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新闻发布会开启!
跟梁主任他们喝过酒,跟古丽一起回到自家小院,已经半夜。
苏阳就着院里压水井打上来的凉水,草草冲了个澡,带着一身酒气和尘土气倒头便睡。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被喧闹声吵醒。
不用看也知道,阿旺肯定又起了个大早,在外头支应着。
今天来等抽签放货的人,比往日多了何止一倍!特级黄口料今天放货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早就传遍了和田的大街小巷。
今天的料子,身份更是不同。每一块都贴上了鉴定所的标签,那鲜红的印章和权威的编号,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光。
互相溢价,相得益彰。
苏阳起床后,没去管外面的抽签场面。他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径直往鉴定所去了。
昨晚酒桌上,万书记他们趁着酒劲,最终拍板将新闻发布会定在七天之后。
届时,不仅和田本地媒体会倾巢而出,还请了几家内地响当当的大报社记者。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消息一旦正式公布,借着解晓东风靡全国的势头,必将引发一场轰动!
事实上,尽管官方尚未正式宣布,但这几天的“预热”已经让黄口料的名声如同燎原之火,烧遍了整个玉石圈。
其风头之劲,甚至连传统的“羊脂白”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抱石轩这边,苏阳坚持的“限量放货”策略效果显著,跟在油锅里放冷水一样,瞬间激活了整个市场。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黄口料,交易价格基本都翻到了原价的三倍,而且有价有市!
鉴定所的证书,也借着黄口料这股东风,被更多人所知晓和认可。
接下来的几天,苏阳像个陀螺一样在城里转。
或在抱石轩里盯着生意,或去鉴定所看看发布会的筹备进展,或溜达到喧闹的玉石巴扎上,就着一碗热腾腾、撒满孜然辣子的羊头肉,竖起耳朵探听市场的风吹草动。
有时也陪着乌市城投来的那两位“金主”,穿梭在和田的大街小巷,寻找些地道的、带着粗犷风味的边疆美食。
日子就在这忙碌与期待中,一天天滑向那个重要的日子。
........
发布会前两天,为了招待好梁主任,苏阳和他们来到了城外一处山丘。
这里视野开阔,青草蔓生,远处成群的牛羊像撒在绿毯上的珍珠。
几人蹲在背风处,眼前是一堆篝火,上面正烤着几只穿在红柳枝上的肥硕田鼠。
没办法,梁主任就好这口“野趣”,苏阳也只能客随主便了。
手里的田鼠滋滋冒香,趁热撕着肉往嘴里送,虽然不如羊肉串那么有味,但是这环境,这野味,感觉一下就上来了。
“苏老板,明星那边妥了!”梁主任满足地嚼着嘎嘣脆的田鼠皮,含糊不清地说,“人今天晚上就到,安排住政府招待所最好的套间了。发布会上压轴,就唱他那首最火的《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保管把气氛顶上去!”
“那就好,那就好嘛!咱和田这犄角旮旯,头一回来这么大明星嘞,晚上咱得去好好接个风?”
“我看算球了!”梁主任摆摆手,吐出块小骨头,“人家一路舟车劳顿,到了就该好好歇着。等发布会圆满结束后,咱再摆个庆功宴,好好尽咱地主之谊也不迟!”
苏阳想想也有道理,便不再坚持。
三个人围着火堆,你撕一块我扯一条,很快就把几只田鼠分食殆尽。这东西看着肥,其实没多少肉,尤其是骨头缝里的,火候不到根本烤不熟,只能烤一层撕一层,吃个半饱,权当尝个新鲜。
苏阳拍拍手上的灰,起身扛起他那杆宝贝小口径步枪,在附近溜达起来。
目光扫过起伏的土丘和稀疏的草丛,除了偶尔探头又飞快缩回洞里的田鼠,似乎没什么值得开火的目标。
这典型的边疆丘陵地带,植被稀疏,黄土松软,正是田鼠和野兔打洞安家的好地方。
“苏老板!快看!兔子!”
梁主任突然压低声音,兴奋地拍了下自己的裤腿,指着前方低喊道。
只见一道影子从骆驼刺后面窜了出来!
梁主任动作快得惊人,几乎是本能反应,一把就从苏阳肩上“顺”过了那杆小口径。
他熟练地据枪、抵肩、瞄准,动作一气呵成,带着一种久违的、刻进骨子里的军人印记。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骤然划破了山丘的宁静。
那只兔子原地蹦跶了几下,就躺在地上彻底不动了。
“哎呦!梁主任,您是真人不露相啊!”
