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孙红心赶紧盖好,不再捣乱。但枞菌的味道让他的思绪飘远了——不是在琢磨怎么种蘑菇,而是在盘算去哪儿能弄到更多。
102 想办法再哄师傅点东西
“给,范本。”孙燕一回家就把个人报告的样本递给弟弟,“几天能写完?”
孙红心瞥了姐姐一眼,满脸不屑:“今晚就写,明天中午给你送单位去。”
“你可要认真写,要是敷衍了事,看我怎么收拾你。”孙燕怕弟弟应付差事。
“放心吧您。”
交代完正事,孙燕就去厨房帮忙了。
晚饭主食是馒头。平时孙红心能吃两个,今天却只吃了一个——蘑菇汤和炒鸡蛋实在太鲜美,他喝了不少。一瓦罐蘑菇汤被全家人喝得底朝天。
回到招待所,孙红心直接进入空间,花两个多小时写了篇两千字的个人报告。仔细检查一遍后,这项工作就算完成了。
之后又在空间里忙碌许久。
第二天早上,孙红心提着三十斤花生到四合院吃早饭,除了啃完一根玉米,还吃了半块烤红薯。空间里种出的作物虽不是仙丹,品质却提升不少,红薯烤出来格外香甜。
早饭后他前往医院。
正式上班前,孙红心和师傅聊了聊,得知昨天会议的内容。
“过了年医院就要改制,分成儿科、妇科、内科、针灸科等科室。昨天开会就是讨论这事,但还没理出个头绪。”王老说着叹了口气,“最近晚上别想准时下班了,估计天天都得开会。”
孙红心明白这事轮不到自己插嘴,“师傅您多保重,年纪大了别太累,让他们商量去,您跟着走就行。”
王老瞥了小徒弟一眼:“你怎么看?”
“我觉得挺好。中医太博大精深了,我从小学习,到现在才算刚入门,花了十几年。要是学西医,早就独立坐诊了。”
“分科是好事,后人可以专攻一个方向,学习时间就能缩短。否则长此以往,中医怎么跟西医比?人家六七年培养一批合格医生,我们十几二十年才出一个。”这是孙红心的真心话,他很清楚,没几个人能像他这样坚持十几年。
况且西医几年学成就能工作挣钱,中医可能十年都未必出师,学徒靠什么生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医多靠家传——没有厚实的家底,根本学不起中医,导致传承越来越难。
比如王老家境殷实,又是国手,可他的家传不就断了?两个儿子都转学西医了。这绝非个例,很多老中医都面临后代对中医不感兴趣的问题。
“我也这么想。”王老笑着点头,显然满意徒弟的见解,“行了,准备坐诊吧。”
“好。”孙红心一边取出看诊工具,一边琢磨别的事。
师傅送了块金表给他,自己不知又从哪儿弄了块戴着。刚才瞥见了,却没看清牌子——得想办法骗过来。小老头这么大年纪,戴什么金表,花里胡哨的。
至于该不该向师傅要东西,孙红心毫无心理负担——师傅的就是他的,没毛病。
一上午井然有序看了十多个病人。
孙红心觉得,这也是中医比不上西医的原因之一。中医看病要严谨,一个病人整套流程下来少说半小时。
而西医呢?他前世有过一天看几十个病人的经历。病人挂号进诊室,简单问诊后开单检查,结果出来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住院住院,快的在诊室待不到五分钟。
这一点,中医很难做到。
不说别的,中医抓药就比西医慢得多。一样的病,一样手写方子,西医只用开几种药,中医一开就是十几二十味。
而且西医只讲究对症下药,中医却还要考虑药材之间的配比是不是阴阳协调等等。
当然,西医开打针的药也麻烦,也要考虑药物之间的作用,但跟中医一比,还是轻松多了。
中午继续跟着师傅蹭饭,孙红心只要了一碗疙瘩汤,他家很少做这个,但每次做他都吃得挺香。
吃完饭,收拾好,王老休息,孙红心就回家了。
路上先去了一趟街道办,把姐姐的材料交过去。走出街道办,回院子前,他找了个没人的小巷,拎出满满两网兜玉米棒子。看来大家都挺爱吃这个,他自己也不例外。
张家屋里正忙着榨油,还没进门就闻到炒花生的香味。估计这几天院里邻居也够受的,天天闻着油香咽口水。
“嘿嘿,红心哥,你又带这么多玉米呀。”何雨水本来在帮张丽烧火,一见孙红心进来,马上凑过来,小手很自然地伸向网兜。
孙红心直接把网兜递给她,还笑着打趣:“张姨,雨水这丫头越来越没个姑娘样了,嘴馋成这样,我都看不过去。您在家得说说她,这么贪吃,以后怎么嫁人呀。”
张丽只是笑。
何雨水不乐意了:“红心哥你真讨厌!我才不馋呢,我就是看你拎着累,帮你接一下,你还说我。”
“切,馋不馋你心里没数啊?再这么吃下去,双下巴都快三层了。”
说真的,这个假期何雨水确实长肉了。以前瘦得像根麻杆,现在脸上总算有点肉,气色也好了。
再说这丫头个子也高,孙红心这个假期也长了个儿,现在估计快一米六七了,可何雨水居然跟他差不多高,最多矮一两厘米,真是服了。
“你没事就来帮忙。”正在拉磨的张航看不下去了,一回来不干活就算了,还有空逗小姑娘。
孙红心一脸夸张的惊讶,张大嘴看了看张航,然后嘿嘿直笑:“张姨,您看你儿子。”
因为何雨水在,有些话不好直说,小姑娘脸皮薄,怕她尴尬。但张丽是过来人,一听就明白孙红心话里的意思。
