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
慢慢地,何雨柱情绪平复了些,主动说起送老太太去火葬场时和易中海翻脸的事。说到激动处,他满脸愤怒:“红心,你没看到一大爷那样子,搞得像我亲爹似的,连我结婚都得跟他汇报。那可是送奶奶最后一程,他还有心思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我真服了。”
孙红心有些惊讶何雨柱的变化,打趣道:“柱子哥,变聪明了啊,连易中海让我找粮的真正目的都看出来了。”
何雨柱笑了:“跟你学的呗。我现在算看明白了,一大爷不管做什么都惦记着养老。要我说,与其整天算计,不如真心对每个人。都是一个院的,等他老了,大家还能不搭把手?就像张叔张婶对你那么好,你肯定愿意给他们养老。所以一大爷纯粹是想太多,总想着控制别人。去火葬场的路上,他还说小芳家庭负担重。我就不懂了,小芳家再重能重过贾东旭家?我当时没忍住,直接怼了回去。我和小芳双职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两人工资养五个人虽然紧巴,但也不至于饿死。而且我们还年轻,工资还会涨,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等雨水和小刚工作后,日子就更好了。我实在不懂一大爷为什么阴阳怪气。听他那意思,我养丈母娘不对,养他才对,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能发发牢 * 也好,至少能冲淡些悲伤。孙红心听着笑了,没想到这段时间,这个直性子居然学会动脑子了,这是好事。
何雨柱本质上不坏,除了许大茂这个死对头,他没主动伤害过谁。现在大多数不利条件都被孙红心化解了,只要他不再自己作死,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孙红心还没接话,何雨柱又问道:“红心,你说这次粮荒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孙红心并未明说粮荒会延续多长时间。何雨柱不同于张刚,口风没那么紧,若告诉他这粮荒将持续三年,万一传出去,恐怕真会引发不必要的慌乱。
何雨柱对孙红心的判断向来信服,不禁面露忧色,“万一以后粮食不够吃可怎么好?大人还好说,雨水和小刚还在长身体,总得让他们吃饱。”
“怕什么?有我在呢。”孙红心不以为然地耸耸肩,“放心,悄悄给几家弄点粮食我还是有办法的,但千万别声张。”
“嘿嘿,就知道你主意多。”不知不觉间,何雨柱已将孙红心视作依靠,仿佛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孙红心也有事找何雨柱帮忙——其实并非真有什么事,只是想借闲聊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暂时从悲痛中走出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家这个月就安顿好了,到时候我大姨会搬来住。我不要求你教她那些不外传的手艺,但川菜的家常做法你得全教给她,你也知道,我好辣这一口。”
“放心,包在我身上。”何雨柱拍着胸脯保证,“说到辣,明天我去买点辣椒,晒干了咱们榨辣椒油。”
“不用买,明天我带来。”孙红心空间里的蔬菜早已堆积如山,单是辣椒就有几百斤,况且外面买的哪有他空间里种的香。
“成。”
聊起吃的,孙红心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自从姐姐出嫁,下厨的机会就少了,大姨又不擅长做辣味,他那嗜辣的肠胃一直没得到满足。
正说着,何雨柱家的门突然被推开,孙红心一下子回过神。
“妈,小刚,你们怎么来了?”进来的是龙小芳一家,何雨柱赶忙起身相迎。
“小芳中午回家说了那事,我等她下班一块过来看看。”罗婶先应了女婿,瞧见孙红心也在,立刻打招呼,“红心也在啊!”
见罗婶气色比初见时红润不少,孙红心便知她的哮喘好转许多,“婶子好,您现在面色看着好多了。”
“这可多亏了你,你开的方子,我头一天吃就觉着管用。”罗婶满心欢喜,谁不想有个好身体。
龙小芳也赶紧接话:“红心,要是一会儿有空,再帮我妈看看吧?”
“何必等,现在就成。小芳姐,您找块毛巾垫下手。”孙红心一口答应。
罗婶却拦下女儿:“小芳,先等等。”她转向何雨柱,“柱子,奶奶的后事是火化的吗?”
