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到了他们这个水平,一份诊断对不对一眼就能判断。只过了五分钟,赵老放下纸:“辨证有理,方子对症,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写这诊断的是个十五岁的孩子。”王老声音激动。
赵老也愣住了:“等等,你是说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诊出了宫寒症?还开了方?”
“诊是诊出来了,但方子没开全,那孩子似乎不太确定,只写了‘温饱饮可治’。”
“这诊断哪来的?”赵老也激动起来。
“从病人那儿拿的。”王老把从高婶那儿听来的情况又说了一遍。两位老人心里不约而同浮现同一个念头:得把孙红心招到自己门下。
“那病人还在吧?”赵老急切地问。
王老得意地笑道:“她们哪能跑得掉,这会儿正在食堂吃饭呢。”
赵老拉着他往外走:“走,我们也去吃饭。你下午还要上班吧?吃完饭休息会儿,按时上班,我跟着病人去看看那孩子。”
王老一听就不乐意了:“你想得美!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趁我上班去收徒弟吗?告诉你,没门!人是我发现的,要收也是我收。”
“咱俩还分什么你我,”赵老也不掩饰,“一起去就是了,先把人带回来再说。”
中医日渐式微,难得遇到一个有天赋又肯努力的苗子,两位老人说什么也不愿错过。
那边高婶和儿媳却有些不安。饭菜是好饭菜,可吃完之后被看得紧紧的,不让离开,这叫什么事?她们就是来看个病,又没犯法。
而孙红心此刻还在午睡。
等高婶带着两位医界大家走进四合院,孙红心依然睡得沉。高婶敲了好几下门,他才醒过来。
孙红心没有起床气,一边打哈欠一边开门,见到高婶还有点迷糊:“婶,你不是带嫂子去医院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说着侧身让高婶进屋。
门是**的样式,他只开了半边,没看见被门挡住的两位医生。高婶连忙招呼:“王主任、赵院长,您二位请进。红心还没睡醒,多担待。”
孙红心这才知道还有别人。他原以为高婶是来送药方给他学习的,就没太讲究礼节。
王老和赵老并不在意。他们不请自来,孩子不知情也正常。
孙红心反应过来后,赶紧礼貌地请客人进屋坐下,又倒了水。
从高婶的称呼中,他大致猜出了两人的身份,略带歉意地说:“两位前辈,实在抱歉,平时家里没什么客人,没准备茶叶。”
“没事,”王老不在意地摆摆手。他本就是为了人来的,“听高大娘说,你叫红心?”
“是,晚辈姓孙,名红心。”孙红心坐得笔直,答得像个小学生。表面镇定,心里其实十分紧张。
两位老人年过六十,行医多年,阅人无数,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紧张。王老语气温和地说:“别紧张,我就是想见见能诊断出宫寒之症的年轻人。听说你的医术是家传的?”
孙红心略作思忖后答道:“若说是家传医术并不准确,我自出生起便未与父母共同生活过。医术完全依靠自学,一部分来自父母遗留的医书,另一部分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医籍所得。”
王老与赵老相视一笑。虽然只问了一个问题,但两人对孙红心越发满意。仅靠自学就能达到如此水准,若接受系统传承又将达到何等境界?
在二老眼中,非家学出身反而更好。这意味着孙红心如同一张具备扎实基本功的白纸,正适合接受他们的衣钵。
“我就叫你红心吧?”王老继续与孙红心交谈。
孙红心虽不解二老来意,却也不惊慌。他自认行医问心无愧,且珍惜与前辈交流的机会。“当然可以。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老夫王乐亭,现任四九城中医学院院长。”
这个自我介绍让孙红心睁大了眼睛。不出意外的话,明年高考后他将进入这所学府深造。
“校长好!”孙红心略显紧张地换了语气,带着几分恭敬。能与未来校长结交,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必称校长,叫我王老便好。”
孙红心憨厚地挠了挠后脑,“王老,实不相瞒,我明年正打算报考中医学院。”
王老闻言开怀大笑:“当真?好啊!我们学院确实不错。”
这时赵老有些着急了。若再不开口,这一老一少怕是就要定下师徒名分了。虽是多年挚友,但遇到良才美质,该争还是要争的。“我也唤你红心吧。”
“自然可以。敢问前辈尊姓大名?”孙红心深知能与王老同行之人必定不凡,自然不会错过结识的机会。
“老夫赵炳南,现任四九城中医院院长。你称我赵老即可。”
孙红心再度露出恭敬的神色。高婶不过是来看个病,竟将医学院院长和中医院院长都请来了。这莫非意味着他今后的学业与工作都能顺利解决?“院长好。”
“好,好。红心啊,我今日前来是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成功吸引孙红心的注意力后,赵老颇为自得。他这位老友只懂教书行医,论起心思缜密终究不及自己。
“您尽管问。”
“方才听王老说,你其实已经诊断出高大娘儿媳所患乃是宫寒之症,也知晓温饱饮可解,甚至留下了诊断记录。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开方?”赵老发问时,不仅是他,连王老与旁听的高婶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答案。
这个问题让孙红心沉思片刻,最终他还是决定坦诚相告:“赵老,高家嫂子的宫寒症我有九成把握能治愈。但正是这一成的不确定性,让我不敢贸然行事。”
孙红心观察着赵老和王老的神情,见二人微微蹙眉,却还是继续说道:“并非我没有医者的担当,而是我如今的身份不允许我冒险。我眼下还是个没拿到职业证的赤脚医生,任何一次冒失,都可能毁了我的口碑,甚至断送未来的行医之路。”
“我从三岁开始读医书,至今已有十二年。不敢说从未松懈,但我可以保证——这十二年来,平均每日看书的时间绝不少于五个时辰。这么多年苦读下来,我又怎会为一个没有十足把握的病人,赌上自己往后几十年的前途?”
