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采购调料(第二更,求订阅)
在帮王瀚文把新店顺利开业后,冯正明开始了一番大采购。
他找人借了一辆小皮卡,带着妻子、岳母、二姑和孩子们一起,开车在蓉城周边的很多地方都走了一遍。
把当地一些独特的调味料几乎都收购了一番。
大部分都打包找到邮局直接邮寄到沪城去。
还有一部分,冯正明专门买了好几个大行李箱,全部都装满各种的调料品,然后全部准备托运回去。
看到冯正明买了这么大量的调味料,让全家人都大吃一惊。
岳母:“正明啊,你买这么多这些东西干什么?”
冯正明:“妈有些调味料,必须要用当地的,才能有那个滋味,像是这些花椒、辣椒,都是要用当地的才有滋味,还有这边独有的豆瓣酱,也都是要用这边的去调味。”
二姑听后有些理解:“正明你这是准备回去,用这些调味料,调配出一些新味道?”
冯正明点头:“对的姑,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一些菜离开本地后,在外面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呢?
最关键的就是这些当地的调料,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
大家总是认为,不都是一样的东西吗?用其他地区的相似调料去做也是一样。
其实做出来的滋味绝对是天差地别的。”
冯正明从袋子里抓出一把花椒:“你们看这花椒,这边的花椒和我们齐鲁的花椒是完全不同。
我们齐鲁的花椒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重的麻味,更多是突出一种独特的花椒香味。
可是这样的花椒,明显是要更加的麻。
所以在调配这边的麻辣味型,就不能用我们那边的花椒。”
听冯正明这么解释,家里人倒是立刻理解了。
这些天在这边吃了太多的麻辣口味,很多时候辣可能都还能接受,但是花椒的麻,往往让大家吃的有点难以接受。
冯暖悠好多次都被麻得差点哭出来。
后来冯正明每次点菜,都让厨师尽量不要加花椒。
这一次,冯正明采购大批这边的调料回去,就是想要进行一些调味料的大融合。
他要尝试用不同地区的调味料,去调配出一些独特的味道。
这实际上非常考验厨师的功力。
调味上,稍有不慎,可能你想要突出的味道没有突出,反倒是一些不好的味道被突出了,那样就可能会导致努力付之东流。
所以其实大多数的厨师,可能都会选择更加保守的方式。
那就是延续前人已经多少年积淀下来的方式去调味。
冯正明觉得那样一成不变,会显得很无趣。
这也是他这一趟专程来蓉城前的构思。
不仅仅是要为王瀚文站台,帮王瀚文把新店成功的开业。
他还想要亲口品尝正宗的川菜味型,并且采购一批川渝地区的调料,回去进行一些调味尝试。
或许这会是一个漫长的尝试过程,但冯正明觉得自己会乐此不疲。
采购完毕,冯正明带着家人一起回到蓉城。
回去前,他们一起在王瀚文的店里吃了顿饭。
王瀚文亲自下厨给冯正明他们做了一桌子菜。
虽然没有曾志昌酒楼里那些高档的菜,但王瀚文还是尽量还原了川菜的不同味型。
更是把店开业后,最受欢迎的几道菜呈现给冯正明品尝。
要说最受欢迎的一道菜,让冯正明有些意外的,竟然会是麻婆豆腐。
这道菜在蓉城,在川菜中的地位可是不同一般。
尤其是在蓉城是有麻婆豆腐传承老店存在的。
可王瀚文竟然依旧能让自己店里麻婆豆腐获得当地人认可和喜欢。
一方面是王瀚文店里的价格不贵,另一方面也是对王瀚文手艺上的一份认可。
麻婆豆腐上桌,是用一个小陶罐盛放。
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温度。
让麻婆豆腐上桌的时候依然是烫的。
从上面一层还有颗粒的花椒看得出,是自己炒过的花椒碾碎,而不是用现成的花椒粉。
如此确实可以更好的激发出那份花椒的香味来。
冯正明用勺子舀起一勺品尝一番。
王瀚文的这份麻婆豆腐,确实做的相当地道,把麻婆豆腐的那份“麻、辣、鲜、香、烫、嫩、酥”都完美的呈现出来。
坐在旁边冯暖悠看到爸爸吃,小丫头也好奇伸头有些想尝尝。
冯正明微笑提醒女儿:“这个会有些辣哦,你要想好要不要吃。”
冯暖悠听爸爸说辣,顿时就撇撇嘴:“辣的不要吃。”
冯正明微笑安慰女儿:“等回去,回去了之后,爸爸给你做另一种不辣的豆腐,也会非常好吃的,好不好?”
