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阵地战
十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各营注意,三分钟后发起攻击。”
团指挥部内,林锐的命令通过有线电话传递给各个营长。
拼凑起来的行军桌上,摊放着他不久前亲手绘制的临时作战地图。图纸上加入了更多常人看不懂的标记和符号,其中一些符号,就连同为军校优秀毕业生的巴里亚京斯基也看得一头雾水。
地图上的部署看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但是核心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林锐采用的是典型的“泰山压顶”式正面压制,先以强势炮火覆盖和地面推进压迫对方阵地。目的不仅是摧毁表面工事,更是以巨大的压力迫使敌人暴露防御的软肋。
一旦战机出现,便立即投入以逸待劳的预备队垂直切入,实现重点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与卡尔波维奇那种把对手整个围成铁桶,再进行“大水漫灌”式的强攻套路不同。
林锐在此次部署中,几乎是有意地、明目张胆地给对手留出了一个相对容易逃脱的狭长侧面——经典的“围三阙一”。
这是个阳谋,几乎是隔着战场在对克军指挥官喊话:交闪不杀,打不过您就撤吧,我给您留了一条生路,别跟我死扛到底,两败俱伤。
林锐心里非常清楚,此战最重要的目标并非歼灭敌方有生力量,而是要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夺占关键阵地,从而为坦克部队渡河保驾护航。
敌人跑了就跑了呗,只要阵地拿下了,任务就算圆满达成,与其付出更大代价全歼敌军,不如因势利导,任其溃退,毕竟战场之上,最忌贪功冒进。
三分钟的时间,在紧张焦灼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与此同时,在高地侧后方一个相对安全的观察所里,卡尔波维奇正用望远镜悻悻然地望着118团的前沿进攻阵线,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讥讽和等着看好戏的恶意。
“哼,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拿下阵地!”他对着身边的参谋和副官抱怨道,“等着吧,最多五分钟,他就得哭爹喊娘地求我们,或者被直接打残退下来!”
他话音未落——
咻——咻——咻——!
尖锐刺耳的呼啸声骤然撕开天幕,战斗瞬间打响了!
轰!轰轰轰轰——!
大地剧烈震颤,爆炸声连绵而起,克军阵地的前沿瞬间被翻滚咆哮的赤红火球和浓密的黑烟吞噬。
炮弹像是长了眼睛,精准得可怕,第一轮齐射就精准覆盖了克军暴露的重机枪火力点、几个前沿观察哨以及一个疑似连指挥所的土木工事。
卡尔波维奇举着望远镜的手猛地一抖,脸上那副准备看好戏的表情瞬间凝固,很快被惊愕和难以置信取代:“这…这怎么可能?!”
他失声叫道:“他们的炮击……怎么会这么准?!”
“他们的前线侦察……效率太高了!这才多久?!,旁边的参谋也目瞪口呆。
显然,118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对敌方要害的精准定位。
克军阵地上,爆炸的烟尘尚未散去,第二轮炮火已经接踵而至,接几乎没有间隙!接着是第三轮、第四轮……
炮击并非漫无目的的覆盖轰炸,而是场经过精密计算的“爆破作业”,一轮又一轮的曲射炮弹准确砸在克军阵地的高价值节点,并不断向纵深处延伸,重机枪堡垒、观察哨所、前沿指挥所、甚至后方隐约可见的炮兵阵地区域都未能幸免。
众所周知,打得越远,精度就越差。
团指挥部内,电话线嗡嗡作响,通讯兵语速极快地复述着前线传回来的消息,林锐站在地图前,面色平静如水。
不久,他对着旁边的通讯兵缓缓吐出几个字:“瓦西科,通知一营、三营,进攻!”
命令很快传达到前线的进攻部队。
摩拳擦掌的地面部队在林锐的命令下动了起来。
由大量经验丰富老兵组成的一营、三营,也沿着着预先计划好的路线,借助弹坑和地形向前推进。
凭借林锐在后方指挥部几乎实时般的“微操”调度,步兵与炮兵之间的协同达到了罗军罕见的高水准,向前延伸的炮火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当然,前线的士兵们并不知道这一切,一营、三营多是原118团旧部,还没见识过林锐的厉害,以为全是自家炮兵的功劳。
一时间,伊万诺夫以及自己手底下的炮兵连成了整个战场最靓的崽,风头无两。
带队冲锋的三营长沃罗诺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忍不住对周围人说道:“我了个去,咱们团炮兵连长操炮技术竟然如此出神入化?!我们118团何德何能,竟然能出这样的卧龙凤雏?!”
相比罗军将士的眉开眼笑和士气高涨,堑壕另一边的克军,则是全员戴上了“痛苦面具”。
“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难受啊!!被打的还不了手啊!”
他们被凶猛的炮火压制的很惨,根本不敢大规模抬头,只能趁着炮火的间隙,以少量步枪、机枪还击。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一旦阵地某处出现试图集结士兵、组织反击的苗头,林锐便会立即招呼伊万诺夫进行炮火支援,将反抗的火星彻底掐灭。
克军士兵只觉得自己浑身力气无处可使,憋屈得难受,几乎要吐血。
指挥官汉斯中校一把扯下头上的军帽,狠狠摔在桌子上,怒道:“妈的!这打的是什么窝囊仗!从没这么憋屈过!”
他额头青筋暴起,双眼像是要喷出火来。
一名戴着眼镜的参谋上前一步,低声劝道:“营长,这支增援部队不像普通单位。他们的步炮协同太熟练了,炮兵反应速度更是快得离谱……恐怕是罗萨曼夫的某支精锐的近卫步兵部队。”
在罗萨曼夫帝国的军事制度中,近卫两字可不是随便叫出来的,只有战功卓著,曾在某场战役中力挽狂澜的作战部队,才有资格被授予“近卫”称号。“118团”和“近卫118团”——前者可能就是个杂牌军,后者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王牌部队。
指挥部内气氛低沉,又一个警卫员弯着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报告:“营长!左翼2号、3号前沿据点电话线全断!可能已经失守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320/420790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