她看了看自己儿子,又看看雨水,也笑了:“行了行了,你别老逗雨水。我觉得雨水现在这样挺好,小脸红扑扑的,多好看。”
“是是是,好看。”孙红心也就开个玩笑,见好就收。其实他后面还想接一句“现在大家看大肥猪也觉得好看”,就怕说出来何雨水会咬他。
被夸好看,何雨水这才满意,又回去帮张丽烧火了。
孙红心感觉自己此刻在张家完全是个外人,他们一家三口配合默契,根本不需要他帮忙。
“雨水,你哥那屋没锁吧?”既然在张家待不住,他打算换个地方待着。
“没锁,红心哥你要去我哥那儿?要不你去我屋吧,他那屋有点乱。”何雨水说得还算客气,其实何止是有点乱,简直是又脏又乱。
“不是休息,等会有人来找我说事,就借你哥那屋用用。”孙红心下午还有重要安排,估摸着王家兄弟也快到了。
“什么事呀?”张航好奇地问。不过他有个好处,孙红心不说,他就不多问。
孙红心觉得这事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解释道:“出版社的人要来谈翻译的事,你家现在不方便,就想到借柱子哥的屋子用用。”
张丽忍不住说他:“你这孩子心真大,这么重要的事也不提前说。雨水,别烧火了,跟我去收拾你哥那屋。航子,你先过来炒花生,这锅差不多好了。”
“哎,好。”何雨水愣了愣,赶紧跟着张丽去了。
对孙红心来说,这事又不是他求人办,所以没太放在心上。不过张丽和何雨水愿意收拾也好,他坐着也舒服点。
好在现在家里家具少,衣服也不多,收拾起来快。要是搁六十年后,光一个卧室都得收拾半天。
不夸张地说,前世孙红心一个人的衣服,比这院里所有人加起来都多,叠衣服都得费不少功夫。
刚收拾完,张丽让何雨水去自家打壶热水,客人来了总不能连水都没有。谁知水还没打来,就看见阎埠贵领着几个人进了中院。
“红心。”王学徐笑着打招呼,又掏出烟递给阎埠贵,“阎老师,辛苦您带路,我弟弟在这儿就不麻烦您了。”
“好,好。”阎埠贵接过烟,高兴得合不拢嘴。这可是中华烟,他这辈子都没抽过几回。
其实王学徐也是因为今天有重要场合才特意带了一包,平时他可舍不得买这么贵的烟。
“三大爷,麻烦您了。”孙红心也客气了一句,随后带着一行人进了何雨柱的屋子,“大哥二哥,我那屋拆了没法待人,借的邻居家屋子,别介意啊。”
“不会不会。”落座后,王学徐一一介绍同来的人:“红心,这位是人卫出版社的刘杰总编辑,这位是外语学院的余小军老师,这位是我们医院的副院长,也是科室主任,你称呼唐主任就行。”
介绍完这三位,王学徐又郑重地介绍了孙红心:“这就是我父亲的关门弟子孙红心,这次想请他翻译整部《哈里森内科学》。”
虽然早就听说孙红心年轻,但真见到本人,同来的几位中年人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应有的礼节不能少,正好何雨水提着水壶进来,孙红心一边为众人斟茶,一边问候道:“刘总编好,余老师好,唐主任好。”
“你好,你好。”几人也热情地回应着。
众人落座后,孙红心环视一圈,明白如果自己不先开口,场面可能会一直僵持下去——大家显然都不知道该如何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谈正事。
他笑了笑,说道:“刘总编,这次麻烦我大哥二哥请您过来,其实是我有几件事想请教。”
孙红心一带头,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刘杰连忙接话:“请讲。”
“第一件事,如果我答应翻译整套《哈里森内科学》,会不会惹上法律方面的麻烦?我知道国内相关法律还不完善,但不完善不代表完全没有。如果我接下这项工作,我需要一个承诺,明确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并且这一条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
第二件事是关于报酬,我想知道我能拿到的最高的稿费标准。当然,您有什么条件也可以直接提,我能做到就接,做不到绝不勉强。这一点请刘总编放心。”
孙红心几句话就让刘杰三人愣住了。他们从没见过思路如此清晰的少年,这简直有些超出常理。
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刘杰回答道:“我就跟你大哥二哥一样叫你红心吧。其实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大哥二哥之前也问过,可能还没来得及转达,我就在这里当面再说一次。
第一,翻译《哈里森内科学》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我们出版社承担,你只需负责完整翻译即可。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7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