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春雷反攻
在战争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沦陷区的纸币。而最保值的,永远是硬通货和实实在在的物资。
一时间,无数的商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和独立旅的贸易公司联系。大量的粮食、布匹、药品,开始源源不断地,从敌占区,流入了根据地。
冈村宁次的经济封锁,被这条看不见的“地下经济走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而赵刚的“减租减息”和干部培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当贫苦的农民,第一次从八路军的手里,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时,他们爆发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热情,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
他们踊跃地参军,积极地生产,主动地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检举敌特。
刚刚解放的平原地区,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稳定了下来。一个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基层政权,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
最让冈村宁次头疼的,还是那些“反正”的伪军。
在独立旅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感召下,河北平原上,超过三十多支、总兵力近两万人的伪军部队,宣布“起义”,接受独立旅的改编。
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强,但却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楔在了日军的占领区里。他们占据着县城和交通线,名义上是“维持地方治安”,实际上,却成了独立旅安插在敌人心脏地带的“前哨站”和“情报网”。
冈村宁次气得暴跳如雷,几次想派兵“剿灭”这些叛军。
但这些伪军,都学得非常狡猾。日军大部队一来,他们就立刻放弃县城,化整为零,躲进青纱帐。等日军一走,他们又重新冒出来。
冈村宁次被搞得不胜其烦,焦头烂额。他发现,自己的“囚笼”,不仅没困住八路军,反而把自己给困住了。
就在根据地内部,一片欣欣向荣,外部环境也大为改善的时候。
一只意想不到的“凤凰”,从东南方向,飞了过来。
这天,张合接到了来自胶东军区的一封绝密电报。
电报的内容,让他大为意外。
电报称:有一支来自南洋的、由爱国华侨组织的“抗日义勇军”,约五百余人,在海外购买了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一台完整的、小型的西药生产线设备,准备回国抗日。
但由于南方战局糜烂,他们无法在国军控制区登陆。听闻独立旅在华北声威大震,他们希望,能从胶东半岛登陆,然后取道河北,前来太原,加入独立旅。
随电报附上的,还有那批武器装备和设备的详细清单。
当张合看到清单上的内容时,即便是以他的沉稳,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武器装备里,不仅有五十挺当时最先进的、德国造的MG34通用机枪,两百支MP40冲锋枪,甚至还有十门80毫米迫击炮和配套的炮队镜、测距仪。
这批武器,足以将独立旅的一个主力团,从头到脚,武装成一支欧洲一流水准的机械化步兵团。
而那台小型的西药生产线,更是无价之宝。
它意味着,根据地,将从此拥有自主生产盘尼西林(青霉素)等救命抗生素的能力。这对于一支常年处于战争状态、伤员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军队来说,其战略价值,甚至超过了那批武器本身。
“真是天助我也!”周卫国看着清单,兴奋得直搓手,“旅长,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啊!咱们必须得把他们安全地接回来!”
然而,张合的脸上,却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多了一丝凝重。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他指着地图,在从胶东半岛到太原的这条路线上,画出了一条长长的红线。
“这条路,长达一千多里,要穿越整个日军重兵布防的山东和河北。五百多人,带着这么一批扎眼的宝贝,想从这里平安地过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且,”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这只‘凤凰’,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们刚刚打赢了‘春雷’攻势,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来?为什么他们不去重庆,不去延安,偏偏要舍近求远,来我们太原?”
楚云飞也看出了其中的蹊le:“张兄的意思是……这背后,可能有诈?”
“是不是诈,现在还不好说。”张合摇了摇头,“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沉思了片刻,下达了决心。
“回电胶东军区,告诉他们,我们欢迎南洋的爱国侨胞。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人,可以过来。东西,必须暂时留在胶东。”
“同时,”他看向楚云飞,“云飞,这次的迎接任务,非你莫属。我要你,亲自带一支最精锐的特战小队,化装潜入山东,去摸清楚这支‘义勇军’的底细。”
“记住,你的首要任务,不是去接人。而是去查清楚,这只飞来的,到底是真心抗日的‘凤凰’,还是……一只披着凤凰皮的‘黄鼠狼’。”
楚云飞领命而去。
他从“幽灵”部队和原特战大队里,挑选了二十名最精干的队员。他们换上便装,化装成一支从山西去关外贩货的商队,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前往山东的秘密交通线。
一路之上,虽然盘查严密,但在敌工部沿线内线的帮助下,他们有惊无险地,穿越了日军的层层封锁,于半个月后,抵达了胶东根据地的首府——莱阳。
胶东军区的负责人,对楚云飞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楚云飞同志,你们独立旅,可是给我们整个华北的敌后战场,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啊!”军区司令员紧紧地握着楚云飞的手,由衷地赞叹道。
寒暄过后,楚云飞立刻切入了正题。