孙红心端起水杯抿了一口,缓解内心的紧绷,接着说道:“其实再过几年,即便对高家嫂子的宫寒症没有十足把握,我也愿意开方。那时我已有职业证,有单位为我背书,就算偶有失手,影响也不会太大。”
“说到底,病人和医生都明白,再高明的大夫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病症,否则世上又哪来‘绝症’二字?只是眼下病人对我的容忍度,与几年后完全不同。好比同一个病人,若是赵老您没能治好,病人和家属只会觉得这病难治;可若换作是我,他们只会认为我学艺不精,甚至骂我是庸医。”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除非有十成把握,否则我绝不开方。哪怕有九成机会治好,我也不会接——只因如今的我,还承担不起那一成失败带来的后果。”
这些话大抵是孙红心的真心,却非全部。即便将来正式行医,有些病人他也依旧不会接手。经历过现代医疗纠纷的他深知,有时一个病人的纠缠就足以毁掉一个医生的前程。他不会将自己置于那种险境。正如他所说,没有医生能治好所有病,能治好九成,便足以成为一代明医。
至于剩下那一成——治不好,就是治不好。
或许有人觉得他冷血,可前世从实习到住院医再到主治,他在医院待了近六年。按每日接触十五个病人来算,少说也见过三万多人。尤其在急诊轮值时,几乎每两天就会目睹一个生命的逝去。时间久了,心是真的会麻木的。
孙红心从不觉得自己是神,他救不了所有人。就像再贤明的领袖,治下也难免有人饥寒交迫——谁能做到万无一失?
听完他一番话,王老与赵老皆陷入沉默。他们不得不承认孙红心说的确是实情。只是二人并未察觉,从一开始,他们对这尚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少年,实在过于严苛了。
就在这时,孙燕突然匆匆赶了回来。原来,高婶在带两位老先生来找孙红心的同时,也让自己儿媳去通知了她。高婶并不清楚他们的来意,为保险起见,还是叫孙燕回来看看。
“姐。”孙红心第一个看见姐姐,连忙起身介绍:“姐,这位是中医院院长赵炳南赵老先生,这位是中医学院校长王乐亭王老先生。两位前辈,这是我姐姐孙燕。”
孙燕听说有两位名医来找弟弟,先是一愣,随即担心是不是弟弟给人看病惹了麻烦,便急忙赶回家。不过看气氛平和,她松了口气。
“赵老好,王老好。”知道不是坏事,孙燕笑着向二老问好。弟弟学医,能与中医界的泰斗结识,自然要好好维护关系。
“好,小孙快坐。”见孙燕还在喘气,王老猜她是匆忙赶回来的,忙招呼她坐下,仿佛他才是主人。
孙红心给姐姐倒了杯水,他清楚姐姐对自己的关心,知道她一定是跑着回来的。
待孙燕气息平缓,王老开门见山:“红心,我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收你为徒。我今年六十三,行医四十年,自觉还有些本事可以传授,不知你是否愿意拜我为师?”
孙红心和孙燕听了,心中欢喜。还没等他们回应,赵老也急忙开口:“红心,我也是这个意思。我跟老王年纪相仿,行医年头也差不多,医术不输他。而且我在医院还是他领导,你拜我为师,就算我没空,也能让他带你。”
王老一听,拍桌起身:“赵老头你什么意思?你是我领导?我行政级别还比你高呢!”
“行政级别高有什么用,又没实权。”
两位老先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了起来,孙红心和孙燕看得目瞪口呆,这真是名医吗?该不会是假的吧?
争论了几分钟,两人才想起孙红心还在场,于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他。
“红心,你自己决定吧。老赵虽然人不怎么样,但医术确实不比我差。”王老说着,狠狠瞪了赵老一眼,心里懊悔不该把孙红心的事告诉他,应该先把徒弟收下再说。
孙红心很快有了决定,他走到王老面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师傅。”
王老喜不自胜,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扶起他:“好,好徒弟。”
赵老虽有不甘,还是好奇地问:“红心,能告诉我为什么选老王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7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