苏阳由衷地赞叹,他刚才看得真切,梁主任那一枪干脆利落,正中兔子的脖颈,几乎没让它多受罪。
梁主任得意将枪收回,两个人闲庭若步的走向兔子。
梁主任把苏阳那杆小口径递给他,脸上带着一丝追忆往事的笑容,拍了拍沾了些尘土的手:
“咳,老黄历了。当年在部队,搞生产,打靶,在这戈壁滩上待了十几年,枪摸得比锄头还熟。后来转业,组织上说这边缺人,就留下了。一转眼,半辈子都交代给这片地了。”
他弯腰,拎起那只肥硕的野兔掂了掂。
“嚯,还挺沉,晚上够咱们炖一锅了。”
西北这个地界,有相当一部分的公职人员都是以前当过兵的,转业后留在这边扎了根。
这些人看似油腻,但眉宇间透着股历经风霜的硬朗,很有可能真上过战场,杀过敌人。
“苏老板,这只兔子也不够吃嘛,”梁主任掂了掂手里空了的枪,眼神里带着意犹未尽,“咱们再溜达溜达,要是再打几只,回去也有个交代嘛。”
苏阳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打枪打上瘾了。那杆小口径往梁主任手上一端,仿佛激活了尘封的记忆,有种重回战场、热血沸腾的感觉。
苏阳干脆利落地将枪直接拍在梁主任怀里,又抓了一把铅弹塞进他鼓囊囊的衣兜里,打趣道:“行啊,梁主任,今晚我们大家伙的伙食,可就全靠你这杆神枪了。”
梁主任得意地嘿嘿一笑,大手拍了拍胸脯,豪气干云:“这算啥!这要是换上半自动啊,我保管能给你打头哈熊来!”
苏阳闻言,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大概还不知道,眼前的巴郎子,可是真正杀过哈熊的角色。
两人不再多言,默契地沿着起伏的山丘猫腰前行。山丘阳面,稀疏的骆驼刺和红柳叶子被晒得卷曲发蔫,背阴处则藏着灰绿色的蒿草和芨芨草。
兔子窝一般就藏在这草堆中间。
苏阳先是在前面投石问路,在听到窝里有动静的时候,就堵在门口,苏阳在上面跺脚,惊的兔子往外窜,等窜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梁主任以逸待劳,瞄准就开始射击。
就这么一下午的折腾,三个人拢共打了三只兔子,还有三只田鼠。
一行人回到了鉴定所的厂子里,趁天还放着亮,大胡子磨亮了刀子,准备处理这些东西。
东西不多不少,够七八人的口福了。
苏阳吆喝了一声,把正在库房清点的王华和于盛也叫了过来。
几个人分工明确:王华手脚麻利地剥兔子皮,于盛负责给田鼠褪毛开膛,苏阳则在一旁支起一口大铁锅,从压水井里打上凉水倒进去,又抱来柴禾塞进土灶膛里。
等到了晚上,卡布提和古丽也顺道过来,拎着自家酿的包谷酒。
七八个人围着满满一锅的肉。
梁主任端着碗,呷了口辛辣的土烧,脸上泛着红光,兴致勃勃地讲起下午打兔子那“一枪毙命”的事。
苏阳在一旁适时地添油加醋,让梁主任越发来了精神,话匣子彻底打开,从打猎一路扯到了当年在部队,跟着队伍在帕米尔高原剿匪时的惊险往事。
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不缺一口吃的,偶尔吃上一炖野物,那也算是调节生活的快乐门阀了。
酒满上,喝到了深夜。
要不是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然能喝一晚上。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阳赶到玉石鉴定所时,于盛他们已经把院子拾掇得差不多了。
门口铺上了红地毯,透着股不同寻常的喜庆氛围。
院子里的演讲台上,一条宽大的红布横幅格外醒目,被风吹得微微鼓起。
鉴定所的大铁门外,早已乌泱泱挤满了人。
和田巴扎上的玉石贩子、附近的居民、闻风赶来的外地客商,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使劲朝院里张望。
那高悬的红条幅,简直比高考发榜还吸引人,人群嗡嗡议论着。
“唉,前头的阿达西,看清楚没?条幅上写的啥?真是黄口料?”
“看不清啊,离得太远了,字影影绰绰的!”前面的人无奈地喊。
有人急了,不知从哪扛来一架木梯子,麻利地搭在院墙上,三两步爬了上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望远镜,眯起眼仔细瞧了瞧,猛地一拍大腿:“看清了看清了,真娘的就是黄口料!”
这么一说,大家都放心了。
但忍不住一声声惋惜,早知道黄口料有这一天,说什么也要囤一波了。
大家想起之前那个大批收货的年轻人。不敢想象现在躲在哪里数钱呢。
人群里不光有玉石行当的人,还夹杂着看热闹的当地老百姓。对他们来说,黄口料是啥可能不太重要,吸引他们的是另一个名字——解晓东!
这位刚刚在春晚上唱响《今儿个真高兴》,红遍大江南北、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梦中情郎的大明星,今天竟然来这偏远的和田了!
这可是活生生的电视里的人,谁不想亲眼看看?
