两口给干没了,打了一个饱嗝后,开始干活。
“害,昨天的发布会我可是听说了,乖乖!咱这黄口料没想到是新玉种嘛,这我哪敢耽搁,可不得亲自过来送嘛!”
王春生随手打开了一个木箱子,在阳光下,一批刚刚打磨抛光的黄口料玉器显露真容。
手镯温润如脂,平安扣浑厚饱满,貔貅栩栩如生.....
这些大部分都是一级料,少部分的二级料,质地那是毋庸置疑。内敛而高贵的黄色光泽,仿佛自带聚光灯效果。
王春生将这批货的清单递到苏阳手上,简单看了一下,拢共是五十多件。
阿旺准备带路送入库房,苏阳摆摆手:“阿旺,别放库房了,去厂子里叫于盛过来,把这些料子都打上证书,回头直接放柜子里。”
阿旺犹豫了下,随即应道:“好嘞东家,我这就去。”
随后,阿旺扔下抹布,来到前院跟古丽说了一声,就撒腿朝着鉴定所跑去。
王春生卸完货,也没有逗留,一抹脸上的汗,说道:“我就不在这多待了,那头还有不少活,我就先走了。”
说着就带着人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苏阳来到前院,帮忙跟古丽一起招呼客人。
“苏阳,你是不知道,今天来的客人都是打听黄口料的事,听他们说现在价格又涨了不少。”
“正常,回头还可以把价格再提一提,咱们毕竟囤了不少料子,更何况咱们这有鉴定证书的,大明星代言的,贵也是理所当然的。”苏阳打趣的笑笑。
虽然市场上也零星出现了其他黄口料,但无论是媒体的集中报道,还是解晓东这位巨星的“品质背书”,都让鉴定所的证书成为了公认的硬通货。
顾客们认准了这个章,甚至有人拿着黄口料,跑到鉴定所来要求复检出证。
........
下午的时候,苏阳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宾馆。
二楼房间里,梁主任正陷在沙发里,翘着二郎腿打电话呢,脸上笑得褶子都开了。
挂了电话,他赶紧招呼苏阳坐下:
“苏老板!来来来,快坐!瞧瞧这阵势,好得简直邪乎了!满城都在叨叨黄口料,我看全国都快要认咱鉴定所的红戳了!刚领导电话直接追过来,催咱们趁热打铁,赶紧把分所支棱起来!”
“那没说的,梁主任,”苏阳接话,“就是解晓东那边合作的事,还得您多费心。这合作的费用嘛,”他把话说敞亮,“咱们两家对半摊,不能让您城投光出力还吃亏,您说是不是?”
他心里门清,原本几十万的代言费,全靠梁主任运作,给安了个“民族文化宣传大使”的名头才免了,但人家来回跑动的人情和辛苦费,多少得意思一下。
“哎呀,苏老板你这就见外了!”梁主任大手一挥,嗓门洪亮:“咱们这叫强强联合!再说那点零星的费用,我们乌市城投还兜不住?你要真想表示表示......”
他嘿嘿一笑,露出点馋相。
“晚上请我整顿地道的烤全羊嘛!顺便把合同一签,齐活儿!我明天一早就得赶回去落实这事儿!”
“明天就走?”苏阳有点意外,随即爽快应下:“行!梁主任,今晚老地方,我找个手艺顶好、还没讨老婆的‘骚呼’,咱们好好搓一顿烤全羊!”
“好嘛好嘛。”梁主任嘴上应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早已拟好的合同,推到苏阳面前。合同封面上写着“关于合作设立乔木村玉石鉴定分所”的大字。
“乌市是西北首府嘛,辐射南疆甚至北疆,喀什是南疆重镇,面向中亚的桥头堡!这两步棋落子下去,咱们鉴定所的骨架就搭起来了!”
他身子往前探了探,继续说道:“合同里那些条条款款,咱们两边的人都抠哧好几遍了,你看看,要没啥大问题,咱今晚就签了它!资金、找地方、疏通关节,城投全包!就一个字——快!用最快的速度,让分所落地生根!”
苏阳拿起合同,厚厚一沓,十几页纸密密麻麻。
他心里明白,今天下午剩下的时间,怕是就得耗在这字里行间了。
两人对着合同又逐条捋了一遍,只在几处小地方稍作了修改,很快达成一致。
剩下的签字仪式,自然就留到晚上那顿烤全羊上了。
权当是提前庆功了嘛!
(https://www.24kkxs.cc/book/0/367/243779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