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 > 第888章 啄木鸟

第888章 啄木鸟


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他太过于专注于宏观的战略,专注于构筑那条看似完美的封锁线,却忽略了,战争的胜负,往往是由一个个最微小的、最具体的战术细节决定的。

他小看了独立旅的装备水平,更小看了楚云飞的指挥能力。

“命令!”冈村宁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开始飞速地运转。

“第一,立刻从方面军直属的战车联队中,抽调一个中队,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由最优秀的指挥官带领,驻扎在保定,随时准备对来犯之敌,进行追击和歼灭!”

“第二,命令所有伪军据点,加强夜间警戒。将所有的据点,以十个为一组,进行联防。一旦发现敌情,必须立刻发出信号,互相支援!”

“第三,”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毒辣的光芒,“命令特高课,立刻启动‘毒蝎’计划。既然我抓不住他们的‘啄木鸟’,那我就毁掉他们的‘巢’!”

“毒蝎”计划,是冈村宁次针对独立旅后方,策划的一场大规模的特务渗透和破坏行动。

他要用经过特殊训练的特工,伪装成流民、商贩,甚至是前来投奔的抗日分子,渗透进太行山根据地。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刺杀张合,也不是去窃取情报。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投毒。

在根据地的水源里,在百姓的粮仓里,在八路军的伙房里,投下最剧烈的、无色无味的细菌和病毒。

他要用这种最卑劣、最灭绝人性的方式,从内部,让整个太行山根据地,变成一座真正的、死亡的“囚笼”。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一支由十几个人组成的“逃难队伍”,正艰难地跋涉在太行山的雪地里。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上去,和那些因躲避日军“清乡”而逃入山区的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带头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他自称姓王,是河北饶阳县的村民。

这支队伍,正是冈村宁次派出的“毒蝎”小队之一。

那个老汉,则是特高课精心培养的王牌特工,代号“石蝎”。他精通华北方言和民俗,伪装技巧出神入化。他怀里揣着的那个看似普通的烟袋锅里,藏着的,是足以污染一个水源地、让数千人感染霍乱的浓缩菌剂。

经过了十几天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的外围。

根据地的哨卡,并没有为难他们这些“难民”。哨兵只是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和登记,检查了一下他们随身携带的、少得可怜的行李,便放行了。

“石蝎”的心中,暗自冷笑。

他觉得,八路军的防备,也不过如此。

他们被安置在了一个叫“下河村”的村子里。这里是根据地的一个临时难民安置点。村里的干部,对他们非常热情,给他们安排了住处,还送来了热腾腾的小米粥和御寒的衣物。

“石蝎”和他的手下,表现得感恩戴德,很快就和村里的百姓打成了一片。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个村子的一切。

他发现,村子的东头,有一口古井。全村几百口人,以及附近一个独立旅的后方医院,所有的饮用水,都来自于这口井。

这里,将是他下手的最佳目标。

他决定,在三天后的一个深夜,动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从他们踏入根据地哨卡的那一刻起,一张无形的、更加严密的大网,就已经悄然张开了。

在下河村,那个每天笑呵呵地,为他们送饭送水的村干部,是锄奸科的一名老侦察员。

村里那个喜欢坐在井边,晒着太阳,和人拉家常的聋哑大爷,耳朵比谁都灵,是退伍的老兵。

甚至连那些每天在村里跑来跑去的半大孩子,都是经过训练的“红小鬼”侦察兵。

“石蝎”和他手下的一举一动,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甚至连每天上几次茅房,都被人悄悄地,记录了下来,并第一时间,送到了太原的锄奸科总部。

王根生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关于这支“难民队伍”的详细分析报告。

“报告旅长,这支队伍,疑点很多。”王根生指着报告说道,“第一,他们虽然衣衫褴褛,但脚上的鞋,都是半新的。这说明,他们并没有经过长途的跋涉。”

“第二,他们的手。那个带头的老汉,自称是农民,但他的手掌,虽然粗糙,虎口处却没有农民常有的老茧,反而有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

“第三,也是最可疑的一点。他们对我们分发的食物,非常挑剔。小米粥只喝上面的一层清汤,窝窝头也只是掰开看看,很少真的吃下去。这说明,他们自己带有食物,而且,对我们的食物,充满了不信任。”

张合听完报告,点了点头。

“冈村宁次,终于忍不住,要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和冰冷的杀意。

“先不要动他们。”张合下令,“我要放长线,钓大鱼。看看他到底派了多少只这样的‘蝎子’进来。”

“命令,”他看向王根生,“启动‘滤网’计划。对所有新进入根据地的外来人员,进行二次、三次的秘密甄别。特别是那些来路不明的商贩、郎中、僧侣。”

“同时,命令根据地所有村庄,立刻进行水源管制。所有的水井,必须派专人二十四小时看守。所有的食物,必须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分配。”

“冈村宁次想给我们投毒,那我们就来一次彻底的、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

“我要让他派进来的每一只‘毒蝎’,都变成被关在玻璃瓶里的标本,无处下嘴!”

三天后的深夜,寒风刺骨。

“石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他悄悄地,从藏身的窝棚里溜了出来,像一只夜行的狸猫,借着夜色的掩护,向村东头的那口古井摸去。

一切,都和他预想的一样顺利。

村子里,一片死寂。他很轻松地,就绕过了几个打瞌睡的民兵哨兵。

他来到了井边,从怀里,掏出了那个藏有剧毒菌剂的烟袋锅。

他的脸上,露出了残忍而得意的微笑。他仿佛已经看到,几天之后,这个村子,连同那个后方医院,变成一片哀鸿遍野的人间地狱。

就在他拧开烟袋锅,准备将里面的毒剂,倒入井中的瞬间。

“不许动!”