这次冯暖悠笑了:“好,回去爸爸给我做不辣的。”
罗晴听了笑着问:“麻婆豆腐你要怎么做出不辣的?”
冯正明:“很简单,不做麻婆豆腐,其实这种豆腐的做法,不一定要做成这样麻辣口味,回去之后可以用螃蟹做一个蟹粉豆腐,味道也很好吃。”
罗晴一听:“还真是啊,感觉豆腐是怎么做都会好吃。”
冯正明:“是的,豆腐本身没有什么滋味,所以加入什么滋味,就可以呈现出什么滋味。
等回去,差不多螃蟹也要上市,到时候买一些螃蟹,我拆出蟹粉来,给你、妈、姑、还有我们家的悠悠做一份不一样的蟹粉豆腐。”
冯暖悠听爸爸这么说,小脸顿时满是期待。
“爸爸我们快点回去吧。”
听女儿这么一说,让大家也都是笑了起来。
不过冯暖悠想快点回去确实也能理解。
小女孩不能吃辣,结果蓉城街头巷尾太多的辣,让小女孩吃的很难受。
尤其是明明看到街头上那么多漂亮姐姐都吃的好香,但是因为辣自己不能吃,让冯暖悠会一路都撅起小嘴。
小女孩也尝试少吃一点辣,但明显还是接受不了。
冯正明和妻子也不希望女儿这么小吃的那么辣。
所以几天下来,每天吃饭都成了一点点小麻烦。
冯正明:“好啦,我们明天就要回去,回去之后你可以吃好多东西。”
冯暖悠:“回去要多多吃。”
罗晴立刻接话:“然后就变成小胖妞。”
妈妈的话让冯暖悠顿时不乐意。
“哎呀妈妈,我才不是小胖妞呢。”
罗晴:“你吃好多,喜欢吃甜食,你就会变成小胖妞。”
冯暖悠撅起小嘴:“哼,不理妈妈了。”
姥姥还是心疼孩子:“哎呦,你看你这当妈的,动不动跟你女儿拌嘴,这样多不好啊?小孩子喜欢吃甜的很正常。”
母亲的话让罗晴也是笑了笑:“那你在我小时候,还不是一样喜欢故意说我?”
这话让母亲顿时无奈:“你这还怪到我头上来了啊?”
二姑笑呵呵打圆场:“好了好了,妈妈和女儿拌嘴没关系,拌过嘴了,还是不会影响到关系的。”
因为妻子、女儿、岳母和二姑都不太能吃辣。
所以麻婆豆腐基本上算是冯正明一个人吃掉,后面还拌了一碗米饭吃。
等王瀚文出来,冯正明笑着夸奖。
“不错,麻婆豆腐你确实做的很有味道,这类菜要做,最好是规范烹饪过程,让你后厨里其他厨师去做,不然你自己可能会忙不过来的。”
王瀚文有些惊讶看向冯正明。
他本来以为,主厨会让自己专门盯像是麻婆豆腐这样的爆款菜品。
结果没想到,冯正明却让他去做更多其他的菜,而不是盯着麻婆豆腐,让他把麻婆豆腐让后厨其他人去做。
冯正明看着王瀚文瞪大眼睛,他一脸平静地叮嘱。
“记住,你这家店要想做好,不是单靠那么一道两道的爆款菜品的,还是要靠多种多样的菜品去吸引大家。”
说到这里,冯正明问:“之前我教你的几道菜,你学的怎么样?”