“司令员,关于那支南洋义勇军,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司令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
“说来也怪。”他皱着眉头说道,“这支义勇军,是在十天前,乘坐一艘挪威籍的货轮,在青岛附近的-个小渔港,秘密登陆的。我们的人,按照约定,去接应他们。人,是接到了。东西,也确实如清单上所说,一样不少。”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总感觉,这支队伍,有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楚云飞追问道。
“首先,是他们的纪律性,太好了。好得……不像一支由华侨组成的、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他们的队列、口令、战术动作,都带着一股非常标准化的、职业军人的味道。甚至比我们的一些主力部队,还要正规。”
“其次,是他们的那位领袖,一个名叫‘龙云飞’的年轻人。这个人,二十七八岁,气度不凡,枪法、格斗,样样精通。据他自己说,他是在南洋长大的富商子弟,因为一腔爱国热血,才散尽家财,组织了这支队伍。但我们总觉得,他的身上,缺少一股商人气,反而……更像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特工。”
“最关键的是,他们对我们,似乎抱着一种很强的戒心。我们安排他们驻扎在一个安全的村子里,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但他们却自己在外围设置了警戒哨,不允许我们的人,轻易靠近他们的营地和那批装备。我们派去的联络员,也只能见到那个龙云飞本人,根本接触不到他们的普通士兵。”
听完司令员的介绍,楚云飞的心,沉了下去。
他几乎可以断定,张合的担心,是对的。
这支所谓的“南洋义勇军”,绝对有问题。
“司令员,我想亲自去见见这个龙云飞。”楚云飞说道。
“当然可以。”司令员点了点头,“不过,你千万要小心。这帮人,虽然打着抗日的旗号,但来路不明,敌我难辨。我们现在,也是把他们当成‘客人’一样,供着,也防着。”
第二天,楚云飞带着两名队员,在胶东军区一名联络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那支“义勇军”的驻地——一个叫“龙王庙”的村子。
村子外围,果然有他们自己设立的哨卡。哨兵穿着统一的黑色制服,手里拿着崭新的德制MP40冲锋枪,表情冷峻,目光警惕。
看到楚云飞一行人,他们立刻上前盘问,态度虽然还算客气,但却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
在通报之后,他们被允许进入村子。
村子里,气氛更加诡异。
那些“义勇军”的士兵,正在进行操练。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充满了肃杀之气。楚云飞只看了一眼,就判断出,这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
在村子中央的一座祠堂里,楚云飞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领袖——龙云飞。
这是一个相当英俊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面容白皙,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但他眼神中,偶尔闪过的一丝精光,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凡。
“楚云飞将军,久仰大名。”龙云飞站起身,微笑着,伸出了手,“独立旅在太行山的赫赫战功,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也是如雷贯耳啊。”
他的国语,说得非常标准,甚至带着一丝京腔。
“龙先生客气了。”楚云飞和他握了握手,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张旅长,对贵军的爱国义举,深感钦佩。特派我前来,商议贵军西迁太原的具体事宜。”
“哦?不知张旅长,有何安排?”龙云飞不动声色地问道。
“张旅长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携带大量重装备,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日军的注意。”楚云飞看着他的眼睛,缓缓地说道,“所以,我们建议,贵军的武器装备和那套生产线,可以暂时存放在胶东。等我们打通了从山东到山西的安全通道后,再派人来取。至于贵军的将士们,可以轻装简从,由我们派人护送,先行前往太原。”
这是张合的试探。
如果对方是真心抗日,那么“人货分离”,无疑是当下最安全、最稳妥的方案。
然而,龙云飞听完,脸上的笑容,却渐渐地淡了下去。
“楚将军,这个建议,恐怕我们不能接受。”他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有些强硬,“我们这批装备,是我们五百多兄弟,用血汗和侨胞们的捐款换来的。我们人到哪里,装备就必须到哪里。人与装备,绝不分离。”
“而且,”他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傲慢,“关于安全问题,就不劳贵军费心了。我们自己,有能力,保护好我们的装备,突破日军的封锁线。”
话,说到这个份上,楚云飞的心里,已经彻底明白了。
对方的目标,根本不是来“投靠”独立旅。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这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那台敏感的生产线,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带进独立旅的根据地。
至于带进去之后,要干什么……
楚云飞不敢再想下去。
他辞别了龙云飞,返回了莱阳。
当晚,他就给张合,发去了一封只有八个字的绝密电报:
“来者不善,恐是‘木马’。”
太原,指挥部。
收到楚云飞的电报,张合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木马……这个比喻,很形象。”他将电报,递给了身边的赵刚和周卫国。
周卫国看完,一拍桌子:“他娘的!我就知道这帮孙子没安好心!什么狗屁的南洋义勇军,我看,就是重庆那帮家伙,派来搞破坏的特务!”
赵刚的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重庆方面,贼心不死啊。眼看着我们根据地发展壮大,他们就想派一支‘特洛伊木马’进来,从我们内部,打开缺口。这批武器装备,就是他们的敲门砖和伪装衣。”
“旅长,下命令吧!”周卫国请战道,“我这就给楚云飞回电,让他配合胶东军区,把这帮特务,就地给我缴械了!敢反抗,就地正法!”
“不行。”张合摇了摇头。
(https://www.24kkxs.cc/book/712/712502/439479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