一声断喝,如同晴天霹P,在他耳边炸响。

十几支黑洞洞的枪口,从四周的黑暗中,同时对准了他。

紧接着,几道雪亮的手电筒光柱,将他牢牢地锁定。

“石蝎”的身体,瞬间僵住了。他脸上的笑容,凝固成了一个无比惊恐和错愕的表情。

他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露出了破绽。

他更想不明白,这些八路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下意识地,就想将手中的毒剂扔进井里。

“砰!”

一声枪响。

王根生手中的驳壳枪,冒着青烟。一颗子弹,精准地打在了“石蝎”的手腕上。

烟袋锅脱手飞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被另一名眼疾手快的锄奸科队员,稳稳地接在了手里。

“石蝎”和他的手下,没有进行任何反抗,就被全部生擒。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锄奸科的“滤网”计划,全面铺开。

一张张伪装的面具,被无情地撕下。

一支支潜入根据地的“毒蝎”小队,在他们还没来得及造成任何破坏之前,就被一一地,干净利落地,全部揪了出来。

锄奸科的审讯室里。

面对着铁一般的证据,和那些曾经被他们屠杀过的村庄的幸存者的血泪控诉,“石蝎”和那些被俘的特工,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们交代了“毒蝎”计划的全部内容,包括冈村宁次在华北地区,建立的所有秘密联络点和毒剂仓库的位置。

拿到这份口供,周卫国兴奋地找到张合。

“旅长,这下咱们可捞到大鱼了!我这就带兵,把鬼子的这些毒窝,给他一个个全端了!”

“端?为什么要端?”张合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谁也看不懂的、高深莫测的笑容。

“冈村宁次,不是喜欢给我们送‘礼物’吗?”

“那我们,作为礼尚往来的华夏人,自然也要,回一份‘大礼’给他。”

他将一份刚刚由兵工厂的卫生部门,研究出来的化学配方,递给了周卫国。

“这是我们根据缴获的日军化学武器,仿制出来的一种……泻药。无色无味,药性猛烈。人吃了,不会死,但能在茅房里,待上三天三夜,拉到双腿发软,浑身脱力。”

周卫国看着那份配方,愣了半天,才恍然大悟,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

“哈哈哈哈!旅长,你……你这招也太损了!我喜欢!”

张合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冰冷的寒意。

“命令,‘獠牙’小队和‘幽灵’部队,再次出动。”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端掉那些仓库。而是要,把我们准备的这份‘大礼’,悄悄地,给他们换上去。”

“冈村宁次,想用细菌,来摧毁我们的战斗力。”

“那我们就用泻药,来问候一下他整个华北方面军的……肠胃。”

一场史无前例的、别开生面的“反向投毒”行动,在周卫国的亲自指挥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半个月后,华北日军的各个据点和兵营里,开始爆发一场奇怪的、大规模的“流行病”。

患病的士兵,上吐下泻,浑身无力,一个个面色惨白,双腿发软。

军营里的厕所,成了最繁忙的地方。许多厕所,因为“客流量”太大,甚至发生了“拥堵”和“坍塌”事故。

日军的军医院,人满为患。但医生们检查来检查去,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病,来得快,去得也快,除了让士兵们在几天之内,失去所有力气之外,似乎并没有生命危险。

起初,日军的后勤和卫生部门,以为是冬季的食品卫生出了问题。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

这场“流行病”,不仅仅发生在普通的士兵身上。许多高级军官,甚至是驻守在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的机关人员,也纷纷中招。

整个华北方面军,从上到下,都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腹泻危机”之中。

冈村宁次的司令部,自然也未能幸免。

当他黑着脸,捂着肚子,从厕所里出来时,看到自己的参谋长和作战部长,也同样白着一张脸,互相搀扶着,正准备往厕所里冲。

他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流行病。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整个方面军的、大规模的化学攻击!

“查!给我查!立刻查清我们的水源和食物来源!”冈村宁次,气得几乎要吐血。

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问题,出在他们从本土运来的、专门供给军官们享用的高级罐头和清酒上。

这些物资,在从港口运往各个城市的途中,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注入了大量的、无色无味的强力泻药。

而下手的,正是那些被日军自己雇佣的、负责搬运和运输的华夏劳工。

冈村宁次,彻底被打懵了。

他想不明白,对方是怎么做到,在如此庞大的运输网络中,进行如此精准的、大规模的投毒的。

他更想不明白,自己那套引以为傲的、严密的特务监控体系,为什么会对此,一无所知。

他不知道,赵刚的“白蚁”,早已蛀空了他“铁屋”的根基。

他派出去的“毒蝎”,不仅没有毒到别人,反而成了对方的“带路党”,将他所有的秘密仓库和运输路线,都卖了个一干二净。

这场“腹泻危机”,虽然没有在肉体上,消灭一个日军士兵。

但它在精神上,对整个华北日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它让每一个日军,都陷入了一种草木皆兵的恐慌之中。他们不敢喝驻地的水,不敢吃军营的饭,甚至连从本土运来的罐头,都不敢再碰。

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降到了冰点。

而冈村宁次本人,更是经此一役,威信扫地。


  (https://www.24kkxs.cc/book/712/712502/439881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