王瀚文:“主厨放心,那几道菜我都已经差不多掌握。”
冯正明点头:“像是肥肠,我教你的那个干煸,搭配上你们本地的花椒和辣椒,可以把花椒像是你麻婆豆腐一样碾碎一些,让更多的出来味道。
肥肠可一定要给弄干净的,干煸之前可以先进行白卤,你有我给你的卤料配方。”
王瀚文点头:“我有的主厨,我记住了,先白卤,再干煸,花椒用麻婆豆腐那种,炒过后稍微破一下的。”
冯正明:“对喽,你记住一点,在什么地方做菜,你就需要去适应当地人口味。”
王瀚文忍不住问:“主厨你这些天在我们这边吃得怎么样?”
冯正明无奈:“还能怎么样?说实话,我本来也不是那么能吃麻辣,但是为了体验你们这边本地人的口味偏好,我也是豁出去了。”
王瀚文被说得哭笑不得:“主厨其实你不用非要亲口尝,你问我们,我和我师父都会告诉你。”
冯正明摇头:“听你们说,和自己亲口品尝是不一样的。
你要知道当地人的口味,就必须要和当地人吃的一样,不然你就很难把握好那个口味的度,所以哪怕我确实有点受罪,也必须要亲口去尝。”
听到这,王瀚文对冯正明是真的相当敬佩。
可以说,冯正明绝对是他见过,愿意亲自去品尝各地饮食的厨师了。
不说别人,王瀚文知道,自己师父很多时候也未必会去一个城市的街头巷尾,专门去品尝人家那些街边小吃。
可是冯正明就会去吃,哪怕可能口味上他自己不喜欢。
但是他还是会体验别人喜欢的口味。
也因此,冯正明总能把握住一些口味上的细节。
这次冯正明在这边吃了几天,也是给王瀚文的店专门设计几道菜。
像是他刚才说的那种麻辣干煸肥肠。
还有这边喜欢吃的一些鱼片,冯正明也设计了一个独特的香辣水煮鱼片。
味道上也相当独特,和当地水煮鱼会有一些区别。
不过王瀚文吃过之后,知道味道一定会受到当地人的喜欢。
甚至王瀚文当时吃的时候,差点以为冯正明已经是川菜厨师了。
和王瀚文又是叮嘱一番,冯正明他们一家人离开。
在店门前,冯正明最后鼓励王瀚文。
“瀚文你要好好干,我希望下次我再过来的时候,你可以在这边开一家真正的餐厅,要有你自己独特的菜品设计,要有你自己带出来的团队。”
王瀚文听到这话心里是有些感动的。
明明自己现在是借着冯正明状元的名头,运营了他的分店起步的。
可是冯正明给了他巨大的支持,还期望他真正可以做出一家属于自己的独特餐厅。
王瀚文一脸认真:“我知道主厨,我会好好努力。”
褚慧娟也出来相送。
这些天相处下来,褚慧娟和罗晴的关系也非常好。
褚慧娟也感觉到,冯正明和罗晴这对夫妻真的很与众不同。
他们明明已经算是名人,可他们从来也不会有任何的架子,会愿意和你进行各种交流。
而且褚慧娟觉得,冯状元家的女儿真的好可爱。
她心里已经开始期待,将来自己也可以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
冯正明正式和王瀚文和褚慧娟告别。
“再见了,我可还等着喝你们两个的喜酒,瀚文你也要抓紧这件事情。”
王瀚文和褚慧娟顿时都笑了起来。
王瀚文认真答应;“我知道主厨,我会好好努力。”
罗晴补充:“慧娟可是好女孩,瀚文你不能欺负人家,更加不能辜负人家了。”
王瀚文点头:“嫂子放心,绝对不会。”
告别了王瀚文和褚慧娟,冯正明他们回到酒店收拾好东西。
接着从酒店乘车赶往了机场返程。
返程前,冯正明先是跟沪城那边通了电话,了解沪城那边一些店的情况,尤其是自己老洋房餐厅的情况。
得到的回复是一切正常。
现在沪城的那些店,早已经习惯冯正明不在。
所有人都会按照冯正明的各种安排,认真去应付各种事情。
各家店可以说运营都很稳妥。
冯正明对此很满意,因为这样一来,他也可以尝试抽身,去京城那边,筹备重开燕喜楼了。
这也算是冯正明真正需要好好准备的大事。
尤其是师兄们还有师父,都是需要做一些安排。
还有重开的燕喜楼,一些菜单上的设计,都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711/711112/111099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