苏阳戴着瓜皮帽,压着帽檐挤到了前头,王华一看是苏阳,赶紧给放了进来,随后把门关上。
没多久,几辆刷着蓝白条的警用吉普车开了过来,下来十几个人,将大家疏散在一旁。
鉴定所今天特意停工一天,只留了十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在院里帮忙,端着搪瓷缸子给陆续到来的客人倒水,忙得脚不沾地。
不一会儿,几辆风尘仆仆的汽车停在了街边。车门打开,下来一群拎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胸前大多挂着工作证。
大胡子赶紧迎上去,引导他们在遮阳棚下的长条凳子上落座。虽然是太阳天,但棚子挡住了大半毒辣的阳光,库房里搬出来的十几台老式“华生”牌大风扇呼呼地吹着,倒也不算太难受。
万书记和文化局的领导们坐着县里的小车也到了。江老这种自来熟,最喜欢这种场合,红光满面地在人群里穿梭,嗓门洪亮地跟认识不认识的人打招呼,仿佛全场都是他多年老友。
就在这时,大门方向传来一阵更大的骚动
所有人都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院门再次打开,在乌市城投梁主任的陪同下,一位穿着笔挺白色衬衫、戴着时髦墨镜的年轻巴郎子走了进来。他身形挺拔,步伐从容,正侧头和梁主任说着什么。
正是解晓东!
“娘嘞,真是电视上那个大明星!”
“啧啧,看着比电视上还精神,不过这脸盘,跟咱和田的巴郎子也差不多嘛!”
“废话,都是中国人,你看人家那气质,乖乖了不得...”
门口的人群议论纷纷,争着往前看。
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瞬间扛着相机,举着盒式录音机蜂拥而上,闪光灯噼里啪啦地亮成一片,民警们赶紧上前维持秩序。
在梁主任和大胡子的引导下,解晓东穿过热情的记者和好奇的目光,走到演讲台前。
他摘下墨镜,露出那张被全国人民熟悉的脸,带着谦和的微笑,先与万书记等领导一一握手致意,然后才在预留的位置上坐下,姿态放松却又不失明星的矜持。
苏阳仔细打量两眼,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霸占春晚十四年,跟孙悦、苏芮、罗文、孙燕姿一众明星同台演唱,并且拒绝过那英表白的内地四大天王解晓东?
这人一直都比较低调,看得出来,人也内向。
苏阳赶紧凑到梁主任身边,压低声音问:“梁主任,咱们那事.....跟他都谈妥了吗?”
梁主任咧嘴一笑,冲他使了个“一切尽在掌握”的眼色,同样小声回答:“放心!路上唠了一路,小伙子人实在,挺好说话。发布会完事,他特意多留一天,到时候咱们坐下来,好好唠唠合作的事!”
“行!”
苏阳兴奋地搓了搓手,说实在的,他后世见过最大的“腕儿”,也就是老家那位“大衣哥”朱之文了。此刻近距离面对这位昔日的流行天王,心里头还真有点怦怦跳。
等到院里的人头攒动,该来的贵客和媒体基本落座后。
文化局的克里木江局长整了整他那件中山装领子,在叽里呱啦的掌声中走上演讲台。郑重其事地掏出一份发言稿,小心翼翼地展开。
背靠着红色大条幅,他清了清嗓子,操着浓郁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声音在扩音器传开。
“喂喂......”
“尊敬的各位领导,远道而来的记者朋友们,同志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和田新玉种品质鉴定结果新闻发布会!”
克里木江特意顿了顿,又说道:
“感谢你们的光临,更要感谢我们伟大的母亲河——玉龙喀什河!千百年来,她不仅滋养了这片绿洲,在今天,依然慷慨地赐予我们新的珍宝!”
台下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后的条幅上。克里木江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声音陡然拔高:
“下面,我代表和田地区玉石鉴定委员会和文化局,正式宣布:黄玉黄口料,其品质、结构、特征均符合和田玉标准,经权威鉴定,正式增补为和田玉新玉种!即日起,与黄玉一同,并列为和田八大玉种之一!”
“哗!!!”
话音未落,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席卷了整个院子!
玉石贩子们拍得最用力,脸上写满了狂喜。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克里木江高高举起那份盖着鲜红大印的官方检验文件。
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们立刻将镜头,齐刷刷地对准那几页纸,“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跟下饺子似的,闪光灯此起彼伏。
掌声未歇,万书记在克里木江的示意下,带着掌控全局的沉稳笑容,稳步登上演讲台。
两人并肩而立,共同举起一块事先精心挑选、温润澄黄、具有代表性的黄口料原石,面向台下。
这历史性的一刻被无数镜头记录下来。
万书记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台下又激动不已的本地玉商,有好奇张望的老百姓,还有架着相机的记者,以及坐在前排面带微笑的解晓东。
他脸上洋溢着自豪,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我们和田值得载入史册的大喜日子嘛!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黄口料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更荣幸的是,我们迎来了全国亿万观众都喜爱的大明星——解晓东同志!”
他侧身,手臂热情地指向解晓东的方向:“解晓东同志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边疆和田,就是要亲自为我们这新生的‘和田瑰宝’宣传、站台!让我们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解晓东同志上台!”
(https://www.24kkxs.cc/book/0/367/243923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