“嗯。”何雨柱点头。
“骨灰带回来了吗?我想祭拜一下。”
不仅有骨灰,连遗照也备好了,只是何雨柱还没来得及买香纸。罗婶在遗照前鞠了三个躬,略表心意。
重新落座后,孙红心便开始为罗婶复诊。
情况比孙红心预计的更为乐观,但罗婶毕竟病了很久,想彻底好转还需要长期调理,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因此他重新开了一副温和滋养的药方。
胡柴10g,蒲公英10g,当归10g,乳没各10g,青皮10g,漏芦10g,蜂房10g。
这副方子去掉了偏寒凉的药材,以温性为主,再配合当归温补,正适合罗婶当前的身体状况。
写好药方后,孙红心直接递给龙小芳:“小芳姐,照这个方子抓四副,先吃着,过段时间我再调整。”
“谢谢,谢谢。”龙小芳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只能连连道谢。
孙红心微微一笑,或许这就是做医生最欣慰的时刻——得到病人真诚的感激。
开完药,何雨水和张航也回来了,孙红心便和张航一起去了后院。别人一家团圆,他即便想留下来吃饭也只好先离开。
“你没忘帮我请假吧?”去后院的路上,孙红心突然想起这事。虽然一两天不去学校老师不会说什么,但该请的假还是不能少。
“请了请了,老师一个个都问你,这个问你有没有生病,那个问是不是家里有事,烦死我了。”张航语气酸溜溜的,觉得老师都太偏心。
孙红心倒觉得这很正常,学霸就该有学霸的待遇。
因为孙红心提前说了晚上在院里吃饭,张丽特意多做了两道菜,炒玉米粒是他的最爱,只是辣椒放得还是太少,再多放些就更好了。
刚吃完饭,阎解娣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红心哥,我爸叫你去中院开会,还有张叔张婶。”说完又跑着去通知后院其他人家。
张刚不明所以,抱怨道:“怎么又开会,没完没了的。”
孙红心拍了拍他的肩,没大没小地说:“张叔,今天这会必须去,是关于聋老太太遗嘱的事。”
“那得去。”张刚立马笑了。
张丽也笑得开心,她已经想象以后孙红心一家也住在这个院子里的情景,毕竟后院多几个自己人,住着也自在。
张航虽然不太清楚情况,也跟着一起去了中院。
到了中院,会场已经布置好了。今天几位大爷都安安静 ** 在下面,只有王主任一个人坐在中间的桌边。
孙红心笑着跟王主任打了招呼,随后带着张家父子和何雨柱坐在一起。
何雨柱家也来了两个人,还有龙小芳,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这个院子里的集体活动。
孙红心压低声音,幸灾乐祸地对龙小芳说:“小芳姐,今天这院大会要是没乐子看,你可别失望。不过我保证,咱们院隔三差五就闹点动静,热闹得很。”
龙小芳听了,捂着嘴直笑。她早就从自己丈夫那儿听说了孙红心的德性和他在院里的种种“事迹”,知道他这会儿是故意拿院里的事逗趣。“别人家的热闹没意思,”她笑道,“我现在就想看你怼人的样子。”
孙红心瞥了何雨柱一眼,问龙小芳:“是不是柱子哥跟你说了我什么?你可千万别信他。这院里就数我最老实,我可是个好孩子,不信你问航子,学校老师哪个不喜欢我?”
张航被发小的厚脸皮给打败了,索性装作没听见,目光直直地盯着中间的王主任。
王主任见孙红心坐定了,便不打算再等。反正院里该到的人都到了,剩下的来不来也无所谓。她清了清嗓子,直接宣布:“人差不多齐了,咱们这就开始。今天开这个会,只为了一件事——院里老太太走了。大家心里肯定都难过,但伤心先放一边,得把老太太的遗嘱落实。阎老师,你来念一下遗嘱。”
王主任把阎埠贵叫到中间,递过遗嘱。
阎埠贵接过遗嘱,很积极地念了起来:“遗嘱:我谭小翠,自愿立此遗嘱,待我百年之后,将我名下位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房屋一间,赠与同院晚辈孙红心;另将平生积攒的136元现金,赠与同院晚辈易中海;其余物件,全部交由同院晚辈何雨柱处理。房屋已于立遗嘱当日办理过户,孙红心在收下房契后,已赠与何雨柱自行车一辆、手表一枚,不再另作他求。本遗嘱由南锣鼓巷街道办王主任见证并代笔,内容均为本人亲口所述,真实有效。”
阎埠贵念完,整个人都愣住了。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孙红心提醒他别打老太太房子的主意——看遗嘱上的日期,孙红心早就和老太太商量好了,房子早就归他了。
愣住的不止阎埠贵,还有易中海。他本来还盘算着怎么把老太太的房子分给贾东旭,没想到是自己一厢情愿。至于遗嘱的真假,他倒没怀疑。
可世上总有蠢人干些让人理解不了的事。贾张氏一听完就跳了出来:“这不公平!谁晓得这遗嘱是真是假?再说,孙家小子都有那么多间房了,凭什么还能分老太太的房子?我家五口人挤一间,那房子要分也该分给我家!”
院里除了贾张氏,没人怀疑这份遗嘱的真实性。原因很简单:遗嘱里虽然写明房子是给孙红心的,但也说了孙红心要送给何雨柱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而孙红心不仅照做了,还多送了一辆自行车给何雨水——要知道,两辆自行车加一块手表,价值早超过老太太那间房了。
换个角度想,那房子与其说是老太太送给孙红心的,不如说是孙红心拿东西和老太太换的,只不过那些东西最后都到了何雨柱手里。
至于老太太会不会把遗产留给何雨柱,这根本无需怀疑,谁都知道她拿何雨柱当亲孙子看。
贾张氏跳出来之后,王主任眯起眼睛盯着她:“贾张氏,你的意思是这份遗嘱是我伪造的?”
谁都看出王主任真动了气,贾张氏也吓得一缩:“王、王主任,我没那意思……我是说,孙红心家房子不少了,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家。”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7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